學好新聞

【天下雜誌.獨立評論】教育除了追求快樂,還有更重要的事

【天下雜誌.獨立評論】教育除了追求快樂,還有更重要的事
 
  某位在學校內資深的教學前輩,曾耳提面命的對我說:「手機越來越普及,造成多數孩子都不喜歡讀書,學校老師只能用越來越活潑的上課方式,協助學生喜歡上閱讀、學習這件事。」這個觀察並非特例。
 
  只要上網搜尋就可以發現,近年許多學校與業界名人,紛紛針對在校老師推出各種類有關教學方法、學習設計、遊戲化的授課工作坊、教學理念與創新教育名詞,協助前線老師們能夠擁有更多妙方,引導學生喜歡上閱讀,體會學習的趣味。
 
  老師們也為了因應這股新式思維風潮,而大膽融入各種天馬行空的、數位化的上課模式,力求更活潑、更開放、更多可能性。
 
  尤其108課綱的建制後,整個校園又將灌注一股新的活力,那就是:快樂學習+核心素養=快樂學習核心素養
  不過,「少林功夫加唱歌跳舞」,對於接受義務教階段的學生來說,真的適合嗎?
 
  有關「質疑/支持」的雙方論點,已經有許多先進從抗壓性、培養動機、養成熱情、鍛鍊企圖心、恆毅力、快樂學習的教育成本、對於其後大學生涯的影響等正反觀點著手,提出不同的思考,本文試圖從「具體可操作」的層次上,思考這個概念在教學實務上的可行方向。
 
說到底,「學習」哪裡不快樂?
 
  過去之所以會出現這個號召,自然是針對「有學生認為學習不快樂」這個來自教室現場的回饋。而綜合網路上提及的不快樂原因,大抵又發生在以下五大區塊:
 
1.模式上的不快樂。
特別是基礎教育階段,受制於孩子正處於累積基礎詞彙與知識領域的階段,或多或少加入了「重複操作」、「記誦」、「習作」的操練階段,使得一旦缺乏耐心,便容易心生厭倦與抗拒。
 
2.方法上的不快樂。
奇怪吧?明明學習管道隨著媒體更新而更加多元,還是常常聽到「不開心」的反應,追問之下,才知道,這些觀念(尤其是正值轉型期的國小高年級、國中七、八年級),大多承襲了來自家長或是學校老師的既定學習模式:「因為要考,所以要背」,但是,記憶錯了嗎?除了記憶,還可能有別的方法嗎?
 
3.環境上的不快樂。
比起網路媒體的隨選隨看、影音平台的聲光效果,大伙兒一整天關在教室裡,反覆執行一成不變的「業務」、就算是不同課程內容,要真說「有趣」,伴隨著日子周而復始、同樣的老師、不變的同學、定期的考核,恐怕難免也會有乏味的時候,自然很難高興得起來。
 
4.內容上的不快樂。
阿德喜歡《哈利波特》、大牛喜歡《水滸傳》、小美喜歡《一拳超人》,偏偏老師喜歡《山海經》怎麼辦?更別提,基本課綱規劃有其架構,就算現在開放多元選修,仍然很難避免遇到「不感興趣的領域、沒有感覺的內容」,怎麼辦?
 
5.目標上的不快樂。
「老師~如果可以不要考試,那該有多好?」面對這些教室裡的呢喃,身為老師,有時真的很難啟齒:「考試,真的是目前唯一評價學習成果的公平方式」(老話一句:除非你希望未來搭飛機時,那些機師不用考試也能開飛機……),但看著孩子們眉頭深鎖面對不喜歡的科目、不感興趣的領域、不拿手的項目,除了持續給予鼓勵與期許,還能做什麼?
 
  造成求學階段的諸多不快,有多少是現階段制度可以調整與改善的?又有多少是他們自己必須得克服和接受的?我想每個人的答案皆不盡相同,但,一個本質上的問題是:到底是誰告訴我們──「學習必然得要快樂」?
 
  一個核心的疑惑是:不學習,最快樂、最沒壓力。顯而易見的是,所謂學習的快樂,或許並不是在「過程」上尋求,而應該根據上述五個面向進行思考,並在結果層次上,令他們自身「感到快樂」,對吧?
 
小時「快樂學習」,長大「快樂工作」?
 
  網路上支持「快樂學習」的論點,族繁不及備載。歸納其中的幾點說法大抵如下:
  經由培養好奇心、興趣、自發性的熱情、多樣性的嘗試等方式,讓孩子們能在受教過程中「發現快樂」,並在這個狀態下持續學習,進而達到最佳的效果。一旦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出於自由意志,在適當的環境中搜尋感興趣的「學習目標」,而且特質對應到適合發展的事物時,便能專心致志地投入其中。
  也因為這樣,「學思達」也好、「適性揚才」、「翻轉教育」也好,頓時成為各個教學現場必備的口號與教條,每位老師和校園也無不持之以為大纛,彷彿今天以前的傳統取徑,就等於是箝制、壓抑與扼殺英才的「體制」,既不適性,遑論揚才,更別提學思達了。彷彿過往的前線教學現場就如一攤死水,只養得出庸才一般。(大概就是「108課綱好棒棒,過去的教育不夠好」的二元對立論點。)
  然而,若換個角度來思考:將「快樂學習」改成「快樂工作」,同樣的思考邏輯是否成立?同樣的內容是否仍是造成學生們痛苦的原因?還是,其實一直以來,大家都搞錯了「不快樂」的源頭?
  相信一定很多上班族都曾萌生「工作不快樂」的念頭,而仔細推敲架上那些職場雞湯文,幾乎都集中在諸如:暫時放下眼前的挑戰、專注完成眼前的任務、別忘了自己的目的地、別把自己看得太重、靜下心來、心領神會快樂的重要、降低開心的門檻、不要和別人比較……等等,嗯?好奇呢?興趣呢?熱情呢?嘗試呢?為何這些大人們用以鼓吹孩子快樂學習、學思達、適性揚才的「雞湯建議」,到了大人自己身上,反而避而不談了呢?
  小孩子為了升學,有不得不選擇的苦衷;大人同樣也有為了生活,而有不得已的壓力;小孩有學習的義務在身,大人不好好投入工作同樣會餓肚子啊!
  為什麼上班了,投身社會了,過往原本那些驅動著我們追求「過程快樂和方法」的質素,彷彿就不再重要了?
  工作模式不快樂,你可以挑啊!學生又不行!
  工作方法不快樂,你可以改啊!學生又不行!
  工作環境不快樂,換工作啊!學生又不行!
  工作內容不快樂,你可以選啊!學生又不行!
  工作目標不快樂,你可以決定啊!學生又不行!
  真的嗎?身在職場的家長們或許就能明白,工作其實「沒那麼free!」大人其實沒有不一樣。因為每一位征戰職場的人生前輩或多或少都深知:「省省吧!怎麼會有工作總是快樂的?」
  那麼,如果工作註定「不會總是快樂」,為什麼偏偏教育界諸多先進卻不斷苦思要提供現今的學生去追求「一套總是快樂的學習方法」?
  是職場工作人真的太過奴性?還是,諸位憂心教育的社會賢達,或許誤解了快樂的「層次」,以至於汲汲營營於苦思各種琳瑯滿目的課程與方式,花樣百出的「選修」;以至於為了要讓孩子能更加接軌社會,苦心經營各種協助他們找尋動機、培養興趣、累積專長的課程與路徑。以至於:
 
  模式不快樂,老師要幫助學生建立啊!
  方法不快樂,老師要提供學生更多管道啊!
  環境不快樂,學生要可以換環境啊!
  內容不快樂,就要讓學生有更多選擇啊!
  目標不快樂,那就讓目標更容易達成啊!
  有什麼問題嗎?有。發現了嗎?追求快樂,不知曾幾何時,竟成為了學習的目的,而不再是幫助達成目標的「手段」?
 
快樂來自於擁有達成目標的能力
 
  一位以醫學系為目標的孩子對我抱怨:「老師~要記那麼多生物名詞好麻煩喔!」
  我對他說:「好吧!你以後當醫生的時候,因為藥品的副作用太多,要記住太麻煩,所以處方箋就隨便寫一寫吧?」
  另一位目標設定成為飛行員的孩子對我抱怨:「老師,文章中那麼多細節,我哪記得住啊!」
  我對他說:「以後你成為機師時,千萬不要記太多流程,隨便記一記、飛一飛就好?」
  還有一位平時就有閱讀挑食毛病的孩子,趁著同學還沒進教室偷偷對我說:「老師老師~我說真的,好多內容我一點興趣也沒有,無聊死了。我只想學我有興趣的!」
  我對他說:「恩~以後你成為建築師時,如果遇到沒興趣的案子,記得跳過,不要接喔!」
 
  記憶很枯燥,但是它很重要,因為它可能影響我們對某件事情的觀點。
  思考很乏味,但是它很重要,因為它可能累積我們對某個決策的能力。
  領域很無趣,但是它很重要,因為它可能擴展我們對不同面向的包容。
 
  正因為沒人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遇到什麼人、需要什麼能力、以及遭遇何種問題,所以需要更多的「能力」傍身;同時,也很難期待所遭遇的每件事物都恰好有能力解決、也都是感興趣、令人總是感到愉悅,以及一直以來關注與熟悉的範圍。
  總會有出乎意料的環節讓人措手不及,而你,不會希望那個東西距離你過於遙遠,只因為當初你做了「這個我沒興趣,所以不想學」、「這個我學起來不快樂,所以不要接觸」的決定。
  那些認為「結果比過程重要」的朋友,認定了「醜醜的贏勝過漂亮的輸」,更在意的是勝負之間,但也因此,在漫長的成長旅程中,註定必須面對來自優勝劣敗的重重汰選與打擊,而被迫掙扎於「手段不重要,成績/業績治百病」的內心糾葛中。
  那些認為「過程比結果重要」、「過程中快樂比較重要」的朋友,一旦出現這種想法,就容易衍生出許多形變,諸如:「考試不重要,重點是你努力過」、「成果不重要,重點是要享受過程中的快樂」、「業績不重要,我每個月都很享受工作。」
  回歸獲得快樂的本質,既非達成目標,亦非達成目標的過程,而是存在於兩的端點之間的,擁有能協助自己,達成所設定目標的各項能力。
 
當大人們想方設法令孩子快樂學習
 
  如果能夠選,我想真沒有哪個孩子喜歡整天關在學校讀書、考試。如果真的從小就能夠選擇,孩子們也多半會選擇看電視、玩遊戲(甚至耍廢),而不是沒日沒夜地埋頭學習。
  如果身為教育前線的師者們、家長們真心希望孩子體驗快樂,就該促使他們認真反思──面對那些每個階段所設定的目標,是否都擁有達成目標的「能力」、能夠解決過程中可能遭遇困難的相關「能力」。
 
  該如何擁有那些能力?
  如果要擁有那些能力,需要付出什麼?犧牲什麼?
  擁有之後,又能得到什麼?突破什麼?
  
  因為快樂發生在那裡。快樂就發生在那裡。
 
  面對沒有標準答案的新型態社會、進入真正瞬息超越萬變的世代,我們都該努力引導與培養每位學子,在成長的不同階段中,能獲得足以因應未來各種願景、目標、里程碑所需支援與啟動的能力,令他們因「得到能力」而快樂,不只因「得到」而快樂。
 
作者:石廷宇
現任台灣台北市閱讀與書寫教育協會理事長,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生,學好書房創辦人,學好閱讀教育機構創辦人。深耕閱讀與書寫教育,努力改善國內的學習環境,為創造下一代的孩子的教育環境而持續努力中。出版有小說《字在》(秀威出版)、研究著作《看不見的殖民邊緣》共同作者(玉山社出版)、研究著作《日治時期台灣新文學小說中的貧困書寫》(花木蘭出版)、研究著作《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底層社會:臺灣與朝鮮》共同作者(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出版)。)
【天下雜誌.獨立評論】教育除了追求快樂,還有更重要的事
 
  某位在學校內資深的教學前輩,曾耳提面命的對我說:「手機越來越普及,造成多數孩子都不喜歡讀書,學校老師只能用越來越活潑的上課方式,協助學生喜歡上閱讀、學習這件事。」這個觀察並非特例。
 
  只要上網搜尋就可以發現,近年許多學校與業界名人,紛紛針對在校老師推出各種類有關教學方法、學習設計、遊戲化的授課工作坊、教學理念與創新教育名詞,協助前線老師們能夠擁有更多妙方,引導學生喜歡上閱讀,體會學習的趣味。
 
  老師們也為了因應這股新式思維風潮,而大膽融入各種天馬行空的、數位化的上課模式,力求更活潑、更開放、更多可能性。
 
  尤其108課綱的建制後,整個校園又將灌注一股新的活力,那就是:快樂學習+核心素養=快樂學習核心素養
  不過,「少林功夫加唱歌跳舞」,對於接受義務教階段的學生來說,真的適合嗎?
 
  有關「質疑/支持」的雙方論點,已經有許多先進從抗壓性、培養動機、養成熱情、鍛鍊企圖心、恆毅力、快樂學習的教育成本、對於其後大學生涯的影響等正反觀點著手,提出不同的思考,本文試圖從「具體可操作」的層次上,思考這個概念在教學實務上的可行方向。
 
說到底,「學習」哪裡不快樂?
 
  過去之所以會出現這個號召,自然是針對「有學生認為學習不快樂」這個來自教室現場的回饋。而綜合網路上提及的不快樂原因,大抵又發生在以下五大區塊:
 
1.模式上的不快樂。
特別是基礎教育階段,受制於孩子正處於累積基礎詞彙與知識領域的階段,或多或少加入了「重複操作」、「記誦」、「習作」的操練階段,使得一旦缺乏耐心,便容易心生厭倦與抗拒。
 
2.方法上的不快樂。
奇怪吧?明明學習管道隨著媒體更新而更加多元,還是常常聽到「不開心」的反應,追問之下,才知道,這些觀念(尤其是正值轉型期的國小高年級、國中七、八年級),大多承襲了來自家長或是學校老師的既定學習模式:「因為要考,所以要背」,但是,記憶錯了嗎?除了記憶,還可能有別的方法嗎?
 
3.環境上的不快樂。
比起網路媒體的隨選隨看、影音平台的聲光效果,大伙兒一整天關在教室裡,反覆執行一成不變的「業務」、就算是不同課程內容,要真說「有趣」,伴隨著日子周而復始、同樣的老師、不變的同學、定期的考核,恐怕難免也會有乏味的時候,自然很難高興得起來。
 
4.內容上的不快樂。
阿德喜歡《哈利波特》、大牛喜歡《水滸傳》、小美喜歡《一拳超人》,偏偏老師喜歡《山海經》怎麼辦?更別提,基本課綱規劃有其架構,就算現在開放多元選修,仍然很難避免遇到「不感興趣的領域、沒有感覺的內容」,怎麼辦?
 
5.目標上的不快樂。
「老師~如果可以不要考試,那該有多好?」面對這些教室裡的呢喃,身為老師,有時真的很難啟齒:「考試,真的是目前唯一評價學習成果的公平方式」(老話一句:除非你希望未來搭飛機時,那些機師不用考試也能開飛機……),但看著孩子們眉頭深鎖面對不喜歡的科目、不感興趣的領域、不拿手的項目,除了持續給予鼓勵與期許,還能做什麼?
 
  造成求學階段的諸多不快,有多少是現階段制度可以調整與改善的?又有多少是他們自己必須得克服和接受的?我想每個人的答案皆不盡相同,但,一個本質上的問題是:到底是誰告訴我們──「學習必然得要快樂」?
 
  一個核心的疑惑是:不學習,最快樂、最沒壓力。顯而易見的是,所謂學習的快樂,或許並不是在「過程」上尋求,而應該根據上述五個面向進行思考,並在結果層次上,令他們自身「感到快樂」,對吧?
 
小時「快樂學習」,長大「快樂工作」?
 
  網路上支持「快樂學習」的論點,族繁不及備載。歸納其中的幾點說法大抵如下:
  經由培養好奇心、興趣、自發性的熱情、多樣性的嘗試等方式,讓孩子們能在受教過程中「發現快樂」,並在這個狀態下持續學習,進而達到最佳的效果。一旦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出於自由意志,在適當的環境中搜尋感興趣的「學習目標」,而且特質對應到適合發展的事物時,便能專心致志地投入其中。
  也因為這樣,「學思達」也好、「適性揚才」、「翻轉教育」也好,頓時成為各個教學現場必備的口號與教條,每位老師和校園也無不持之以為大纛,彷彿今天以前的傳統取徑,就等於是箝制、壓抑與扼殺英才的「體制」,既不適性,遑論揚才,更別提學思達了。彷彿過往的前線教學現場就如一攤死水,只養得出庸才一般。(大概就是「108課綱好棒棒,過去的教育不夠好」的二元對立論點。)
  然而,若換個角度來思考:將「快樂學習」改成「快樂工作」,同樣的思考邏輯是否成立?同樣的內容是否仍是造成學生們痛苦的原因?還是,其實一直以來,大家都搞錯了「不快樂」的源頭?
  相信一定很多上班族都曾萌生「工作不快樂」的念頭,而仔細推敲架上那些職場雞湯文,幾乎都集中在諸如:暫時放下眼前的挑戰、專注完成眼前的任務、別忘了自己的目的地、別把自己看得太重、靜下心來、心領神會快樂的重要、降低開心的門檻、不要和別人比較……等等,嗯?好奇呢?興趣呢?熱情呢?嘗試呢?為何這些大人們用以鼓吹孩子快樂學習、學思達、適性揚才的「雞湯建議」,到了大人自己身上,反而避而不談了呢?
  小孩子為了升學,有不得不選擇的苦衷;大人同樣也有為了生活,而有不得已的壓力;小孩有學習的義務在身,大人不好好投入工作同樣會餓肚子啊!
  為什麼上班了,投身社會了,過往原本那些驅動著我們追求「過程快樂和方法」的質素,彷彿就不再重要了?
  工作模式不快樂,你可以挑啊!學生又不行!
  工作方法不快樂,你可以改啊!學生又不行!
  工作環境不快樂,換工作啊!學生又不行!
  工作內容不快樂,你可以選啊!學生又不行!
  工作目標不快樂,你可以決定啊!學生又不行!
  真的嗎?身在職場的家長們或許就能明白,工作其實「沒那麼free!」大人其實沒有不一樣。因為每一位征戰職場的人生前輩或多或少都深知:「省省吧!怎麼會有工作總是快樂的?」
  那麼,如果工作註定「不會總是快樂」,為什麼偏偏教育界諸多先進卻不斷苦思要提供現今的學生去追求「一套總是快樂的學習方法」?
  是職場工作人真的太過奴性?還是,諸位憂心教育的社會賢達,或許誤解了快樂的「層次」,以至於汲汲營營於苦思各種琳瑯滿目的課程與方式,花樣百出的「選修」;以至於為了要讓孩子能更加接軌社會,苦心經營各種協助他們找尋動機、培養興趣、累積專長的課程與路徑。以至於:
 
  模式不快樂,老師要幫助學生建立啊!
  方法不快樂,老師要提供學生更多管道啊!
  環境不快樂,學生要可以換環境啊!
  內容不快樂,就要讓學生有更多選擇啊!
  目標不快樂,那就讓目標更容易達成啊!
  有什麼問題嗎?有。發現了嗎?追求快樂,不知曾幾何時,竟成為了學習的目的,而不再是幫助達成目標的「手段」?
 
快樂來自於擁有達成目標的能力
 
  一位以醫學系為目標的孩子對我抱怨:「老師~要記那麼多生物名詞好麻煩喔!」
  我對他說:「好吧!你以後當醫生的時候,因為藥品的副作用太多,要記住太麻煩,所以處方箋就隨便寫一寫吧?」
  另一位目標設定成為飛行員的孩子對我抱怨:「老師,文章中那麼多細節,我哪記得住啊!」
  我對他說:「以後你成為機師時,千萬不要記太多流程,隨便記一記、飛一飛就好?」
  還有一位平時就有閱讀挑食毛病的孩子,趁著同學還沒進教室偷偷對我說:「老師老師~我說真的,好多內容我一點興趣也沒有,無聊死了。我只想學我有興趣的!」
  我對他說:「恩~以後你成為建築師時,如果遇到沒興趣的案子,記得跳過,不要接喔!」
 
  記憶很枯燥,但是它很重要,因為它可能影響我們對某件事情的觀點。
  思考很乏味,但是它很重要,因為它可能累積我們對某個決策的能力。
  領域很無趣,但是它很重要,因為它可能擴展我們對不同面向的包容。
 
  正因為沒人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遇到什麼人、需要什麼能力、以及遭遇何種問題,所以需要更多的「能力」傍身;同時,也很難期待所遭遇的每件事物都恰好有能力解決、也都是感興趣、令人總是感到愉悅,以及一直以來關注與熟悉的範圍。
  總會有出乎意料的環節讓人措手不及,而你,不會希望那個東西距離你過於遙遠,只因為當初你做了「這個我沒興趣,所以不想學」、「這個我學起來不快樂,所以不要接觸」的決定。
  那些認為「結果比過程重要」的朋友,認定了「醜醜的贏勝過漂亮的輸」,更在意的是勝負之間,但也因此,在漫長的成長旅程中,註定必須面對來自優勝劣敗的重重汰選與打擊,而被迫掙扎於「手段不重要,成績/業績治百病」的內心糾葛中。
  那些認為「過程比結果重要」、「過程中快樂比較重要」的朋友,一旦出現這種想法,就容易衍生出許多形變,諸如:「考試不重要,重點是你努力過」、「成果不重要,重點是要享受過程中的快樂」、「業績不重要,我每個月都很享受工作。」
  回歸獲得快樂的本質,既非達成目標,亦非達成目標的過程,而是存在於兩的端點之間的,擁有能協助自己,達成所設定目標的各項能力。
 
當大人們想方設法令孩子快樂學習
 
  如果能夠選,我想真沒有哪個孩子喜歡整天關在學校讀書、考試。如果真的從小就能夠選擇,孩子們也多半會選擇看電視、玩遊戲(甚至耍廢),而不是沒日沒夜地埋頭學習。
  如果身為教育前線的師者們、家長們真心希望孩子體驗快樂,就該促使他們認真反思──面對那些每個階段所設定的目標,是否都擁有達成目標的「能力」、能夠解決過程中可能遭遇困難的相關「能力」。
 
  該如何擁有那些能力?
  如果要擁有那些能力,需要付出什麼?犧牲什麼?
  擁有之後,又能得到什麼?突破什麼?
  
  因為快樂發生在那裡。快樂就發生在那裡。
 
  面對沒有標準答案的新型態社會、進入真正瞬息超越萬變的世代,我們都該努力引導與培養每位學子,在成長的不同階段中,能獲得足以因應未來各種願景、目標、里程碑所需支援與啟動的能力,令他們因「得到能力」而快樂,不只因「得到」而快樂。
 
作者:石廷宇
現任台灣台北市閱讀與書寫教育協會理事長,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生,學好書房創辦人,學好閱讀教育機構創辦人。深耕閱讀與書寫教育,努力改善國內的學習環境,為創造下一代的孩子的教育環境而持續努力中。出版有小說《字在》(秀威出版)、研究著作《看不見的殖民邊緣》共同作者(玉山社出版)、研究著作《日治時期台灣新文學小說中的貧困書寫》(花木蘭出版)、研究著作《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底層社會:臺灣與朝鮮》共同作者(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