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新聞

【學好人生】一段親/師/生「學習有機體」!

學好視覺設計:SIN YI LIN / 類型:攝影/
 
【學好人生】一段親/師/生「學習有機體」
撰文/石廷宇    
分類:台北閱讀教育  
對象:國小/國中/高中  
地區:台北市/士林/天母/新莊/大安
字數:3404
 
故事要從學好的第一年說起
 
  學好閱讀的第一年,坐落在天母的角落時,往來經過的家長們,往往第一印象,都把我們當作是「英文補習班」(因為當時為了避免誤會,採用「學好系統語文」為名,強調我們閱讀學習的系統性),以至於在英文補習班林立的天母,投下了一顆震撼彈--「已經那麼多英文補習班了,還要再開一家新的?」
 
  直到家長們走進學好,並且進一步了解學好閱讀的內容,才在老師們的詳細說明下,明白了「閱讀理解」之於孩子學習的重要性,而開始接納這個嶄新的學習觀念:不是「國文好不好」的問題,而是「理解力好不好」的問題。
 
  那一年,是2014年春。
 
  也是在這一年,N走進來。那年她7年級,正準備要升八年級。
 
  起初是父母覺得孩子的國文學習上反應不如預期,而與學好閱讀有了第一次接觸。隨著孩子試聽、開始進入常態課程,逐步到修正學習方法、改善理解模式,初期,在「國文段考成績」上,並沒有明顯的提升,但是,家長們一直認為「培養理解力是正確的學習路線」,加上學好閱讀所提供孩子的學習訓練和過程,也非常受到孩子的喜愛和接納,就一路進入了九年級。
 
  九年級的校園生活,暴露在密集的考試轟炸中,考試、訂正,周而復始,學好閱讀一面回頭重新建立孩子對於文言文的學習認知、理解步調,也一直與孩子在校馬不停蹄的進度拉鋸,「太快,原本就弱的基礎更加不穩;太慢,考試跟不上進度的挫折感也會與日俱增」,沒想到,無論是學生、家長,都非常信任學好閱讀所給予孩子的學習安排,無條件地奮力配合。
 
背了個大書包的,N的姊姊
 
  在學好閱讀的第二年,N的姊姊慌慌張張地推開門走進教室,制服襯衫稍嫌凌亂,甚至還留有油墨的汙點。就讀新莊高中美術班的姊姊,是個和妹妹完全不同TONE調的孩子:妹妹寡言,姊姊好問;妹妹善於行動,姊姊則著重思索。因為想要爭取學科成績,好就讀心中理想的北藝大(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在有感於妹妹的進步後,便決定利用高三最後一年,從新莊下課後直奔學好,準時跟著當時的高三班,從文言文深度導讀、隨堂寫作、到複合型的組織力閱讀,無役不與。甚至連用餐的時間都壓縮了。
  然後,姊姊不只在學習的深度和方法上立即有了起色,國文成績也趕在考前達到了標準;更重要的是,寫作能力的高強度、高刺激性的鍛鍊,不只收束了她原本稍顯得奔放的思緒與邏輯,也更加幫助孩子釐清自己的思考架構,一切都朝著成為「準大學生」的方向奔馳而去。
  這一年,妹妹考高中、姊姊考大學。都令人掛心,也都令人放心。
 
  妹妹意外地選擇高職的應用外文科就讀,姊姊則順利突破第一階段的國文成績障礙,準備進入第二階段面試。
 
姊姊的插曲:高中第二階段面試與備審資料
 
  因為目標是北藝大美術系:除了「備審資料」,還得考「術科」,術科中又尤以「創意表達」最令人困擾。慶幸的是,高三一整年來累積的深度寫作訓練,不但讓孩子更了解自己表達能力的邊界,也在思考結構與聯想能力上長足進步。透過與學好閱讀的老師頻繁地針對備審資料進行深度討論、高強度想法摩合、術科準備上的反覆心理建設與能力輔導,看著孩子一次次蛻變得更有層次、更有生命力,孩子彷彿就是個大學生了。
 
  然後,她當然順利正取進入理想的北藝大。
  然後,意外地,N的媽媽,對,「她們的媽媽」也走進學好閱讀,這次不是為了孩子,而是為了她自己。
 
從孩子,到母親:家長也需要學好閱讀?
 
  孩子們的母親是位珠寶鑑定師,擁有一間珠寶鑑定所(並配備有高科技檢測儀器,與故宮同等級的那種),因為工作與職務的需要,常需要與大量的學術界、商界人士接觸,尤其需要針對「專業知識」進行比較「普羅大眾」的分析與說明;另一方面,也因為工作的緣故,常需要參與動輒2-3小時演講,面對一群又一群陌生卻頗有專業素養的聽眾。
  怎麼辦?媽媽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曾經協助兩位孩子在理解與表達有明顯進步的「學好閱讀」。
  從擬訂學習(自我成長)計畫、講題設計(對象討論)、講稿撰寫、溝通策略,到最後實戰演練,媽媽彷彿重新披上學生的制服似的,每次都把握時間,盡最大的專注程度吸收與參與互動,並且樂在其中的意識到:孩子們會喜歡來學好閱讀,不是沒有原因的。
  原來,學好閱讀,是這麼有高度刺激性與活性的教育模式,在教室裡,不單只是知識的灌溉,更是思考上的啟迪與調整。媽媽結束課程時這麼說。
 
輪到N考大學了,「妳決定了嗎?」
 
  高職唸應用外文科的孩子,沒打算繼續念「外文」,而是有主見地決定要在大學階段「應用」,而且毫不退讓地說:「我只想選高餐大旅館管理系。」「其它的我都沒興趣,也都不想填」。「那可是和妳原本所學的完全無關的全新領域呢!」學好的老師驚訝的說。
  「沒上我就先去工作」她說。「我爸媽也都同意。」
  「那專業科目呢?」我狐疑又擔心的問。
  「自己唸,我覺得我應該可以。」
  真的,學好的老師們全都對她的堅持感到可敬,更重要的是,我們也在一次次的模擬學習過程中,更加對學好閱讀的教育養成更有自信:確認「孩子現在的理解力,就算沒老師引導,自己認真讀,一定也可以」,唯一要做的事只有一件:突破「主科障礙」,至少英文、國文的分數要高,目標:「衝高總級分」。
  英文科的她,英文自然毋須擔心。
  國文科呢?她這三年來,每周下午反覆高張力的閱讀操作,卻從沒喊過苦、喊過累(可能是因為她早已習慣學好閱讀的強度,當然也可能是早已麻痺啦~)在進考場前,學好的老師只用簡單的LINE簡訊捎去鼓勵打氣。靜待佳音。
  結果當然是甜美的。「選擇題」加上「寫作測驗」,全以預料之內的高分,順利取得了高餐大旅館系的第二階段面試資格。
 
昨日的姊姊,今日的自己
 
  過去的一切努力,彷彿躍上眼前。姊姊準備備審資料的徬徨和無助猶在眼前,如今,身影換成N,專心依舊、懵懂依舊。唯一不同的是,一位考的是美術系(和高中美術班正相關)、一位考的是旅館科(和高中三年所學八竿子打不著邊)。
  學好閱讀的老師沒多想,想起了學好閱讀所帶給我們的超強外部資源連結能力!
  在得知孩子準備要考旅館管理系的當下,我們便與孩子開始擬定作戰計畫:該爭取的實習對象、該累積的工作經驗、實務操作、實習心得,早都規畫妥當。從推薦信、履歷撰寫、工作面試準備、到到班前心理建設(畢竟是高中生,心情難免忐忑),學好閱讀的老師們幾乎手把手地陪著孩子日以繼夜地籌畫內容、累積點滴。到終於把握住「實習機會」,直到實習結束的那刻,我們才真正覺得陪伴孩子完成了一件連她也該感到佩服的人生履歷。
 
  那還剩什麼?
 
  對,還有「面試」!
 
  「別怪我,當初對妳姊時,火力也是這種水準!」學好老師們砲火方歇。
  從面試考古題的蒐集、設計,根據時事所進行的面試內容調整,學好閱讀動員了超過9個人次,將近12小時的密集面試火力演習,同時邀請「業界專業的人資面試官」參與面試,務必徹底給予孩子「一層層砲火的洗禮」,直到她真正感覺「手足無措」才停手。
 
「妳必須像個大學生…,不是穿著打扮,而是談吐、是眼神、是舉止,是內容,是高度,是深度,…這是演不出來的!」
 
「別人也會這樣準備嗎?」孩子問。
「你的敵人是妳自己,無論其他人什麼時候才會真正成為大學生,妳,就是必須從現在開始,成為真正合格的大學生!」
 
「老師們要看到的,不是高中生在演面試,而是一位自覺已經做好準備的大學生坐在眼前,侃侃而談她的報負,即使妳可能做得不夠好!」學好閱讀的老師殷殷切切地叮嚀。
 
  出發,全家人特別選擇開車前往高雄。多一點時間親子時光。
  面試,結束。簡單關心一下。
  放榜,正取。
 
成長,真的不是3年又3年
 
  從國二到大一;
  從妹妹、姊姊,再到媽媽;
  從學生,到家長;
 
  家長、學生,以及學好閱讀,學好閱讀的老師,總是都保持著活力,保持著絕對的信任,甚至堅定地對於學習過程中遭遇的起伏、亂流,秉持著包容與正向的期待,而這一切,卻絕對不是學好閱讀中的偶然,而是發生在一個又一個家庭之中,發生在一組又一組親/師/生的學習循環之中。
 
  國中三年,哪裡只是簡單的日子的堆積?
  高中三年,又哪裡只是國中的另一種複製?
 
  看著孩子在LINE上貼來的榜單,學好老師自己其實一點也沒有勇氣細看(因為榜單上只有正取和備取),「萬一找不到怎麼辦?」
 
  但,學好閱讀的老師們都有練過,那個眼前最明顯的位置,那個心中最清楚的位置,總是會不由自主地浮現眼前。
  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真的只要幫助孩子得到分數就好?
  還是,透過學好閱讀,陪伴孩子經由培養理解力與建構學習方式,「經驗人生」?
  抑或是,我們希望經由引導每位孩子學好閱讀,進一步引導他們:閱讀他人、閱讀自己,更閱讀人生。
  就像導演王家衛在《一代宗師》中的一段話有關:「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學好閱讀,當如此。
學好視覺設計:SIN YI LIN / 類型:攝影/
 
【學好人生】一段親/師/生「學習有機體」
撰文/石廷宇    
分類:台北閱讀教育  
對象:國小/國中/高中  
地區:台北市/士林/天母/新莊/大安
字數:3404
 
故事要從學好的第一年說起
 
  學好閱讀的第一年,坐落在天母的角落時,往來經過的家長們,往往第一印象,都把我們當作是「英文補習班」(因為當時為了避免誤會,採用「學好系統語文」為名,強調我們閱讀學習的系統性),以至於在英文補習班林立的天母,投下了一顆震撼彈--「已經那麼多英文補習班了,還要再開一家新的?」
 
  直到家長們走進學好,並且進一步了解學好閱讀的內容,才在老師們的詳細說明下,明白了「閱讀理解」之於孩子學習的重要性,而開始接納這個嶄新的學習觀念:不是「國文好不好」的問題,而是「理解力好不好」的問題。
 
  那一年,是2014年春。
 
  也是在這一年,N走進來。那年她7年級,正準備要升八年級。
 
  起初是父母覺得孩子的國文學習上反應不如預期,而與學好閱讀有了第一次接觸。隨著孩子試聽、開始進入常態課程,逐步到修正學習方法、改善理解模式,初期,在「國文段考成績」上,並沒有明顯的提升,但是,家長們一直認為「培養理解力是正確的學習路線」,加上學好閱讀所提供孩子的學習訓練和過程,也非常受到孩子的喜愛和接納,就一路進入了九年級。
 
  九年級的校園生活,暴露在密集的考試轟炸中,考試、訂正,周而復始,學好閱讀一面回頭重新建立孩子對於文言文的學習認知、理解步調,也一直與孩子在校馬不停蹄的進度拉鋸,「太快,原本就弱的基礎更加不穩;太慢,考試跟不上進度的挫折感也會與日俱增」,沒想到,無論是學生、家長,都非常信任學好閱讀所給予孩子的學習安排,無條件地奮力配合。
 
背了個大書包的,N的姊姊
 
  在學好閱讀的第二年,N的姊姊慌慌張張地推開門走進教室,制服襯衫稍嫌凌亂,甚至還留有油墨的汙點。就讀新莊高中美術班的姊姊,是個和妹妹完全不同TONE調的孩子:妹妹寡言,姊姊好問;妹妹善於行動,姊姊則著重思索。因為想要爭取學科成績,好就讀心中理想的北藝大(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在有感於妹妹的進步後,便決定利用高三最後一年,從新莊下課後直奔學好,準時跟著當時的高三班,從文言文深度導讀、隨堂寫作、到複合型的組織力閱讀,無役不與。甚至連用餐的時間都壓縮了。
  然後,姊姊不只在學習的深度和方法上立即有了起色,國文成績也趕在考前達到了標準;更重要的是,寫作能力的高強度、高刺激性的鍛鍊,不只收束了她原本稍顯得奔放的思緒與邏輯,也更加幫助孩子釐清自己的思考架構,一切都朝著成為「準大學生」的方向奔馳而去。
  這一年,妹妹考高中、姊姊考大學。都令人掛心,也都令人放心。
 
  妹妹意外地選擇高職的應用外文科就讀,姊姊則順利突破第一階段的國文成績障礙,準備進入第二階段面試。
 
姊姊的插曲:高中第二階段面試與備審資料
 
  因為目標是北藝大美術系:除了「備審資料」,還得考「術科」,術科中又尤以「創意表達」最令人困擾。慶幸的是,高三一整年來累積的深度寫作訓練,不但讓孩子更了解自己表達能力的邊界,也在思考結構與聯想能力上長足進步。透過與學好閱讀的老師頻繁地針對備審資料進行深度討論、高強度想法摩合、術科準備上的反覆心理建設與能力輔導,看著孩子一次次蛻變得更有層次、更有生命力,孩子彷彿就是個大學生了。
 
  然後,她當然順利正取進入理想的北藝大。
  然後,意外地,N的媽媽,對,「她們的媽媽」也走進學好閱讀,這次不是為了孩子,而是為了她自己。
 
從孩子,到母親:家長也需要學好閱讀?
 
  孩子們的母親是位珠寶鑑定師,擁有一間珠寶鑑定所(並配備有高科技檢測儀器,與故宮同等級的那種),因為工作與職務的需要,常需要與大量的學術界、商界人士接觸,尤其需要針對「專業知識」進行比較「普羅大眾」的分析與說明;另一方面,也因為工作的緣故,常需要參與動輒2-3小時演講,面對一群又一群陌生卻頗有專業素養的聽眾。
  怎麼辦?媽媽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曾經協助兩位孩子在理解與表達有明顯進步的「學好閱讀」。
  從擬訂學習(自我成長)計畫、講題設計(對象討論)、講稿撰寫、溝通策略,到最後實戰演練,媽媽彷彿重新披上學生的制服似的,每次都把握時間,盡最大的專注程度吸收與參與互動,並且樂在其中的意識到:孩子們會喜歡來學好閱讀,不是沒有原因的。
  原來,學好閱讀,是這麼有高度刺激性與活性的教育模式,在教室裡,不單只是知識的灌溉,更是思考上的啟迪與調整。媽媽結束課程時這麼說。
 
輪到N考大學了,「妳決定了嗎?」
 
  高職唸應用外文科的孩子,沒打算繼續念「外文」,而是有主見地決定要在大學階段「應用」,而且毫不退讓地說:「我只想選高餐大旅館管理系。」「其它的我都沒興趣,也都不想填」。「那可是和妳原本所學的完全無關的全新領域呢!」學好的老師驚訝的說。
  「沒上我就先去工作」她說。「我爸媽也都同意。」
  「那專業科目呢?」我狐疑又擔心的問。
  「自己唸,我覺得我應該可以。」
  真的,學好的老師們全都對她的堅持感到可敬,更重要的是,我們也在一次次的模擬學習過程中,更加對學好閱讀的教育養成更有自信:確認「孩子現在的理解力,就算沒老師引導,自己認真讀,一定也可以」,唯一要做的事只有一件:突破「主科障礙」,至少英文、國文的分數要高,目標:「衝高總級分」。
  英文科的她,英文自然毋須擔心。
  國文科呢?她這三年來,每周下午反覆高張力的閱讀操作,卻從沒喊過苦、喊過累(可能是因為她早已習慣學好閱讀的強度,當然也可能是早已麻痺啦~)在進考場前,學好的老師只用簡單的LINE簡訊捎去鼓勵打氣。靜待佳音。
  結果當然是甜美的。「選擇題」加上「寫作測驗」,全以預料之內的高分,順利取得了高餐大旅館系的第二階段面試資格。
 
昨日的姊姊,今日的自己
 
  過去的一切努力,彷彿躍上眼前。姊姊準備備審資料的徬徨和無助猶在眼前,如今,身影換成N,專心依舊、懵懂依舊。唯一不同的是,一位考的是美術系(和高中美術班正相關)、一位考的是旅館科(和高中三年所學八竿子打不著邊)。
  學好閱讀的老師沒多想,想起了學好閱讀所帶給我們的超強外部資源連結能力!
  在得知孩子準備要考旅館管理系的當下,我們便與孩子開始擬定作戰計畫:該爭取的實習對象、該累積的工作經驗、實務操作、實習心得,早都規畫妥當。從推薦信、履歷撰寫、工作面試準備、到到班前心理建設(畢竟是高中生,心情難免忐忑),學好閱讀的老師們幾乎手把手地陪著孩子日以繼夜地籌畫內容、累積點滴。到終於把握住「實習機會」,直到實習結束的那刻,我們才真正覺得陪伴孩子完成了一件連她也該感到佩服的人生履歷。
 
  那還剩什麼?
 
  對,還有「面試」!
 
  「別怪我,當初對妳姊時,火力也是這種水準!」學好老師們砲火方歇。
  從面試考古題的蒐集、設計,根據時事所進行的面試內容調整,學好閱讀動員了超過9個人次,將近12小時的密集面試火力演習,同時邀請「業界專業的人資面試官」參與面試,務必徹底給予孩子「一層層砲火的洗禮」,直到她真正感覺「手足無措」才停手。
 
「妳必須像個大學生…,不是穿著打扮,而是談吐、是眼神、是舉止,是內容,是高度,是深度,…這是演不出來的!」
 
「別人也會這樣準備嗎?」孩子問。
「你的敵人是妳自己,無論其他人什麼時候才會真正成為大學生,妳,就是必須從現在開始,成為真正合格的大學生!」
 
「老師們要看到的,不是高中生在演面試,而是一位自覺已經做好準備的大學生坐在眼前,侃侃而談她的報負,即使妳可能做得不夠好!」學好閱讀的老師殷殷切切地叮嚀。
 
  出發,全家人特別選擇開車前往高雄。多一點時間親子時光。
  面試,結束。簡單關心一下。
  放榜,正取。
 
成長,真的不是3年又3年
 
  從國二到大一;
  從妹妹、姊姊,再到媽媽;
  從學生,到家長;
 
  家長、學生,以及學好閱讀,學好閱讀的老師,總是都保持著活力,保持著絕對的信任,甚至堅定地對於學習過程中遭遇的起伏、亂流,秉持著包容與正向的期待,而這一切,卻絕對不是學好閱讀中的偶然,而是發生在一個又一個家庭之中,發生在一組又一組親/師/生的學習循環之中。
 
  國中三年,哪裡只是簡單的日子的堆積?
  高中三年,又哪裡只是國中的另一種複製?
 
  看著孩子在LINE上貼來的榜單,學好老師自己其實一點也沒有勇氣細看(因為榜單上只有正取和備取),「萬一找不到怎麼辦?」
 
  但,學好閱讀的老師們都有練過,那個眼前最明顯的位置,那個心中最清楚的位置,總是會不由自主地浮現眼前。
  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真的只要幫助孩子得到分數就好?
  還是,透過學好閱讀,陪伴孩子經由培養理解力與建構學習方式,「經驗人生」?
  抑或是,我們希望經由引導每位孩子學好閱讀,進一步引導他們:閱讀他人、閱讀自己,更閱讀人生。
  就像導演王家衛在《一代宗師》中的一段話有關:「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學好閱讀,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