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教育 x 關於成績,關於孩子,關於你,也關於我...】
【學好教育 x 關於成績,關於孩子,關於你,也關於我...】
撰文/石廷宇 分類:寫作教育 地區:天母/士林/北投
學好視覺設計: SIN YI LIN / 類型:攝影
【目前狀況說明】
隨著107年國中會考成績放榜,
陸陸續續接到了學生和家長的國文成績的情況回報
照例,學好閱讀盡量不以「成績」為主要判斷學習成果的依據
然而不可避免的是,
多數家長們仍然認為這是「量化孩子能力」的基本標籤
這讓學好教育的每位老師時刻努力著平衡孩子能力與成績之間的槓桿....
- - - -
【學好教育的成績辯證】
原因很簡單:學好教師的「學歷」都相當精彩。
我們實在沒有很堅強的理由,也拒絕,
和其他坊間所謂的實驗教育、體制外老師、私授補習班老師那樣
站在教育的制高點,(無論他們如何隱藏學歷)
卻反過來鼓吹諸位家說「成績不重要」這類詞彙。
- - - -
【學好教師們的理念反省】
但學好的每位教師也都心裡明白,
在追求成績的過程中,我們絕對不僅止於背誦、記憶與填鴨
而是更著重與專注於邏輯思考、知識演繹與資訊解讀
重點是:該如何把我們過去賴以為主的學習方式,體系性地授與孩子。
- - - -
【學好教育理念溝通】
因此我們深信,相較於坊間純粹推動成績、或是完全不討論成績的「學習機構」
學好閱讀,有更重要的使命,也就是要將「理解能力」確實教授給孩子,
學好教育,有更嚴峻的「現實」(考試)要幫助孩子有效運用能力,面對並跨越。
- - - -
【終於切入正題】
今天這則故事,是關於一位今年9年級應屆考生(為保護孩子,性別不露出)
這位考生,平常便屬於對成績與學習較缺乏積極度
與其說「被動」,不如說是「將就」
家長的教育態度是屬於「尊重孩子」(真的!)的類型,
(因為雙親皆忙於工作,但始終以尊重為出發點,可佩可敬!)
但還是努力送孩子進私立中學就讀,
希望孩子能夠在私中的管束與推動下,多少被驅動著累積成績與能力
- - - -
【實際狀況】
然而,
私中講求的成績導向、每日留校夜讀、假日全天候補習
以及對於成績考核、反應,都左右著學生在校的學習熱忱
因此,連帶使得孩子在學好閱讀學習,也習慣性地
會沿用在校累積的學習態度與方法
以為在學好,又是要死記、背誦和講求成績了
所以,
孩子的學習態度總是遊走在勉強和稍微有點熱情,
甚至有時可有可無也行的「不選擇的選擇」
「隨便啊!」是孩子最常說的口頭禪。
功課多給一點,「隨便啊!」
考試多要求一點,「隨便啊!」
成績多設定高一點,「隨便啊,反正也不可能達成。」
- - - -
【學好教育帶來的改變】
欣慰的是,3年下來(真的不誇張-->從小六到國三)
總是封閉心房的孩子,逐漸在學好的課堂上找到自己,
看家長line的回覆,只感到滿滿的窩心-->
孩子現在唯一願意敞開心胸多說幾句的,
就是在學好的課堂中,
無論是口語表達、對談、或是寫作
孩子開始懂得把自己真實的想法和天賦
大膽地且直接地表現,謹慎地琢磨與思考
某種程度上
孩子和學好寫作的老師不太需要語言溝通
而是近乎筆友的關係吧~
- - - -
【學好以外】
而平常無論在校、在家,孩子總是默默地承受一切
把自己做好,做好自己,
所以別人怎麼看自己?家人怎麼看自己?
總是一句「隨便啊~又沒差~」輕描淡寫地帶過
但從孩子的眼神和口氣中
我們知道那絕對不是這回事。
- - - -
【結語】
回到這次會考,
孩子所有的成績大概都和考前預料的差不了多少,
唯獨國文寫作,孩子意料之內地
(學好一直以來就告訴孩子:如果是你的話,一定可以的。)
(孩子也總是不屑地說:你們一定對每個孩子都這麼說....)
(但是,事實就是,學好教育的目的,是在挖掘每位孩子的正向天賦呀!)
好,不賣關子了,
當許多學生在面對〈我們這個世代〉時,寫的普遍都是「科技」時,
孩子卻轉而思考「科技背後付出的代價:全球暖化」,
寫出了「6級分」的佳績,甚至是該私中少數作文滿級的同學
什麼是「6級分」呢?
1.本年度國中會考考生約有23萬人,作文滿級分人數占比:1.01%
2.滿級分人數創下歷年新低:2327人(資料來源:聯合新聞)
3.題目歷年來較為有挑戰性
- - - -
【學好寫作 x 不只寫作】
當學生害羞地說:「我其實忘了自己寫了些什麼..」時,
我們給予了孩子最最熱情的歡呼與鼓勵
當學生靦腆地說:「滿級分感覺還不錯啦~」時,
我們看到了孩子終於願意正面正視自己的優點,
而不再是不停地吸收老師們給予的負面批評、缺點露出、弱點曝光
學好不願孩子因此承認「好吧,我就是不會讀書,行了吧~」
學好希望孩子更願意面對「原來,我有那麼多優點,值得被看見!」
當然,我們好像最終還是輕易地用「分數」來給孩子貼了個大大的標籤
不過,學好教育一直以來做的,不就是希望,
孩子再經由學好閱讀/學好寫作的引導與增能過程中,將「能力」轉化為「成績」嗎?
孩子,你是最棒的!
【學好教育 x 關於成績,關於孩子,關於你,也關於我...】
撰文/石廷宇 分類:寫作教育 地區:天母/士林/北投
學好視覺設計: SIN YI LIN / 類型:攝影
【目前狀況說明】
隨著107年國中會考成績放榜,
陸陸續續接到了學生和家長的國文成績的情況回報
照例,學好閱讀盡量不以「成績」為主要判斷學習成果的依據
然而不可避免的是,
多數家長們仍然認為這是「量化孩子能力」的基本標籤
這讓學好教育的每位老師時刻努力著平衡孩子能力與成績之間的槓桿....
- - - -
【學好教育的成績辯證】
原因很簡單:學好教師的「學歷」都相當精彩。
我們實在沒有很堅強的理由,也拒絕,
和其他坊間所謂的實驗教育、體制外老師、私授補習班老師那樣
站在教育的制高點,(無論他們如何隱藏學歷)
卻反過來鼓吹諸位家說「成績不重要」這類詞彙。
- - - -
【學好教師們的理念反省】
但學好的每位教師也都心裡明白,
在追求成績的過程中,我們絕對不僅止於背誦、記憶與填鴨
而是更著重與專注於邏輯思考、知識演繹與資訊解讀
重點是:該如何把我們過去賴以為主的學習方式,體系性地授與孩子。
- - - -
【學好教育理念溝通】
因此我們深信,相較於坊間純粹推動成績、或是完全不討論成績的「學習機構」
學好閱讀,有更重要的使命,也就是要將「理解能力」確實教授給孩子,
學好教育,有更嚴峻的「現實」(考試)要幫助孩子有效運用能力,面對並跨越。
- - - -
【終於切入正題】
今天這則故事,是關於一位今年9年級應屆考生(為保護孩子,性別不露出)
這位考生,平常便屬於對成績與學習較缺乏積極度
與其說「被動」,不如說是「將就」
家長的教育態度是屬於「尊重孩子」(真的!)的類型,
(因為雙親皆忙於工作,但始終以尊重為出發點,可佩可敬!)
但還是努力送孩子進私立中學就讀,
希望孩子能夠在私中的管束與推動下,多少被驅動著累積成績與能力
- - - -
【實際狀況】
然而,
私中講求的成績導向、每日留校夜讀、假日全天候補習
以及對於成績考核、反應,都左右著學生在校的學習熱忱
因此,連帶使得孩子在學好閱讀學習,也習慣性地
會沿用在校累積的學習態度與方法
以為在學好,又是要死記、背誦和講求成績了
所以,
孩子的學習態度總是遊走在勉強和稍微有點熱情,
甚至有時可有可無也行的「不選擇的選擇」
「隨便啊!」是孩子最常說的口頭禪。
功課多給一點,「隨便啊!」
考試多要求一點,「隨便啊!」
成績多設定高一點,「隨便啊,反正也不可能達成。」
- - - -
【學好教育帶來的改變】
欣慰的是,3年下來(真的不誇張-->從小六到國三)
總是封閉心房的孩子,逐漸在學好的課堂上找到自己,
看家長line的回覆,只感到滿滿的窩心-->
孩子現在唯一願意敞開心胸多說幾句的,
就是在學好的課堂中,
無論是口語表達、對談、或是寫作
孩子開始懂得把自己真實的想法和天賦
大膽地且直接地表現,謹慎地琢磨與思考
某種程度上
孩子和學好寫作的老師不太需要語言溝通
而是近乎筆友的關係吧~
- - - -
【學好以外】
而平常無論在校、在家,孩子總是默默地承受一切
把自己做好,做好自己,
所以別人怎麼看自己?家人怎麼看自己?
總是一句「隨便啊~又沒差~」輕描淡寫地帶過
但從孩子的眼神和口氣中
我們知道那絕對不是這回事。
- - - -
【結語】
回到這次會考,
孩子所有的成績大概都和考前預料的差不了多少,
唯獨國文寫作,孩子意料之內地
(學好一直以來就告訴孩子:如果是你的話,一定可以的。)
(孩子也總是不屑地說:你們一定對每個孩子都這麼說....)
(但是,事實就是,學好教育的目的,是在挖掘每位孩子的正向天賦呀!)
好,不賣關子了,
當許多學生在面對〈我們這個世代〉時,寫的普遍都是「科技」時,
孩子卻轉而思考「科技背後付出的代價:全球暖化」,
寫出了「6級分」的佳績,甚至是該私中少數作文滿級的同學
什麼是「6級分」呢?
1.本年度國中會考考生約有23萬人,作文滿級分人數占比:1.01%
2.滿級分人數創下歷年新低:2327人(資料來源:聯合新聞)
3.題目歷年來較為有挑戰性
- - - -
【學好寫作 x 不只寫作】
當學生害羞地說:「我其實忘了自己寫了些什麼..」時,
我們給予了孩子最最熱情的歡呼與鼓勵
當學生靦腆地說:「滿級分感覺還不錯啦~」時,
我們看到了孩子終於願意正面正視自己的優點,
而不再是不停地吸收老師們給予的負面批評、缺點露出、弱點曝光
學好不願孩子因此承認「好吧,我就是不會讀書,行了吧~」
學好希望孩子更願意面對「原來,我有那麼多優點,值得被看見!」
當然,我們好像最終還是輕易地用「分數」來給孩子貼了個大大的標籤
不過,學好教育一直以來做的,不就是希望,
孩子再經由學好閱讀/學好寫作的引導與增能過程中,將「能力」轉化為「成績」嗎?
孩子,你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