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觀點

【學好親子】當手足吵架時,身為父母,你可以.....

 
當手足吵架時,身為父母,你可以......
 
撰寫人:郭靜如
關鍵詞:台北閱讀教育/親子溝通/國中升學/理解力/閱讀素養/國小/作文
撰寫日期:2021/4/27
字數:3258
 
我的就是我的!你也是我的!
 
  相信家中有多位小寶貝的家長們,絕大多數都很難不遇到手足爭執的難題:大到肢體衝突,小到言語交鋒,無論哪一個,到最後幾乎都是「群魔亂舞、鬼哭狼嚎」,誰都不想認輸的鐵籠格鬥!
  就在正想要好好打開電腦,全神貫注整理今天公司的工作狀況時,客廳裡大寶正忿忿不平、雙腳剁地拿著「作業殘骸」告狀「弟弟(妹妹)撕壞我的作業,他一定是故意的!(姑且不管他到底有沒有認真寫作業……);就在好不容易洗刷完廚房、晾曬好衣服之際,(對!就是這麼巧!),二寶又不甘示弱穿梭在房間與客廳之間「一哭二鬧三尖叫」,聲嘶力竭:「哥哥(姊姊)都欺負我!」
  面對兩造「指證歷歷」,有些父母被吵得心煩意亂,常常一貫的手法便是下達最後通牒,「再吵,就兩人都罰!」;有些父母則是被夾在情緒衝突的中間(因為誰也沒親臨事發現場的經過),動輒得咎,深怕錯判情勢,被另一造誤認偏愛哪一方,更加讓另一方感到不悅或心理不平衡。
  這種手足間的紛爭,可以說充斥了家長下班生活的絕大多數場景,並且,還會隨著孩子的年齡層逐漸增加而內化,從顯性的,轉變為隱性的。
  所以,今天,筆者先以「中低齡孩子的手足衝突」為目標,從外顯的衝突開始討論,提供想要好好「心靈休息」的父母,一個思考親子互動的提案。
 
手足吵架時,先責備再說?
 
  觀察日常生活的場景中,許多父母在面對孩子手足間的爭吵,第一時間反應便是「喝止」,無論是家裡、餐廳、路上、百貨公司……等等,只要一發現苗頭不對、一有爭執,往往便厲聲(或者是音量、或者是音頻、或者是音色)制止,意圖停止雙方的爭吵。
  當下,孩子雖然可能即刻停止了爭執,但細究原因,其實孩子們只是因為「害怕被父母責罰」(或是害怕警告背後的「武力懲罰」),迫於無奈,只好壓抑當時的情緒反應,咆嘯的收起聲、啜泣的擦乾淚,維持表面的和平。然後,父母繼續忙他們的,「反正這種事常常發生,孩子一下就忘了」。
真的嗎?
  默不作聲,並不代表爭吵的事端已被妥善的解決,也不代表當時的情緒衝突與摩擦已找到適當的宣洩出口;因此,一旦類似事件與場景再度上演,孩子只會持續累積負面情緒,而讓糾結壓抑的情緒更加混亂。
許多家長都會問筆者:
「那麼小的事,有什麼好放大解釋的?」
「小時候家長也沒這樣對我們,我們還不是好好到現在了?」
「當場哪有這種美國時間來安撫他們?趕快做事比較實在啊!」
但實情是,每一次手足爭執,背後都隱藏了許多價值觀的認識與建構,例如:
 
1.孩子怎麼認識自己
2.孩子怎麼認識手足
3.孩子怎麼認識家長
4.孩子怎麼認識事件的複雜性
 
  每一次衝突,都是一次次難能可貴的機會教育,沒錯,雖然發生的次數很頻繁,甚至爭執的事項也大同小異、無足輕重(對大人來說),但,卻是不斷地製造出機會,讓家長們有機會能逐步「微調」「建構」孩子的各種價值體系,若只是把這些親子教育的大好機會當成「平凡無奇的小孩子吵架」,豈不可惜?
 
 
不是手足吵架,是建立互動模式
 
  每當手足發生爭執(無論是兄弟姊妹、下上關係中的哪一種排列組合),除了「事件本身的公平性」,孩子更加在意的,其實是父母的「處理態度」,包括:情緒反應、用字遣詞、眼神、語氣、肢體語言,甚至是說理的邏輯與處理的手腕。(別忘了「身教」,正是在發生衝突的場合,顯得尤為彌足珍貴!)
  因此,在面對手足爭吵時(手心手背都是肉的掙扎),父母選擇用什麼態度回應孩子、處理糾紛,無時無刻不在考驗著父母的親子智慧、教養哲學──尤其是累了一天回到家,夫妻雙方可能都還帶著從工作場合揹回來的大大小小的負能量時。
  所以,筆者試著提供以下原則,幫助有心想達成親子教養平衡效果的家長們,能夠更適當地面對這類情況:
 
1留給孩子時間,分別協助他們清楚表達自己想法
 
  當糾紛發生時,請先摒除家長自己因孩子爭吵而產生的「煩躁感」,靜下心來,留給孩子充分的時間讓他們能……:
 
a.描述事件的始末和過程」(還原現場)
b.自己當時做了些什麼
c.為什麼要這麼做?
 
  在協助孩子們釐清說法和想法後,家長也必須當著雙方「比對彼此的見解和詮釋」,然後從中引導出較為客觀的事件處理方式。
  『拜託!我還有很多事要忙耶!哪有那麼多時間啊?』相信很多家長都會這麼想吧?但煩請您也試著想想,孩子在家的時間多還是在校的時間多?如果在家裡發生的狀況都沒辦法和家長們好好的琢磨與溝通,他們又怎麼能夠抱持健全的互動關係進入到校園?當他們在校園與他人發生了摩擦與衝突,又怎麼會選擇回到家和父母親討論與磋商?(因為他們從小可能就缺乏這方面訓練與互動)
  而且,正是因為孩子之間的糾紛頻繁多樣,有時候反而能從中發現孩子的特質、個性、價值觀、脾氣、處世的手腕、情緒管理的技巧等等,一場衝突,能夠得到這麼多親子互動的好處,花這個時間,值得!
  (而且隨著父母親處理的手腕越來越「上手」,所花的時間自然也會減少啦!)
 
2留給孩子情緒空間,分別協助他們完整整理自己感情
 
  情緒波動,是爭執時最首當其衝會出現的心理反應。無論大人、小孩,當情緒之潮襲來,沒有經過適當的訓練與管理,任誰都很難輕易地「化解」、排遣。
  所以,無論在平時或是爭吵當下,父母在排解手足紛爭之際,請試著引導孩子:
 
a.去認識情緒,認識情緒的來源與種類
b.建立自己的情緒處理空間
c.建立屬於自己的情緒處理方法
d.轉換身分(因為對方也有情緒、對方也有需求)
 
  「轉換身分」,用模擬「情境」與「情緒」的方式,假想自己處於爭吵對象的情境中,揣摩對方在接收到自己(當時)所回應的言行舉止後,會有哪些感受和反應。
  聽到父母親疾言厲色對著孩子罵到:「你為什麼那麼沒有同理心?」時,筆者腦中總浮出「因為你沒有好好教啊!」的巴洛克式白眼;因為,有時孩子並非沒有同理心,而是不知道使用的情境、步驟,甚至不明白該如何認識自己的情緒。
  如果孩子自己的情緒反應、情感狀況都沒有得到認識,家長們又憑什麼一定要他們「先同理別人呢?」,他們可能「自己都不理解自己」或是「家長根本也不理解孩子」了!一旦孩子不知道如何抽離自己的情緒,自然很難掌握「設身處地」換位思考的技巧與重要,會糾結在情緒泥沼中,久久無法釋懷,並且衍伸出下一次風暴,也就可以想見了!
 
3留給孩子選擇權,分別協助他們完整認識自己所擁有的選項
 
  當人在情緒波動之際,難免會因為氣急敗壞而口出惡言(大人都常如此,何況是詞彙庫還不夠豐富的孩子們),但事過境遷,當情緒平穩後,往往又會為了當初的衝動而後悔莫及。
相較之下,因為語彙量不足而在衝突中選擇大打出手的孩子,反而好像單純許多;因為沒有太多詞彙,打完就打完了,反而不會留有什麼「心理陰影」(也不是這樣說的啦~),到底關鍵是什麼?其實是家長協助孩子建立自己的「反應策略藍圖」:
 
a.這麼做,是因為你想做?還是你只能這麼做?
b.你是否還可以有其他選擇?
c.你所做的反應,是你所能想得到的最好的選項了嗎?
d.你的選擇,可能的後續效果有哪些?
 
不是仲裁孩子,而是剪裁孩子!
 
  不論兄弟姊妹,即便是同一個家庭,都有不同的個性、脾氣、秉性、習慣,甚至還涉及不同的教養環境,既然那麼多差異,又被迫要共同生活在同一個空間中(時間還可能很長),會發生爭執與衝突,本來就是十分普遍且再正常不過的現象。
  但如果父母親能夠充分把握這些時間,去認識與引導孩子,他們都可能會因為一次次爭吵而更加了解自己、包容對方。而隨著自我認識與對他人的理解的提升,衝突與摩擦也就會相應的減少(因為掃雷掃久了,總會鍛鍊出「對於雷的敏銳嗅覺)」
  此外,這也是孩子未來在進入學校、社會前夕,學習應對人際衝突的「練習賽」,每次爭吵的相關衍伸處理體驗與累積下來的經驗,都是他們面對未知糾紛和處理人際關係時得以援用的養分。
  因此,關於手足爭吵,請父母們至少要比孩子更加「心平氣和」,而非隨著他們的情緒波動而起伏,以至於錯失了親子教養的寶貴時刻!當個仲裁者容易,就教誰誰誰跟誰誰道歉就好了,但當個「稱職的剪裁者」則不同,每個孩子都可能因為身為家長的我們的用心參與,而被剪裁出最適合他們自己的模樣!
 
  願我們一起努力!

 

 
當手足吵架時,身為父母,你可以......
 
撰寫人:郭靜如
關鍵詞:台北閱讀教育/親子溝通/國中升學/理解力/閱讀素養/國小/作文
撰寫日期:2021/4/27
字數:3258
 
我的就是我的!你也是我的!
 
  相信家中有多位小寶貝的家長們,絕大多數都很難不遇到手足爭執的難題:大到肢體衝突,小到言語交鋒,無論哪一個,到最後幾乎都是「群魔亂舞、鬼哭狼嚎」,誰都不想認輸的鐵籠格鬥!
  就在正想要好好打開電腦,全神貫注整理今天公司的工作狀況時,客廳裡大寶正忿忿不平、雙腳剁地拿著「作業殘骸」告狀「弟弟(妹妹)撕壞我的作業,他一定是故意的!(姑且不管他到底有沒有認真寫作業……);就在好不容易洗刷完廚房、晾曬好衣服之際,(對!就是這麼巧!),二寶又不甘示弱穿梭在房間與客廳之間「一哭二鬧三尖叫」,聲嘶力竭:「哥哥(姊姊)都欺負我!」
  面對兩造「指證歷歷」,有些父母被吵得心煩意亂,常常一貫的手法便是下達最後通牒,「再吵,就兩人都罰!」;有些父母則是被夾在情緒衝突的中間(因為誰也沒親臨事發現場的經過),動輒得咎,深怕錯判情勢,被另一造誤認偏愛哪一方,更加讓另一方感到不悅或心理不平衡。
  這種手足間的紛爭,可以說充斥了家長下班生活的絕大多數場景,並且,還會隨著孩子的年齡層逐漸增加而內化,從顯性的,轉變為隱性的。
  所以,今天,筆者先以「中低齡孩子的手足衝突」為目標,從外顯的衝突開始討論,提供想要好好「心靈休息」的父母,一個思考親子互動的提案。
 
手足吵架時,先責備再說?
 
  觀察日常生活的場景中,許多父母在面對孩子手足間的爭吵,第一時間反應便是「喝止」,無論是家裡、餐廳、路上、百貨公司……等等,只要一發現苗頭不對、一有爭執,往往便厲聲(或者是音量、或者是音頻、或者是音色)制止,意圖停止雙方的爭吵。
  當下,孩子雖然可能即刻停止了爭執,但細究原因,其實孩子們只是因為「害怕被父母責罰」(或是害怕警告背後的「武力懲罰」),迫於無奈,只好壓抑當時的情緒反應,咆嘯的收起聲、啜泣的擦乾淚,維持表面的和平。然後,父母繼續忙他們的,「反正這種事常常發生,孩子一下就忘了」。
真的嗎?
  默不作聲,並不代表爭吵的事端已被妥善的解決,也不代表當時的情緒衝突與摩擦已找到適當的宣洩出口;因此,一旦類似事件與場景再度上演,孩子只會持續累積負面情緒,而讓糾結壓抑的情緒更加混亂。
許多家長都會問筆者:
「那麼小的事,有什麼好放大解釋的?」
「小時候家長也沒這樣對我們,我們還不是好好到現在了?」
「當場哪有這種美國時間來安撫他們?趕快做事比較實在啊!」
但實情是,每一次手足爭執,背後都隱藏了許多價值觀的認識與建構,例如:
 
1.孩子怎麼認識自己
2.孩子怎麼認識手足
3.孩子怎麼認識家長
4.孩子怎麼認識事件的複雜性
 
  每一次衝突,都是一次次難能可貴的機會教育,沒錯,雖然發生的次數很頻繁,甚至爭執的事項也大同小異、無足輕重(對大人來說),但,卻是不斷地製造出機會,讓家長們有機會能逐步「微調」「建構」孩子的各種價值體系,若只是把這些親子教育的大好機會當成「平凡無奇的小孩子吵架」,豈不可惜?
 
 
不是手足吵架,是建立互動模式
 
  每當手足發生爭執(無論是兄弟姊妹、下上關係中的哪一種排列組合),除了「事件本身的公平性」,孩子更加在意的,其實是父母的「處理態度」,包括:情緒反應、用字遣詞、眼神、語氣、肢體語言,甚至是說理的邏輯與處理的手腕。(別忘了「身教」,正是在發生衝突的場合,顯得尤為彌足珍貴!)
  因此,在面對手足爭吵時(手心手背都是肉的掙扎),父母選擇用什麼態度回應孩子、處理糾紛,無時無刻不在考驗著父母的親子智慧、教養哲學──尤其是累了一天回到家,夫妻雙方可能都還帶著從工作場合揹回來的大大小小的負能量時。
  所以,筆者試著提供以下原則,幫助有心想達成親子教養平衡效果的家長們,能夠更適當地面對這類情況:
 
1留給孩子時間,分別協助他們清楚表達自己想法
 
  當糾紛發生時,請先摒除家長自己因孩子爭吵而產生的「煩躁感」,靜下心來,留給孩子充分的時間讓他們能……:
 
a.描述事件的始末和過程」(還原現場)
b.自己當時做了些什麼
c.為什麼要這麼做?
 
  在協助孩子們釐清說法和想法後,家長也必須當著雙方「比對彼此的見解和詮釋」,然後從中引導出較為客觀的事件處理方式。
  『拜託!我還有很多事要忙耶!哪有那麼多時間啊?』相信很多家長都會這麼想吧?但煩請您也試著想想,孩子在家的時間多還是在校的時間多?如果在家裡發生的狀況都沒辦法和家長們好好的琢磨與溝通,他們又怎麼能夠抱持健全的互動關係進入到校園?當他們在校園與他人發生了摩擦與衝突,又怎麼會選擇回到家和父母親討論與磋商?(因為他們從小可能就缺乏這方面訓練與互動)
  而且,正是因為孩子之間的糾紛頻繁多樣,有時候反而能從中發現孩子的特質、個性、價值觀、脾氣、處世的手腕、情緒管理的技巧等等,一場衝突,能夠得到這麼多親子互動的好處,花這個時間,值得!
  (而且隨著父母親處理的手腕越來越「上手」,所花的時間自然也會減少啦!)
 
2留給孩子情緒空間,分別協助他們完整整理自己感情
 
  情緒波動,是爭執時最首當其衝會出現的心理反應。無論大人、小孩,當情緒之潮襲來,沒有經過適當的訓練與管理,任誰都很難輕易地「化解」、排遣。
  所以,無論在平時或是爭吵當下,父母在排解手足紛爭之際,請試著引導孩子:
 
a.去認識情緒,認識情緒的來源與種類
b.建立自己的情緒處理空間
c.建立屬於自己的情緒處理方法
d.轉換身分(因為對方也有情緒、對方也有需求)
 
  「轉換身分」,用模擬「情境」與「情緒」的方式,假想自己處於爭吵對象的情境中,揣摩對方在接收到自己(當時)所回應的言行舉止後,會有哪些感受和反應。
  聽到父母親疾言厲色對著孩子罵到:「你為什麼那麼沒有同理心?」時,筆者腦中總浮出「因為你沒有好好教啊!」的巴洛克式白眼;因為,有時孩子並非沒有同理心,而是不知道使用的情境、步驟,甚至不明白該如何認識自己的情緒。
  如果孩子自己的情緒反應、情感狀況都沒有得到認識,家長們又憑什麼一定要他們「先同理別人呢?」,他們可能「自己都不理解自己」或是「家長根本也不理解孩子」了!一旦孩子不知道如何抽離自己的情緒,自然很難掌握「設身處地」換位思考的技巧與重要,會糾結在情緒泥沼中,久久無法釋懷,並且衍伸出下一次風暴,也就可以想見了!
 
3留給孩子選擇權,分別協助他們完整認識自己所擁有的選項
 
  當人在情緒波動之際,難免會因為氣急敗壞而口出惡言(大人都常如此,何況是詞彙庫還不夠豐富的孩子們),但事過境遷,當情緒平穩後,往往又會為了當初的衝動而後悔莫及。
相較之下,因為語彙量不足而在衝突中選擇大打出手的孩子,反而好像單純許多;因為沒有太多詞彙,打完就打完了,反而不會留有什麼「心理陰影」(也不是這樣說的啦~),到底關鍵是什麼?其實是家長協助孩子建立自己的「反應策略藍圖」:
 
a.這麼做,是因為你想做?還是你只能這麼做?
b.你是否還可以有其他選擇?
c.你所做的反應,是你所能想得到的最好的選項了嗎?
d.你的選擇,可能的後續效果有哪些?
 
不是仲裁孩子,而是剪裁孩子!
 
  不論兄弟姊妹,即便是同一個家庭,都有不同的個性、脾氣、秉性、習慣,甚至還涉及不同的教養環境,既然那麼多差異,又被迫要共同生活在同一個空間中(時間還可能很長),會發生爭執與衝突,本來就是十分普遍且再正常不過的現象。
  但如果父母親能夠充分把握這些時間,去認識與引導孩子,他們都可能會因為一次次爭吵而更加了解自己、包容對方。而隨著自我認識與對他人的理解的提升,衝突與摩擦也就會相應的減少(因為掃雷掃久了,總會鍛鍊出「對於雷的敏銳嗅覺)」
  此外,這也是孩子未來在進入學校、社會前夕,學習應對人際衝突的「練習賽」,每次爭吵的相關衍伸處理體驗與累積下來的經驗,都是他們面對未知糾紛和處理人際關係時得以援用的養分。
  因此,關於手足爭吵,請父母們至少要比孩子更加「心平氣和」,而非隨著他們的情緒波動而起伏,以至於錯失了親子教養的寶貴時刻!當個仲裁者容易,就教誰誰誰跟誰誰道歉就好了,但當個「稱職的剪裁者」則不同,每個孩子都可能因為身為家長的我們的用心參與,而被剪裁出最適合他們自己的模樣!
 
  願我們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