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觀點

【學好親子】比較,不會比較厲害

比較,不會比較厲害!
撰寫人:郭靜如
關鍵詞:台北閱讀教育/親子溝通/國中升學/理解力/閱讀素養/國小/作文
撰寫日期:2021/4/20
字數:2870
 
孩子的生活中是否充滿「比較」?
 
      學好閱讀的教師們在課後與學生們閒談時,最常聽到的話題之一,「不滿父母、師長愛比較」的抱怨,總是長年盤據第一:
 
     爸媽老是覺得我做不好,隔壁的ooo永遠都比我優秀!
     老師總是偏心ooo,說如果我們都能像他一樣就好了!
     我最討厭去家族聚餐,叔叔、伯伯、阿姨長輩最喜歡比來比去,我們小朋友都覺得尷尬死了!
     我媽最喜歡從line的親子群組、fb社團啦,和一堆不認識的阿姨們『討論』自己小孩的狀況,然後她再把聽到、看到其他小孩的狀況拿來教訓我!
      真的很奇怪,我連那些人是誰都不知道!
 
      只要當某位孩子無意間提及類似話題,教室裡的孩子們絕對旋即加入「反比較」的陣營,瞬間抱怨聲此起彼落、不絕於耳。
      看到他們如此排斥且憤慨的模樣,筆者不禁思索:
 
      難道家長們不知道,用「你知道xxx都怎麼樣」的「『比較級』發話作為起手式,通常都會引起孩子的不滿、抗拒,甚至造成反效果嗎?
      連現今職場的主管在管理時都已經鮮少用這個「情緒直球」的相互比較方式來經營團隊氣氛和激勵業績了,為什麼部分家長仍然樂此不疲?難以自拔?
 
「比較」無罪,「如何應用」是關鍵!
 
      沒錯!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確實「需要比較」,因為有比較,才能知道該如何定位自己現在的努力狀況、定位自己的學習方向、甚至積極設定達成的目標。
      筆者也同樣相信,老師、家長們也都深知自己的(多數的)孩子,(甚至是大人自己),大部分時間都不喜歡「被拿來和別人比較」,但為什麼還是許多大人,選擇用「比較」的方式,來與孩子溝通和對話呢?
      根據多年來閱讀教育的教學現場經驗,以及累積與家長互動的情緒溝通,加上自己同為兩個孩子的母親而言,筆者認為,師長們之所以仍然把持不住而習於拿自己的孩子來比較,不出下列幾個原因:
 
1.求好心切,希望藉此激勵孩子進步
2.讓較沒有方向感、目標感的孩子,有可以追求的目標
3.好勝心作祟,不想自己的孩子輸給其他人的孩子
 
     易言之,所有的「比較」,其實都與家長的「心態」有關。
     當教師或家長心中有所執念:想要孩子的成績、表現能明顯符合自己的期待、符合自己的教育方針與節奏,而不是「去陪伴孩子找出他們自己適合的成長節奏」時,孩子們的言行勢必會受到影響(因為本來的節奏被干擾了、被打亂了)。
     別忘了,除了家長(父母)、祖父母、還有學校不同科目不同教養背景的老師,每個大人都有自己的期待與標準,自然也有不同的學習節奏,也就會為孩子設定不同節奏的「比較基準」。此時,孩子到底該依循哪一個?
      大人們有時候可能是刻意為之(為了快速達成刺激效果),有時候則是不自覺因為內心的期盼與焦慮,而呈顯出明顯的反應。
      如此一來,明明「比較」背後乘載了諸多善意的出發點與意圖,卻因為實務上的作法上的差異,並不會讓孩子因此變得「比較厲害」。反而讓親子關係變得「比較疏離」、甚至「比較多摩擦」。
      事實上,更多時候,錯誤的「比較方式」,還可能讓孩子產生不安全感、挫敗感,甚至厭惡感:討厭競爭對手(有時可能是自己的好友)、討厭學習(因為永遠達不到目標)、討厭面對父母(因為感覺自己總是無法滿足家長的期待)、討厭不被期待(因為父母的失望永遠寫在臉上)、討厭自己(自己的無能)...etc。
       畢竟,大部分的大人們心中的「比較」,多是建立在兩者以上直接能力上、分數上的優劣相較,然後進行毫不遮掩的價值判斷。
       如果不假思索,任意用比較的結果來訓斥或激勵被比較者,不論在比較之下是屬於優勝者或落後者,伴隨而來的,都是沉重的壓力。
      但是換個角度思考,並不是不可以比較,而是用怎樣的「心態」去協助孩子「認識比較」,用甚麼樣的方式去「思考比較」,如何「善用比較」,適時適性的協助孩子透過比較,邁向孩子自己所設定的道路。
       許多家長之所以喜歡比較、愛比較,是因為大人自己不但背負了過去原生家庭的教養基因,添加了自己的成長經驗,也對於孩子所經驗的教育環境、教養方式感到陌生,懷有不確定性,有時候,甚至可以說,正是因為不夠認識孩子,因此只能透過「比較」,來做為理解自己孩子的參照標準--跟誰誰誰的孩子比,我的孩子是怎樣怎樣.....,在比較確認孩子的「定位」後,才能減緩不確定感所帶來的焦慮。(或者其實反而加重加深了焦慮感?)
 
 
量化、質化設定孩子進步目標,比較重要
 
      一則印象深刻的汽車廣告是這麼說:「戰勝昨天的自己」,這是不是比較?當然是!所以,以下,筆者便試著提出幾點方式,供各位讀者參考,當我們(大人們)忍不住想要拿孩子們來比較時,應該清楚認知到:
 
1.這次比較的目的是什麼?
2.我想透過比較達到什麼具體可實施的效果?
3.比較的過程中我希望孩子能得到什麼?
 
而在進行比較的過程中,也有幾項要點不可輕忽,否則,最終的結果通常只剩下家長們贏了親子唇舌,傷了孩子自尊,還拉遠了與孩子的心的距離:
 
1.比較,只是幫助自己在「這個時間點」更認識孩子現階段(相對於其他孩子的)學習體質,而非「定論」
2.比較之前,應該屏除對比較者/被比較者的刻板印象,客觀進行
3.設定好「比較」的對象、範圍和基準,而非將比較項目混為一談,模糊焦點最後淪為情緒反應。
 
     可以簡單的舉例說明,來幫助家長們更好地進行「比較」,也是學好閱讀一直以來的重要教育策略:
 
我們都希望協助孩子提升成績(因為和其他同學比起來,他比較落後),所以,我們該怎麼做?當然進行比較:
 
1.你的學習投資時間有規劃得「比較多」嗎?
2.相較於你過去的學習經驗,你在這個科目有「比較專心」嗎?
3.相較於你其他表現優異的科目,你在這個科目「比較困難的地方是哪裡?」
4.相較於成績好的同學,你覺得你「比較不足」的地方在哪裡?是專心度?是細膩度?是方法上的問題嗎?
5.目前所學習的階段和前一階段相比,有哪些地方變得比較艱澀或複雜嗎?
6.想要達到特定的目標,你有準備好承受比較高的壓力嗎?面對比較長的學習投資嗎?
 
  換個方式,客觀地幫助孩子釐清(這真的是學好閱讀最受到孩子和家長們信賴的地方)針對更細項的學習階段進行分析與探索,如此才能得出「比較能夠實踐的目標」。
      而在得到結果之際,也請諸位師長們、家長們避免草率的將結果立即轉變成為「教條」強加諸在孩子的學習模式上,而應該先針對「比較結果」做出「行動手冊」,時間軸、check list(檢查表),逐步將比較結果融入孩子的學習節奏中,將視角聚焦在協助孩子認識孩子的學習動機、思考如何強化自己的學習優勢/優化學習弱勢。
       上述這些問題,都理應在告知之前就先全盤思考,並針對孩子實際的心理素質、生活狀況,適才適性擬定「策略」(有時候不一定要「追求立竿見影的進步」),如此才能真正善用「比較」,幫助孩子自我定位、自我修正,找到更適合自己前進的路徑和學習節奏。
 
      如果,如果比較的目的最後在孩子的心中留下「對啦!人家就是比較厲害,我就是比較爛」,那,又何苦呢?(近年的國高中學習風氣,正興起一股「我就爛」的流行趨勢,不就是「錯誤的比較方法」下,最強的副作用嗎?)
      
       可惜的是,筆者聽聞,當孩子們真的忍不住脫口出「對啦!我就是爛啦!」的時候,家長們通常沒有警覺到孩子這層微妙的心理轉變,反而更加變本加厲地指責與批評他們不長進,但,這又是另一個話題了!
      試著改變吧!每位想要孩子好好成長的家長們!學好閱讀與您們一起努力!
 
 
比較,不會比較厲害!
撰寫人:郭靜如
關鍵詞:台北閱讀教育/親子溝通/國中升學/理解力/閱讀素養/國小/作文
撰寫日期:2021/4/20
字數:2870
 
孩子的生活中是否充滿「比較」?
 
      學好閱讀的教師們在課後與學生們閒談時,最常聽到的話題之一,「不滿父母、師長愛比較」的抱怨,總是長年盤據第一:
 
     爸媽老是覺得我做不好,隔壁的ooo永遠都比我優秀!
     老師總是偏心ooo,說如果我們都能像他一樣就好了!
     我最討厭去家族聚餐,叔叔、伯伯、阿姨長輩最喜歡比來比去,我們小朋友都覺得尷尬死了!
     我媽最喜歡從line的親子群組、fb社團啦,和一堆不認識的阿姨們『討論』自己小孩的狀況,然後她再把聽到、看到其他小孩的狀況拿來教訓我!
      真的很奇怪,我連那些人是誰都不知道!
 
      只要當某位孩子無意間提及類似話題,教室裡的孩子們絕對旋即加入「反比較」的陣營,瞬間抱怨聲此起彼落、不絕於耳。
      看到他們如此排斥且憤慨的模樣,筆者不禁思索:
 
      難道家長們不知道,用「你知道xxx都怎麼樣」的「『比較級』發話作為起手式,通常都會引起孩子的不滿、抗拒,甚至造成反效果嗎?
      連現今職場的主管在管理時都已經鮮少用這個「情緒直球」的相互比較方式來經營團隊氣氛和激勵業績了,為什麼部分家長仍然樂此不疲?難以自拔?
 
「比較」無罪,「如何應用」是關鍵!
 
      沒錯!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確實「需要比較」,因為有比較,才能知道該如何定位自己現在的努力狀況、定位自己的學習方向、甚至積極設定達成的目標。
      筆者也同樣相信,老師、家長們也都深知自己的(多數的)孩子,(甚至是大人自己),大部分時間都不喜歡「被拿來和別人比較」,但為什麼還是許多大人,選擇用「比較」的方式,來與孩子溝通和對話呢?
      根據多年來閱讀教育的教學現場經驗,以及累積與家長互動的情緒溝通,加上自己同為兩個孩子的母親而言,筆者認為,師長們之所以仍然把持不住而習於拿自己的孩子來比較,不出下列幾個原因:
 
1.求好心切,希望藉此激勵孩子進步
2.讓較沒有方向感、目標感的孩子,有可以追求的目標
3.好勝心作祟,不想自己的孩子輸給其他人的孩子
 
     易言之,所有的「比較」,其實都與家長的「心態」有關。
     當教師或家長心中有所執念:想要孩子的成績、表現能明顯符合自己的期待、符合自己的教育方針與節奏,而不是「去陪伴孩子找出他們自己適合的成長節奏」時,孩子們的言行勢必會受到影響(因為本來的節奏被干擾了、被打亂了)。
     別忘了,除了家長(父母)、祖父母、還有學校不同科目不同教養背景的老師,每個大人都有自己的期待與標準,自然也有不同的學習節奏,也就會為孩子設定不同節奏的「比較基準」。此時,孩子到底該依循哪一個?
      大人們有時候可能是刻意為之(為了快速達成刺激效果),有時候則是不自覺因為內心的期盼與焦慮,而呈顯出明顯的反應。
      如此一來,明明「比較」背後乘載了諸多善意的出發點與意圖,卻因為實務上的作法上的差異,並不會讓孩子因此變得「比較厲害」。反而讓親子關係變得「比較疏離」、甚至「比較多摩擦」。
      事實上,更多時候,錯誤的「比較方式」,還可能讓孩子產生不安全感、挫敗感,甚至厭惡感:討厭競爭對手(有時可能是自己的好友)、討厭學習(因為永遠達不到目標)、討厭面對父母(因為感覺自己總是無法滿足家長的期待)、討厭不被期待(因為父母的失望永遠寫在臉上)、討厭自己(自己的無能)...etc。
       畢竟,大部分的大人們心中的「比較」,多是建立在兩者以上直接能力上、分數上的優劣相較,然後進行毫不遮掩的價值判斷。
       如果不假思索,任意用比較的結果來訓斥或激勵被比較者,不論在比較之下是屬於優勝者或落後者,伴隨而來的,都是沉重的壓力。
      但是換個角度思考,並不是不可以比較,而是用怎樣的「心態」去協助孩子「認識比較」,用甚麼樣的方式去「思考比較」,如何「善用比較」,適時適性的協助孩子透過比較,邁向孩子自己所設定的道路。
       許多家長之所以喜歡比較、愛比較,是因為大人自己不但背負了過去原生家庭的教養基因,添加了自己的成長經驗,也對於孩子所經驗的教育環境、教養方式感到陌生,懷有不確定性,有時候,甚至可以說,正是因為不夠認識孩子,因此只能透過「比較」,來做為理解自己孩子的參照標準--跟誰誰誰的孩子比,我的孩子是怎樣怎樣.....,在比較確認孩子的「定位」後,才能減緩不確定感所帶來的焦慮。(或者其實反而加重加深了焦慮感?)
 
 
量化、質化設定孩子進步目標,比較重要
 
      一則印象深刻的汽車廣告是這麼說:「戰勝昨天的自己」,這是不是比較?當然是!所以,以下,筆者便試著提出幾點方式,供各位讀者參考,當我們(大人們)忍不住想要拿孩子們來比較時,應該清楚認知到:
 
1.這次比較的目的是什麼?
2.我想透過比較達到什麼具體可實施的效果?
3.比較的過程中我希望孩子能得到什麼?
 
而在進行比較的過程中,也有幾項要點不可輕忽,否則,最終的結果通常只剩下家長們贏了親子唇舌,傷了孩子自尊,還拉遠了與孩子的心的距離:
 
1.比較,只是幫助自己在「這個時間點」更認識孩子現階段(相對於其他孩子的)學習體質,而非「定論」
2.比較之前,應該屏除對比較者/被比較者的刻板印象,客觀進行
3.設定好「比較」的對象、範圍和基準,而非將比較項目混為一談,模糊焦點最後淪為情緒反應。
 
     可以簡單的舉例說明,來幫助家長們更好地進行「比較」,也是學好閱讀一直以來的重要教育策略:
 
我們都希望協助孩子提升成績(因為和其他同學比起來,他比較落後),所以,我們該怎麼做?當然進行比較:
 
1.你的學習投資時間有規劃得「比較多」嗎?
2.相較於你過去的學習經驗,你在這個科目有「比較專心」嗎?
3.相較於你其他表現優異的科目,你在這個科目「比較困難的地方是哪裡?」
4.相較於成績好的同學,你覺得你「比較不足」的地方在哪裡?是專心度?是細膩度?是方法上的問題嗎?
5.目前所學習的階段和前一階段相比,有哪些地方變得比較艱澀或複雜嗎?
6.想要達到特定的目標,你有準備好承受比較高的壓力嗎?面對比較長的學習投資嗎?
 
  換個方式,客觀地幫助孩子釐清(這真的是學好閱讀最受到孩子和家長們信賴的地方)針對更細項的學習階段進行分析與探索,如此才能得出「比較能夠實踐的目標」。
      而在得到結果之際,也請諸位師長們、家長們避免草率的將結果立即轉變成為「教條」強加諸在孩子的學習模式上,而應該先針對「比較結果」做出「行動手冊」,時間軸、check list(檢查表),逐步將比較結果融入孩子的學習節奏中,將視角聚焦在協助孩子認識孩子的學習動機、思考如何強化自己的學習優勢/優化學習弱勢。
       上述這些問題,都理應在告知之前就先全盤思考,並針對孩子實際的心理素質、生活狀況,適才適性擬定「策略」(有時候不一定要「追求立竿見影的進步」),如此才能真正善用「比較」,幫助孩子自我定位、自我修正,找到更適合自己前進的路徑和學習節奏。
      如果,如果比較的目的最後在孩子的心中留下「對啦!人家就是比較厲害,我就是比較爛」,那,又何苦呢?(近年的國高中學習風氣,正興起一股「我就爛!」的流行趨勢,不就是「錯誤的比較方法」下,最強的副作用嗎?)
       可惜的是,筆者聽聞,當孩子們真的忍不住脫口出「對啦!我就是爛啦!」的時候,家長們通常沒有警覺到孩子這層微妙的心理轉變,反而更加變本加厲地指責與批評他們不長進,但,這又是另一個話題了!
      試著改變吧!每位想要孩子好好成長的家長們!學好閱讀與您們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