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觀點

【學好教育】掌握孩子的發問眉角,孩子的學習意願大提升!

輕忽孩子的發問,可能嚴重影響孩子的學習意願!
 
關鍵詞/台北閱讀教育、閱讀理解、國小、寫作、親子溝通、教養
撰文/郭靜如
字數/4006
 
孩子,你為什麼那麼多「為什麼」!
 
  之前因為孩子幼兒園舉辦節慶活動,校方開放家長入校參觀。在開放進班的時間之前,筆者隨意在校區漫步,恰巧從某間教室窗外瞧見一位小男孩高舉著手,張大發亮的雙眼,不斷重複問著:「老師,老師,你看,好神奇喔!」「老師,老師,為什麼杯子會自己動?」「老師,老師,會不會是因為……」
  男孩的聲聲呼喚並沒有得到回應,因為老師當下正忙著清理另一位孩子不小心打翻的餐點,就這樣持續到有同學嫌他吵,他才默默地放下手來。
  看著男孩的表情從驚奇雀躍轉而失落平靜,眼中原本散發的光芒也漸漸黯淡,他沒有情緒化的不滿,只是默默放下舉了許久的右臂,乖乖把桌上的水漬擦去、重新把杯子擺好,又從來沒發問過一樣,成為安靜的班級裡的其中之一。
  不知怎麼的,當下我竟為此感到些許遺憾。
  『倘若男孩當下的問題被回應了,接下來的發展會是怎麼樣?』
  當下,究竟是整理打翻的餐點優先,還是回答孩子的問題比較重要?
  我沒有答案。
 
  但,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初的世界觀,不都是用「問題」堆積起來的?一切對人來說看似平凡無奇、理所當然的  事物,對小小的他們來說,都可能藏有大大的玄機。
  只不過,身為大人的我們,往往在心態上排好了「優先順序」(當時如果不趕緊把地板和桌面擦乾淨,孩子們跑來跑去弄得更髒,不是更麻煩嗎?)
  以至於,在不自覺中,錯過了許多孩子的提問,不僅因為環境使然,無法好好聆聽問題;因為情境條件,而無法 認真回答;也因為時間有限,沒能讓孩子好好「問清楚」。
  因此,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面對孩子的發問」大人們應該要注意的重點有哪些吧!
  (註:不同的年齡,回答的方式和態度也應該有不一樣的情境考量,請斟酌調整喔!)
 
一、不回應.犯大忌
 
  有些大人(無論是家長、老師、長輩,甚至是較為年長的哥哥姐姐),無論孩子問什麼問題,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好了!你先等一下!等一下再說」要不就是「沒關係!沒關係!」再來則是「這個不重要!」
  這種將孩子的問題(無論是好問題還是壞問題,甚至是無關緊要的問題)一概「充耳不聞」的回應方式,通常最後的升級版,就是孩子不由分說地開始「提高音量」,最終演變為「吼叫」(希望能引起家長們的注意);然而,因為家長們前一個part的忽略,以致於當意識到孩子正在「大聲」時,便更加容易連結之前的提問,而「腦補」成「孩子又在失控了」!
  但實際的原因可能是,孩子想要得到問題解答的渴望一直以來都沒有得到滿足,才會導致他們不得不(本能地)選擇用激烈的方式來表現。
  但,家長對於整件事情的脈絡是否有覺察?
 
二、隨意回應.打壞孩子的好奇心
 
  「啊就是……」
  「有可能是……」
  「隨便啦!」
  「這有什麼重要的?」
  「唉呀~我開玩笑的啦!」
  「這個問題不重要啦!」
  很多時候,家長因為貪圖一時的「嘴上方便」,會選擇用最廉價的方式回答孩子,隨意輕率地塞給孩子「一個答案」,有回答就好,好讓孩子能夠趕快停止糾纏。
  遇到一般性的問題,家長三言兩語打發孩子也就罷了,當網路數位時代籠罩生活,孩子所面臨的環境越來越複雜,所提出的問題也越來越有深度時,家長們時常為圖個清幽,斷然選擇「輕描淡寫」、「三言兩語」的方式帶過孩子的問題;尤有甚者,隨便塞一兩個自以為的答案給孩子,連家長自己也對問題和答案不求甚解,反正『孩子有問,我有回答就好』的心態掛帥,真的不行,一句「我開玩笑的啦!」輕佻帶過,也就結束這回合了。孩子繼續玩樂,我繼續忙我的,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但,這就是家長所希望孩子學習「正確適當的問答模式」嗎?
 
三、凡事講重點.情緒卻擱淺
 
  「好!你快說!」
  「你這樣問不行啦!我哪聽得懂!」
  「你想清楚再說啦!」
  「我在忙!請你說重點!」(有時候「說重點」還會重複數次)
 
  對隨時都在學習與成長的孩子來說,「問題」哪有什麼特別的「重點」?又,「問問題本身」就是重點啦!可惜的是,在筆者接觸過的個案中,許多孩子都沒有獲得家長給予充分的時間開展自己的「提問模式」,在還沒發展出自己的表達邏輯和提問模式前,就被迫依照家長的聆聽模式,被制式地建構出了一套「表達的技巧」(許多家長還沾沾自己,覺得自己的孩子經過自己調教後,提問變得更有條理、效率了!)卻沒想到,孩子真正因為自己的需求而想要發問時,非但問題沒有得到解答,反而徹頭徹尾被抓著「不會問問題」的痛腳,狠狠地修理了一頓!
  那麼,究竟孩子的問題得到解決了嗎?孩子試著要鋪陳與建構出的問題世界,真的有他們的個性嗎?還是,處處都只剩下大人們的指指點點?
 
孩子不問,有時只是害怕受傷
 
  筆者深信,每位孩子其實都有值得注意與發展的個人特質,也都先天上就擁有敏銳的觀察力。
  但曾幾何時,這份應屬於上天賜予的恩典的「靈光」,卻因為成長過程中,每一次遭遇問題的當下未能及時被覺察、啟發,沒有受到妥善回應,未被以合適的方式引導,而一次次磨損、消耗。
  孩子的學習衝勁、對於未知世界的熱情與好奇,也就在一個個無法被滿足的問題的失落感中,逐漸被澆熄。更別提伴隨鼓起勇氣提問卻遭致的被潑冷水的下場了。(有時甚至是在眾人面前)
  久而久之,他們多半也就會為了自我保護、為了不讓自己「顯蠢」,寧可選擇不說,閉起「觀看世界的心眼」,不再好奇,以免承受那難以預料的批評與掃興敷衍的回應。
 
 
「耐心」回應.建立親子溝通頻率
 
  在成長的道路上主動對於事物有所觀察,幾乎是所有孩子必備的能力,如果還能鼓起勇氣「提問」,更是何其難得;如果家長們能在孩子燃起學習動機時,從旁協助給予他們滿足問題所需的正能量,那無疑是能讓初萌發的興趣得以延續、深化的最佳薪柴,那麼,孩子也自然能習慣這種良善的提問循環模式,不但從中得到回饋與成就感,也更習慣於利用這個循環,引動未來學習的最佳奠基和助力。
  身為師長,我們如果能把握每一次孩子提問的契機,給予相對應的言教、身教、境教,給予他們提問的孩子鼓勵和善意的引導,也就能讓孩子如此珍貴的學習動機得以延續,甚至加乘。而要想要建立這個循環,筆者認為,非先有「耐心」不可!
  耐心,誰不知道?關鍵是更進一步的,又該把耐心放在哪呢?
 
(1)關注孩子提問的流暢度
 
  孩子的成長階段,因為仍處於建構認知和探索世界的時期,所以會遭遇到的,不只有「為什麼」,也還有「是什麼」的問題;「未知的事物」加上「未臻成熟的語言系統」,常常使得孩子明知有問題,卻苦於找不到適當的表達方法與邏輯。
  身為家長,應該做的是──幫助提升提問的流暢度,例如採取模仿與揣摩的機制:「你要問的是.....嗎?」「你剛剛問的....是.....的意思嗎?」透過反覆變換角度切問的方式,更好地讓孩子有可以模仿的對象,如此一來,家長既可以更精準地掌握孩子的問題加以回應,孩子也能夠一次性得到不同的提問模式!
  過程中,神情、動作、言語(例:長時間注視某事物、不斷把玩或從不同角度觀看某事物、反覆針對某事物提問等言行)、肢體語言等等,都是去協助理解孩子「問題」的管道,並在適當的時間點給予協助,強化孩子的提問能力。
 
(2)把孩子的「問題」當成「問題」,確實回答
 
  大人們都希望自己的行為能得到回應或是肯定,正值建構自信和價值觀的孩子自然更是如此。
  只是,我們畢竟多吃了幾年飯、多呼吸了不同的空氣、多學習了不同的事物,但沒有道理,我們偏偏要當那個孩子的天花板,面對孩子好不容易以「言語」提出疑問時,因為他們的問題過於幼稚、膚淺,而一股腦地否定或貶低吧?(無論心裡是否承認,當家長們選擇不回答、亂回答、不想撥出時間回答,這些行為的本身,對孩子來說就已經傳遞出「貶低與否定」的訊息了!)
  既然他們「肯問」,就代表了孩子的學習歷程已經從「被動接收」階段進化到「主動求知」的階段。(光是這個轉變,就該大大為孩子的成長喝采才對!)
  既然他們已經能夠把問題意識想方設法用言語或文字呈現出來,為什麼身為大人,卻無視於他們的努力,反而輕率地用自我為中心的立場,減損他們的學習熱情?阻斷在他們心中「可能很重要」的「疑問」呢?
認真回答,好嗎?
 
(3)回答問題的人,本身也是問題答案的一部分
 
  得知孩子對某項事物感興趣後,身為師長,若想要觸發孩子能延續「觀察─提問─找答案」的循環,那麼自己在「面對問題」時的「反應」,也就相形重要!
  不會的,陪他們用正確的方式找!
  不懂的,陪他們嘗試思考適當的尋找步驟!
  真的很忙,試著簡短告訴他們可能的解答管道!
  我們有太多方式可以陪伴他們一一滿足心中的困惑,問題是,你真的準備好撥出那份或許早已佚失許久的「耐心」了嗎?
  只是,流於單點式的回應問題,或許能滿足孩子當下的問題;假使孩子最初的發問無法切中事物真正的核心時,家長們該如何透過「啟發式互動」,開啟對話和交流,在確認孩子認知體質的同時,給予即時的引導,讓這份彌足珍貴的能力發展得更加完整?
  所以,請記得,當孩子問我們問題時,其實也就意味著他們選擇了我們,做為解答他們問題的「答案」。
  而各位家長們,你們準備好成為孩子心中的那個「答案」了嗎?
 
與其羨慕勇於發問的外國孩子,不如培養好問的自家孩子
 
  如果認真上網爬文,絕對不難找到關於「台灣孩子普遍不愛問問題」或是「亞洲小孩子不愛問問題」的各類分析文章(裡面配的圖大致上都是一間教室裡,滿是舉手的同學,師生雙方的臉部表情還面露微笑)。
  無論這個刻板印象的真偽,當我們在羨慕外國孩子特別「好問」時,忙碌於工作的家長們、倉皇於教育的老師們,真的有提供足夠善意的環境給我們的孩子,好讓他們「學『問』」嗎?
  從「不懂得問題在哪」、「不懂得如何問」、「不懂得自己其實問了什麼」、「不懂得自己的問題能夠得到什麼」、「不懂得問題的結構」、「不懂得對方在回答什麼」....等等一連串提問的失誤與摩擦,到最後,終於透過一次次提問所建立起來的「提問感」,建構出屬於自己的「提問模式」,這時,我們又何必擔心孩子「只是想要得到答案」?
  因為從他們的問題中,早就聽出來,他們要的,不只是答案。
  而到了那個時候,身為家長與師長的我們,是否也準備好用加倍的耐心,回應「持續進化的孩子們」?
 
輕忽孩子的發問,可能嚴重影響孩子的學習意願!
 
關鍵詞/台北閱讀教育、閱讀理解、國小、寫作、親子溝通、教養
撰文/郭靜如
字數/4006
 
孩子,你為什麼那麼多「為什麼」!
 
  之前因為孩子幼兒園舉辦節慶活動,校方開放家長入校參觀。在開放進班的時間之前,筆者隨意在校區漫步,恰巧從某間教室窗外瞧見一位小男孩高舉著手,張大發亮的雙眼,不斷重複問著:「老師,老師,你看,好神奇喔!」「老師,老師,為什麼杯子會自己動?」「老師,老師,會不會是因為……」
  男孩的聲聲呼喚並沒有得到回應,因為老師當下正忙著清理另一位孩子不小心打翻的餐點,就這樣持續到有同學嫌他吵,他才默默地放下手來。
  看著男孩的表情從驚奇雀躍轉而失落平靜,眼中原本散發的光芒也漸漸黯淡,他沒有情緒化的不滿,只是默默放下舉了許久的右臂,乖乖把桌上的水漬擦去、重新把杯子擺好,又從來沒發問過一樣,成為安靜的班級裡的其中之一。
  不知怎麼的,當下我竟為此感到些許遺憾。
  『倘若男孩當下的問題被回應了,接下來的發展會是怎麼樣?』
  當下,究竟是整理打翻的餐點優先,還是回答孩子的問題比較重要?
  我沒有答案。
 
  但,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初的世界觀,不都是用「問題」堆積起來的?一切對人來說看似平凡無奇、理所當然的  事物,對小小的他們來說,都可能藏有大大的玄機。
  只不過,身為大人的我們,往往在心態上排好了「優先順序」(當時如果不趕緊把地板和桌面擦乾淨,孩子們跑來跑去弄得更髒,不是更麻煩嗎?)
  以至於,在不自覺中,錯過了許多孩子的提問,不僅因為環境使然,無法好好聆聽問題;因為情境條件,而無法 認真回答;也因為時間有限,沒能讓孩子好好「問清楚」。
  因此,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面對孩子的發問」大人們應該要注意的重點有哪些吧!
  (註:不同的年齡,回答的方式和態度也應該有不一樣的情境考量,請斟酌調整喔!)
 
一、不回應.犯大忌
 
  有些大人(無論是家長、老師、長輩,甚至是較為年長的哥哥姐姐),無論孩子問什麼問題,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好了!你先等一下!等一下再說」要不就是「沒關係!沒關係!」再來則是「這個不重要!」
  這種將孩子的問題(無論是好問題還是壞問題,甚至是無關緊要的問題)一概「充耳不聞」的回應方式,通常最後的升級版,就是孩子不由分說地開始「提高音量」,最終演變為「吼叫」(希望能引起家長們的注意);然而,因為家長們前一個part的忽略,以致於當意識到孩子正在「大聲」時,便更加容易連結之前的提問,而「腦補」成「孩子又在失控了」!
  但實際的原因可能是,孩子想要得到問題解答的渴望一直以來都沒有得到滿足,才會導致他們不得不(本能地)選擇用激烈的方式來表現。
  但,家長對於整件事情的脈絡是否有覺察?
 
二、隨意回應.打壞孩子的好奇心
 
  「啊就是……」
  「有可能是……」
  「隨便啦!」
  「這有什麼重要的?」
  「唉呀~我開玩笑的啦!」
  「這個問題不重要啦!」
  很多時候,家長因為貪圖一時的「嘴上方便」,會選擇用最廉價的方式回答孩子,隨意輕率地塞給孩子「一個答案」,有回答就好,好讓孩子能夠趕快停止糾纏。
  遇到一般性的問題,家長三言兩語打發孩子也就罷了,當網路數位時代籠罩生活,孩子所面臨的環境越來越複雜,所提出的問題也越來越有深度時,家長們時常為圖個清幽,斷然選擇「輕描淡寫」、「三言兩語」的方式帶過孩子的問題;尤有甚者,隨便塞一兩個自以為的答案給孩子,連家長自己也對問題和答案不求甚解,反正『孩子有問,我有回答就好』的心態掛帥,真的不行,一句「我開玩笑的啦!」輕佻帶過,也就結束這回合了。孩子繼續玩樂,我繼續忙我的,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但,這就是家長所希望孩子學習「正確適當的問答模式」嗎?
 
三、凡事講重點.情緒卻擱淺
 
  「好!你快說!」
  「你這樣問不行啦!我哪聽得懂!」
  「你想清楚再說啦!」
  「我在忙!請你說重點!」(有時候「說重點」還會重複數次)
 
  對隨時都在學習與成長的孩子來說,「問題」哪有什麼特別的「重點」?又,「問問題本身」就是重點啦!可惜的是,在筆者接觸過的個案中,許多孩子都沒有獲得家長給予充分的時間開展自己的「提問模式」,在還沒發展出自己的表達邏輯和提問模式前,就被迫依照家長的聆聽模式,被制式地建構出了一套「表達的技巧」(許多家長還沾沾自己,覺得自己的孩子經過自己調教後,提問變得更有條理、效率了!)卻沒想到,孩子真正因為自己的需求而想要發問時,非但問題沒有得到解答,反而徹頭徹尾被抓著「不會問問題」的痛腳,狠狠地修理了一頓!
  那麼,究竟孩子的問題得到解決了嗎?孩子試著要鋪陳與建構出的問題世界,真的有他們的個性嗎?還是,處處都只剩下大人們的指指點點?
 
孩子不問,有時只是害怕受傷
 
  筆者深信,每位孩子其實都有值得注意與發展的個人特質,也都先天上就擁有敏銳的觀察力。
  但曾幾何時,這份應屬於上天賜予的恩典的「靈光」,卻因為成長過程中,每一次遭遇問題的當下未能及時被覺察、啟發,沒有受到妥善回應,未被以合適的方式引導,而一次次磨損、消耗。
  孩子的學習衝勁、對於未知世界的熱情與好奇,也就在一個個無法被滿足的問題的失落感中,逐漸被澆熄。更別提伴隨鼓起勇氣提問卻遭致的被潑冷水的下場了。(有時甚至是在眾人面前)
  久而久之,他們多半也就會為了自我保護、為了不讓自己「顯蠢」,寧可選擇不說,閉起「觀看世界的心眼」,不再好奇,以免承受那難以預料的批評與掃興敷衍的回應。
 
 
「耐心」回應.建立親子溝通頻率
 
  在成長的道路上主動對於事物有所觀察,幾乎是所有孩子必備的能力,如果還能鼓起勇氣「提問」,更是何其難得;如果家長們能在孩子燃起學習動機時,從旁協助給予他們滿足問題所需的正能量,那無疑是能讓初萌發的興趣得以延續、深化的最佳薪柴,那麼,孩子也自然能習慣這種良善的提問循環模式,不但從中得到回饋與成就感,也更習慣於利用這個循環,引動未來學習的最佳奠基和助力。
  身為師長,我們如果能把握每一次孩子提問的契機,給予相對應的言教、身教、境教,給予他們提問的孩子鼓勵和善意的引導,也就能讓孩子如此珍貴的學習動機得以延續,甚至加乘。而要想要建立這個循環,筆者認為,非先有「耐心」不可!
  耐心,誰不知道?關鍵是更進一步的,又該把耐心放在哪呢?
 
(1)關注孩子提問的流暢度
 
  孩子的成長階段,因為仍處於建構認知和探索世界的時期,所以會遭遇到的,不只有「為什麼」,也還有「是什麼」的問題;「未知的事物」加上「未臻成熟的語言系統」,常常使得孩子明知有問題,卻苦於找不到適當的表達方法與邏輯。
  身為家長,應該做的是──幫助提升提問的流暢度,例如採取模仿與揣摩的機制:「你要問的是.....嗎?」「你剛剛問的....是.....的意思嗎?」透過反覆變換角度切問的方式,更好地讓孩子有可以模仿的對象,如此一來,家長既可以更精準地掌握孩子的問題加以回應,孩子也能夠一次性得到不同的提問模式!
  過程中,神情、動作、言語(例:長時間注視某事物、不斷把玩或從不同角度觀看某事物、反覆針對某事物提問等言行)、肢體語言等等,都是去協助理解孩子「問題」的管道,並在適當的時間點給予協助,強化孩子的提問能力。
 
(2)把孩子的「問題」當成「問題」,確實回答
 
  大人們都希望自己的行為能得到回應或是肯定,正值建構自信和價值觀的孩子自然更是如此。
  只是,我們畢竟多吃了幾年飯、多呼吸了不同的空氣、多學習了不同的事物,但沒有道理,我們偏偏要當那個孩子的天花板,面對孩子好不容易以「言語」提出疑問時,因為他們的問題過於幼稚、膚淺,而一股腦地否定或貶低吧?(無論心裡是否承認,當家長們選擇不回答、亂回答、不想撥出時間回答,這些行為的本身,對孩子來說就已經傳遞出「貶低與否定」的訊息了!)
  既然他們「肯問」,就代表了孩子的學習歷程已經從「被動接收」階段進化到「主動求知」的階段。(光是這個轉變,就該大大為孩子的成長喝采才對!)
  既然他們已經能夠把問題意識想方設法用言語或文字呈現出來,為什麼身為大人,卻無視於他們的努力,反而輕率地用自我為中心的立場,減損他們的學習熱情?阻斷在他們心中「可能很重要」的「疑問」呢?
認真回答,好嗎?
 
(3)回答問題的人,本身也是問題答案的一部分
 
  得知孩子對某項事物感興趣後,身為師長,若想要觸發孩子能延續「觀察─提問─找答案」的循環,那麼自己在「面對問題」時的「反應」,也就相形重要!
  不會的,陪他們用正確的方式找!
  不懂的,陪他們嘗試思考適當的尋找步驟!
  真的很忙,試著簡短告訴他們可能的解答管道!
  我們有太多方式可以陪伴他們一一滿足心中的困惑,問題是,你真的準備好撥出那份或許早已佚失許久的「耐心」了嗎?
  只是,流於單點式的回應問題,或許能滿足孩子當下的問題;假使孩子最初的發問無法切中事物真正的核心時,家長們該如何透過「啟發式互動」,開啟對話和交流,在確認孩子認知體質的同時,給予即時的引導,讓這份彌足珍貴的能力發展得更加完整?
  所以,請記得,當孩子問我們問題時,其實也就意味著他們選擇了我們,做為解答他們問題的「答案」。
  而各位家長們,你們準備好成為孩子心中的那個「答案」了嗎?
 
與其羨慕勇於發問的外國孩子,不如培養好問的自家孩子
 
  如果認真上網爬文,絕對不難找到關於「台灣孩子普遍不愛問問題」或是「亞洲小孩子不愛問問題」的各類分析文章(裡面配的圖大致上都是一間教室裡,滿是舉手的同學,師生雙方的臉部表情還面露微笑)。
  無論這個刻板印象的真偽,當我們在羨慕外國孩子特別「好問」時,忙碌於工作的家長們、倉皇於教育的老師們,真的有提供足夠善意的環境給我們的孩子,好讓他們「學『問』」嗎?
  從「不懂得問題在哪」、「不懂得如何問」、「不懂得自己其實問了什麼」、「不懂得自己的問題能夠得到什麼」、「不懂得問題的結構」、「不懂得對方在回答什麼」....等等一連串提問的失誤與摩擦,到最後,終於透過一次次提問所建立起來的「提問感」,建構出屬於自己的「提問模式」,這時,我們又何必擔心孩子「只是想要得到答案」?
  因為從他們的問題中,早就聽出來,他們要的,不只是答案。
  而到了那個時候,身為家長與師長的我們,是否也準備好用加倍的耐心,回應「持續進化的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