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教養】關於教育,別為了面子,傷了孩子!
注意!你還在教孩子給別人看嗎?
撰文/郭靜如
類型/親子教養
關鍵詞:台北閱讀教育/情緒控管/親子溝通/教養思維
字數:1588
失控管教,問題只會更多
近日和朋友聚會時,無意間瞥見隔壁桌的家長(其實是專業本能反應啦~),因為自己的孩子在吃飯時將腳盤腿放在椅子上(坐沒坐樣),因而頓時大發雷霆,從一開始反覆「不斷碎念」(主要是說「不要把腳放在椅子上」、「不要脫掉鞋子、光著腳丫」的訓誡),但因為孩子似乎仍然悠哉地吃著午餐,使得那位媽媽的情緒似乎也越益高漲,不僅教訓音量逐漸增強、語速加快,連內容也從「禁止做甚麼」轉換升溫成「你這麼做讓我很丟臉!」、「你怎麼什麼事都不上心?」、「你連小事都做不好,以後還能做好什麼事?」的激進言論。
隨著「教訓」所引來的側目越多,一個不留神,那位媽媽突然直接升級成「手刀閃身劈擊」!
哪呢!
望向被「教訓」的對象──一位約莫七歲的小女孩,緊咬雙唇、眼中噙著淚水、雙手不停搓揉著大腿,滿臉驚恐地看著媽媽,空氣中瀰漫著一股肅殺的氣息。
其他用餐的客人似乎也被這突如其來的「管教」驚擾,卻因為不想刻意使情況更加尷尬,因此選擇提高音量,讓原本空間中充斥的靜默氣氛趨於和緩。僅用眼角餘光關切那對母女,刻意低調行事,想避免彼此感到尷尬。
但這般「默默的關注」卻仍舊觸動了那位媽媽的敏感神經,媽媽的反應和神情在在都透露著對於女兒讓自己顏面盡失感到氣憤,於是,終於在當下「力挽狂瀾」,急著向大家證明自己是位盡職的媽媽,選擇了「用力教導」孩子,也就這麼順理成章,把情緒一股腦傾瀉在孩子身上。
教養現場,從來都沒有其他觀眾
故事到此,很多家長心裡大概都會嘀咕:「我才不會這樣!」那太好了!但上述案例,其實時時刻刻都發生在「親子教養現場」。
許多時候,家長們常會不自覺讓「世俗觀點」凌駕於理性教養原則之上(有點加害者情節的味道,彷彿別人隨時都在盯著自己看),也因為「他人的觀感」造成的「內在壓力」,因而無法在當下做好情緒控管,衍生出情緒化的言行舉止。
這麼做不僅會讓孩子感到「事件外的驚恐」(別忘了,當時的行為主體是──「用餐」),也可能模糊了管教的出發點(從「修正自己的行為模式」轉變成「不能讓父母丟臉」),使得孩子通常最後只記得父母「生氣的模樣」。對於教養事件(保持用餐禮節)本身毫無助益。
讓孩子待在自己的學習節奏中
說穿了,教養中的主角,從來都只有「施教者」和「受教者」兩端,孩子的學習軸線,也該由家長適時根據情形「調控」,將「旁人的反應(或觀感)」看得比「受教者的學習節奏」來得更重要,通常只會模糊當下機會教育的重點,使得情緒成為親子教養的阻力。
無論什麼情境,家長在處理教養問題之際,都該試著將「孩子的學習節奏」當成主體,用客觀理性的心態(當然這一定並不容易)針對孩子當下的言行、態度、觀念給予指導和修正,而不是為了「自己的面子」,刻意用力地營造自己是一位「懂禮教、不會隨意放任孩子撒野」的好家長形象。
一旦家長將「面子」看得比「孩子」還重要,就很可能因此偏離了當下教養的目的;更甚者,則是事過境遷後,孩子仍然不知道自己當時究竟做了什麼(因為有時候根本別人也並不在意那些小點點,只是父母親特別覺得應該要在那個時間點好好給孩子「一點教訓」罷了),如果孩子的行為模式都被父母親的情緒覆蓋了,又怎麼能要求他們從家長過於情緒化的反應中,學到修正自己的言行的方式呢?
為了孩子而教
身為閱讀教育領域的師長,其實我們都在學習著隨時隨地「閱讀孩子」,不論所面對的孩子的事件是好是壞,舉措合宜與否,我們都努力尊重孩子的「學習節奏」,努力屏除他人目光帶來的壓力、觀感等外在因素,畢竟每位孩子的學習秉性、教養節奏快慢各有不同,排除情緒的干擾,專注於「教養事件本身」,給予孩子適切的指引,不也是家長除了行為舉止的示範之外,同時身兼孩子最佳的情緒教練嗎?
所以,別再讓面子凌駕於教育本質,而成為「為他人而教」的家長了,好嗎?
注意!你還在教孩子給別人看嗎?
撰文/郭靜如
類型/親子教養
關鍵詞:台北閱讀教育/情緒控管/親子溝通/教養思維
字數:1588
失控管教,問題只會更多
近日和朋友聚會時,無意間瞥見隔壁桌的家長(其實是專業本能反應啦~),因為自己的孩子在吃飯時將腳盤腿放在椅子上(坐沒坐樣),因而頓時大發雷霆,從一開始反覆「不斷碎念」(主要是說「不要把腳放在椅子上」、「不要脫掉鞋子、光著腳丫」的訓誡),但因為孩子似乎仍然悠哉地吃著午餐,使得那位媽媽的情緒似乎也越益高漲,不僅教訓音量逐漸增強、語速加快,連內容也從「禁止做甚麼」轉換升溫成「你這麼做讓我很丟臉!」、「你怎麼什麼事都不上心?」、「你連小事都做不好,以後還能做好什麼事?」的激進言論。
隨著「教訓」所引來的側目越多,一個不留神,那位媽媽突然直接升級成「手刀閃身劈擊」!
哪呢!
望向被「教訓」的對象──一位約莫七歲的小女孩,緊咬雙唇、眼中噙著淚水、雙手不停搓揉著大腿,滿臉驚恐地看著媽媽,空氣中瀰漫著一股肅殺的氣息。
其他用餐的客人似乎也被這突如其來的「管教」驚擾,卻因為不想刻意使情況更加尷尬,因此選擇提高音量,讓原本空間中充斥的靜默氣氛趨於和緩。僅用眼角餘光關切那對母女,刻意低調行事,想避免彼此感到尷尬。
但這般「默默的關注」卻仍舊觸動了那位媽媽的敏感神經,媽媽的反應和神情在在都透露著對於女兒讓自己顏面盡失感到氣憤,於是,終於在當下「力挽狂瀾」,急著向大家證明自己是位盡職的媽媽,選擇了「用力教導」孩子,也就這麼順理成章,把情緒一股腦傾瀉在孩子身上。
教養現場,從來都沒有其他觀眾
故事到此,很多家長心裡大概都會嘀咕:「我才不會這樣!」那太好了!但上述案例,其實時時刻刻都發生在「親子教養現場」。
許多時候,家長們常會不自覺讓「世俗觀點」凌駕於理性教養原則之上(有點加害者情節的味道,彷彿別人隨時都在盯著自己看),也因為「他人的觀感」造成的「內在壓力」,因而無法在當下做好情緒控管,衍生出情緒化的言行舉止。
這麼做不僅會讓孩子感到「事件外的驚恐」(別忘了,當時的行為主體是──「用餐」),也可能模糊了管教的出發點(從「修正自己的行為模式」轉變成「不能讓父母丟臉」),使得孩子通常最後只記得父母「生氣的模樣」。對於教養事件(保持用餐禮節)本身毫無助益。
讓孩子待在自己的學習節奏中
說穿了,教養中的主角,從來都只有「施教者」和「受教者」兩端,孩子的學習軸線,也該由家長適時根據情形「調控」,將「旁人的反應(或觀感)」看得比「受教者的學習節奏」來得更重要,通常只會模糊當下機會教育的重點,使得情緒成為親子教養的阻力。
無論什麼情境,家長在處理教養問題之際,都該試著將「孩子的學習節奏」當成主體,用客觀理性的心態(當然這一定並不容易)針對孩子當下的言行、態度、觀念給予指導和修正,而不是為了「自己的面子」,刻意用力地營造自己是一位「懂禮教、不會隨意放任孩子撒野」的好家長形象。
一旦家長將「面子」看得比「孩子」還重要,就很可能因此偏離了當下教養的目的;更甚者,則是事過境遷後,孩子仍然不知道自己當時究竟做了什麼(因為有時候根本別人也並不在意那些小點點,只是父母親特別覺得應該要在那個時間點好好給孩子「一點教訓」罷了),如果孩子的行為模式都被父母親的情緒覆蓋了,又怎麼能要求他們從家長過於情緒化的反應中,學到修正自己的言行的方式呢?
為了孩子而教
身為閱讀教育領域的師長,其實我們都在學習著隨時隨地「閱讀孩子」,不論所面對的孩子的事件是好是壞,舉措合宜與否,我們都努力尊重孩子的「學習節奏」,努力屏除他人目光帶來的壓力、觀感等外在因素,畢竟每位孩子的學習秉性、教養節奏快慢各有不同,排除情緒的干擾,專注於「教養事件本身」,給予孩子適切的指引,不也是家長除了行為舉止的示範之外,同時身兼孩子最佳的情緒教練嗎?
所以,別再讓面子凌駕於教育本質,而成為「為他人而教」的家長了,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