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那些開關壞掉的孩子:穿梭在現實與虛擬間的情緒崩壞
撰文者:石廷宇
類型:心理精神/親子教養/
關鍵詞:台北閱讀教育/理解力/閱讀素養
字數:4037
耕耘閱讀教育的過程中,絕大部分,老師都扮演著「陪孩子認識世界的伴遊者」角色;其間,長時間與孩子共同經驗各式各樣「知識風景」下,很容易便能看得到他們不同於學校與家庭外的模樣──套一句流行術語,就是學生內心的「世界觀」。
也由於受到學生的信賴,上述那種「世界級旅遊」,多半都是受邀參加居多,鮮少是自己主動參與,甚或是未經對方許可而強行闖入;所以,置身其中,自然更能接觸得到孩子鮮為人知的心理狀態、觀念、想法。
不過,說實話,乍然收到這類來自孩子的「邀請函」,未必總是好事;怎麼說?如果身為人師的心理素質沒有做好建設,馬虎地仍抱持著「好為人師」的狀態,又或是在情緒管理、角色扮演與姿態上過份講究、拘泥,就這麼大剌剌「侵入」他們的內心世界,不啻與手持大砲單眼相機、無端闖入非洲草原拍攝的野生動物的攝影師無異。這種帶著獵奇與批判的貿然關心,倒更像是「以關心之名,堂而皇之板起臉來說教的入侵者」了。
因為,孩子的世界中,可不只有「知識風景」,更多的,是隨時可燎原卻鮮少開誠布公的「情緒風暴」。尤其是近十年來伴隨著網路遊戲快速入侵學生生活圈,在教學現場尤其頻繁地經驗過的不少學生情緒開關「瞬間短路/斷路」的突發事件。這也令人不禁思考:孩子們的「情緒開關」(Emotion Switch)到底怎麼了?
故障中的情緒開關
那什麼是「情緒開關」(Emotion Switch)呢?它又扮演什麼重要的角色?
從網路圖片中最能恰當理解(讀者只需要搜尋emotion switch並點擊圖片,就能看到一個個開關插圖)。本來,情緒控管應該就像是開關一樣,依照不同的情境、個人的教養環境、人格特質,表現出強弱有別的情緒反應。但是,近年來卻越常遇到孩子的情緒反應失控、不受控或無法控制的狀況。
有些孩子不再能流暢地情緒轉移,自己不能輕鬆有意識地約束與「切換」(switch)情緒。以下,筆者簡單整理出3種有關「情緒開關故障」的觀察:
1.情緒變化幅度越來越劇烈
2.情緒轉換的時差越來越短
3.後續效應越來越拉長
2.情緒轉換的時差越來越短
3.後續效應越來越拉長
此時,部份家長或師長多半會優先給張「標籤」,分好類再說:
「會出現這個狀況啊,就是孩子的情緒商數(emotional Quotient)太低造成的!」「這個孩子一定有○○○○症、○○○○(某英文學名)的問題!」
而當情緒開關故障時,又可能會出現哪些反應呢?像是:
1.哭泣:也許是啜泣、無聲滴淚,也許是號啕大哭
2.怒吼:任何話語的分貝都瞬間飆高,但也常語焉不詳、毫無邏輯
3.狂喜、狂悲:沒來由放聲大笑、沒來由一語不發
4.疏離:遠離人群、自我放逐、關門
5.不安:躁動、敲打、拍擊、踱地,發出聲響、無法專心
6.暴力:推擠、衝撞、奔跑、咆哮、爆粗口
2.怒吼:任何話語的分貝都瞬間飆高,但也常語焉不詳、毫無邏輯
3.狂喜、狂悲:沒來由放聲大笑、沒來由一語不發
4.疏離:遠離人群、自我放逐、關門
5.不安:躁動、敲打、拍擊、踱地,發出聲響、無法專心
6.暴力:推擠、衝撞、奔跑、咆哮、爆粗口
但在親身經歷上述「連孩子自己可能也無意識、控制不住」的開關失常情形時,得先思考同時間出現的「特殊狀況」,那就是「旁觀者反應」。
幾次經驗下來,最常遇到的旁觀者(同學)反應,竟普遍都「沒有反應」或者「習以為常」!
在向這些旁觀的學生旁敲側擊後,得到的答案千篇一律不外乎:「這在學校很多好不好!」「如果我們反應太大,還會被認為這是一種歧視!」「那是因為他們生病了!」
但「沒有反應」?這就有點摸不著頭腦了!
試想,上述六點隨便哪一點,不是造成班級經營的困擾,就是容易造成同學間的接觸傷害(無論是肢體或是言語),難道「情緒開關故障」已經如此稀鬆平常?又或是,其實孩子們或多或少也都發生過類似的情況?(這或許需待更專業坦誠的教育統計資料來佐證!)
然而,筆者就曾在任教期間,目睹學生因為「情緒開關故障」而與環境暴力相向,最終誤傷了同學及老師的事件。雖然他們情緒平靜時,尚且可以溝通,而情緒爆發時(燃點通常很低),幾乎所有感知與思考機制便像是關了機一樣,只任由情緒暴走,也不管是否會傷及他人。
如果學生在校都仍難以控制地因為各種原因而「情緒失控」,何況是在沒有陌生人的家裡呢?此時,照慣例不能少了來自「專業家長」的聲音:「我的孩子不可能會出現這個問題!一定是有某個事件觸發(trigger),他們才會反應這麼劇烈!不然怎麼會……!?」(每次聽到這類論點,筆者都很好奇,這類家長的思維,究竟是決心一口氣幫孩子摘掉生活中所有會觸發的事件?還是要引導孩子減少trigger的數量呢?)
筆者認為,能讓孩子們的開關瞬間「短路」,甚至「斷路」的可能原因,光用一句「情緒控管有問題」顯然無法說明這個現象背後的複雜成因。
家長們緊繃的情緒風景
而在討論孩子這種情緒開關故障現象之前,筆者想先談談「親職角色」的進化情形,將原本的家長屬性,分流為「專業/非專業」的父母(這裡的非專業並非貶義),或許可以比較好的釐清「現場」。
為什麼同時標註「專業/非專業」呢?這就不得不提及伴隨著網路發展而擴大渲染的各種「家長群」、「親友團」、「育兒群」、親子教育權威等等各種教育新舊知、親子權威發言、各種教育論述的摘要、類新聞的教育農場文等等(包括本文也算在其中),大量頻繁地衝擊家長既有的教育認知與慣性,令原本提心吊膽的家長更加如履薄冰,也令原本打定主意「照豬養」的家長們變本加厲地依賴「本能教養法則」。
在如此兩個極端拉扯過程中,家長們其實或多或少都陷入某種動輒得咎的「教養泥淖」中動彈不得──針對孩子的某個反應,採取A方法,立刻又有說法說會出現哪些哪些後續問題;採取B方法,又會查找出有別的什麼什麼問題。最後,家長們的最終選擇,絕大多數是「摻在一起做撒尿牛丸」,要不就是「以前自己怎麼長大的,就這麼比照辦理吧!」真正能客觀堅持與孩子協調後歸納出教養法而不受外界說法干擾的家長,可說是少數中的少數。
因為大量真偽訊息的推波助瀾、為求話題聲量而驚悚化的教養標題、為求討論流量而化約為SOP的教養步驟和內容等等「教育話題行銷化」,家長們的教養情緒其實也一直被拱在介於亢奮與不安的高原期中,並在一次又一次孩子「出包」後,情緒決堤而一發不可收拾(要知道,家長們對於出包的標準可說完全見仁見智,毫無標準與道理可言)。
亢奮的是,看著一則又一則不同的教養觀念而在內心大讚「對!我的孩子就是這樣!」
不安的是,放下手機、離開螢幕,更多親子互動間的磨擦與衝突被過度簡化為類型化的戲謔與網路熱議。「真的是這樣嗎?為什麼我的孩子卻不是這樣?」
如此,家長心中的情緒壓力便在各種網路流傳的梗圖化教育思維日以繼夜的淘洗下,成為了「一笑置之」的網路教養業配溫床。
至於家長心中孩子的真實情緒困境雖不至於被汙名化,但是否真的被解決了?拜託,網頁的邊邊角角都已經明說了:本站只提供父母抒壓,認真的教養魔人勿入!真的有問題還是建議去看醫生啦!
現實世界中,孩子是局外人還是局內人?
真要說造成孩子情緒開關切換故障的病灶,筆者認為,還是與「情緒的水土不服」有關。這麼形容好像削減了這個問題的嚴重程度,不過仔細想想,也可算是滿精準的註解。
當孩子習慣於「虛擬世界」,無論是YOUTUBE、IG、手遊、FB等等,連帶便降低了他們對「現實情境」的掌握度與認知能力,進而容易產生適應不良的情形。畢竟,現實世界總是比較複雜。只需要一遭遇挫折(挫折反彈程度因人而異),又無法馬上遁入「虛擬」中,挫敗的情緒壓力便會快速堆積,甚至產生「藥物禁斷現象」(drug withdrawal),類似於中止服用某種藥物時會出現的無法自我控制的情形。
此時孩子遭遇的,可不是「單一禁斷」(對現實感到不適),而是「雙重禁斷」(對現實感到不適,又不能遁入虛擬世界)。一方面,明明身處現實世界,卻混淆了虛擬世界的體驗反應,或習慣了虛擬世界的生活型態,從而出現意識上適應不良的狀況。另一方面前述壓力加上因為想要「返回」虛擬而不可得的壓力(例如師長管制使用手機),而出現第二重禁斷。
如果這種雙重壓力沒有有意識的得到釋放,最終就會轉化成上述沒提及的或壓根想不到的各種光怪陸離的情緒開關故障的現象。舉例來說:
孩子因為覺得上課無聊(與手機遊戲相比,上課學習是一種負擔,便產生了沮喪與挫敗感),所以產生了想要遁入虛擬世界裡的衝動;不過,現在可正在上課中啊!怎麼辦?既然生理上無法進入虛擬世界,那就在精神上把虛擬世界召喚進入現實世界吧!
由於這類孩子們因無法釐清「存在感」,從而混淆了現實與虛擬的分野,情緒表現也就順理成章出現了「水土不服」的情形,而出現像是歇斯底里一樣的生理與精神反應。
只不過,師長在面對孩子們種種情緒控管失調的反應時,偏偏意外地不是更加極端,就是更加高壓,使得這種發生在孩子有意無意間「情緒開關短路」的情形,被理所當然視為「需要修正的錯誤」、「無理取鬧」,而不是「需要被理解的困境」。(因為孩子們自己可能也沒發現)
別傻了,大人們尚且難以說明自己的情緒困境(大人們可還有來自工作的情緒壓力要照顧),更別提要孩子把自己的問題釐清清楚了!
情緒維修中,請改道!
諷刺的是,當許多家庭中大人小孩都人手一台switch的時候,實際上,許多我們身邊的孩子卻正陷入無法適當切換情緒而不自知的困境(也算是貼合了近日電玩流行時尚話題?)
而家長們真正要做的,是協助他們更好認知現實、脫離對虛擬世界的需求感。很多家長認為,我的孩子打遊戲只是一種休息,但事實上,我們不能逃避面對的問題時,基本上所有電玩遊戲的本質,好聽一點,是讓遊戲玩家能暫忘現實的壓力與煩憂,難聽一點,就是想盡辦法剝奪孩子的感知能力而盡可能滯留其中。因為一切發生在現實的不愉快,到了虛擬世界裡都不再重要,也因為虛擬世界的一切都如此平靜而受控,因此孩子的情緒感知能力也隨之降低。
別認為孩子玩遊戲會因為過關或失敗而有興奮與難過之情就叫做「情緒」,那不過僅可稱之為「條件反射」。一旦走出螢幕,所有現實情境不再如遊戲一般單純與單調時,本來被馴化為單調扁平的情緒,便不再找得到控制的平衡點。
而要想修復這種情緒開關故障的問題,顯然並不容易,也非一朝一夕可行,畢竟數位環境的時代已不可逆。所以,筆者目前也無法提出明確的洞見,只能無力並戒慎恐懼地拋出「顯憂」,讓這個問題真正能被家長重視,並開始被人看見。
(作者現任台灣台北市閱讀與書寫教育協會理事長,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生,學好書房創辦人,學好閱讀教育機構創辦人。深耕閱讀與書寫教育,努力改善國內的學習環境,為創造下一代的孩子的教育環境而持續努力中。)
撰文者:石廷宇
類型:心理精神/親子教養/
關鍵詞:台北閱讀教育/理解力/閱讀素養
字數:4037
耕耘閱讀教育的過程中,絕大部分,老師都扮演著「陪孩子認識世界的伴遊者」角色;其間,長時間與孩子共同經驗各式各樣「知識風景」下,很容易便能看得到他們不同於學校與家庭外的模樣──套一句流行術語,就是學生內心的「世界觀」。
也由於受到學生的信賴,上述那種「世界級旅遊」,多半都是受邀參加居多,鮮少是自己主動參與,甚或是未經對方許可而強行闖入;所以,置身其中,自然更能接觸得到孩子鮮為人知的心理狀態、觀念、想法。
不過,說實話,乍然收到這類來自孩子的「邀請函」,未必總是好事;怎麼說?如果身為人師的心理素質沒有做好建設,馬虎地仍抱持著「好為人師」的狀態,又或是在情緒管理、角色扮演與姿態上過份講究、拘泥,就這麼大剌剌「侵入」他們的內心世界,不啻與手持大砲單眼相機、無端闖入非洲草原拍攝的野生動物的攝影師無異。這種帶著獵奇與批判的貿然關心,倒更像是「以關心之名,堂而皇之板起臉來說教的入侵者」了。
因為,孩子的世界中,可不只有「知識風景」,更多的,是隨時可燎原卻鮮少開誠布公的「情緒風暴」。尤其是近十年來伴隨著網路遊戲快速入侵學生生活圈,在教學現場尤其頻繁地經驗過的不少學生情緒開關「瞬間短路/斷路」的突發事件。這也令人不禁思考:孩子們的「情緒開關」(Emotion Switch)到底怎麼了?
故障中的情緒開關
那什麼是「情緒開關」(Emotion Switch)呢?它又扮演什麼重要的角色?
從網路圖片中最能恰當理解(讀者只需要搜尋emotion switch並點擊圖片,就能看到一個個開關插圖)。本來,情緒控管應該就像是開關一樣,依照不同的情境、個人的教養環境、人格特質,表現出強弱有別的情緒反應。但是,近年來卻越常遇到孩子的情緒反應失控、不受控或無法控制的狀況。
有些孩子不再能流暢地情緒轉移,自己不能輕鬆有意識地約束與「切換」(switch)情緒。以下,筆者簡單整理出3種有關「情緒開關故障」的觀察:
1.情緒變化幅度越來越劇烈
2.情緒轉換的時差越來越短
3.後續效應越來越拉長
2.情緒轉換的時差越來越短
3.後續效應越來越拉長
此時,部份家長或師長多半會優先給張「標籤」,分好類再說:
「會出現這個狀況啊,就是孩子的情緒商數(emotional Quotient)太低造成的!」「這個孩子一定有○○○○症、○○○○(某英文學名)的問題!」
而當情緒開關故障時,又可能會出現哪些反應呢?像是:
1.哭泣:也許是啜泣、無聲滴淚,也許是號啕大哭
2.怒吼:任何話語的分貝都瞬間飆高,但也常語焉不詳、毫無邏輯
3.狂喜、狂悲:沒來由放聲大笑、沒來由一語不發
4.疏離:遠離人群、自我放逐、關門
5.不安:躁動、敲打、拍擊、踱地,發出聲響、無法專心
6.暴力:推擠、衝撞、奔跑、咆哮、爆粗口
2.怒吼:任何話語的分貝都瞬間飆高,但也常語焉不詳、毫無邏輯
3.狂喜、狂悲:沒來由放聲大笑、沒來由一語不發
4.疏離:遠離人群、自我放逐、關門
5.不安:躁動、敲打、拍擊、踱地,發出聲響、無法專心
6.暴力:推擠、衝撞、奔跑、咆哮、爆粗口
但在親身經歷上述「連孩子自己可能也無意識、控制不住」的開關失常情形時,得先思考同時間出現的「特殊狀況」,那就是「旁觀者反應」。
幾次經驗下來,最常遇到的旁觀者(同學)反應,竟普遍都「沒有反應」或者「習以為常」!
在向這些旁觀的學生旁敲側擊後,得到的答案千篇一律不外乎:「這在學校很多好不好!」「如果我們反應太大,還會被認為這是一種歧視!」「那是因為他們生病了!」
但「沒有反應」?這就有點摸不著頭腦了!
試想,上述六點隨便哪一點,不是造成班級經營的困擾,就是容易造成同學間的接觸傷害(無論是肢體或是言語),難道「情緒開關故障」已經如此稀鬆平常?又或是,其實孩子們或多或少也都發生過類似的情況?(這或許需待更專業坦誠的教育統計資料來佐證!)
然而,筆者就曾在任教期間,目睹學生因為「情緒開關故障」而與環境暴力相向,最終誤傷了同學及老師的事件。雖然他們情緒平靜時,尚且可以溝通,而情緒爆發時(燃點通常很低),幾乎所有感知與思考機制便像是關了機一樣,只任由情緒暴走,也不管是否會傷及他人。
如果學生在校都仍難以控制地因為各種原因而「情緒失控」,何況是在沒有陌生人的家裡呢?此時,照慣例不能少了來自「專業家長」的聲音:「我的孩子不可能會出現這個問題!一定是有某個事件觸發(trigger),他們才會反應這麼劇烈!不然怎麼會……!?」(每次聽到這類論點,筆者都很好奇,這類家長的思維,究竟是決心一口氣幫孩子摘掉生活中所有會觸發的事件?還是要引導孩子減少trigger的數量呢?)
筆者認為,能讓孩子們的開關瞬間「短路」,甚至「斷路」的可能原因,光用一句「情緒控管有問題」顯然無法說明這個現象背後的複雜成因。
家長們緊繃的情緒風景
而在討論孩子這種情緒開關故障現象之前,筆者想先談談「親職角色」的進化情形,將原本的家長屬性,分流為「專業/非專業」的父母(這裡的非專業並非貶義),或許可以比較好的釐清「現場」。
為什麼同時標註「專業/非專業」呢?這就不得不提及伴隨著網路發展而擴大渲染的各種「家長群」、「親友團」、「育兒群」、親子教育權威等等各種教育新舊知、親子權威發言、各種教育論述的摘要、類新聞的教育農場文等等(包括本文也算在其中),大量頻繁地衝擊家長既有的教育認知與慣性,令原本提心吊膽的家長更加如履薄冰,也令原本打定主意「照豬養」的家長們變本加厲地依賴「本能教養法則」。
在如此兩個極端拉扯過程中,家長們其實或多或少都陷入某種動輒得咎的「教養泥淖」中動彈不得──針對孩子的某個反應,採取A方法,立刻又有說法說會出現哪些哪些後續問題;採取B方法,又會查找出有別的什麼什麼問題。最後,家長們的最終選擇,絕大多數是「摻在一起做撒尿牛丸」,要不就是「以前自己怎麼長大的,就這麼比照辦理吧!」真正能客觀堅持與孩子協調後歸納出教養法而不受外界說法干擾的家長,可說是少數中的少數。
因為大量真偽訊息的推波助瀾、為求話題聲量而驚悚化的教養標題、為求討論流量而化約為SOP的教養步驟和內容等等「教育話題行銷化」,家長們的教養情緒其實也一直被拱在介於亢奮與不安的高原期中,並在一次又一次孩子「出包」後,情緒決堤而一發不可收拾(要知道,家長們對於出包的標準可說完全見仁見智,毫無標準與道理可言)。
亢奮的是,看著一則又一則不同的教養觀念而在內心大讚「對!我的孩子就是這樣!」
不安的是,放下手機、離開螢幕,更多親子互動間的磨擦與衝突被過度簡化為類型化的戲謔與網路熱議。「真的是這樣嗎?為什麼我的孩子卻不是這樣?」
如此,家長心中的情緒壓力便在各種網路流傳的梗圖化教育思維日以繼夜的淘洗下,成為了「一笑置之」的網路教養業配溫床。
至於家長心中孩子的真實情緒困境雖不至於被汙名化,但是否真的被解決了?拜託,網頁的邊邊角角都已經明說了:本站只提供父母抒壓,認真的教養魔人勿入!真的有問題還是建議去看醫生啦!
現實世界中,孩子是局外人還是局內人?
真要說造成孩子情緒開關切換故障的病灶,筆者認為,還是與「情緒的水土不服」有關。這麼形容好像削減了這個問題的嚴重程度,不過仔細想想,也可算是滿精準的註解。
當孩子習慣於「虛擬世界」,無論是YOUTUBE、IG、手遊、FB等等,連帶便降低了他們對「現實情境」的掌握度與認知能力,進而容易產生適應不良的情形。畢竟,現實世界總是比較複雜。只需要一遭遇挫折(挫折反彈程度因人而異),又無法馬上遁入「虛擬」中,挫敗的情緒壓力便會快速堆積,甚至產生「藥物禁斷現象」(drug withdrawal),類似於中止服用某種藥物時會出現的無法自我控制的情形。
此時孩子遭遇的,可不是「單一禁斷」(對現實感到不適),而是「雙重禁斷」(對現實感到不適,又不能遁入虛擬世界)。一方面,明明身處現實世界,卻混淆了虛擬世界的體驗反應,或習慣了虛擬世界的生活型態,從而出現意識上適應不良的狀況。另一方面前述壓力加上因為想要「返回」虛擬而不可得的壓力(例如師長管制使用手機),而出現第二重禁斷。
如果這種雙重壓力沒有有意識的得到釋放,最終就會轉化成上述沒提及的或壓根想不到的各種光怪陸離的情緒開關故障的現象。舉例來說:
孩子因為覺得上課無聊(與手機遊戲相比,上課學習是一種負擔,便產生了沮喪與挫敗感),所以產生了想要遁入虛擬世界裡的衝動;不過,現在可正在上課中啊!怎麼辦?既然生理上無法進入虛擬世界,那就在精神上把虛擬世界召喚進入現實世界吧!
由於這類孩子們因無法釐清「存在感」,從而混淆了現實與虛擬的分野,情緒表現也就順理成章出現了「水土不服」的情形,而出現像是歇斯底里一樣的生理與精神反應。
只不過,師長在面對孩子們種種情緒控管失調的反應時,偏偏意外地不是更加極端,就是更加高壓,使得這種發生在孩子有意無意間「情緒開關短路」的情形,被理所當然視為「需要修正的錯誤」、「無理取鬧」,而不是「需要被理解的困境」。(因為孩子們自己可能也沒發現)
別傻了,大人們尚且難以說明自己的情緒困境(大人們可還有來自工作的情緒壓力要照顧),更別提要孩子把自己的問題釐清清楚了!
情緒維修中,請改道!
諷刺的是,當許多家庭中大人小孩都人手一台switch的時候,實際上,許多我們身邊的孩子卻正陷入無法適當切換情緒而不自知的困境(也算是貼合了近日電玩流行時尚話題?)
而家長們真正要做的,是協助他們更好認知現實、脫離對虛擬世界的需求感。很多家長認為,我的孩子打遊戲只是一種休息,但事實上,我們不能逃避面對的問題時,基本上所有電玩遊戲的本質,好聽一點,是讓遊戲玩家能暫忘現實的壓力與煩憂,難聽一點,就是想盡辦法剝奪孩子的感知能力而盡可能滯留其中。因為一切發生在現實的不愉快,到了虛擬世界裡都不再重要,也因為虛擬世界的一切都如此平靜而受控,因此孩子的情緒感知能力也隨之降低。
別認為孩子玩遊戲會因為過關或失敗而有興奮與難過之情就叫做「情緒」,那不過僅可稱之為「條件反射」。一旦走出螢幕,所有現實情境不再如遊戲一般單純與單調時,本來被馴化為單調扁平的情緒,便不再找得到控制的平衡點。
而要想修復這種情緒開關故障的問題,顯然並不容易,也非一朝一夕可行,畢竟數位環境的時代已不可逆。所以,筆者目前也無法提出明確的洞見,只能無力並戒慎恐懼地拋出「顯憂」,讓這個問題真正能被家長重視,並開始被人看見。
(作者現任台灣台北市閱讀與書寫教育協會理事長,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生,學好書房創辦人,學好閱讀教育機構創辦人。深耕閱讀與書寫教育,努力改善國內的學習環境,為創造下一代的孩子的教育環境而持續努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