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觀點】你還在用「大人的標準」丈量孩子? 其實,孩子可以錯得很美麗!
撰文者:郭靜如
類型:親子觀念
關鍵詞:台北閱讀教育/理解力/閱讀素養
字數:3426
親子教育現場,別期待標準答案
身處前線教育,同時也是兩位孩子的母親,我常提醒家長,必須學習不斷揣摩「雙方的心理狀態」,調整出「能適應不同的學習需求/學習反應的孩子」的溝通模式。這當然不能說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現今的教育思維早已與過往大不相同,大部分教師與父母都多已較能接受:
「教育」不只是單向(上對下)的傳授知識和經驗指導,也須要做到「雙向互動、建立共識
親子間經由反覆溝通觀念、意見交流、經驗分享,確認「訊息」是否有效並準確傳遞及「被接收」,傳遞過程中是否被誤解(哪一部分被誤解?)、建立修正溝通平台的機制,從而讓親子(師生)教育現場不再只是「單聲道」,而是能夠真正「多元發聲」。
(當然,孩子們亂哄哄地在地板上打滾也一種多元發生啦!戳太陽穴)
多希望,這套「富含彈性的」教育溝通邏輯,既充分運用在教學現場的師生關係,也擴充於家庭情境中的親子互動。如果能將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在這實踐層次的觀念上接軌,那才真正提供每一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較全面的生命教育。
然而,要能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挑戰的,便是「家長參與孩子生命歷程的方式」。
愛,沒有標準答案
學好閱讀教學團隊在近10年的執教閱讀經驗,以及與家長的經驗分享中,簡單歸納了下列三種家長心態中常見的「愛的基本款」(家長「參與」孩子學習過程的型態):
(一)最後的疼愛是手放開
基於自身成長經驗,有些家長早早就決定放手讓孩子嘗試跌倒、再學著爬起來(或是忍痛保持距離),自己則適時扮演觀察者和陪伴者的角色。雖然過程中可能有忐忑、沮喪,甚至對未知的空白感到恐懼,但是都還是盡量忍住那想要干涉的衝動,只讓孩子去闖、去經驗。
(二)愛是你,愛是我
有些家長,抱持著是補償心態,為了能「做到以前自己沒能做到的」,而早決定將孩子規劃得無微不至,「要不是我已經來不及了,我都想自己在重新學了!」,或是「現在的你比我當時更有機會,為什麼不好好把握呢?」但凡所有家長未能滿足的期待,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一一化為他們每個階段的負載。
(三)我會把你攬緊緊
有些家長則認為,替孩子「探路」、過濾掉可能的「風險」、排除無謂的險阻,讓孩子「少走冤枉路」,就是愛孩子的方式。何必花費額外的時間繞路,也不該浪費多餘的力氣探索,就照著父母所規劃的「正確路線」前進,自然就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你對孩子的愛屬於是哪一種?在你的成長過程中,你的父母或師長又可能是哪一種?
學好閱讀想表達的是,對於孩子的愛,一直以來都不該囿限於「特定模式」,而該是時時刻刻處於主動調整的機動狀態;畢竟,一個沒來由的新刺激,一段無法預料的事件,一句毫無道理的句子或話語,都可能在一天八小時的校園生活中,對我們的孩子產生難以預期的影響,我們的愛,又怎麼可以「只固定於特定一種形式」呢?
(不說別的!上網搜尋:孩子打破東西時家長的處理方式,少說也有百來種建議,哪個才真的「最好」?但,這真的有標準答案?)
御駕親征的愛,最愛?
曾經接觸一位家長,每每遇到學校老師發配給孩子寫作作業時,總是神經緊繃、嚴陣以待,深怕孩子交出的作業「不夠完美」,可能會傷害孩子的自信心,也可能會影響到老師對孩子的評價;為了展現孩子最好的一面(也是展現「家教」的好機會),家長不僅自己先替孩子「潤飾」過作業內容,還懇請課外教師協助(針對「家長的修改」再進行優化),給予深入且專業的「修正建議」,替這份已非孩子原創的寫作再做「地毯式」的修改。最終,只要讓孩子能將這份漂亮內容謄寫進作業本即可。
面對家長的「堅持」,學好教師鼓起勇氣嘗試和家長溝通深層的教育邏輯──希望孩子能以最真誠的面貌呈現自己、表達自己,以最勇敢且自信的姿態面對自己的弱點,就算錯,也錯得美麗!
然而學好閱讀更鼓勵孩子「多犯錯」(讀錯/寫錯/看錯/說錯/想錯)的邏輯,卻總不是那麼容易讓家長們理解:部分家長們總認為,錯就是錯,哪有甚麼好值得鼓勵的?錯就是不好、不對,哪有值得鼓勵的地方?
但是,唯有真正讓孩子的錯誤無所遁形,並且「接受」與「承受」,才能真正自他們自己的內心世界裡確認自己的學習狀況,也給了自己修正、讓下次更好的動機。
倘若在孩子「犯錯」前就無痕地因為家長的「參與」而消弭了犯錯的機會和那種衝擊,是否也等同於讓孩子失去了自我成長的經驗?這對孩子來說,不啻是十分可惜的錯過。此外,孩子也可能在每次家長的「扶助」之下,反而養成較為偏差的學習心態,例如:
一、習慣「假面」,模糊了孩子的實力界線
孩子如果習慣了自己的作品總在最後一刻「光鮮亮麗登場」,習慣了以此得到外界讚賞,因而可能也會對自己的創作「曾被他人修正過」逐漸無感(甚至降低對錯誤的敏感度);這樣的教養方式,不只降低孩子的挫折忍受力,還可能壓抑且模糊了他們認知的感受,更甚者,稍不留意也可能發展成「潛意識地以為這『漂亮的成品』就是自己的創作」能力混淆的情況。最終,孩子自然容易糾結於「想發揮實力」卻又「不想失去外界注目」中糾結、拉扯且最後不得不與自己真實的能力妥協,不是選擇自我蒙蔽,就是自我逃避,想一想,這種代替孩子出征的心態,其實所造成的結果是很殘忍的。
二、空降觀點與形塑,瓦解了孩子的自信
每一次「被強制修改」,都會在無形中累積「自己不夠好」負增強感受,除了逐漸消磨掉孩子努力的成果,還可能演變為「反正我不夠好,被修正是常態」的消極心態。
一旦「自己不夠好」的心態根深柢固,那麼「錯誤」,也就不再是「自我推進」的助力(原本應該是),而成為了孩子「停滯不前的藉口」,未經修飾或過度渲染的指正力道,都可能讓家長們原本善意的助力變質,成為迫使孩子自信心逐漸瓦解的壓力。
寬容,孩子才能學習「和錯誤對話」
仔細想想,孩子要費心對話的,從來都不該是父母,而應該是「那個錯誤」。但往往因為家長的反應,使得我們的孩子花費了更多精力在與父母的壓力抗衡,而不是專注面對錯誤。(我都不知道此時父母到底是助力還是阻力了)那麼,到底當孩子的「作業(學習)表現不如家長期待」時,該怎麼做比較恰當呢?以下是學好閱讀團隊閱讀孩子過程中的幾點分享:
一、放手,讓孩子學得更多
家長,不是工廠,孩子,更不是產品。
身為家長,最難的是觀察與陪伴,而非指導;偏偏,礙於「自產自銷」的家長心態,使得家長的指導者心態常常凌駕「孩子的自我存在感」,不自覺便忘了去「觀察到孩子真正需要的可能是什麼」。
因此,與其時時刻刻思考如何「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不如「把問題還給孩子」(事實是,這樣反而輕鬆,不是嗎?),陪伴孩子建立解決問題的選項,累積解決問題的能力。
反正,那也是孩子自己發生的問題,不是嗎?(撇得一乾二淨)
二、錯誤,讓孩子飛得更遠
如果因為家長的介入,而剝奪了孩子犯錯的機會,那其實他們好像也不太需要正向鼓勵?(因為原本會犯的錯都被過濾了)。
不過,換個角度想,他們犯得錯越多,也就意味著享受更多成長的契機與轉折,也更容易培養正向面對困難的心理素質;家長能夠冷靜、理性、寬容地陪伴孩子醞釀解決問題的方法,孩子自然也就更習慣面對問題、享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備錯,但不求錯;不懼錯,才能止錯。
如果家長以身作則,改變思維,帶頭「擁抱犯錯」、「肯定錯誤」,孩子自然較能接受錯誤,並看到「犯錯背後的價值」,當我們的孩子都能擁有「健康的犯錯心理」時,也就更有足夠信心和勇氣面對自己的匱乏、跨越自己的錯誤了。
讓孩子錯越多,對越多
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如何激發復原力?〉一文中提及:能正向思考的人,具備了「能坦然面對現實」、「擁有信生命有其意義的價值觀」及「培養及時解決問題的驚人能力」三項特質。
許多家長常常把孩子的學習也當作是「自己的作業」,卻忽略了這其實是孩子「表達自己存在的面向」,展現自我、想法、思維、個性或能力的一種手段。
如果家長們總是過度著重「放大錯誤」「修正錯誤」「避免錯誤」,而不自覺流露出「盡快結束這個累贅」的訊息時,「來自時間(課業量)的壓力」、「父母透露出的焦躁與不信任」也就明顯地加諸在孩子的學習歷程與經驗中,並成為他們成長過程中的精神負累──「犯錯是不好的」「犯錯惹人厭」等等。
與其因為怕錯而選擇放棄、怯於嘗試,「犯錯,才能更好」或許是鼓舞避免孩子落入「錯誤,等於不夠好」的思維謬誤之中,才是支持孩子面對缺失、展現真我的勇氣源頭。
展現漂亮的標準答案,縱然能吸引眾人欽羨的目光與讚美,但那終究並非孩子真實能力的反應。只不過,在培養孩子自在享受自己的錯誤時,各位家長準備好欣賞孩子們「美麗的錯誤」了嗎?
撰文者:郭靜如
類型:親子觀念
關鍵詞:台北閱讀教育/理解力/閱讀素養
字數:3426
親子教育現場,別期待標準答案
身處前線教育,同時也是兩位孩子的母親,我常提醒家長,必須學習不斷揣摩「雙方的心理狀態」,調整出「能適應不同的學習需求/學習反應的孩子」的溝通模式。這當然不能說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現今的教育思維早已與過往大不相同,大部分教師與父母都多已較能接受:
「教育」不只是單向(上對下)的傳授知識和經驗指導,也須要做到「雙向互動、建立共識
親子間經由反覆溝通觀念、意見交流、經驗分享,確認「訊息」是否有效並準確傳遞及「被接收」,傳遞過程中是否被誤解(哪一部分被誤解?)、建立修正溝通平台的機制,從而讓親子(師生)教育現場不再只是「單聲道」,而是能夠真正「多元發聲」。
(當然,孩子們亂哄哄地在地板上打滾也一種多元發生啦!戳太陽穴)
多希望,這套「富含彈性的」教育溝通邏輯,既充分運用在教學現場的師生關係,也擴充於家庭情境中的親子互動。如果能將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在這實踐層次的觀念上接軌,那才真正提供每一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較全面的生命教育。
然而,要能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挑戰的,便是「家長參與孩子生命歷程的方式」。
愛,沒有標準答案
學好閱讀教學團隊在近10年的執教閱讀經驗,以及與家長的經驗分享中,簡單歸納了下列三種家長心態中常見的「愛的基本款」(家長「參與」孩子學習過程的型態):
(一)最後的疼愛是手放開
基於自身成長經驗,有些家長早早就決定放手讓孩子嘗試跌倒、再學著爬起來(或是忍痛保持距離),自己則適時扮演觀察者和陪伴者的角色。雖然過程中可能有忐忑、沮喪,甚至對未知的空白感到恐懼,但是都還是盡量忍住那想要干涉的衝動,只讓孩子去闖、去經驗。
(二)愛是你,愛是我
有些家長,抱持著是補償心態,為了能「做到以前自己沒能做到的」,而早決定將孩子規劃得無微不至,「要不是我已經來不及了,我都想自己在重新學了!」,或 是「現在的你比我當時更有機會,為什麼不好好把握呢?」但凡所有家長未能滿足的期待,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一一化為他們每個階段的負載。
(三)我會把你攬緊緊
有些家長則認為,替孩子「探路」、過濾掉可能的「風險」、排除無謂的險阻,讓孩子「少走冤枉路」,就是愛孩子的方式。何必花費額外的時間繞路,也不該浪費多餘的力氣探索,就照著父母所規劃的「正確路線」前進,自然就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你對孩子的愛屬於是哪一種?在你的成長過程中,你的父母或師長又可能是哪一種?
學好閱讀想表達的是,對於孩子的愛,一直以來都不該囿限於「特定模式」,而該是時時刻刻處於主動調整的機動狀態;畢竟,一個沒來由的新刺激,一段無法預料 的事件,一句毫無道理的句子或話語,都可能在一天八小時的校園生活中,對我們的孩子產生難以預期的影響,我們的愛,又怎麼可以「只固定於特定一種形式」 呢?
(不說別的!上網搜尋:孩子打破東西時家長的處理方式,少說也有百來種建議,哪個才真的「最好」?這真的有標準答案?)
御駕親征的愛,最愛?
曾經接觸一位家長,每每遇到學校老師發配給孩子寫作作業時,總是神經緊繃、嚴陣以待,深怕孩子交出的作業「不夠完美」,可能會傷害孩子的自信心,也可能會 影響到老師對孩子的評價;為了展現孩子最好的一面(也是展現「家教」的好機會),家長不僅自己先替孩子「潤飾」過作業內容,還懇請課外教師協助(針對「家 長的修改」再進行優化),給予深入且專業的「修正建議」,替這份已非孩子原創的寫作再做「地毯式」的修改。最終,只要讓孩子能將這份漂亮內容謄寫進作業本 即可。
面對家長的「堅持」,學好教師鼓起勇氣嘗試和家長溝通深層的教育邏輯──希望孩子能以最真誠的面貌呈現自己、表達自己,以最勇敢且自信的姿態面對自己的弱點,就算錯,也錯得美麗!
然而學好閱讀更鼓勵孩子「多犯錯」(讀錯/寫錯/看錯/說錯/想錯)的邏輯,卻總不是那麼容易讓家長們理解:部分家長們總認為,錯就是錯,哪有甚麼好值得鼓勵的?錯就是不好、不對,哪有值得鼓勵的地方?
但是,唯有真正讓孩子的錯誤無所遁形,並且「接受」與「承受」,才能真正自他們自己的內心世界裡確認自己的學習狀況,也給了自己修正、讓下次更好的動機。
倘若在孩子「犯錯」前就無痕地因為家長的「參與」而消弭了犯錯的機會和那種衝擊,是否也等同於讓孩子失去了自我成長的經驗?這對孩子來說,不啻是十分可惜的錯過。此外,孩子也可能在每次家長的「扶助」之下,反而養成較為偏差的學習心態,例如:
一、習慣「假面」,模糊了孩子的實力界線
孩子如果習慣了自己的作品總在最後一刻「光鮮亮麗登場」,習慣了以此得到外界讚賞,因而可能也會對自己的創作「曾被他人修正過」逐漸無感(甚至降低對錯誤 的敏感度);這樣的教養方式,不只降低孩子的挫折忍受力,還可能壓抑且模糊了他們認知的感受,更甚者,稍不留意也可能發展成「潛意識地以為這『漂亮的成 品』就是自己的創作」能力混淆的情況。最終,孩子自然容易糾結於「想發揮實力」卻又「不想失去外界注目」中糾結、拉扯且最後不得不與自己真實的能力妥協, 不是選擇自我蒙蔽,就是自我逃避,想一想,這種代替孩子出征的心態,其實所造成的結果是很殘忍的。
二、空降觀點與形塑,瓦解了孩子的自信
每一次「被強制修改」,都會在無形中累積「自己不夠好」負增強感受,除了逐漸消磨掉孩子努力的成果,還可能演變為「反正我不夠好,被修正是常態」的消極心態。
一旦「自己不夠好」的心態根深柢固,那麼「錯誤」,也就不再是「自我推進」的助力(原本應該是),而成為了孩子「停滯不前的藉口」,未經修飾或過度渲染的指正力道,都可能讓家長們原本善意的助力變質,成為迫使孩子自信心逐漸瓦解的壓力。
寬容,孩子才能學習「和錯誤對話」
仔細想想,孩子要費心對話的,從來都不該是父母,而應該是「那個錯誤」。但往往因為家長的反應,使得我們的孩子花費了更多精力在與父母的壓力抗衡,而不是 專注面對錯誤。(我都不知道此時父母到底是助力還是阻力了)那麼,到底當孩子的「作業(學習)表現不如家長期待」時,該怎麼做比較恰當呢?以下是學好閱讀 團隊閱讀孩子過程中的幾點分享:
一、放手,讓孩子學得更多
家長,不是工廠,孩子,更不是產品。
身為家長,最難的是觀察與陪伴,而非指導;偏偏,礙於「自產自銷」的家長心態,使得家長的指導者心態常常凌駕「孩子的自我存在感」,不自覺便忘了去「觀察到孩子真正需要的可能是什麼」。
因此,與其時時刻刻思考如何「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不如「把問題還給孩子」(事實是,這樣反而輕鬆,不是嗎?),陪伴孩子建立解決問題的選項,累積解決問題的能力。
反正,那也是孩子自己發生的問題,不是嗎?(撇得一乾二淨)
二、錯誤,讓孩子飛得更遠
如果因為家長的介入,而剝奪了孩子犯錯的機會,那其實他們好像也不太需要正向鼓勵?(因為原本會犯的錯都被過濾了)。
不過,換個角度想,他們犯得錯越多,也就意味著享受更多成長的契機與轉折,也更容易培養正向面對困難的心理素質;家長能夠冷靜、理性、寬容地陪伴孩子醞釀解決問題的方法,孩子自然也就更習慣面對問題、享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備錯,但不求錯;不懼錯,才能止錯。
如果家長以身作則,改變思維,帶頭「擁抱犯錯」、「肯定錯誤」,孩子自然較能接受錯誤,並看到「犯錯背後的價值」,當我們的孩子都能擁有「健康的犯錯心理」時,也就更有足夠信心和勇氣面對自己的匱乏、跨越自己的錯誤了。
讓孩子錯越多,對越多
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如何激發復原力?〉一文中提及:能正向思考的人,具備了「能坦然面對現實」、「擁有信生命有其意義的價值觀」及「培養及時解決問題的驚人能力」三項特質。
許多家長常常把孩子的學習也當作是「自己的作業」,卻忽略了這其實是孩子「表達自己存在的面向」,展現自我、想法、思維、個性或能力的一種手段。
如果家長們總是過度著重「放大錯誤」「修正錯誤」「避免錯誤」,而不自覺流露出「盡快結束這個累贅」的訊息時,「來自時間(課業量)的壓力」、「父母透露 出的焦躁與不信任」也就明顯地加諸在孩子的學習歷程與經驗中,並成為他們成長過程中的精神負累──「犯錯是不好的」「犯錯惹人厭」等等。
與其因為怕錯而選擇放棄、怯於嘗試,「犯錯,才能更好」或許是鼓舞避免孩子落入「錯誤,等於不夠好」的思維謬誤之中,才是支持孩子面對缺失、展現真我的勇氣源頭。
展現漂亮的標準答案,縱然能吸引眾人欽羨的目光與讚美,但那終究並非孩子真實能力的反應。只不過,在培養孩子自在享受自己的錯誤時,各位家長準備好欣賞孩子們「美麗的錯誤」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