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觀點

【學好觀點】閱讀素養單元之六:學生扮演的角色

學好視覺設計: SIN YI LIN / 類型:攝影
閱讀素養單元之六:學生扮演的角色
撰文/石廷宇   分類:台北閱讀教育   對象:國小/國中/高中   地區:台北市/士林/天母
 
      學生,就應該乖乖讀書,就像爸爸媽媽好好工作一樣!
      你還是學生,就應該盡好學生的本份!
      讀書是學生的任務,把書讀好是學生的責任
      書都讀不好了,還搞什麼其他的東西?
      上面這些話,聽起來耳熟嗎?
      我們都知道,學生,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必經的「身份」
      有人扮演起來駕輕就熟,有些人顯得力不從心,但無論如何,「讀書」的目的都是為了「累積成長必經的養份」,無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有時並不見得是能力問題,也可能角色設定上的瑕疵:
      我並不喜歡我的角色;我的角色是家長要我扮演的;我不知道這個角色在做什麼.....
      不同的角色,所需要調動的能力和所累積的能力也大不相同,本單元終於進入「提升閱讀素養」的最後一回合:「學生扮演的角色」,讓我們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學生的角色!
 
學生被看的方式   
 
      在討論學生「該扮演什麼角色」之前,我們有必要先釐清的是,以往,「學生」都被用什麼方式來「定義」(definition)〔◎要講的有點多,直接切入主題〕。而這個定義的階段性演變,大致上可分為以下三階段:
 
第一期--成績決定論
 
     「成績」是家長和老師們普遍判斷孩子的標準。
      成績好,孩子自然沒有意外地被因「稱職」而受到十方諸佛菩薩賞識與推崇。
      成績不好(◎端視包括:父母的容忍值、教師的責任心、班平均、校平均、“學生”對未來的期許、“家長對學生的未來的期許”等諸多判斷標準來估量),又會簡單被推論為「因為沒有好好讀書」、「讀書不用功」、「不認真」、「別人都很專心,而你卻....」、「所以你的成績才會遲遲沒有起色!」、「你到底有沒有心要讀書啊?!」等各種奇言異談。
      顯見,「成績」是一個判斷學生究竟有沒有扮演自身角色的普世指標。
      至少「以前」是這樣。或者說,這是一個「機制」要能平滑運作最基本客觀的評判標準。
      
第二期--成績俗氣論(◎注意!不是無用論,但凡談成績非但俗、且俗不可耐!)
 
     現在不一樣了。
     起風了、教育資源多元化了,來自世界各地「看似優異實、則斷章取義、去脈絡化的」教育資訊被網路輕易地串連(◎更多的是剪貼)起來,以至於我們觸目所及、網路瘋傳的教育寶典和準則也紛紛風起雲湧:
「法國媽媽這樣教...」、「德式教育的力量...」、「虎媽站起來」、「瑞典媽媽不教你的育兒心法」、「丹麥親子關係大全」(PS.其中又以歐洲系列最為人稱道)以至於過去那些「東大生不傳的讀書心法」「我的孩子18個月考上哈佛」的「日系」「美系」教育心法頓時相繼黯然失色,彷彿不引用一下含有外國人文化的親子教養方針、不跨海汲取一點乍看頗有國際觀的學習價值,就是相當落伍與思想腐敗的傳統教育思維。(PS.以上的教育心法為筆者自己杜撰,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到了這個階段,身為家長、教師若你還言必稱「成績」,反而在教育現場中成為讓人覺得你思維極度守舊、閉塞、甚至到了「昏庸」的程度。
      成績,幾乎成了像是讓人(包括老師)避之唯恐不及的「髒話」一樣的同義詞。
- - - -
◎google關鍵詞參考:
1.德式教育
2.丹麥教育
3.芬蘭教育
4.歐洲國籍+教育
 
第三階段   快樂學習論
 
      到了第三階段,「成績」還是「成績」、「考試」仍然要考,但是一切學習與教育不再「應該」(◎也不能、不建議、不....、不....anyway)用成績衡量與評價學生了。
      所謂的適性學習,指的是要根據學生的特殊性,給予針對性啟發,不該用一體化的方式侷限孩子潛能和發展性。所以一時間,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的名言成了網路新創教育界一股人人聞之膜拜的口號:
每個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靠爬樹的本領評斷一隻魚,那隻魚會一輩子相信自己很笨。
Everybody is a genius.
But if you judge a fish by its ability to climb a tree,
it will live its whole life believing that it is stupid.
      也多虧愛因斯坦,教育現場的老師也好、補習班也好、安親班也好,以及坊間琳瑯滿目的實驗學校、新創教育、自學團體,多了一種更為「輕鬆寫意」的選擇----「快樂學習」、「自主學習」。
      到了這個階段,非但不能再用「成績」判斷孩子,連判斷、評價孩子的行為也遭到嚴格的把關與審視。而最終的結果,就是整個教育現場瀰漫著歡樂的正向氣氛。孩子快樂、老師被家長刁難與批判的機率就降低、家長也擁有更多的話題,能夠展現出自己的「教育洞見」與「捨我其誰」的體制外菁英的身價。
- - - -
◎隨文參考:
2.〈快樂學習 成就每一個孩子〉《翻轉教育》2015
 
第四階段   反快樂學習論
 
      隨著市場上普遍瀰漫著「私校人數增加、公校年年減班」的訊息,我們不難看出私校的逆向操作邏輯----不管教育改革、無論教育新創、教育話題再多樣,仍然是「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的決心---「升學」、「考試」、「升學」、「考試」的核心價值。管你課綱如何調整、話題如何遞嬗,就是「給我考、給我讀」。原因無他,成績決定一切。成績決定未來。其他過程中的花邊都是多餘的!
      在這個階段,「快樂學習論」一個轉身變成被消費的主角,無論是「快樂學習論」或「成績決定論」兩方家長也呈現一種曖昧的競爭關係---大家都對孩子的未來擔憂和有所期待,卻選擇了截然不同的「學習投資標的」,學習不再只是孩子的事,而是大傢伙的事了:教育部官員、教育改革的有志之士、反教育改革的憂心之士、無所適從的教育現場的教師、抱持著賭一把心情的家長、在中間被迫受到各股力量拉扯的學生。
     戰場不在教室、不在家長、不在師長、不在未來、更不在教育部的各種政令中,卻發生在孩子看不見的學習思維與學習累積過程上。
     戰場就在孩子身上。
- - - -
◎google關鍵字:
1.快樂學習(咦?請看「反方」論點)
2.成績+考試+未來
 
      從上述這些關於「學生身份」和「學習觀念」的演化史來看,我們不難發現,「學生扮演什麼角色」?What?根本不重要呢!
       不是「問問他們的意見」,而是其實根本無足輕重,重要的是,所有大人們認為:「學生“該”扮演什麼角色」。因為無論議題怎麼流變,儼然都會成為各種教育理論和教育思維的試煉場,不管是輪番上陣的教育大官、歸國學者、旅外工作者、全職媽媽(們)(PS.很奇怪,很少有父親角色撰寫這類教育書籍....)、各種新創教育機構也好、親子教育專家也好、有時連補習班老師、電視名嘴也可以大剌剌的針對教育插上幾句話。(管他學歷經歷)。那就更不用提,許多打著「翻轉○○」、「全○開發」、「○○記憶」實則處處對「老師們」收取高額費用的教育機構了。(◎因為少子化,學生有時根本不是客群,而是為數眾多的流浪教師們)
     如果那些教育方法真的那麼好,為什麼不直接對「學生」授課呢?
     原因很簡單,因爲「學生」根本不是重點哪!重點是「家長」。
 
魚就是魚,猴子就是猴子
 
      筆者的孩子,最近正在跟著我們讀繪本,學習情緒表達和溝通語法,當中正好學到了「青蛙就是青蛙」這樣的句型。
       讓我不禁反思,愛因斯坦說的話固然有道理,但是其實並不可能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理由很簡單,套句周星馳《食神》裡面,美評論家薛家燕說的話:「這不就像跑步一樣,還不是他做什麼,你做什麼?」只是他說的是煮飯燒菜,筆者在這裡想要說的是「學習」而已。
      無論是基礎或是進階知識、學習力養成過程,事實上,教育,並不是要求我們的孩子(魚)學習爬樹(像隻猴子),而是透過「教育」,去給予「魚」最低(高)限度應該(能)有的知識與理解。
     也就是說,身為一條魚,你起碼得懂得的游泳、該懂得和其他同類的魚相互合作溝通、該懂得與其他不同的海洋生物共存共榮、該懂得閃避天敵;行有餘力,你還可以知道洋流的方向、覓食的多樣技巧;再進階一點,你甚至可以學習如何躲避人類的追捕,或是你根本就被人類豢養在海洋公園中。無論如何,這些終究是你要生存在海洋裡面必要的基礎能力。不是嗎?
     換句話說,身處海洋,無論是想成獵殺其他魚類的鯊魚(金字塔頂端)、成為鯨魚、成為小丑魚、甚至是一隻海馬、一隻海龜,都要付出相應的該付的代價與犧牲,這些東西,不是成績、不是情緒、不是過程輕鬆痛苦與否、也不是別人說什麼就怎麼做,而是目標在哪裡,孩子們就要努力去成為一個像樣的角色。不是嗎?
 
重點是分清楚誰才是參與者
 
      所以,不知道你發現了嗎,愛因斯坦這句話背後隱藏的「說話對象」,從來既不是魚,也不是猴子,而是那些處心積慮想要評價(鑑定)孩子的老師、家長以及那些教育界的先聖先賢、大儒宿哲。若不是他們老是用錯誤的評斷標準、老是自己跳進來「和學生和稀泥」,魚在海裡活得好好的,猴子在樹上盪得高高的,又怎麼會需要去學會和自己(的世界)截然不相干的技能呢?
     換言之,如果想要重新定義孩子在閱讀素養中所扮演的「角色」,第一步要做的事情不是別的,就是----打破家長與老師對於孩子的話語權、消費權,從而「引導而非主導孩子」在整個學習網絡中的行動準則。
     理由無他,相較於前5%的懂得自動自發學習、能夠自主安排學習、能夠理解老師所傳授的學習內容,並且能夠很快地掌握學習方法的學生來說,其他95%的孩子依照學習力的高低,大抵都需要教師、家長的引導推動。(◎這是事實。)
     而在這個節骨眼上,這些旁觀者其實也是參與者。而不幸的是,這些參與者的意圖和決定,通常很大一部分便決定了孩子未來的發展及其可能性(或不可能性)。可是因為種種環境因素、社會氛圍、價值體系,乃至於最不可思議的「面子」、「個人經驗」「家長的童年創傷」、「家長的成年陰影」、「教師與學校的業績壓力」等等,都或多或少參與了決定孩子「該扮演什麼角色」的過程,所以,孩子在學習現場以及累積閱讀素養的過程中到底該扮演什麼角色,也就充滿了不確定性與未知數。
     說得簡單點,去問問坐在教室裡的學生,有哪一個人會認為自己有權利決定自己在學習現場該扮演什麼角色呢?
 
閱讀素養第一課:聰明的笨蛋
 
      那就讓我們切入累積閱讀素養的主軸吧!
      孩子到底該扮演什麼?相信沒有一位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笨蛋」,因此處心積慮的想要給孩子更多、更多、更多的學習養分和內容。目的不是別的,就是希望他們「夠聰明」,「有知識」足以應付多變的社會環境,甚至有好的競爭力能爭取好的生活條件。
      如果你也覺得這個目標是正確的,那我們在孩子小的時候,就不該告訴他「考試」是很重要,而應該要告訴他們:
      1.競爭是有趣的,但也是困難的
      2.成功的機率是低的,但努力地投入是必要的
      3.生活的壓力是大的,但有能力應付壓力自然就會減輕
      4.知識是永遠學不完的,但最起碼要夠用
      5.時間是有限的,別到了想要做點什麼的時候才發現已經沒有時間了
      6.能力是有極限的,但重點是我們離極限還有多遠
      7.方法是無限的,就看你是要依循別人的方法還是要自己創造方法
      8.錢是賺不完的,但有可能從頭到尾都在別人口袋裡
      9.你可以討厭讀書,但是你不能討厭吸收知識
      10.你可以認為考試不重要,但是你不會想要搭乘沒有經過考試的駕駛員所開的客機
 
      將以上這些要素,丟給孩子自己去面對,家長要忙的生活已經夠累、夠複雜的了,何苦還要權充孩子的「人生代理人」,再陪孩子玩一遭自己小時候不願再面對的經歷呢?(◎有些家長的口頭禪是:我就是因為小時候走錯路、繞遠路才希望你們現在不要和我一樣犯同樣錯誤。)但是如果我們仔細想:整個社會環境早已變化得不可同日而語、我們每個人從讀書到就業中間所給予接觸的所有變因,也幾乎沒有一樣事情是能夠真正掌握在自己手裡的,然後我們現在卻大剌剌的準備告訴孩子「你其實可以規劃你自己的未來」,這聽起來不是挺荒唐的嗎?
      所以,想要培養閱讀素養,想要「孩子培養閱讀素養」,而不是「培養孩子的閱讀素養」(◎前者的行動者是「學生」,後者的行動者是「家長及其他」),關鍵恐怕不是「該怎麼讀」「該讀些什麼」,而是提醒孩子,是否有覺悟要成為一名「聰明的笨蛋」:
      你得夠笨,才會花時間去什麼都讀、什麼都學。
      你同時得夠聰明,才能將所讀的、所學的消化吸收,成為自己的東西。
      你得夠笨,才會放下自己的堅持與成見,什麼都聽、什麼都記。
      你同時也得夠聰明,才能將所聽的、所記的,分門別類、慎思明辨出是非對錯。
      閱讀素養,與其說是一種能夠被檢驗能力,不如說是一種學習慣性,目的是為了幫助每一個人(◎不只是孩子)能夠真正找出適合自己使用的競爭能力、能夠擁有開發出更多競爭能力的能力、能夠累積更多競爭條件的能力。
      所以,當在和口口聲聲說著「閱讀素養」的家長與老師溝通時,常常不過五分鐘,我們就會發現,這些標舉著漂亮話語的大人們,其實也挺沒有素養的,要不然就是其實也說不清楚到底什麼是閱讀素養,然後卻要求他們的孩子擁有過人的閱讀素養,那他們的孩子又怎麼可能辦得到的呢?
      反過來說,當他們明確地知道「該前往的方向」(目標)、該擁有什麼武器(閱讀素養),「成績」(結果)自然就不再是一種「刁難人的標準」,而是一種能力的證明與檢驗了!(如此思考不是顯得客觀許多嗎?)
學好視覺設計: SIN YI LIN / 類型:攝影
閱讀素養單元之六:學生扮演的角色
撰文/石廷宇   分類:台北閱讀教育   對象:國小/國中/高中   地區:台北市/士林/天母
 
      學生,就應該乖乖讀書,就像爸爸媽媽好好工作一樣!
      你還是學生,就應該盡好學生的本份!
      讀書是學生的任務,把書讀好是學生的責任
      書都讀不好了,還搞什麼其他的東西?
      上面這些話,聽起來耳熟嗎?
      我們都知道,學生,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必經的「身份」
      有人扮演起來駕輕就熟,有些人顯得力不從心,但無論如何,「讀書」的目的都是為了「累積成長必經的養份」,無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有時並不見得是能力問題,也可能角色設定上的瑕疵:
      我並不喜歡我的角色;我的角色是家長要我扮演的;我不知道這個角色在做什麼.....
      不同的角色,所需要調動的能力和所累積的能力也大不相同,本單元終於進入「提升閱讀素養」的最後一回合:「學生扮演的角色」,讓我們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學生的角色!
 
學生被看的方式   
 
      在討論學生「該扮演什麼角色」之前,我們有必要先釐清的是,以往,「學生」都被用什麼方式來「定義」(definition)〔◎要講的有點多,直接切入主題〕。而這個定義的階段性演變,大致上可分為以下三階段:
 
第一期--成績決定論
 
     「成績」是家長和老師們普遍判斷孩子的標準。
      成績好,孩子自然沒有意外地被因「稱職」而受到十方諸佛菩薩賞識與推崇。
      成績不好(◎端視包括:父母的容忍值、教師的責任心、班平均、校平均、“學生”對未來的期許、“家長對學生的未來的期許”等諸多判斷標準來估量),又會簡單被推論為「因為沒有好好讀書」、「讀書不用功」、「不認真」、「別人都很專心,而你卻....」、「所以你的成績才會遲遲沒有起色!」、「你到底有沒有心要讀書啊?!」等各種奇言異談。
      顯見,「成績」是一個判斷學生究竟有沒有扮演自身角色的普世指標。
      至少「以前」是這樣。或者說,這是一個「機制」要能平滑運作最基本客觀的評判標準。
      
第二期--成績俗氣論(◎注意!不是無用論,但凡談成績非但俗、且俗不可耐!)
 
     現在不一樣了。
     起風了、教育資源多元化了,來自世界各地「看似優異實、則斷章取義、去脈絡化的」教育資訊被網路輕易地串連(◎更多的是剪貼)起來,以至於我們觸目所及、網路瘋傳的教育寶典和準則也紛紛風起雲湧:
「法國媽媽這樣教...」、「德式教育的力量...」、「虎媽站起來」、「瑞典媽媽不教你的育兒心法」、「丹麥親子關係大全」(PS.其中又以歐洲系列最為人稱道)以至於過去那些「東大生不傳的讀書心法」「我的孩子18個月考上哈佛」的「日系」「美系」教育心法頓時相繼黯然失色,彷彿不引用一下含有外國人文化的親子教養方針、不跨海汲取一點乍看頗有國際觀的學習價值,就是相當落伍與思想腐敗的傳統教育思維。(PS.以上的教育心法為筆者自己杜撰,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到了這個階段,身為家長、教師若你還言必稱「成績」,反而在教育現場中成為讓人覺得你思維極度守舊、閉塞、甚至到了「昏庸」的程度。
      成績,幾乎成了像是讓人(包括老師)避之唯恐不及的「髒話」一樣的同義詞。
- - - -
◎google關鍵詞參考:
1.德式教育
2.丹麥教育
3.芬蘭教育
4.歐洲國籍+教育
 
第三階段   快樂學習論
 
      到了第三階段,「成績」還是「成績」、「考試」仍然要考,但是一切學習與教育不再「應該」(◎也不能、不建議、不....、不....anyway)用成績衡量與評價學生了。
      所謂的適性學習,指的是要根據學生的特殊性,給予針對性啟發,不該用一體化的方式侷限孩子潛能和發展性。所以一時間,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的名言成了網路新創教育界一股人人聞之膜拜的口號:
每個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靠爬樹的本領評斷一隻魚,那隻魚會一輩子相信自己很笨。
Everybody is a genius.
But if you judge a fish by its ability to climb a tree,
it will live its whole life believing that it is stupid.
      也多虧愛因斯坦,教育現場的老師也好、補習班也好、安親班也好,以及坊間琳瑯滿目的實驗學校、新創教育、自學團體,多了一種更為「輕鬆寫意」的選擇----「快樂學習」、「自主學習」。
      到了這個階段,非但不能再用「成績」判斷孩子,連判斷、評價孩子的行為也遭到嚴格的把關與審視。而最終的結果,就是整個教育現場瀰漫著歡樂的正向氣氛。孩子快樂、老師被家長刁難與批判的機率就降低、家長也擁有更多的話題,能夠展現出自己的「教育洞見」與「捨我其誰」的體制外菁英的身價。
- - - -
◎隨文參考:
2.〈快樂學習 成就每一個孩子〉《翻轉教育》2015
 
第四階段   反快樂學習論
 
      隨著市場上普遍瀰漫著「私校人數增加、公校年年減班」的訊息,我們不難看出私校的逆向操作邏輯----不管教育改革、無論教育新創、教育話題再多樣,仍然是「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的決心---「升學」、「考試」、「升學」、「考試」的核心價值。管你課綱如何調整、話題如何遞嬗,就是「給我考、給我讀」。原因無他,成績決定一切。成績決定未來。其他過程中的花邊都是多餘的!
      在這個階段,「快樂學習論」一個轉身變成被消費的主角,無論是「快樂學習論」或「成績決定論」兩方家長也呈現一種曖昧的競爭關係---大家都對孩子的未來擔憂和有所期待,卻選擇了截然不同的「學習投資標的」,學習不再只是孩子的事,而是大傢伙的事了:教育部官員、教育改革的有志之士、反教育改革的憂心之士、無所適從的教育現場的教師、抱持著賭一把心情的家長、在中間被迫受到各股力量拉扯的學生。
     戰場不在教室、不在家長、不在師長、不在未來、更不在教育部的各種政令中,卻發生在孩子看不見的學習思維與學習累積過程上。
     戰場就在孩子身上。
- - - -
◎google關鍵字:
1.快樂學習(咦?請看「反方」論點)
2.成績+考試+未來
 
      從上述這些關於「學生身份」和「學習觀念」的演化史來看,我們不難發現,「學生扮演什麼角色」?What?根本不重要呢!
       不是「問問他們的意見」,而是其實根本無足輕重,重要的是,所有大人們認為:「學生“該”扮演什麼角色」。因為無論議題怎麼流變,儼然都會成為各種教育理論和教育思維的試煉場,不管是輪番上陣的教育大官、歸國學者、旅外工作者、全職媽媽(們)(PS.很奇怪,很少有父親角色撰寫這類教育書籍....)、各種新創教育機構也好、親子教育專家也好、有時連補習班老師、電視名嘴也可以大剌剌的針對教育插上幾句話。(管他學歷經歷)。那就更不用提,許多打著「翻轉○○」、「全○開發」、「○○記憶」實則處處對「老師們」收取高額費用的教育機構了。(◎因為少子化,學生有時根本不是客群,而是為數眾多的流浪教師們)
     如果那些教育方法真的那麼好,為什麼不直接對「學生」授課呢?
     原因很簡單,因爲「學生」根本不是重點哪!重點是「家長」。
 
魚就是魚,猴子就是猴子
 
      筆者的孩子,最近正在跟著我們讀繪本,學習情緒表達和溝通語法,當中正好學到了「青蛙就是青蛙」這樣的句型。
       讓我不禁反思,愛因斯坦說的話固然有道理,但是其實並不可能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理由很簡單,套句周星馳《食神》裡面,美評論家薛家燕說的話:「這不就像跑步一樣,還不是他做什麼,你做什麼?」只是他說的是煮飯燒菜,筆者在這裡想要說的是「學習」而已。
      無論是基礎或是進階知識、學習力養成過程,事實上,教育,並不是要求我們的孩子(魚)學習爬樹(像隻猴子),而是透過「教育」,去給予「魚」最低(高)限度應該(能)有的知識與理解。
     也就是說,身為一條魚,你起碼得懂得的游泳、該懂得和其他同類的魚相互合作溝通、該懂得與其他不同的海洋生物共存共榮、該懂得閃避天敵;行有餘力,你還可以知道洋流的方向、覓食的多樣技巧;再進階一點,你甚至可以學習如何躲避人類的追捕,或是你根本就被人類豢養在海洋公園中。無論如何,這些終究是你要生存在海洋裡面必要的基礎能力。不是嗎?
     換句話說,身處海洋,無論是想成獵殺其他魚類的鯊魚(金字塔頂端)、成為鯨魚、成為小丑魚、甚至是一隻海馬、一隻海龜,都要付出相應的該付的代價與犧牲,這些東西,不是成績、不是情緒、不是過程輕鬆痛苦與否、也不是別人說什麼就怎麼做,而是目標在哪裡,孩子們就要努力去成為一個像樣的角色。不是嗎?
 
重點是分清楚誰才是參與者
 
      所以,不知道你發現了嗎,愛因斯坦這句話背後隱藏的「說話對象」,從來既不是魚,也不是猴子,而是那些處心積慮想要評價(鑑定)孩子的老師、家長以及那些教育界的先聖先賢、大儒宿哲。若不是他們老是用錯誤的評斷標準、老是自己跳進來「和學生和稀泥」,魚在海裡活得好好的,猴子在樹上盪得高高的,又怎麼會需要去學會和自己(的世界)截然不相干的技能呢?
     換言之,如果想要重新定義孩子在閱讀素養中所扮演的「角色」,第一步要做的事情不是別的,就是----打破家長與老師對於孩子的話語權、消費權,從而「引導而非主導孩子」在整個學習網絡中的行動準則。
     理由無他,相較於前5%的懂得自動自發學習、能夠自主安排學習、能夠理解老師所傳授的學習內容,並且能夠很快地掌握學習方法的學生來說,其他95%的孩子依照學習力的高低,大抵都需要教師、家長的引導推動。(◎這是事實。)
     而在這個節骨眼上,這些旁觀者其實也是參與者。而不幸的是,這些參與者的意圖和決定,通常很大一部分便決定了孩子未來的發展及其可能性(或不可能性)。可是因為種種環境因素、社會氛圍、價值體系,乃至於最不可思議的「面子」、「個人經驗」「家長的童年創傷」、「家長的成年陰影」、「教師與學校的業績壓力」等等,都或多或少參與了決定孩子「該扮演什麼角色」的過程,所以,孩子在學習現場以及累積閱讀素養的過程中到底該扮演什麼角色,也就充滿了不確定性與未知數。
     說得簡單點,去問問坐在教室裡的學生,有哪一個人會認為自己有權利決定自己在學習現場該扮演什麼角色呢?
 
閱讀素養第一課:聰明的笨蛋
 
      那就讓我們切入累積閱讀素養的主軸吧!
      孩子到底該扮演什麼?相信沒有一位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笨蛋」,因此處心積慮的想要給孩子更多、更多、更多的學習養分和內容。目的不是別的,就是希望他們「夠聰明」,「有知識」足以應付多變的社會環境,甚至有好的競爭力能爭取好的生活條件。
      如果你也覺得這個目標是正確的,那我們在孩子小的時候,就不該告訴他「考試」是很重要,而應該要告訴他們:
      1.競爭是有趣的,但也是困難的
      2.成功的機率是低的,但努力地投入是必要的
      生活的壓力是大的,但有能力應付壓力自然就會減輕
      4.知識是永遠學不完的,但最起碼要夠用
      5.時間是有限的,別到了想要做點什麼的時候才發現已經沒有時間了
      6.能力是有極限的,但重點是我們離極限還有多遠
      7.方法是無限的,就看你是要依循別人的方法還是要自己創造方法
      8.錢是賺不完的,但有可能從頭到尾都在別人口袋裡
      9.你可以討厭讀書,但是你不能討厭吸收知識
      10.你可以認為考試不重要,但是你不想要搭乘沒有經過考試的駕駛員所開的客機
 
      將以上這些要素,丟給孩子自己去面對,家長要忙的生活已經夠累、夠複雜的了,何苦還要權充孩子的「人生代理人」,再陪孩子玩一遭自己小時候不願再面對的經歷呢?(◎有些家長的口頭禪是:我就是因為小時候走錯路、繞遠路才希望你們現在不要和我一樣犯同樣錯誤。)但是如果我們仔細想:整個社會環境早已變化得不可同日而語、我們每個人從讀書到就業中間所給予接觸的所有變因,也幾乎沒有一樣事情是能夠真正掌握在自己手裡的,然後我們現在卻大剌剌的準備告訴孩子「你其實可以規劃你自己的未來」,這聽起來不是挺荒唐的嗎?
      所以,想要培養閱讀素養,想要「孩子培養閱讀素養」,而不是「培養孩子的閱讀素養」(◎前者的行動者是「學生」,後者的行動者是「家長及其他」),關鍵恐怕不是「該怎麼讀」「該讀些什麼」,而是提醒孩子,是否有覺悟要成為一名「聰明的笨蛋」:
      你得夠笨,才會花時間去什麼都讀、什麼都學。
      你同時得夠聰明,才能將所讀的、所學的消化吸收,成為自己的東西。
      你得夠笨,才會放下自己的堅持與成見,什麼都聽、什麼都記。
      你同時也得夠聰明,才能將所聽的、所記的,分門別類、慎思明辨出是非對錯。
      閱讀素養,與其說是一種能夠被檢驗能力,不如說是一種學習慣性,目的是為了幫助每一個人(◎不只是孩子)能夠真正找出適合自己使用的競爭能力、能夠擁有開發出更多競爭能力的能力、能夠累積更多競爭條件的能力。
      所以,當在和口口聲聲說著「閱讀素養」的家長與老師溝通時,常常不過五分鐘,我們就會發現,這些標舉著漂亮話語的大人們,其實也挺沒有素養的,然後卻要求他們的孩子擁有過人的閱讀素養,那他們的孩子又怎麼可能辦得到的呢?
      反過來說,當他們明確地知道「該前往的方向」(目標)、該擁有什麼武器(閱讀素養),「成績」(結果)自然就不再是一種「刁難人的標準」,而是一種能力的證明與檢驗了!(如此思考不是顯得客觀許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