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觀點

【學好觀點】閱讀素養單元之五:師長扮演的角色

學好視覺設計: SIN YI LIN / 類型:攝影
 
閱讀素養單元之五:師長扮演的角色
撰文/石廷宇   分類:台北閱讀教育   對象:國小/國中/高中   地區:台北市/士林/天母
 
      面對孩子學習成績持續低落的整體學習環境、面對國文成績每況愈下的教學現場,關於老師的角色定位,其實很多報導都已經做過不少分析與意見提供,諸如:
     〈21世紀老師的13個角色〉《天下雜誌》/(2013/11)
     〈新時代的教師角色〉《親子天下》/(2016/3更新)
     〈面對未來  老師,你準備好了嗎?〉《聯合新聞網》/(2018/3)
      然而,因為終身俸、鐵飯碗才當老師、因為想要改變孩子才當老師、因為想要實踐教育理念才當老師、因為考一張教師證以備不時之需才當老師.....不同的目的,也造就出不同的「師者形象」,不同的內在與外在動機,也都會影響所扮演的身分----「教師」的實際作為與後續的效應。
      原本因為不同的目的所扮演的「教師」,現在又要因為未來趨勢與社會環境變化的關係,再去扮演各種不同的角色,情況顯然就變得比以前複雜更多了。
     當我 必須 扮演  老師 同時必須 扮演  社會期待我扮演的角色。
     那我,到底是扮演誰?
     面對社會的期待、家長的要求、學生的需求、甚至來自教育部的指示,卻沒有人思考教師們的能力是否能夠因應,當閱讀素養儼然成為了如火如荼的教育議題時,老師該扮演哪些角色(又該具備哪些能力),才能因應閱讀素養的培養與提升呢?
 
需求無限,能力有限的老師們
     
     面對新時代與新趨勢,為了滿足年年推陳出新的「教育話題」(最近最熱門的當然是本文所提的“閱讀素養”),各種論談每年、每季都會像工廠一樣持續衍生出許多關於「老師」的「重新定義」(re-define)與「賦義」(difinition given),到底老師們該如何適應?又或者說,真的有所謂的「符合這些標準的教師」?還是,我們只是不斷把對於教育者角色的期待重複「增殖」?然後以「嚴以待人、寬以律己」的標準,嚴格審視那些投身教學現場努力付出的耕耘者,只因為“他們”必須要對“我們的孩子”的「學習結果」負責?(PS.大概就是:我生出來的明明是金枝玉葉,怎麼經過老師們的“巧手”,竟變成了“拐瓜劣棗”的心態)
     「資源有限,慾望無窮」,稍微懂經濟的人都知道這個金句。同樣,為了滿足年年不同的話題性、爭議性、市場性、獲利性等因素,「教育」,曾幾何時也已經徹頭徹尾地商品化得面目全非了。
      從各種檢定衍伸出的各類型補習機構、諸多對未來的預測與猜想衍伸出各種新型教育型態(當然絕對包括學好閱讀)、各種教育議題衍生出琳瑯滿目的學習思維與方法、各種教育商品搭配出產的教育工具與教育專有名詞....etc,唯一不變的是,這些「商品」總要有「人」來教授,而那些人,偏偏時間有限、資源有限,甚至能力有限,他們要如何才能跟得上環境對於人(教師)的能力的不斷要求?然後再將這種(被要求無限放大的)能力轉授給我們的孩子,然後使我們的孩子也能滿足環境對於人的能力的無限要求?
     其結果就是,想當然耳,再也沒有一位老師能夠滿足家長對於孩子的期待了。
     因為這套標準,既不是為孩子設定,也不是為家長設定,更不是為社會設定,而是全衝著「老師」來。(PS.家長們通常的想法是:又沒人逼你當老師!既然你都選擇當老師了,當然就該......)
     一旦理解了這一點,我們才有辦法思考「閱讀素養」究竟是老議題?還是新議題?以及,面對未來,老師與家長該如何協力共作,走出環境的限制與誘導,真正提供對孩子來說友善且正向的學習條件與能力。
     
未來一直來,老師與家長如何走出來
 
    未來一直來,一旦面對成績不好、分數起伏、國文成績低落,家長們首當其衝的焦慮點,通常是「這位老師是否能夠帶領我們的孩子走上正確的、穩定的道路」(PS.而這條道路,多半指的是「成績」這個最顯而易見的判斷指標)。然而,因為考試長期引導教學的關係(PS.且必然如此),成績又與教學無法畫上等號,便會出現----學生在校學習,在外補習,只為了「滿足成績需求」的反應。(PS.因為成績也真的很重要。)
    換言之,為了滿足家長焦慮,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立竿見影地提升孩子的成績。至於孩子的未來長得怎麼樣,未來可能遭遇哪些挑戰、對學生的現狀與能力造成哪些衝擊,沒有成績作為前提,一切都是免談。
     這就是為什麼坊間的補習班仍舊如此林立的原因:社會辨識人才的指標是成績,家長投資的是孩子的成績,孩子需要的競爭門檻也是成績,說得再多關於「教師的各種附加能力」,如果不能幫助孩子「體現成績」,這位教師基本上也就失去了他的權威性。
     所以當聯合新聞網報導中指出:未來新教師的任務之一是「看出孩子的未來發展潛力」時,我們必須要問的問題是:「家長們真的做好了接受傾聽孩子發展潛力的勇氣和心理準備嗎?」(PS.這其中當然也包括,老師們是否真的具備了辨識孩子發展潛力的能力與胸襟)還是,一切回歸追逐成績比較簡單?效果也比較顯著?單純?」
     因為,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事實上沒有人能夠真正給予標準答案。今天的趨勢,可能是明天的落伍。猶記得筆者在大學時期的熱門校系,非傳播相關學系莫屬。但時隔五年後,豬羊變色,傳播相關學系甫踏入社會所面臨的挑戰與競爭,竟是當初誰都沒辦法料到的結果。
     可是家長們不這麼想。(在所有的變數中,成績看來是最容易判別與掌握的了。)
     既然家長們不這麼想,老師們自然就不會這麼做。(在所有作為中,提升成績看來是最明顯有說服力的了。)
     理由很簡單,這是別人家的小孩,我怎麼有辦法負責呢?(至少成績能讓孩子有比較好的可能性...)
     所以,面對未來的衝擊,與其說教學現場的教師們要有「辨識孩子潛力的能力」、「要有辨識未來趨勢的眼光」,不如還原為最基礎、也是家長、師長、學生三者都最能夠掌握的部分----協助累積孩子未來發展所需的能力。
     
    面對未來  老師,你準備好了嗎?〉中,提到的第二、三點,則是指出「老師的身教」與「科技輔助教學」,並強調教師從「指導者」轉而成為「引導者」的身份切換,並且讓「學習權」真正回到孩子身上。
     然而,我們要問的是,無論老師的身份是引導者(Guider)還是指導者(Director/Instructor),學習的主題不是一向都是學生嗎?學習權不是一向都在學生身上嗎?究竟是哪一個環節發生了改變?竟然讓老師的身分改變了,學生突然就有學習權了?那表示,原本的學習權不在學生身上?(那在誰身上?)要不就是這些冠勉堂皇的「教師守則」都是一句句漂亮的口號。
 
     所以學好閱讀才會不斷地去刺激教學現場的每一個角色,思考並且認識自己身分的重要性,因為,面對未來,教學現場的三方對於彼此都有一定程度的責任。若不能認清楚彼此的角色功能,那最後的結果,只會是互相牽絆,而不會是相互協助發展。也就是韓愈所說的:「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翻譯:我學習的是道理,哪裡管對方比我大還比我小呢?)
     那我就要問了,這裡說的「道理」是什麼呢?
 
教師的十三個角色  教學現場的50道陰影
 
     天下雜誌於1996年引介芬蘭教授雷夫拉提出的觀點,強調未來(也已經到了現在)的教師該扮演的十三種角色(PS.這還是2013年的文章)有:
     1.學習技巧和學習障礙的診斷者
     2.心理問題的診斷者
     3.課程設計專家
     4.媒體資源的諮詢顧問
     5.資訊、學習資源的提供者
     6.團隊合作的專家
     7.團體溝通專家
     8.獨立研究、獨立學習的指導者
     9.學生未來社會技巧發展的輔導者
    10.客觀公正的評價者
    11.公共關係專家
    12.社會工作者
    13.未來學專家
 
    看到上述的角色扮演項目,學好閱讀首先想到的是:
    Q1:「成績不好」的學生應該優先詢問哪一種老師?
    是(1)嗎?但他只負責診斷
    Q2:「缺乏學習動力」的學生應該優先詢問哪一種老師?
    是(2)嗎?但他也只負責診斷
    Q3:孩子學習沒有方向、需要明確規劃願景時,他該詢問哪一種老師?
    是(13)嗎?但是學校老師長期待在校園環境,他的未來,究竟是他以為的未來,還是真的有客觀依歸的未來?
 
     再進一步說,套句網路用語:「醒醒吧!擁有上述能力的人,根本不會去當老師啊!!!」(抱頭)
 
     我們是否將對於「全人」的期待,卻要求一位在教學現場(無論國小國中高中),並且肩負成績與升學壓力的老師要能夠肩負如此「超人」的能力?然後再苛責這些教師失職與失能?
     況乎,莫說師範體系的大專院校,就連頂尖大學的校系,也未必能培養出擁有上述13種職能的老師(這還不包括每位老師的學習力高低),那麼,身為家長,我們究竟在期待什麼?
 
     其實就只有一點,確認每位老師都能成為(9)學生未來社會技巧發展的輔導者 ,其他的能力則都以此為圓心向外輻射擴散,為了讓孩子能夠具備在未來社會生存競爭的技巧,並且輔導他們發展出自己的特質與特長,老師們必須具備這個輔導能力。而且這個輔導能力必需要夠強、夠敏銳。
 
     怎麼說?因為一切的學習與教育,都是為了擁有「競爭與生存能力」(the abilities to survive),無論是增進學習技巧、克服學習障礙、修正與緩解心理問題、善用與學習媒體資源、團隊合作與溝通、獨立研究與學習、學習客觀與公正的評價、建立良善的公共關係、投身社會工作、適應未來等等,都是「能力養成」的一環。而這一切,也都端視「學生對於未來社會的想像」來設計與規劃。因此,與其忙碌地扮演13種角色,不如讓老師們能夠專心扮演好一種角色,並且能夠充分發揮。(PS.如此一來,家長們也就能夠用比較客觀的方式檢核老師是否稱職了。)
 
老師不是教知識,而是教孩子如何組織知識成為智慧
 
     學好閱讀認為,一位適任的教學現場的老師(PS.無論教授何種科目,教授哪一個年級),最重要的工作,不是扮演好「教師」(TEACHER),而是扮演好「導師」(Mentor),對於一名Mentor來說,傳遞與傳授知識並不是他教育的重點,而是在於:
     1.知道如何「啟發」(inspire)
     啟發孩子的可能性、啟發家長的可能性、啟發自己的可能性
     2.知道如何「刺激」(stimulate)
     刺激孩子面對挑戰、刺激家長改變心態、刺激自己嘗試未知
     3.知道如何「疏導」(grooming)
     疏導孩子的負能量與錯者、疏導家長的挫折、疏導自己的壓力
     4.知道如何「發掘」(excavation)
     發掘孩子的障礙、發掘家長的缺陷、發掘自己的困境
     5.知道如何「阻擋」(block)
     阻絕孩子的風險、阻絕家長的侷限、阻絕自己的脆弱
   
      學好閱讀認為,一名稱職得閱讀引導師資,不只要能懂得閱讀學生、閱讀家長、閱讀環境,更要能懂得閱讀自己、閱讀“教育”。上述五則抽象的導師法則,與其說是「拿來執行」,不如說用以成為「內在準則」,因為,沒有好的心理意志、心理素質、個人品格,是怎麼樣也無法真正對教育孩子有幫助、有作用的。
     所以學好閱讀才會說:「要辨識一個人適不適合成為老師,就看他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是『智慧的醞釀者』」。
     傳授知識,就是資訊不對等情形下的資訊灌輸與給予。
     醞釀智慧則不然,他必須整理、消化、歸納,並且整合成適當的「營養」,協助引導每位孩子能夠更有效率地成長,並具備在未來能夠競爭與生存的能力。
 
師長扮演的角色:成為「學生」
 
     其實,放大來說,老師們也還是學生。只不過,學生,一般是指還在校學習的人而言的身份;但廣義來說,每個人不都是「社會」這個教學現場的學生嗎?每個人不都是「人生」這個永遠需要學習的時空的學生嗎?又有誰絕對比誰懂更多?又有誰敢自稱自己「全知全能」?
     站在這個思考基礎上,老師雖然身為學生們的Mentor,同時也好像也需要一位Mentor來引導自己了?該是誰呢?
     不就是每天都會接觸的,眼前的那些寶貝學生嗎?
     老師一個人,學生數十人,這些學生背後又承載了一個家庭3-4個人的影響與共拌,換言之,一個學生,可能給予老師的啟發與提升,將有3-4倍那麼深、那麼廣呢!他們,不就是老師們最好的老師嗎?
     誰說老師不能見學生不賢而內自省?
     誰說老師不能見學生賢而思齊?
     學好閱讀的老師們就是這麼想、這麼做的!
學好視覺設計: SIN YI LIN / 類型:攝影
 
閱讀素養單元之五:師長扮演的角色
撰文/石廷宇   分類:台北閱讀教育   對象:國小/國中/高中   地區:台北市/士林/天母
 
      面對孩子學習成績持續低落的整體學習環境、面對國文成績每況愈下的教學現場,關於老師的角色定位,其實很多報導都已經做過不少分析與意見提供,諸如:
     〈21世紀老師的13個角色〉《天下雜誌》/(2013/11)
     〈新時代的教師角色〉《親子天下》/(2016/3更新)
     〈面對未來  老師,你準備好了嗎?〉《聯合新聞網》/(2018/3)
      然而,因為終身俸、鐵飯碗才當老師、因為想要改變孩子才當老師、因為想要實踐教育理念才當老師、因為考一張教師證以備不時之需才當老師.....不同的目的,也造就出不同的「師者形象」,不同的內在與外在動機,也都會影響所扮演的身分----「教師」的實際作為與後續的效應。
      原本因為不同的目的所扮演的「教師」,現在又要因為未來趨勢與社會環境變化的關係,再去扮演各種不同的角色,情況顯然就變得比以前複雜更多了。
     當我 必須 扮演  老師 同時必須 扮演  社會期待我扮演的角色。
     那我,到底是扮演誰?
     面對社會的期待、家長的要求、學生的需求、甚至來自教育部的指示,卻沒有人思考教師們的能力是否能夠因應,當閱讀素養儼然成為了如火如荼的教育議題時,老師該扮演哪些角色(又該具備哪些能力),才能因應閱讀素養的培養與提升呢?
 
需求無限,能力有限的老師們
     
     面對新時代與新趨勢,為了滿足年年推陳出新的「教育話題」(最近最熱門的當然是本文所提的“閱讀素養”),各種論談每年、每季都會像工廠一樣持續衍生出許多關於「老師」的「重新定義」(re-define)與「賦義」(difinition given),到底老師們該如何適應?又或者說,真的有所謂的「符合這些標準的教師」?還是,我們只是不斷把對於教育者角色的期待重複「增殖」?然後以「嚴以待人、寬以律己」的標準,嚴格審視那些投身教學現場努力付出的耕耘者,只因為“他們”必須要對“我們的孩子”的「學習結果」負責?(PS.大概就是:我生出來的明明是金枝玉葉,怎麼經過老師們的“巧手”,竟變成了“拐瓜劣棗”的心態)
     「資源有限,慾望無窮」,稍微懂經濟的人都知道這個金句。同樣,為了滿足年年不同的話題性、爭議性、市場性、獲利性等因素,「教育」,曾幾何時也已經徹頭徹尾地商品化得面目全非了。
      從各種檢定衍伸出的各類型補習機構、諸多對未來的預測與猜想衍伸出各種新型教育型態(當然絕對包括學好閱讀)、各種教育議題衍生出琳瑯滿目的學習思維與方法、各種教育商品搭配出產的教育工具與教育專有名詞....etc,唯一不變的是,這些「商品」總要有「人」來教授,而那些人,偏偏時間有限、資源有限,甚至能力有限,他們要如何才能跟得上環境對於人(教師)的能力的不斷要求?然後再將這種(被要求無限放大的)能力轉授給我們的孩子,然後使我們的孩子也能滿足環境對於人的能力的無限要求?
     其結果就是,想當然耳,再也沒有一位老師能夠滿足家長對於孩子的期待了。
     因為這套標準,既不是為孩子設定,也不是為家長設定,更不是為社會設定,而是全衝著「老師」來。(PS.家長們通常的想法是:又沒人逼你當老師!既然你都選擇當老師了,當然就該......)
     一旦理解了這一點,我們才有辦法思考「閱讀素養」究竟是老議題?還是新議題?以及,面對未來,老師與家長該如何協力共作,走出環境的限制與誘導,真正提供對孩子來說友善且正向的學習條件與能力。
     
未來一直來,老師與家長如何走出來
 
    未來一直來,一旦面對成績不好、分數起伏、國文成績低落,家長們首當其衝的焦慮點,通常是「這位老師是否能夠帶領我們的孩子走上正確的、穩定的道路」(PS.而這條道路,多半指的是「成績」這個最顯而易見的判斷指標)。然而,因為考試長期引導教學的關係(PS.且必然如此),成績又與教學無法畫上等號,便會出現----學生在校學習,在外補習,只為了「滿足成績需求」的反應。(PS.因為成績也真的很重要。)
    換言之,為了滿足家長焦慮,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立竿見影地提升孩子的成績。至於孩子的未來長得怎麼樣,未來可能遭遇哪些挑戰、對學生的現狀與能力造成哪些衝擊,沒有成績作為前提,一切都是免談。
     這就是為什麼坊間的補習班仍舊如此林立的原因:社會辨識人才的指標是成績,家長投資的是孩子的成績,孩子需要的競爭門檻也是成績,說得再多關於「教師的各種附加能力」,如果不能幫助孩子「體現成績」,這位教師基本上也就失去了他的權威性。
     所以當聯合新聞網報導中指出:未來新教師的任務之一是「看出孩子的未來發展潛力」時,我們必須要問的問題是:「家長們真的做好了接受傾聽孩子發展潛力的勇氣和心理準備嗎?」(PS.這其中當然也包括,老師們是否真的具備了辨識孩子發展潛力的能力與胸襟)還是,一切回歸追逐成績比較簡單?效果也比較顯著?單純?」
     因為,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事實上沒有人能夠真正給予標準答案。今天的趨勢,可能是明天的落伍。猶記得筆者在大學時期的熱門校系,非傳播相關學系莫屬。但時隔五年後,豬羊變色,傳播相關學系甫踏入社會所面臨的挑戰與競爭,竟是當初誰都沒辦法料到的結果。
     可是家長們不這麼想。(在所有的變數中,成績看來是最容易判別與掌握的了。)
     既然家長們不這麼想,老師們自然就不會這麼做。(在所有作為中,提升成績看來是最明顯有說服力的了。)
     理由很簡單,這是別人家的小孩,我怎麼有辦法負責呢?(至少成績能讓孩子有比較好的可能性...)
     所以,面對未來的衝擊,與其說教學現場的教師們要有「辨識孩子潛力的能力」、「要有辨識未來趨勢的眼光」,不如還原為最基礎、也是家長、師長、學生三者都最能夠掌握的部分----協助累積孩子未來發展所需的能力。
     
    面對未來  老師,你準備好了嗎?〉中,提到的第二、三點,則是指出「老師的身教」與「科技輔助教學」,並強調教師從「指導者」轉而成為「引導者」的身份切換,並且讓「學習權」真正回到孩子身上。
     然而,我們要問的是,無論老師的身份是引導者(Guider)還是指導者(Director/Instructor),學習的主題不是一向都是學生嗎?學習權不是一向都在學生身上嗎?究竟是哪一個環節發生了改變?竟然讓老師的身分改變了,學生突然就有學習權了?那表示,原本的學習權不在學生身上?(那在誰身上?)要不就是這些冠勉堂皇的「教師守則」都是一句句漂亮的口號。
 
     所以學好閱讀才會不斷地去刺激教學現場的每一個角色,思考並且認識自己身分的重要性,因為,面對未來,教學現場的三方對於彼此都有一定程度的責任。若不能認清楚彼此的角色功能,那最後的結果,只會是互相牽絆,而不會是相互協助發展。也就是韓愈所說的:「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翻譯:我學習的是道理,哪裡管對方比我大還比我小呢?)
     那我就要問了,這裡說的「道理」是什麼呢?
 
教師的十三個角色  教學現場的50道陰影
 
     天下雜誌於1996年引介芬蘭教授雷夫拉提出的觀點,強調未來(也已經到了現在)的教師該扮演的十三種角色(PS.這還是2013年的文章)有:
     1.學習技巧和學習障礙的診斷者
     2.心理問題的診斷者
     3.課程設計專家
     4.媒體資源的諮詢顧問
     5.資訊、學習資源的提供者
     6.團隊合作的專家
     7.團體溝通專家
     8.獨立研究、獨立學習的指導者
     9.學生未來社會技巧發展的輔導者
    10.客觀公正的評價者
    11.公共關係專家
    12.社會工作者
    13.未來學專家
 
    看到上述的角色扮演項目,學好閱讀首先想到的是:
    Q1:「成績不好」的學生應該優先詢問哪一種老師?
    是(1)嗎?但他只負責診斷
    Q2:「缺乏學習動力」的學生應該優先詢問哪一種老師?
    是(2)嗎?但他也只負責診斷
    Q3:孩子學習沒有方向、需要明確規劃願景時,他該詢問哪一種老師?
    是(13)嗎?但是學校老師長期待在校園環境,他的未來,究竟是他以為的未來,還是真的有客觀依歸的未來?
 
     再進一步說,套句網路用語:「醒醒吧!擁有上述能力的人,根本不會去當老師啊!!!」(抱頭)
 
     我們是否將對於「全人」的期待,卻要求一位在教學現場(無論國小國中高中),並且肩負成績與升學壓力的老師要能夠肩負如此「超人」的能力?然後再苛責這些教師失職與失能?
     況乎,莫說師範體系的大專院校,就連頂尖大學的校系,也未必能培養出擁有上述13種職能的老師(這還不包括每位老師的學習力高低),那麼,身為家長,我們究竟在期待什麼?
 
     其實就只有一點,確認每位老師都能成為(9)學生未來社會技巧發展的輔導者 ,其他的能力則都以此為圓心向外輻射擴散,為了讓孩子能夠具備在未來社會生存競爭的技巧,並且輔導他們發展出自己的特質與特長,老師們必須具備這個輔導能力。而且這個輔導能力必需要夠強、夠敏銳。
 
     怎麼說?因為一切的學習與教育,都是為了擁有「競爭與生存能力」(the abilities to survive),無論是增進學習技巧、克服學習障礙、修正與緩解心理問題、善用與學習媒體資源、團隊合作與溝通、獨立研究與學習、學習客觀與公正的評價、建立良善的公共關係、投身社會工作、適應未來等等,都是「能力養成」的一環。而這一切,也都端視「學生對於未來社會的想像」來設計與規劃。因此,與其忙碌地扮演13種角色,不如讓老師們能夠專心扮演好一種角色,並且能夠充分發揮。(PS.如此一來,家長們也就能夠用比較客觀的方式檢核老師是否稱職了。)
 
老師不是教知識,而是教孩子如何組織知識成為智慧
 
     學好閱讀認為,一位適任的教學現場的老師(PS.無論教授何種科目,教授哪一個年級),最重要的工作,不是扮演好「教師」(TEACHER),而是扮演好「導師」(Mentor),對於一名Mentor來說,傳遞與傳授知識並不是他教育的重點,而是在於:
     1.知道如何「啟發」(inspire)
     啟發孩子的可能性、啟發家長的可能性、啟發自己的可能性
     2.知道如何「刺激」(stimulate)
     刺激孩子面對挑戰、刺激家長改變心態、刺激自己嘗試未知
     3.知道如何「疏導」(grooming)
     疏導孩子的負能量與錯者、疏導家長的挫折、疏導自己的壓力
     4.知道如何「發掘」(excavation)
     發掘孩子的障礙、發掘家長的缺陷、發掘自己的困境
     5.知道如何「阻擋」(block)
     阻絕孩子的風險、阻絕家長的侷限、阻絕自己的脆弱
   
      學好閱讀認為,一名稱職得閱讀引導師資,不只要能懂得閱讀學生、閱讀家長、閱讀環境,更要能懂得閱讀自己、閱讀“教育”。上述五則抽象的導師法則,與其說是「拿來執行」,不如說用以成為「內在準則」,因為,沒有好的心理意志、心理素質、個人品格,是怎麼樣也無法真正對教育孩子有幫助、有作用的。
     所以學好閱讀才會說:「要辨識一個人適不適合成為老師,就看他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是『智慧的醞釀者』」。
     傳授知識,就是資訊不對等情形下的資訊灌輸與給予。
     醞釀智慧則不然,他必須整理、消化、歸納,並且整合成適當的「營養」,協助引導每位孩子能夠更有效率地成長,並具備在未來能夠競爭與生存的能力。
 
師長扮演的角色:成為「學生」
 
     其實,放大來說,老師們也還是學生。只不過,學生,一般是指還在校學習的人而言的身份;但廣義來說,每個人不都是「社會」這個教學現場的學生嗎?每個人不都是「人生」這個永遠需要學習的時空的學生嗎?又有誰絕對比誰懂更多?又有誰敢自稱自己「全知全能」?
     站在這個思考基礎上,老師雖然身為學生們的Mentor,同時也好像也需要一位Mentor來引導自己了?該是誰呢?
     不就是每天都會接觸的,眼前的那些寶貝學生嗎?
     老師一個人,學生數十人,這些學生背後又承載了一個家庭3-4個人的影響與共拌,換言之,一個學生,可能給予老師的啟發與提升,將有3-4倍那麼深、那麼廣呢!他們,不就是老師們最好的老師嗎?
     誰說老師不能見學生不賢而內自省?
     誰說老師不能見學生賢而思齊?
     學好閱讀的老師們就是這麼想、這麼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