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觀點

【學好觀點】閱讀素養單元之四:家長扮演的角色

學好視覺設計: SIN YI LIN / 類型:攝影
閱讀素養單元之四:家長扮演的角色
撰文/石廷宇   分類:台北閱讀教育   對象:國小/國中/高中   地區:台北市/士林/天母
 
閱讀素養的評判標準背後的意義
       根據PISA閱讀評量的基準(當然PISA≠閱讀素養),閱讀素養評比一共可分為以下三種向度:
      A.擷取與檢索能力能從閱讀的文本中,找到所需的資訊。
      B.統整與解釋閱讀後,能否正確解讀資訊的意義。
      C.省思與評鑑將所讀內容與原有知識、想法和經驗相連結,綜合判斷後,提出自己的觀點。
      這三者,大概也是國教署(或是教育部)在推動全國校園提升閱讀素養時的基本施策依據。
      而在以「提升閱讀素養」為號召的同時,我們最常看到的論述形式大體如下:
     “當世界各國的教育都在轉型為「以學生為中心」,看重學生「如何學」,多於老師 「教什麼」。如何讓學生、教師、家長,成為互動交流的「學習共同體」,而不是單向 的「你教我聽」,需要學校、教師改變教學的思維,重視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讓學生擁有閱讀學習的方法和策略,學會主動求知、學會閱讀中的美感與喜悅,創造屬於自己未來的進行式。”---〈PISA 閱讀素養評量對十二年國教 閱讀教學的意涵 〉孫劍秋、林孟君
      我們可以從中發現(或是上網搜尋一系列相關「閱讀素養」的分析評論),這類看似有建設性,實際上淪為「口號式的教育理念」與「口號式素養教育方法」的論述幾乎無所不在。
      換言之,雖然一時之間(也已經呼告5~6年了)「閱讀素養」蔚為教育風潮,但教學現場與家庭現場的落實,卻仍然乏人提供較為具完整性的實踐軌跡,而這也就是筆者之所以撰寫本篇文章的核心關懷---關於累積孩子的「閱讀素養」,家長究竟該扮演什麼角色?
 
身為家長,您有閱讀素養嗎?
 
      對「你有freestyle嗎?」還有印象嗎?唱歌可以有freestyle、表達可以有freestyle,但「閱讀」,甚至建立在要「累積閱讀素養」的目的性、功能性上,能freestyle嗎?有freestyle嗎?
       先說結論,建立「學習共同體」的良善立意基礎上,教師、家長、學生(孩子)三者之間的運作邏輯,最後往往成為一個「倒三角形」的學習結構:老師和家長(排名不分高低),全都站在「學生」的上頭,以指導棋的方式居高臨下給予學生「看似建議,實則命令」的「閱讀指導」。(相信這個場景孩子們都並不陌生)(PS.老師因為職業、專業上的需求,以及「本職科目」的自信,通常會出現的閱讀教育偏差,我們將會在下一篇〈閱讀素養單元之五:導師扮演的角色〉多做說明。)
      也因為這種實踐的偏差,最終的結果,無法真正對孩子的閱讀素養有比較顯著的累積與提升。因此,本文更著重的是,家長在這個學習共同體中所扮演的決定性角色,那就是「家長本身是否具備閱讀素養」。(沒錯,決定性角色並不是老師!這一點,之後會再說明)
      而簡單的閱讀素養自我審核標準,粗淺的各位家長也可以用上述PISA的標準來評量看看:擷取與檢索能力、統整與解釋能力、省思與評鑑能力,相信結果非常有趣:在學好針對家長所做過的統計詢問中,大部分的家長們(其中多為企業主、高階主管、醫師、律師、工程師、老師...etc)其實並沒有將自身閱讀理解的能力做過系統性的分析與歸納,而是憑經驗整合為一種模糊的閱讀敏銳度(或者說是閱讀的經驗值),也因為缺乏有效的轉化,使得這種屬於家長自身的閱讀經驗累積,在面對親子教育、尤其是親子閱讀素養的培育過程中,產生了巨大的落差----「為什麼那麼簡單,我的孩子卻不理解?」「為什麼文章表達得那麼清楚,我的孩子卻無法清楚掌握?」
      因此,我們歸納了幾點關於家長們閱讀素養的實際情況:
 
當家長們自己並不具備閱讀素養,卻認為自己有閱讀素養---「讀物」變「毒物」
 
       這種情形,是所有家庭教育衝突中,最常見的一種。
       家長們站在「生長序列的優勢端」,居高臨下地以自己的生命經驗與學習歷程作為顛撲不破的真理,自己並沒有仔細的省思究竟具不具備閱讀素養,卻給予孩子不可質疑的「素養規範」:什麼年紀該讀什麼、什麼年級該讀什麼、什麼身分該讀什麼、什麼讀物一定要讀、什麼讀物碰都不能碰。必要的時候,甚至於學校老師互為表裡,提供超越孩子所能理解、體會範圍的讀物,等到孩子無法表現出滿足父母與老師的期待時(無論是深度或是廣度),所得到的卻只有一句「那是因為你不夠認真」「那是因為你讀書的時候都不專心」「那是因為你不了解其中的美」。
      這種負面閱讀經驗的傳承,所出現的往往是與當初的立意背道而馳的「強加的善意」與「突顯出孩子在閱讀素養上的落差」,反而只可能將孩子越來越推離閱讀這件事,而家長與老師卻不自知。
 
當家長普遍具有一定閱讀素養,卻缺乏教育素養的心態---「素養」變「速養」
 
      家長們普遍都有一定水準「閱讀素養」,卻沒有體系性整理自己的素養的能力,更缺乏將這樣的閱讀素養以「同理心」的方式轉化、移嫁給孩子,(P.S因為這樣的閱讀素養,有時需要的遠遠不只是「閱讀的量」、「閱讀的質」、「閱讀測驗」,而是需要「時間」來醞釀、錘煉,有時甚至是「無法預期的機會教育」。而這些,往往是家長與老師們無法等待的-->受制於台灣教育思維中對於「學習成果需要立竿見影」的投資迷思)
      因為這種講求「可視、即時成果」心態上的偏誤,需要時間與精力投資與追蹤的「素養」,逐漸被可以被評估與丈量的「速養」所取代。「考試」最終成為了檢驗孩子是否讀懂的唯一標準。分數重新站上了評價孩子的「客觀」標準。
      加上家長們通常不願意承認自己屬於「追求速成」、「短視教育近利」的功利人士,使得他們必須搬出過往的教育經驗來為自己眼前的教育行為背書,所以,自然會出現「我們那個年代不也是這樣?」「我們那個年代哪有什麼閱讀素養?還不是.....」而老師們,也因為必須配合家長們的期待,而在推動閱讀素養的過程中,逐漸向「分數」與「成績」,朝向「標準答案」靠攏。
      這一切,就邏輯來說,其實是相當合理,也是可以預期的結果。     
 
家長所具有的閱讀素養,受限於個人學習與經驗---「閱讀」變「躍讀」
 
      確認家長們普遍具有「閱讀素養」的前提(當然這個取樣的標準受限於我們所調查的區域),反而才成為閱讀素養的抗力。(或許說:所有的受限於知識經驗的「閱讀提示」,都可能成為孩子們累積閱讀素養的抗力)
      怎麼說?
      從《弟子規》到《古文觀止》,從《茶花女》到《基督山恩仇記》,從《論語》到《紅樓夢》,從《梅岡城故事》到《阿Q正傳》,每年到了寒暑假,看看網路上、校園裡流傳的各色「假期書單」,我們或許可以一窺一二:為了避免看到不夠優質的書(?)、為了省去一本一本挑的麻煩(??),直接看別人(那些名人、老師)的推薦、直接攫取其他學校的書單重整,成了最簡單、簡易的捷徑。(PS.不好說那些書單裡的某些心得也可以在網路上參考....)
      那些原本需要投資時間與精力與孩子在書店、在圖書館裡,一本一本書嘗試、碰撞、跌宕的經驗,全部都因為「過去的閱讀素養的痕跡」、「其他人的閱讀體驗與建議」、「累積閱讀素養的標準答案」,而化約為一張張「百大好讀書單」、「閱讀磐石書單」等等。
      孩子們累積閱讀素養的過程,也從「閱讀」(領域廣博、深淺混雜、雅俗交替),一下子跳入了「躍讀」:只讀經典就好,何必浪費時間讀那些「不入流的作品」;讀經典的時間都來不及了,哪還有時間一本本嘗試不夠好的作品?
      但是我們在進行過濾的同時,往往忘了,關於「篩選閱讀材料」本身,也代表一種建立價值觀的過程。然而,家長與教師卻常為了「節省時間」,將對孩子來說極其重要的「建立自己的閱讀品味」這件事徹頭徹尾地他們的閱讀體驗過程中剝奪了。而這一「躍」,既躍過了「摸索自己的品味」,也躍過了「嘗試閱讀失敗」這兩個累積閱讀素養的重要過程。
      
培養孩子的閱讀素養,該怎麼做?
 
       如果您已經讀本文到這個階段,不是您非常有閱讀耐心,就是您真的想要培養孩子的閱讀素養。那麼,我們一起來這麼做吧!
 
(一)親子共學,不等於「一起讀」
         親子共讀/共學,不見得就一定要「一起讀、甚至要求強烈的互動」,更重要的是:陪伴。身為家長,您大可在一旁看您想看的、讀您想讀的(不建議使用數位媒體),甚至時不時像孩子提問(PS.提自己目前所讀、所遇的問題,而不是問孩子所讀所遇),家長先試著建立「共讀情境」,邀請孩子參與,同時培養孩子傾聽與抽象思考的能力。
      一方面,家長也可以藉此訓練自己的轉述(故事)的能力,累積「屬於家長自己的」閱讀素養(沒錯,其實家長也不是總是萬能的!)二方面,也可以透過潛移默化/以身作則,提供一個身教範本,讓孩子知道:如果自己在閱讀上遇到難解的瓶頸,也可以仿效爸媽,提出心中的疑惑。
      如此一來,不只閱讀時遇到困惑孩子會主動提出,連帶在生活上、校園中所遭遇的問題,也就更能坦然地提出與父母共同討論了!
 
(二)閱讀,不等於「寫學習單」與「讀書心得」
      由於「閱讀素養」評比低落,已有太多學校、老師,無所不用其極地規劃各種學習活動,要實際地「累積」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這些活動本意都是良善。但是,伴隨著太多科目、太多類型、太多目的「閱讀」,孩子們無形之中,已不再是為了「充實自己的能力」、「擴充自己的閱讀素養」,而更像是「滿足師長的學習驗證」、「寫滿老師要求的學習單」(PS.這還不包括有些學習單內容千奇百怪、充滿師長的偏見)
      加之閱讀素養的提升,以轉成由上而下的教育評鑑的一環,一旦目的失準,重心自然也不再是聚焦在「孩子」身上,而轉而成為「學習單」的填寫數量 。
      那麼,孩子的閱讀效率誰來把關?孩子的閱讀深度誰來測量?孩子的學習困境誰來協助?孩子的理解正確與否誰來引導?為了衝刺教學「績效」而開出的大量「閱讀學習單」,最後反而成為孩子們提升閱讀素養最沈重的枷鎖。為什麼?
      一本《三國演義》,又豈是一張寥寥幾題學習單能夠含括?然而,曾幾何時老師的重點已非「孩子的實際閱讀感受」,而是「一學期累積的學習單的數量多寡」(PS.這兩者可是完全不同的!)
 
(三)閱讀素養,不是用來考試的
    「閱讀」這件事,一旦「PISA化」了,他就有了可以供評斷的標準,也就成了一門「測驗」。既然有測驗,就會有高下良窳之分,也自然就會相應有「業績考量」。可能是針對性的測驗練習、也可能是以PISA為名的「補習」。而之所以PISA一直未成為「顯學」,最大的原因,我想是在於他還不夠有「影響力」。因為它“還”不像托福(TOFEL)和雅思(IELTS)那樣,「成績」會左右學生未來的選擇。(PS.我相信他原本/正有這個企圖。但依照這股推動力,也許會有這麼一天....)但,換種角度思考,我們絕不會說「托福成績好」等於英語能力好,而是僅代表了某種審核機制中的優勢。
      然而,「閱讀素養」不然。
      不同的閱讀偏好,自然會累積出不同的閱讀體質;不同的閱讀習慣,也會造就出不同的閱讀素養。這些,都與並不能「閱讀能力好壞」劃上等號。還必須搭配上各種讀者的變數,包括:個性、學歷、家庭環境、學校環境、所接觸的老師、同儕等等,綜合成一個人現在所具備的基準閱讀素養。
      舉例來說,如果一個生性害羞的孩子,他自然在表達自己觀點上,要較生性活潑的孩子來得更為羞澀。一個較喜歡看故事書的同學,他在掌握資訊型文章、較具邏輯性的文章時,也可能要比長時間接觸科技、天文方面興趣的同學要來得偏弱。反之,偏愛工程、商學類文章的讀者,在接觸浪漫感性的文章時,就可能顯得左支右絀。
      所以,貿然地以「閱讀素養」來做為判斷孩子閱讀能力的基準,或是簡化為PISA就是一切,事實上仍然是有欠公允的。
 
(四)家長自己本身就是一把量尺
      也就是因為評判「閱讀素養」的標準模糊,我們才特別提出「家長」這個角色的重要性。
      作為第一線接觸、觀察孩子,甚至養成孩子的推手,家長本身就代表某種閱讀素養的醞釀元素之一。家長長時間接觸手機與平板,孩子自然很難主動拿起書本;家長自己本身有特殊的閱讀偏好,孩子自然也就會受到耳濡目染;家長自身的學習動機不足、對於培養閱讀素養沒有動力,孩子自然也就缺乏對於閱讀素養的敏感度與迫切性。一旦這把尺的失準了、目的性模糊了,孩子也就失去了可以參考丈量的依據。這裡的參考依據,不是指「建議孩子該讀什麼、要讀什麼」,而是「讓孩子看到家長的學習動力」。
      所以我們要說,想要培養孩子的閱讀素養,身為家長其實是非常辛苦的。
      必須本身就有對於閱讀素養的迫切需求、願意在工作之餘抽空精進自己、願意用更高的標準檢核自己的閱讀能力、累積自己的閱讀素養,接觸不屬於自己領域或者自己並不真的那麼有興趣的領域,同時還要從中找出趣味。
      這麼說起來,閱讀其實有點像是「飲食」,家長自己都挑食了,又怎麼能夠期待孩子不偏食呢?
 
是「家長」,也是「學生」
 
      因此,在累計閱讀素養的實踐過程中,家長扮演的角色,與其說是「以身作則」,不如說是「身分轉換」。卸下「家長」這個身分,從新理解學習閱讀對於自己、對於孩子的意義。
      家長,其實也是「學生」。
      家長,其實也需要「持續學習」。
      家長,其實對於「閱讀素養」也有迫切的需求。
      因為家長的「萬能感」,僅止於家庭環境內,僅代表「生長序列上的優勢」與「經驗累積的時間週期較長」(PS.對!就真的是靠吃米吃鹽吃比較多),而並不意味著真的擁有優於孩子的思維和思辨能力。當家長們跨入工作領域後,事實上,這種「萬能感」也就消失了。
      然而,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我們如何能在家長的思維停滯不前的情況下,期待孩子能夠擁有過人的閱讀理解能力?
      或者換個想法,何不利用孩子成長的階段,何不利用孩子正急需累積閱讀素養的學習階段,重新拾回「學生」身分,他們累積他們的,你累積你的,與孩子共同為了彼此的下一階段的人生而努力?
      現在已經不再是「孩子!我們希望你比我們還要好!」(PS.代表家長已放棄學習)的年代了。
      現在應該是,「孩子,讓我們一起變學好」(PS.代表家長仍決心學習)的年代了!
學好視覺設計: SIN YI LIN / 類型:攝影
閱讀素養單元之四:家長扮演的角色
撰文/石廷宇   分類:台北閱讀教育   對象:國小/國中/高中   地區:台北市/士林/天母
 
閱讀素養的評判標準背後的意義
       根據PISA閱讀評量的基準(當然PISA≠閱讀素養),閱讀素養評比一共可分為以下三種向度:
      A.擷取與檢索能力能從閱讀的文本中,找到所需的資訊。
      B.統整與解釋閱讀後,能否正確解讀資訊的意義。
      C.省思與評鑑將所讀內容與原有知識、想法和經驗相連結,綜合判斷後,提出自己的觀點。
      這三者,大概也是國教署(或是教育部)在推動全國校園提升閱讀素養時的基本施策依據。
      而在以「提升閱讀素養」為號召的同時,我們最常看到的論述形式大體如下:
     “當世界各國的教育都在轉型為「以學生為中心」,看重學生「如何學」,多於老師 「教什麼」。如何讓學生、教師、家長,成為互動交流的「學習共同體」,而不是單向 的「你教我聽」,需要學校、教師改變教學的思維,重視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讓學生擁有閱讀學習的方法和策略,學會主動求知、學會閱讀中的美感與喜悅,創造屬於自己未來的進行式。”---〈談 PISA 閱讀素養評量對十二年國教 閱讀教學的意涵 〉孫劍秋、林孟君
      我們可以從中發現(或是上網搜尋一系列相關「閱讀素養」的分析評論),這類看似有建設性,實際上淪為「口號式的教育理念」與「口號式素養教育方法」的論述幾乎無所不在。
      換言之,雖然一時之間(也已經呼告5~6年了)「閱讀素養」蔚為教育風潮,但教學現場與家庭現場的落實,卻仍然乏人提供較為具完整性的實踐軌跡,而這也就是筆者之所以撰寫本篇文章的核心關懷---關於累積孩子的「閱讀素養」,家長究竟該扮演什麼角色?
 
身為家長,您有閱讀素養嗎?
 
      對「你有freestyle嗎?」還有印象嗎?唱歌可以有freestyle、表達可以有freestyle,但「閱讀」,甚至建立在要「累積閱讀素養」的目的性、功能性上,能freestyle嗎?有freestyle嗎?
       先說結論,建立「學習共同體」的良善立意基礎上,教師、家長、學生(孩子)三者之間的運作邏輯,最後往往成為一個「倒三角形」的學習結構:老師和家長(排名不分高低),全都站在「學生」的上頭,以指導棋的方式居高臨下給予學生「看似建議,實則命令」的「閱讀指導」。(相信這個場景孩子們都並不陌生)(PS.老師因為職業、專業上的需求,以及「本職科目」的自信,通常會出現的閱讀教育偏差,我們將會在下一篇〈閱讀素養單元之五:導師扮演的角色〉多做說明。)
      也因為這種實踐的偏差,最終的結果,無法真正對孩子的閱讀素養有比較顯著的累積與提升。因此,本文更著重的是,家長在這個學習共同體中所扮演的決定性角色,那就是「家長本身是否具備閱讀素養」。(沒錯,決定性角色並不是老師!這一點,之後會再說明)
      而簡單的閱讀素養自我審核標準,粗淺的各位家長也可以用上述PISA的標準來評量看看:擷取與檢索能力、統整與解釋能力、省思與評鑑能力,相信結果非常有趣:在學好針對家長所做過的統計詢問中,大部分的家長們(其中多為企業主、高階主管、醫師、律師、工程師、老師...etc)其實並沒有將自身閱讀理解的能力做過系統性的分析與歸納,而是憑經驗整合為一種模糊的閱讀敏銳度(或者說是閱讀的經驗值),也因為缺乏有效的轉化,使得這種屬於家長自身的閱讀經驗累積,在面對親子教育、尤其是親子閱讀素養的培育過程中,產生了巨大的落差----「為什麼那麼簡單,我的孩子卻不理解?」「為什麼文章表達得那麼清楚,我的孩子卻無法清楚掌握?」
      因此,我們歸納了幾點關於家長們閱讀素養的實際情況:
 
當家長們自己並不具備閱讀素養,卻認為自己有閱讀素養---「讀物」變「毒物」
 
       這種情形,是所有家庭教育衝突中,最常見的一種。
       家長們站在「生長序列的優勢端」,居高臨下地以自己的生命經驗與學習歷程作為顛撲不破的真理,自己並沒有仔細的省思究竟具不具備閱讀素養,卻給予孩子不可質疑的「素養規範」:什麼年紀該讀什麼、什麼年級該讀什麼、什麼身分該讀什麼、什麼讀物一定要讀、什麼讀物碰都不能碰。必要的時候,甚至於學校老師互為表裡,提供超越孩子所能理解、體會範圍的讀物,等到孩子無法表現出滿足父母與老師的期待時(無論是深度或是廣度),所得到的卻只有一句「那是因為你不夠認真」「那是因為你讀書的時候都不專心」「那是因為你不了解其中的美」。
      這種負面閱讀經驗的傳承,所出現的往往是與當初的立意背道而馳的「強加的善意」與「突顯出孩子在閱讀素養上的落差」,反而只可能將孩子越來越推離閱讀這件事,而家長與老師卻不自知。
 
當家長普遍具有一定閱讀素養,卻缺乏教育素養的心態---「素養」變「速養」
 
      家長們普遍都有一定水準「閱讀素養」,卻沒有體系性整理自己的素養的能力,更缺乏將這樣的閱讀素養以「同理心」的方式轉化、移嫁給孩子,(P.S因為這樣的閱讀素養,有時需要的遠遠不只是「閱讀的量」、「閱讀的質」、「閱讀測驗」,而是需要「時間」來醞釀、錘煉,有時甚至是「無法預期的機會教育」。而這些,往往是家長與老師們無法等待的-->受制於台灣教育思維中對於「學習成果需要立竿見影」的投資迷思)
      因為這種講求「可視、即時成果」心態上的偏誤,需要時間與精力投資與追蹤的「素養」,逐漸被可以被評估與丈量的「速養」所取代。「考試」最終成為了檢驗孩子是否讀懂的唯一標準。分數重新站上了評價孩子的「客觀」標準。
      加上家長們通常不願意承認自己屬於「追求速成」、「短視教育近利」的功利人士,使得他們必須搬出過往的教育經驗來為自己眼前的教育行為背書,所以,自然會出現「我們那個年代不也是這樣?」「我們那個年代哪有什麼閱讀素養?還不是.....」而老師們,也因為必須配合家長們的期待,而在推動閱讀素養的過程中,逐漸向「分數」與「成績」,朝向「標準答案」靠攏。
      這一切,就邏輯來說,其實是相當合理,也是可以預期的結果。     
 
家長所具有的閱讀素養,受限於個人學習與經驗---「閱讀」變「躍讀」
 
      確認家長們普遍具有「閱讀素養」的前提(當然這個取樣的標準受限於我們所調查的區域),反而才成為閱讀素養的抗力。(或許說:所有的受限於知識經驗的「閱讀提示」,都可能成為孩子們累積閱讀素養的抗力)
      怎麼說?
      從《弟子規》到《古文觀止》,從《茶花女》到《基督山恩仇記》,從《論語》到《紅樓夢》,從《梅岡城故事》到《阿Q正傳》,每年到了寒暑假,看看網路上、校園裡流傳的各色「假期書單」,我們或許可以一窺一二:為了避免看到不夠優質的書(?)、為了省去一本一本挑的麻煩(??),直接看別人(那些名人、老師)的推薦、直接攫取其他學校的書單重整,成了最簡單、簡易的捷徑。(PS.不好說那些書單裡的某些心得也可以在網路上參考....)
      那些原本需要投資時間與精力與孩子在書店、在圖書館裡,一本一本書嘗試、碰撞、跌宕的經驗,全部都因為「過去的閱讀素養的痕跡」、「其他人的閱讀體驗與建議」、「累積閱讀素養的標準答案」,而化約為一張張「百大好讀書單」、「閱讀磐石書單」等等。
      孩子們累積閱讀素養的過程,也從「閱讀」(領域廣博、深淺混雜、雅俗交替),一下子跳入了「躍讀」:只讀經典就好,何必浪費時間讀那些「不入流的作品」;讀經典的時間都來不及了,哪還有時間一本本嘗試不夠好的作品?
      但是我們在進行過濾的同時,往往忘了,關於「篩選閱讀材料」本身,也代表一種建立價值觀的過程。然而,家長與教師卻常為了「節省時間」,將對孩子來說極其重要的「建立自己的閱讀品味」這件事徹頭徹尾地他們的閱讀體驗過程中剝奪了。而這一「躍」,既躍過了「摸索自己的品味」,也躍過了「嘗試閱讀失敗」這兩個累積閱讀素養的重要過程。
      
培養孩子的閱讀素養,該怎麼做?
 
       如果您已經讀本文到這個階段,不是您非常有閱讀耐心,就是您真的想要培養孩子的閱讀素養。那麼,我們一起來這麼做吧!
 
(一)親子共學,不等於「一起讀」
         親子共讀/共學,不見得就一定要「一起讀、甚至要求強烈的互動」,更重要的是:陪伴。身為家長,您大可在一旁看您想看的、讀您想讀的(不建議使用數位媒體),甚至時不時像孩子提問(PS.提自己目前所讀、所遇的問題,而不是問孩子所讀所遇),家長先試著建立「共讀情境」,邀請孩子參與,同時培養孩子傾聽與抽象思考的能力。
      一方面,家長也可以藉此訓練自己的轉述(故事)的能力,累積「屬於家長自己的」閱讀素養(沒錯,其實家長也不是總是萬能的!)二方面,也可以透過潛移默化/以身作則,提供一個身教範本,讓孩子知道:如果自己在閱讀上遇到難解的瓶頸,也可以仿效爸媽,提出心中的疑惑。
      如此一來,不只閱讀時遇到困惑孩子會主動提出,連帶在生活上、校園中所遭遇的問題,也就更能坦然地提出與父母共同討論了!
 
(二)閱讀,不等於「寫學習單」與「讀書心得」
      由於「閱讀素養」評比低落,已有太多學校、老師,無所不用其極地規劃各種學習活動,要實際地「累積」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這些活動本意都是良善。但是,伴隨著太多科目、太多類型、太多目的「閱讀」,孩子們無形之中,已不再是為了「充實自己的能力」、「擴充自己的閱讀素養」,而更像是「滿足師長的學習驗證」、「寫滿老師要求的學習單」(PS.這還不包括有些學習單內容千奇百怪、充滿師長的偏見)
      加之閱讀素養的提升,以轉成由上而下的教育評鑑的一環,一旦目的失準,重心自然也不再是聚焦在「孩子」身上,而轉而成為「學習單」的填寫數量 。
      那麼,孩子的閱讀效率誰來把關?孩子的閱讀深度誰來測量?孩子的學習困境誰來協助?孩子的理解正確與否誰來引導?為了衝刺教學「績效」而開出的大量「閱讀學習單」,最後反而成為孩子們提升閱讀素養最沈重的枷鎖。為什麼?
      一本《三國演義》,又豈是一張寥寥幾題學習單能夠含括?然而,曾幾何時老師的重點已非「孩子的實際閱讀感受」,而是「一學期累積的學習單的數量多寡」(PS.這兩者可是完全不同的!)
 
(三)閱讀素養,不是用來考試的
    「閱讀」這件事,一旦「PISA化」了,他就有了可以供評斷的標準,也就成了一門「測驗」。既然有測驗,就會有高下良窳之分,也自然就會相應有「業績考量」。可能是針對性的測驗練習、也可能是以PISA為名的「補習」。而之所以PISA一直未成為「顯學」,最大的原因,我想是在於他還不夠有「影響力」。因為它“還”不像托福(TOFEL)和雅思(IELTS)那樣,「成績」會左右學生未來的選擇。(PS.我相信他原本/正有這個企圖。但依照這股推動力,也許會有這麼一天....)但,換種角度思考,我們絕不會說「托福成績好」等於英語能力好,而是僅代表了某種審核機制中的優勢。
      然而,「閱讀素養」不然。
      不同的閱讀偏好,自然會累積出不同的閱讀體質;不同的閱讀習慣,也會造就出不同的閱讀素養。這些,都與並不能「閱讀能力好壞」劃上等號。還必須搭配上各種讀者的變數,包括:個性、學歷、家庭環境、學校環境、所接觸的老師、同儕等等,綜合成一個人現在所具備的基準閱讀素養。
      舉例來說,如果一個生性害羞的孩子,他自然在表達自己觀點上,要較生性活潑的孩子來得更為羞澀。一個較喜歡看故事書的同學,他在掌握資訊型文章、較具邏輯性的文章時,也可能要比長時間接觸科技、天文方面興趣的同學要來得偏弱。反之,偏愛工程、商學類文章的讀者,在接觸浪漫感性的文章時,就可能顯得左支右絀。
      所以,貿然地以「閱讀素養」來做為判斷孩子閱讀能力的基準,或是簡化為PISA就是一切,事實上仍然是有欠公允的。
 
(四)家長自己本身就是一把量尺
      也就是因為評判「閱讀素養」的標準模糊,我們才特別提出「家長」這個角色的重要性。
      作為第一線接觸、觀察孩子,甚至養成孩子的推手,家長本身就代表某種閱讀素養的醞釀元素之一。家長長時間接觸手機與平板,孩子自然很難主動拿起書本;家長自己本身有特殊的閱讀偏好,孩子自然也就會受到耳濡目染;家長自身的學習動機不足、對於培養閱讀素養沒有動力,孩子自然也就缺乏對於閱讀素養的敏感度與迫切性。一旦這把尺的失準了、目的性模糊了,孩子也就失去了可以參考丈量的依據。這裡的參考依據,不是指「建議孩子該讀什麼、要讀什麼」,而是「讓孩子看到家長的學習動力」。
      所以我們要說,想要培養孩子的閱讀素養,身為家長其實是非常辛苦的。
      必須本身就有對於閱讀素養的迫切需求、願意在工作之餘抽空精進自己、願意用更高的標準檢核自己的閱讀能力、累積自己的閱讀素養,接觸不屬於自己領域或者自己並不真的那麼有興趣的領域,同時還要從中找出趣味。
      這麼說起來,閱讀其實有點像是「飲食」,家長自己都挑食了,又怎麼能夠期待孩子不偏食呢?
 
是「家長」,也是「學生」
 
      因此,在累計閱讀素養的實踐過程中,家長扮演的角色,與其說是「以身作則」,不如說是「身分轉換」。卸下「家長」這個身分,從新理解學習閱讀對於自己、對於孩子的意義。
      家長,其實也是「學生」。
      家長,其實也需要「持續學習」。
      家長,其實對於「閱讀素養」也有迫切的需求。
      因為家長的「萬能感」,僅止於家庭環境內,僅代表「生長序列上的優勢」與「經驗累積的時間週期較長」(PS.對!就真的是靠吃米吃鹽吃比較多),而並不意味著真的擁有優於孩子的思維和思辨能力。當家長們跨入工作領域後,事實上,這種「萬能感」也就消失了。
      然而,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我們如何能在家長的思維停滯不前的情況下,期待孩子能夠擁有過人的閱讀理解能力?
      或者換個想法,何不利用孩子成長的階段,何不利用孩子正急需累積閱讀素養的學習階段,重新拾回「學生」身分,他們累積他們的,你累積你的,與孩子共同為了彼此的下一階段的人生而努力?
      現在已經不再是「孩子!我們希望你比我們還要好!」(PS.代表家長已放棄學習)的年代了。
      現在應該是,「孩子,讓我們一起變學好」(PS.代表家長仍決心學習)的年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