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觀點

【學好觀點】閱讀素養單元之一:資源可信度疑雲!

學好視覺設計: SIN YI LIN / 類型:攝影

〈閱讀素養單元之一:資源可信度疑雲〉

撰文/石廷宇   分類:台北閱讀教育   對象:國小/國中/高中   地區:台北市/士林/天母

      隨著各大媒體、各種新創教育機構、坊間補習班跟著主流教育平台大張旗鼓地高談「閱讀素養」,相信你或多或少知道什麼是「閱讀素養」了?但是,若你再進一步向下挖掘,問有關於「素養」的相關細節,相信很多網頁的內容一定無法滿足您的需求,因為,您將會看到的,是無盡的美好的專有名詞、各種新創教育詞彙的堆砌,卻沒人能真正直率的告訴你:「○○○○就是素養的一環」,因此,學好閱讀將利用不知道能跑幾單元的篇幅,一一向您介紹,可能構成閱讀素養的「成分」(elements)有哪些!

      其中,學好閱讀教師團隊覺得最迫切,也最受切身之害,並且在每位孩子身上或多或少能感受到的,就是「對於資源可信度的辨識能力」,目前可說大有問題。(ps.因為這其實也正真實在我們的長輩身上上演。)

◎「農場文章」是什麼?

      不過呢,在討論「資源可信度」之前,我們有必要優先討論一個大家(網路世代)或許已經再清楚不過的名詞--「農場文章」(content farm)(ps.因為太多說明,連連結都不知道該貼哪個...,請自行搜尋。)而這類農場文章大致上有幾個特點:

     1.危言聳聽(通常會集中在一個非常有爭議性的話題,卻提出毫無價值含量的敘述)

     2.似是而非(可能整篇文章讀完,還是不知道他到底說了什麼,那些是對的,哪些又是錯的?)

     3.真假難辨(尤其涉及醫藥常識、保健養生常識,甚至飲食習慣等等,茲事體大)

     4.素質低劣(因為有些根本只是直譯他國的農場文章而未善盡修校稿之責)

     咦?如果我們在google資料的時候,對於「農場文章」已經有基本的認識了,那還有什麼問題呢?如果是這樣,那為什麼我們身邊還是有為數眾多的「大人」(長輩們)時不時轉貼那些文章呢?!就是因為其實我們對於究竟什麼是「農場文章」的分辨能力,事實上遠不如我們自己所預期的那樣可靠,在抱持著「他說的也蠻有道理的呀!」、「多看幾種說法總是好的呀!」的得過且過的心態下,這些農場文章自然仍舊如病毒般到處在LINE和FB肆虐了!大人長輩們尚且如此,何況是仍在學學生們呢?他們在攝取資訊時,更多的不就是為了能即時繳交作業、省下不必要的作業時間嗎?又怎麼會撥出更多時間來「檢證」資訊的真偽、是非、對錯呢?時間上且不談,我們的學校老師們又曾幾何時在考試準備之餘,教導過孩子們該如何分辨資訊呢?

◎「資訊可信度」是什麼?

      資訊可信度(Information Credibility),最基本的思考邏輯,是為了協助我們「透過掌握準確、可信的資訊,進行最適切決策」的一個判斷標的。

      試想想,若我們所進行的「決策」(decision),皆是建構在錯誤資訊上,將可能會發生多麼令人膽戰心驚的結果?(PS.這還沒討論到「對正確的資訊做出錯誤的解讀」的方面呢!)

      而追求「資訊可信度」,又涉及了「如何找到理想的資訊」、「是否有能力對所找到的資訊進行適切評估?」,然後才會進行到「決策後的狀況」的層次。好了,說了那麼多,我們又該如何「確認資訊可信度」呢?

      最基本的方式,可以以「CARS」來進行考核。

      C:Credibility 權威性

      A:Accuracy正確性

      R:Reasonableness合理性

      S:Support證據力

  C:Credibility 權威性

      所謂的「權威性」(Credibility),主要指的是資訊中是否有揭露真實的作者姓名?(姓名是否可考?教育背景是否隸屬於該專業?是否有一定專業知識背景、學術地位、相關經歷。沒有作者的話,是否有網站經營管理者?)、是否有資訊出處(書籍?研究期刊?專書?◎學術性期刊上刊載的文章通常都有一定程序的審查機制,以組織之名發表的資訊,也需要經過多人檢核。即便如網路上曝光的學術研究資訊,也必須經過一定的品質控管,相對之下可信度便大幅地提升)、是否隸屬於某團體組織(此組織是否有一定歷史軌跡、活動、或有一定社會知名度、資訊相關性)?背景是否有某企業、政府機關、或是盈利/非營利機構?

      其中,是否有留下聯絡資訊作為資訊檢核與逆向反饋的機制,正是該文作者對於自己所發表的內容的負責任的態度。這意味著,如果他的文章內容有訛誤,你是可以提供建議令其改善的。

      而企業背景,也會影響資訊內容的可信度,例如:由生技公司所發表的養生保健食品文章,其資訊內容效力,勢必蒙上了「置入性行銷」或「引導傾向性資訊」在其中,這既是行銷手段上難免的操作,也是我們最容易掉入的資訊陷阱之一。

      反向來思考的話,如果網路資訊中出現下列訊息,我們就應該合理質疑其權威性與可信度:

      1.匿名

      2.文法或拼字錯誤(除了本身的文字準確度,也可能涉及翻譯的訛誤或瑕疵、誤解)

      3.與公認的事實(論點)出入反差過於劇烈

 A:Accuracy正確性

       最簡單的評斷標準是:資訊的時效性、事實、詳細程度、精確性與完整性。然而,說穿了,要如何這些內容,我們大多還是採取google的方式,因此,若沒有耐心進行仔細交叉比對檢證,事實上很容易就會被牽著鼻子走了。(PS.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人會輕信農場文章的原因....因為還要查核?多麻煩!)

       資訊的時效性,最明顯的便是是否能找到發文時間?或是文章內的指涉時間?然後根據時間(發文時間、網站建置日期、最新更新或修正日期)來判斷其內容是否仍然有詮釋效力?(甚至是那個網站、網頁是否還「活著」?-->有持續在與觀眾互動....)又或是其實已經有更新、更完善的資訊可以解釋?否則,身處於如此快速變異的時代,資訊的準確度往往便會因為「時間差」而大大影響其實用或可詮釋價值呢!

      另一個要注意的重點是,則是「完整性」(是針對性?是通則性?),如果資訊沒有表達這部分內容,我們就必須抱持著「懷疑」的態度,尋求更多的資訊判斷標準,否則,同樣容易陷入「資訊偏誤」的陷阱。

      寫給誰看?為什麼要寫這些?辨識清楚資訊的「訴求對象」(Target)和「目的」(Purpose),同樣是確認「資訊可信度」的重要環節。分辨究竟資訊的內容是「事實」(Facts)、「建議」(Advice)、「個人意見」(Opinion)還是只是「臆測」(conjecture)。不可不慎的是,資訊內容中的觀點是否呈現單一視角?又或是包含公允客觀的視角並列?其中是否有特定團體、組織的立場?又或是隱藏特定的觀點?這些都可以加深我們對於資訊可信度的認識深度。而這樣週而復始的思考鍛鍊,本身就是非常好的素養教育呢!

       反向來思考的話,如果網路資訊中出現下列現象,我們就應該合理質疑其正確性與可信度:

        1.資訊中沒有日期(時間定位)

        2.資訊模糊或空泛、模稜兩可

        3.資訊陳舊過時甚至充滿偏見

        4.只呈現單一觀點而忽略對立/包容性觀點

R:Reasonableness合理性

       所謂的合理性,指的是網路資訊最基本應具備的公正、客觀、適當和一致性。這樣的資訊是否提供了平衡且理性的論點?撰稿人是否又能注意行文中立的態度,控制個人的成見與傾向?(因為鮮少能夠做到絕對客觀....)這些資訊的內容是否「適當」且經過一定程度的求證(在現實生活中針對閱讀對象、討論議題、預期效果等等的呼應程度。),同時這些資訊中的論證條理與步驟又必須能夠不失之矛盾或偏頗。

      最後,也是極重要的一環,是資訊內容所顯現的「世界觀」或「價值觀」。這牽涉到作者本身的「政治立場」、「經濟條件」、「宗教觀點」(或是反宗教觀點)、「哲學觀」等等,上述這些隱性的元素,事實上都可能會對「資訊」本身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在閱讀與理解時,也都必須小心翼翼地納入判斷的標準內。

       反向來思考的話,如果網路資訊中出現下列現象,我們就應該質疑其合理性與可信度:

       1.資訊內部帶有利益色彩

       2.過份渲染與誇大

       3.重要性(效用性、影響性)被不合理放大

       4.用字遣詞失之粗鄙或缺乏修飾

S:Support證據力

      簡言之,便是網路資訊的「確實性」。訴諸於「數據」,這在現今強調「大數據」(Big Data)的時代,尤其成為不肖網路寫手捏造不實資訊、蓄意帶風向,或是引導反指標、假議題的最佳方式。其中,統計數據、民意調查、甚至是政府官方資料、調查報告、抽樣、普查等等,都有可能因為傾向和立場的差別,而有截然不同的「證據結果」。雖然,適時註明引用資料出處,可以提升其資訊的可信度。但是,往往調查機構本身就帶有一定程度的偏見與立場時,其所做出來的資料準確度,自然也有可議之處。這在政治力過度介入的當今台灣社會,更是不可不慎的重要一環。(PS.此題目前無解。)

- - - -

     說了那麼多(3159字),您都看懂了嗎?

      簡單的一個關於閱讀素養的專有名詞:「資訊可信度」,背後的認識邏輯就充滿了各種理論、思考架構、判讀訓練,與認知體系,這豈是整日高倡「閱讀素養」而不落實在實際教學現場所能輕易觸及的核心能力?

      學好閱讀,正是希望能透過直指閱讀教育的核心,來幫助每位需要提升閱讀能力的學生、成人,真正觸及能力的核心,從最枯燥,但也最根本的學習層次著手,漸次引導每位孩子,擁有屬於自己的閱讀理解方式!

- - - -

◎本文主要參考資料:網路資源評估

學好視覺設計: SIN YI LIN / 類型:攝影

〈閱讀素養單元之一:資源可信度疑雲〉

撰文/石廷宇   分類:台北閱讀教育   對象:國小/國中/高中   地區:台北市/士林/天母

      隨著各大媒體、各種新創教育機構、坊間補習班跟著主流教育平台大張旗鼓地高談「閱讀素養」,相信你或多或少知道什麼是「閱讀素養」了?但是,若你再進一步向下挖掘,問有關於「素養」的相關細節,相信很多網頁的內容一定無法滿足您的需求,因為,您將會看到的,是無盡的美好的專有名詞、各種新創教育詞彙的堆砌,卻沒人能真正直率的告訴你:「○○○○就是素養的一環」,因此,學好閱讀將利用不知道能跑幾單元的篇幅,一一向您介紹,可能構成閱讀素養的「成分」(elements)有哪些!

      其中,學好閱讀教師團隊覺得最迫切,也最受切身之害,並且在每位孩子身上或多或少能感受到的,就是「對於資源可信度的辨識能力」,目前可說大有問題。(ps.因為這其實也正真實在我們的長輩身上上演。)

◎「農場文章」是什麼?

      不過呢,在討論「資源可信度」之前,我們有必要優先討論一個大家(網路世代)或許已經再清楚不過的名詞--「農場文章」(content farm)(ps.因為太多說明,連連結都不知道該貼哪個...,請自行搜尋。)而這類農場文章大致上有幾個特點:

     1.危言聳聽(通常會集中在一個非常有爭議性的話題,卻提出毫無價值含量的敘述)

     2.似是而非(可能整篇文章讀完,還是不知道他到底說了什麼,那些是對的,哪些又是錯的?)

     3.真假難辨(尤其涉及醫藥常識、保健養生常識,甚至飲食習慣等等,茲事體大)

     4.素質低劣(因為有些根本只是直譯他國的農場文章而未善盡修校稿之責)

     咦?如果我們在google資料的時候,對於「農場文章」已經有基本的認識了,那還有什麼問題呢?如果是這樣,那為什麼我們身邊還是有為數眾多的「大人」(長輩們)時不時轉貼那些文章呢?!就是因為其實我們對於究竟什麼是「農場文章」的分辨能力,事實上遠不如我們自己所預期的那樣可靠,在抱持著「他說的也蠻有道理的呀!」、「多看幾種說法總是好的呀!」的得過且過的心態下,這些農場文章自然仍舊如病毒般到處在LINE和FB肆虐了!大人長輩們尚且如此,何況是仍在學學生們呢?他們在攝取資訊時,更多的不就是為了能即時繳交作業、省下不必要的作業時間嗎?又怎麼會撥出更多時間來「檢證」資訊的真偽、是非、對錯呢?時間上且不談,我們的學校老師們又曾幾何時在考試準備之餘,教導過孩子們該如何分辨資訊呢?

◎「資訊可信度」是什麼?

      資訊可信度(Information Credibility),最基本的思考邏輯,是為了協助我們「透過掌握準確、可信的資訊,進行最適切決策」的一個判斷標的。

      試想想,若我們所進行的「決策」(decision),皆是建構在錯誤資訊上,將可能會發生多麼令人膽戰心驚的結果?(PS.這還沒討論到「對正確的資訊做出錯誤的解讀」的方面呢!)

      而追求「資訊可信度」,又涉及了「如何找到理想的資訊」、「是否有能力對所找到的資訊進行適切評估?」,然後才會進行到「決策後的狀況」的層次。好了,說了那麼多,我們又該如何「確認資訊可信度」呢?

      最基本的方式,可以以「CARS」來進行考核。

      C:Credibility 權威性

      A:Accuracy正確性

      R:Reasonableness合理性

      S:Support證據力

  C:Credibility 權威性

      所謂的「權威性」(Credibility),主要指的是資訊中是否有揭露真實的作者姓名?(姓名是否可考?教育背景是否隸屬於該專業?是否有一定專業知識背景、學術地位、相關經歷。沒有作者的話,是否有網站經營管理者?)、是否有資訊出處(書籍?研究期刊?專書?◎學術性期刊上刊載的文章通常都有一定程序的審查機制,以組織之名發表的資訊,也需要經過多人檢核。即便如網路上曝光的學術研究資訊,也必須經過一定的品質控管,相對之下可信度便大幅地提升)、是否隸屬於某團體組織(此組織是否有一定歷史軌跡、活動、或有一定社會知名度、資訊相關性)?背景是否有某企業、政府機關、或是盈利/非營利機構?

      其中,是否有留下聯絡資訊作為資訊檢核與逆向反饋的機制,正是該文作者對於自己所發表的內容的負責任的態度。這意味著,如果他的文章內容有訛誤,你是可以提供建議令其改善的。

      而企業背景,也會影響資訊內容的可信度,例如:由生技公司所發表的養生保健食品文章,其資訊內容效力,勢必蒙上了「置入性行銷」或「引導傾向性資訊」在其中,這既是行銷手段上難免的操作,也是我們最容易掉入的資訊陷阱之一。

      反向來思考的話,如果網路資訊中出現下列訊息,我們就應該合理質疑其權威性與可信度:

      1.匿名

      2.文法或拼字錯誤(除了本身的文字準確度,也可能涉及翻譯的訛誤或瑕疵、誤解)

      3.與公認的事實(論點)出入反差過於劇烈

 A:Accuracy正確性

       最簡單的評斷標準是:資訊的時效性、事實、詳細程度、精確性與完整性。然而,說穿了,要如何這些內容,我們大多還是採取google的方式,因此,若沒有耐心進行仔細交叉比對檢證,事實上很容易就會被牽著鼻子走了。(PS.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人會輕信農場文章的原因....因為還要查核?多麻煩!)

       資訊的時效性,最明顯的便是是否能找到發文時間?或是文章內的指涉時間?然後根據時間(發文時間、網站建置日期、最新更新或修正日期)來判斷其內容是否仍然有詮釋效力?(甚至是那個網站、網頁是否還「活著」?-->有持續在與觀眾互動....)又或是其實已經有更新、更完善的資訊可以解釋?否則,身處於如此快速變異的時代,資訊的準確度往往便會因為「時間差」而大大影響其實用或可詮釋價值呢!

      另一個要注意的重點是,則是「完整性」(是針對性?是通則性?),如果資訊沒有表達這部分內容,我們就必須抱持著「懷疑」的態度,尋求更多的資訊判斷標準,否則,同樣容易陷入「資訊偏誤」的陷阱。

      寫給誰看?為什麼要寫這些?辨識清楚資訊的「訴求對象」(Target)和「目的」(Purpose),同樣是確認「資訊可信度」的重要環節。分辨究竟資訊的內容是「事實」(Facts)、「建議」(Advice)、「個人意見」(Opinion)還是只是「臆測」(conjecture)。不可不慎的是,資訊內容中的觀點是否呈現單一視角?又或是包含公允客觀的視角並列?其中是否有特定團體、組織的立場?又或是隱藏特定的觀點?這些都可以加深我們對於資訊可信度的認識深度。而這樣週而復始的思考鍛鍊,本身就是非常好的素養教育呢!

       反向來思考的話,如果網路資訊中出現下列現象,我們就應該合理質疑其正確性與可信度:

        1.資訊中沒有日期(時間定位)

        2.資訊模糊或空泛、模稜兩可

        3.資訊陳舊過時甚至充滿偏見

        4.只呈現單一觀點而忽略對立/包容性觀點

R:Reasonableness合理性

       所謂的合理性,指的是網路資訊最基本應具備的公正、客觀、適當和一致性。這樣的資訊是否提供了平衡且理性的論點?撰稿人是否又能注意行文中立的態度,控制個人的成見與傾向?(因為鮮少能夠做到絕對客觀....)這些資訊的內容是否「適當」且經過一定程度的求證(在現實生活中針對閱讀對象、討論議題、預期效果等等的呼應程度。),同時這些資訊中的論證條理與步驟又必須能夠不失之矛盾或偏頗。

      最後,也是極重要的一環,是資訊內容所顯現的「世界觀」或「價值觀」。這牽涉到作者本身的「政治立場」、「經濟條件」、「宗教觀點」(或是反宗教觀點)、「哲學觀」等等,上述這些隱性的元素,事實上都可能會對「資訊」本身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在閱讀與理解時,也都必須小心翼翼地納入判斷的標準內。

       反向來思考的話,如果網路資訊中出現下列現象,我們就應該質疑其合理性與可信度:

       1.資訊內部帶有利益色彩

       2.過份渲染與誇大

       3.重要性(效用性、影響性)被不合理放大

       4.用字遣詞失之粗鄙或缺乏修飾

S:Support證據力

      簡言之,便是網路資訊的「確實性」。訴諸於「數據」,這在現今強調「大數據」(Big Data)的時代,尤其成為不肖網路寫手捏造不實資訊、蓄意帶風向,或是引導反指標、假議題的最佳方式。其中,統計數據、民意調查、甚至是政府官方資料、調查報告、抽樣、普查等等,都有可能因為傾向和立場的差別,而有截然不同的「證據結果」。雖然,適時註明引用資料出處,可以提升其資訊的可信度。但是,往往調查機構本身就帶有一定程度的偏見與立場時,其所做出來的資料準確度,自然也有可議之處。這在政治力過度介入的當今台灣社會,更是不可不慎的重要一環。(PS.此題目前無解。)

- - - -

     說了那麼多(3159字),您都看懂了嗎?

      簡單的一個關於閱讀素養的專有名詞:「資訊可信度」,背後的認識邏輯就充滿了各種理論、思考架構、判讀訓練,與認知體系,這豈是整日高倡「閱讀素養」而不落實在實際教學現場所能輕易觸及的核心能力?

      學好閱讀,正是希望能透過直指閱讀教育的核心,來幫助每位需要提升閱讀能力的學生、成人,真正觸及能力的核心,從最枯燥,但也最根本的學習層次著手,漸次引導每位孩子,擁有屬於自己的閱讀理解方式!

- - - -

◎本文主要參考資料:網路資源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