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觀點】每一位家長都該注意:請正視標籤效應對孩子的影響!
人生不想再被貼標籤了!利用心理學的「標籤效應」來提高信心
作者:李盈儀 (格子外面文化《哇賽!心理學》)2018-03-01
學好視覺設計: SIN YI LIN / 類型:攝影
「標籤效應」只會產生不好的影響嗎?其實不一定,我們也可以利用它來提高自己的信心。例如當我們做出助人的行為時,就為自己貼上「熱心助人」的標籤;當學業成績上表現不錯時,就為自己貼上「聰明努力」的標籤,我們為自己貼上這些標籤後,也會逐漸做出符合這些標籤的言行舉止,自己也會越來越好。
1968年,美國愛荷華州的一位小學老師─珍.艾略特(Jane Elliott),為了讓孩子們更深刻地理解什麼是偏見,她設計了一場經典的「標籤實驗」。
珍.艾略特將班上的學生按照眼睛顏色分成二組,一組為藍眼睛組,另一組為棕眼睛組。
實驗開始的第一天,珍.艾略特以認真的口吻告訴孩子們:擁有藍色眼珠的孩子通常比較笨;擁有棕色眼珠的孩子往往比較聰明。不但如此,她還規定藍眼睛的孩子必須配戴一條造型醜陋的領巾,並且只能坐在教室的最後面,兩組的孩子不能一起玩,而棕色眼睛的孩子則擁有比較好的待遇。
沒想到那群藍眼睛孩子聽到這樣的「標籤」後,不到一天的時間,神情便由一開始的憤怒,轉變為悲傷,最後竟接受了這個「假現實」。
他們覺得自己真的比較愚蠢、沒有自信,相反地棕眼睛的同學就認為自己比較好,出現驕傲自大的表現。
第二天上課開始,珍.艾略特走進教室,用誇張的語氣跟學生們說她犯了一個錯誤─事實上是藍色眼睛的孩子比較聰明,棕色眼睛的孩子比較愚蠢,她將所有的規定換成另一方,包括配戴那條造型醜陋的領巾。
在短短的時間裡,一切都改變了。藍色眼睛的孩子覺得自己變聰明了,在差不多難度的隨堂測驗領先棕色眼睛的孩子許多;棕色眼睛的孩子則出現前一天藍色眼睛的孩子表現出來的所有低落與沮喪。
在二天的實驗結束後,珍.艾略特告訴所有學生這是個實驗以及實驗目的為何,她讓兩組孩子互相擁抱、和好,並寫下這兩天的感受。
如同上面的故事,珍.艾略特老師不只給學生,也給世界上了震撼的一課。所謂的標籤效應指的就是:人一旦被貼上某種標籤,大家看待的眼光就會以那個標籤為主,久了之後自己也可能會成為跟標籤一樣的人。
實驗:如何證明你不是精神病?
史丹佛大學的羅森漢(David Rosenhan)教授於1972年進行了著名的「假病人實驗」,他找來8個人假扮病人,身分分別為學生、兒科醫生、精神病學家、畫家、家庭主婦和3位心理學家。
這8個假病人都跟精神科醫生說自己有嚴重的幻聽症狀(實際上並沒有),除此之外所有的言行舉止都正常。結果他們8個人中有7個人被醫生診斷為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因而被送進醫院。
在醫院裡,這些假病人的行為都很正常,不再表現出有幻聽的症狀,也沒有表現出任何其他不正常的行為舉止,但卻沒有一個假病人被醫院裡的醫護人員識破。由於這些假病人已經被貼上「精神病患者」的標籤,所以當假病人要求出院時,醫護人員都認為這些病人的症狀發作或加劇了,因此不准他們出院,反而要求他們繼續接受醫院的治療。
羅森漢教授的研究顯示出「標籤效應」帶來的影響,一旦人被貼上某類標籤後,別人就會依照標籤的分類來看待他,把他的行為都認定是符合標籤的分類,而且之後難以改變。
除此之外,這也可能會影響被貼標籤的人,當人被貼上某種標籤時,例如壞小孩或好學生,周遭的人都如此看待他,久了之後他對自己的看法也可能會受到影響,不知不覺中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會越來越符合被貼的標籤。像是學生要是成績不好,就容易被貼上「不聰明」的標籤,這會掩蓋他人看見他的其他優點。無論這個學生表現出什麼行為,周遭的人都會認為他是不聰明的,逐漸的這個學生對自我的看法也會受到大家影響,認為自己真的是不聰明、平庸的。
心理學給你的建議
「標籤效應」同樣也表示人們在看待他人時,都會建立在少量資訊而來的結論。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為了能夠盡可能理解更多人事物,會貼上更多標籤來幫助記憶,但之後卻可能一直受標籤的影響,無法看清事物的本質。因此在看待不同人事物時,得偶爾提醒自己是否有受到標籤的影響而有錯誤認知。
當標籤被貼在自己身上時,除了影響他人對我們的理解,也可能會實際影響到自己。尤其是在幼兒童、青少年身上的影響最大,這是因為他們還處在形塑自我形象的階段,很容易依賴他人對自己的看法。
「標籤效應」只會產生不好的影響嗎?其實不一定,我們也可以利用它來提高自己的信心。例如當我們做出助人的行為時,就為自己貼上「熱心助人」的標籤;當學業成績上表現不錯時,就為自己貼上「聰明努力」的標籤,我們為自己貼上這些標籤後,也會逐漸做出符合這些標籤的言行舉止,自己也會越來越好。
如果是被貼上「負面標籤」情況下該怎麼辦呢?
當你察覺自己被貼上「負面標籤」時,那只代表那個人對你特定的看法,不見得是客觀的事實。如果你自己有堅強的信念或信仰系統支撐,通常這些標籤對你產生不了什麼作用。但如果你自覺是一個沒有自信的人,那就多多表達與展現你好的那面吧,讓大家看到你另外那張好的標籤,相信這會對自我形象產生正面的影響力!
*本文摘自格子外面文化《哇賽!心理學:48個超實用建議,讓你從此告別卡卡人生》,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 - -
【學好教育觀點】
〈無法避免的標籤人生,可以善用的標籤效應〉
撰文/賴柔安 對象:國小 分類:閱讀教育 地區:天母/士林/古亭
無處不在的標籤,誰貼的?
其實,標籤效應也就是「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又稱為「期待效應」(當一個人期望他人成功,他人成功的機會就會增加;反之期望他人失敗,他人就會失敗,故亦稱之為期望理論。)。意思近於「We are what we think.」(我們心中怎麼想,我們就會成為那個我們所想的樣子)。偏偏,在我們給自己貼標籤之前,在標籤實驗之前,我們往往就先受到來自「家長」、「師長」的標籤,並且,他們的標籤黏性通常又特別強,使得即使孩子的心裡覺得「這張標籤與我不符」,也因為長期的不對等關係累積下來,終於這個標籤成為了孩子身上難以摘除的「刻板印象」:「反正我就是這樣,因為你們總是說我是這樣,表示我一定不是我自己所想的另外一個樣子。」
所以,在教育理論裡面提及「比馬龍效應」時,都會提及「教師的態度」(◎也可以延伸到「家長」)是決定學生看待自己的重要關鍵。當師長已經否認了孩子成長的可能、家長已經給孩子套上無法扭轉的學習偏見時,孩子自然也可能因此決定改用他人的眼光來看待自己,而不再以自己的感受、自己對自己的了解為標準。
我最深愛的人,傷我卻是最深?
在成長的過程中(其實包括孩子成年以後仍然如此),對孩子而言,最容易接收(或者說承受?)的,就是來自老師與父母的「期望」與「期待」,而比起已經稍微建立自我概念的青少年(13歲-16歲),國小階段的兒童(7-12歲)又更加重視身邊重要的「對象」對於自己的「評價」,也更容易用他人的眼光(標籤)來形塑自我認知。
教師為了能夠加速掌握學生狀況,通常都會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快速的進行判斷、分類(很正常);而父母則是因為和孩子朝夕相處,加之融入了自己的生命經驗、自己的成長背景,則會混用這些經驗來對孩子進行判斷與分類(這也很正常)。這時候,屬於「強制且不可抗的標籤」就會產生了。
如果能夠對學生的標籤都是具備正向期待,那麼學生也就更能夠感受到自己是被欣賞的、有能力的。然而,通常結果都是事與願違。我們所接觸到的有關孩子的標籤,卻往往都是負面居多。為什麼呢?「已經好的,為什麼要特別提?」「雖然好,但是還不夠好,還可以更好啊!」「誰說他好的?距離我的標準還差得遠呢!」「說到這個,他還有.....的缺點要改呢!」(!!)而這種負面標籤,最糟糕的情形,是往往家長和師長還會掉入「滑坡謬誤」,直接將孩子往後的價值一併否定。
當負面標籤貼滿身、厚厚一層之後,會發生什麼事呢?除了孩子不再輕易地相信「自己對自己的認識」,更會養成凡事先以別人的觀點為優先的「不自信」情形;又或者,可能會發生孩子不再輕易地相信自己對於事物的判斷(我那麼糟糕,怎麼可能做出對的選擇?怎麼可能不會犯錯?怎麼可能做對?),老師這樣對孩子說,孩子可能不會盡信,當家長也是如此,並且長期累積,對於孩子又會造成什麼巨幅的壓抑與箝制呢?
不是不指正,而是需要轉化;不是一味鼓勵,而是確認價值
每個人都喜歡鼓勵與讚美,更喜歡人家看見他的長處,忽略他的短處。大人如此,小孩更是如此。
學好教育認為,家長與師長在讚美(其實也是一種標籤形式)孩子時,不妨使用「鑑賞式讚美」取代「評價式讚美」,具體指出孩子做了「哪些行為」是善的、是正面的,而非評價其人格,如「你好棒」、「你好乖」,針對他們的實際行為進行肯定,讓孩子知道自己「好在哪裡」、「價值在哪裡」,將來即使遇到表達不適當的標籤、分類時,孩子才能對自己的能力與價值有更高的掌控與辨識,同時有能力判斷「標籤真偽」、「標籤的客觀與否」,甚至超越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勇敢為自己的行為作出決定,定義自己的價值。
除了讚美之外,真誠並直率地指出孩子成長過程的問題,當然也是教師與家長的責任,與其流於情緒性的道德或價值批判,冷靜下來,提供孩子具體可行的修正方法,並有耐心地從旁協助孩子、陪伴孩子面對他們的學習盲點、改善他們的學習缺點,讓孩子能明確感受到自己正在朝正確、適當的方向改變(而且知道這都是經過自己努力而來的),一旦孩子有了「勇敢面對→即時修正→效率改善→認知進步→追求能力增強」的正向循環,自覺地建立自己的學習模式。來自外界的負面標籤,自然也就剝落了。
更何況,誰敢保證自己貼在孩子身上的「標籤」就一定正確無誤?誰又願意真正為自己「貼錯標籤」低頭認錯?無辜的孩子卻是最終要為他人貼在自己身上的標籤負責的人,仔細想想,「貼標籤」是不是其實是一件很值得商榷的教育手段(過程)呢?
人生不想再被貼標籤了!利用心理學的「標籤效應」來提高信心
作者:李盈儀 (格子外面文化《哇賽!心理學》)2018-03-01
學好視覺設計: SIN YI LIN / 類型:攝影
「標籤效應」只會產生不好的影響嗎?其實不一定,我們也可以利用它來提高自己的信心。例如當我們做出助人的行為時,就為自己貼上「熱心助人」的標籤;當學業成績上表現不錯時,就為自己貼上「聰明努力」的標籤,我們為自己貼上這些標籤後,也會逐漸做出符合這些標籤的言行舉止,自己也會越來越好。
1968年,美國愛荷華州的一位小學老師─珍.艾略特(Jane Elliott),為了讓孩子們更深刻地理解什麼是偏見,她設計了一場經典的「標籤實驗」。
珍.艾略特將班上的學生按照眼睛顏色分成二組,一組為藍眼睛組,另一組為棕眼睛組。
實驗開始的第一天,珍.艾略特以認真的口吻告訴孩子們:擁有藍色眼珠的孩子通常比較笨;擁有棕色眼珠的孩子往往比較聰明。不但如此,她還規定藍眼睛的孩子必須配戴一條造型醜陋的領巾,並且只能坐在教室的最後面,兩組的孩子不能一起玩,而棕色眼睛的孩子則擁有比較好的待遇。
沒想到那群藍眼睛孩子聽到這樣的「標籤」後,不到一天的時間,神情便由一開始的憤怒,轉變為悲傷,最後竟接受了這個「假現實」。
他們覺得自己真的比較愚蠢、沒有自信,相反地棕眼睛的同學就認為自己比較好,出現驕傲自大的表現。
第二天上課開始,珍.艾略特走進教室,用誇張的語氣跟學生們說她犯了一個錯誤─事實上是藍色眼睛的孩子比較聰明,棕色眼睛的孩子比較愚蠢,她將所有的規定換成另一方,包括配戴那條造型醜陋的領巾。
在短短的時間裡,一切都改變了。藍色眼睛的孩子覺得自己變聰明了,在差不多難度的隨堂測驗領先棕色眼睛的孩子許多;棕色眼睛的孩子則出現前一天藍色眼睛的孩子表現出來的所有低落與沮喪。
在二天的實驗結束後,珍.艾略特告訴所有學生這是個實驗以及實驗目的為何,她讓兩組孩子互相擁抱、和好,並寫下這兩天的感受。
如同上面的故事,珍.艾略特老師不只給學生,也給世界上了震撼的一課。所謂的標籤效應指的就是:人一旦被貼上某種標籤,大家看待的眼光就會以那個標籤為主,久了之後自己也可能會成為跟標籤一樣的人。
實驗:如何證明你不是精神病?
史丹佛大學的羅森漢(David Rosenhan)教授於1972年進行了著名的「假病人實驗」,他找來8個人假扮病人,身分分別為學生、兒科醫生、精神病學家、畫家、家庭主婦和3位心理學家。
這8個假病人都跟精神科醫生說自己有嚴重的幻聽症狀(實際上並沒有),除此之外所有的言行舉止都正常。結果他們8個人中有7個人被醫生診斷為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因而被送進醫院。
在醫院裡,這些假病人的行為都很正常,不再表現出有幻聽的症狀,也沒有表現出任何其他不正常的行為舉止,但卻沒有一個假病人被醫院裡的醫護人員識破。由於這些假病人已經被貼上「精神病患者」的標籤,所以當假病人要求出院時,醫護人員都認為這些病人的症狀發作或加劇了,因此不准他們出院,反而要求他們繼續接受醫院的治療。
羅森漢教授的研究顯示出「標籤效應」帶來的影響,一旦人被貼上某類標籤後,別人就會依照標籤的分類來看待他,把他的行為都認定是符合標籤的分類,而且之後難以改變。
除此之外,這也可能會影響被貼標籤的人,當人被貼上某種標籤時,例如壞小孩或好學生,周遭的人都如此看待他,久了之後他對自己的看法也可能會受到影響,不知不覺中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會越來越符合被貼的標籤。像是學生要是成績不好,就容易被貼上「不聰明」的標籤,這會掩蓋他人看見他的其他優點。無論這個學生表現出什麼行為,周遭的人都會認為他是不聰明的,逐漸的這個學生對自我的看法也會受到大家影響,認為自己真的是不聰明、平庸的。
心理學給你的建議
「標籤效應」同樣也表示人們在看待他人時,都會建立在少量資訊而來的結論。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為了能夠盡可能理解更多人事物,會貼上更多標籤來幫助記憶,但之後卻可能一直受標籤的影響,無法看清事物的本質。因此在看待不同人事物時,得偶爾提醒自己是否有受到標籤的影響而有錯誤認知。
當標籤被貼在自己身上時,除了影響他人對我們的理解,也可能會實際影響到自己。尤其是在幼兒童、青少年身上的影響最大,這是因為他們還處在形塑自我形象的階段,很容易依賴他人對自己的看法。
「標籤效應」只會產生不好的影響嗎?其實不一定,我們也可以利用它來提高自己的信心。例如當我們做出助人的行為時,就為自己貼上「熱心助人」的標籤;當學業成績上表現不錯時,就為自己貼上「聰明努力」的標籤,我們為自己貼上這些標籤後,也會逐漸做出符合這些標籤的言行舉止,自己也會越來越好。
如果是被貼上「負面標籤」情況下該怎麼辦呢?
當你察覺自己被貼上「負面標籤」時,那只代表那個人對你特定的看法,不見得是客觀的事實。如果你自己有堅強的信念或信仰系統支撐,通常這些標籤對你產生不了什麼作用。但如果你自覺是一個沒有自信的人,那就多多表達與展現你好的那面吧,讓大家看到你另外那張好的標籤,相信這會對自我形象產生正面的影響力!
*本文摘自格子外面文化《哇賽!心理學:48個超實用建議,讓你從此告別卡卡人生》,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 - -
【學好教育觀點】
〈無法避免的標籤人生,可以善用的標籤效應〉
撰文/賴柔安 對象:國小 分類:閱讀教育 地區:天母/士林/古亭
無處不在的標籤,誰貼的?
其實,標籤效應也就是「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又稱為「期待效應」(當一個人期望他人成功,他人成功的機會就會增加;反之期望他人失敗,他人就會失敗,故亦稱之為期望理論。)。意思近於「We are what we think.」(我們心中怎麼想,我們就會成為那個我們所想的樣子)。偏偏,在我們給自己貼標籤之前,在標籤實驗之前,我們往往就先受到來自「家長」、「師長」的標籤,並且,他們的標籤黏性通常又特別強,使得即使孩子的心裡覺得「這張標籤與我不符」,也因為長期的不對等關係累積下來,終於這個標籤成為了孩子身上難以摘除的「刻板印象」:「反正我就是這樣,因為你們總是說我是這樣,表示我一定不是我自己所想的另外一個樣子。」
所以,在教育理論裡面提及「比馬龍效應」時,都會提及「教師的態度」(◎也可以延伸到「家長」)是決定學生看待自己的重要關鍵。當師長已經否認了孩子成長的可能、家長已經給孩子套上無法扭轉的學習偏見時,孩子自然也可能因此決定改用他人的眼光來看待自己,而不再以自己的感受、自己對自己的了解為標準。
我最深愛的人,傷我卻是最深?
在成長的過程中(其實包括孩子成年以後仍然如此),對孩子而言,最容易接收(或者說承受?)的,就是來自老師與父母的「期望」與「期待」,而比起已經稍微建立自我概念的青少年(13歲-16歲),國小階段的兒童(7-12歲)又更加重視身邊重要的「對象」對於自己的「評價」,也更容易用他人的眼光(標籤)來形塑自我認知。
教師為了能夠加速掌握學生狀況,通常都會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快速的進行判斷、分類(很正常);而父母則是因為和孩子朝夕相處,加之融入了自己的生命經驗、自己的成長背景,則會混用這些經驗來對孩子進行判斷與分類(這也很正常)。這時候,屬於「強制且不可抗的標籤」就會產生了。
如果能夠對學生的標籤都是具備正向期待,那麼學生也就更能夠感受到自己是被欣賞的、有能力的。然而,通常結果都是事與願違。我們所接觸到的有關孩子的標籤,卻往往都是負面居多。為什麼呢?「已經好的,為什麼要特別提?」「雖然好,但是還不夠好,還可以更好啊!」「誰說他好的?距離我的標準還差得遠呢!」「說到這個,他還有.....的缺點要改呢!」(!!)而這種負面標籤,最糟糕的情形,是往往家長和師長還會掉入「滑坡謬誤」,直接將孩子往後的價值一併否定。
當負面標籤貼滿身、厚厚一層之後,會發生什麼事呢?除了孩子不再輕易地相信「自己對自己的認識」,更會養成凡事先以別人的觀點為優先的「不自信」情形;又或者,可能會發生孩子不再輕易地相信自己對於事物的判斷(我那麼糟糕,怎麼可能做出對的選擇?怎麼可能不會犯錯?怎麼可能做對?),老師這樣對孩子說,孩子可能不會盡信,當家長也是如此,並且長期累積,對於孩子又會造成什麼巨幅的壓抑與箝制呢?
不是不指正,而是需要轉化;不是一味鼓勵,而是確認價值
每個人都喜歡鼓勵與讚美,更喜歡人家看見他的長處,忽略他的短處。大人如此,小孩更是如此。
學好教育認為,家長與師長在讚美(其實也是一種標籤形式)孩子時,不妨使用「鑑賞式讚美」取代「評價式讚美」,具體指出孩子做了「哪些行為」是善的、是正面的,而非評價其人格,如「你好棒」、「你好乖」,針對他們的實際行為進行肯定,讓孩子知道自己「好在哪裡」、「價值在哪裡」,將來即使遇到表達不適當的標籤、分類時,孩子才能對自己的能力與價值有更高的掌控與辨識,同時有能力判斷「標籤真偽」、「標籤的客觀與否」,甚至超越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勇敢為自己的行為作出決定,定義自己的價值。
除了讚美之外,真誠並直率地指出孩子成長過程的問題,當然也是教師與家長的責任,與其流於情緒性的道德或價值批判,冷靜下來,提供孩子具體可行的修正方法,並有耐心地從旁協助孩子、陪伴孩子面對他們的學習盲點、改善他們的學習缺點,讓孩子能明確感受到自己正在朝正確、適當的方向改變(而且知道這都是經過自己努力而來的),一旦孩子有了「勇敢面對→即時修正→效率改善→認知進步→追求能力增強」的正向循環,自覺地建立自己的學習模式。來自外界的負面標籤,自然也就剝落了。
更何況,誰敢保證自己貼在孩子身上的「標籤」就一定正確無誤?誰又願意真正為自己「貼錯標籤」低頭認錯?無辜的孩子卻是最終要為他人貼在自己身上的標籤負責的人,仔細想想,「貼標籤」是不是其實是一件很值得商榷的教育手段(過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