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觀點

〔學好親子〕關於「口氣」,學好想說的是⋯⋯

例:

1.母:你(妳)知道你真的很白目嗎?

2.父:我們家的孩子真的⋯非常特別⋯和別人的孩子差很多⋯⋯

3.母:你(妳)為什麼要這麼做?!你再這樣媽媽不喜歡你了!

4.父:我以前讀書的時候那麼聰明,你看看你!

5.母:我就是因為以前不會讀書,才要你比我們更認真啊!!

6.父:如果你再不認真!我真的要考慮不讓你讀書了!!

- - - - - - -

      

       我們常常在引導「親子溝通」的過程中發現到,造成親子之間互動最大的「障礙」,從來都不是「愛的多寡」,也不是「愛的意圖」、「愛的濃淡」,而是「愛的轉換」

 

       什麼是「愛的轉換」呢?在〈關於「親子溝通」,學好想說的是⋯⋯〉中,我們已經知道溝通「辭令」的重要性,以及「情緒」的掌控;但是,我們往往也對於部分被視為「責之切」,缺乏拿捏的尺度。

 

       一則是因為「情緒上來了」,非得找一個出口不可;再者也可能是受到外在觀念的影響,而一時選擇了「戲劇性的表現方式」;最後,則是因為自己可能壓根兒就「沒想那麼多」,而終於使得「可能烙印在孩子心裡的一句話」,就這麼脫口而出了!

 

       最能夠扮演好溝通要角的,除了「內容」,其實「口氣」也是非常重要的!

 

       與成年人間的溝通方式不同(比較成熟的成年人,理應可以情緒是一回事、道理是另一回事⋯⋯當然,如果這點您都還需要加油,那就⋯⋯請與孩子一起加油吧!),與孩子溝通,孩子往往更注意的是「話語外溢出來的氣息」,而非「話語內容本身」。換言之,要跟孩子說道理,還不如先摸索出「針對問題的適當口氣」。

 

例:

1.母:你(妳)知道你真的很白目嗎?

-->孩子,你剛剛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可否說說你的理由呢?

 

別用反問法:以問句的方式切入,而別用諷刺的口氣挑釁孩子的行為)

 

2.父:你不覺得⋯你和別人家的孩子差很多嗎⋯⋯

-->你覺得你這樣做,有什麼地方特別的嗎?可以與我分享嗎?

 

別用比較法:直接和孩子溝通事件,而盡量不要凸顯孩子的不同--壞的不同)

 

3.母:你(妳)為什麼要這麼做?!你再這樣媽媽不喜歡你了!

-->如果媽媽是妳,媽媽會⋯⋯因為或許這樣做更好唷....

 

別空降家長的理念:與其告訴孩子你不喜歡這樣,不如告訴孩子,還可以怎麼辦)

 

4.父:我以前讀書的時候那麼聰明,你看看你!

-->爸爸以前的讀書方法是...你可以試著參考看看,我們之間哪裡不一樣喔

 

(別用經驗壓孩子:把自己的生命經驗拉進來壓孩子,你們也不可能變成同一人,不是嗎?何不告訴孩子過往的你,都是怎麼面對問題的,或許來得更有效果)

 

5.母:我就是因為以前不會讀書,才要你比我們更認真啊!!

-->媽媽以前連比你更簡單的都不會呢!你如果更認真,一下子就媽媽還厲害了!!

 

別搬突變法則:孩子可能心想,家長都不厲害了,再聽到這些內容,會不會更加深自己的挫敗感?血緣基因上的不可逆藉口呢?)

 

6.父:如果你再不認真!我真的要考慮不讓你讀書了!!

-->很多知識都必須依靠讀書來獲得,如果你真的覺得讀書沒有用,或是不喜歡讀書,那我們去找一些不需要讀書也能做的工作吧?!

 

別用威嚇法:從父母親的現實面往孩子的現實面推,或許比威嚇法更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孩子的擔心,不是因為成績,而是因為一份對孩子未來的責任)

- - - - - - -

 

      上述這些,是學好的老師長年觀察家長在實踐親子溝通時,在「口氣」、「用詞」上的一些盲點,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法輕易估量的,累積縱然不易,消耗與磨損卻也隨時可能發生。

 

       好不好,我們用最和緩的方式「轉換愛的能量」,從改變口氣做起,拉進親子之間的距離!不但說出心裡話,更是裝載滿滿的愛的能量!

 

改變親子溝通,

就從掌握「改善口氣」與「溝通文法」開始!!!

 

 

向士林、北投內充滿高度教育反思和親子熱情的家長們發出邀請,

我們位於蘭雅、天母、石牌的樞紐位置

坐落天母街角的「學好系統語文」,

與您一起為了更好的親子溝通與氣氛,加油加油!!

 

註1:本文案例之互動內容、觀點,皆經家長同意後刊載。

註2:本文參考杜樂絲.莎羅芙 《說話的藝術》(台北:遠流,1994)

註3:本文為學好經驗觀點,非一體適用,請根據孩子實際情況參考,或有任何問題,歡迎親赴學好進行教育諮商

      

 

 

 

 

例:

1.母:你(妳)知道你真的很白目嗎?

2.父:我們家的孩子真的⋯非常特別⋯和別人的孩子差很多⋯⋯

3.母:你(妳)為什麼要這麼做?!你再這樣媽媽不喜歡你了!

4.父:我以前讀書的時候那麼聰明,你看看你!

5.母:我就是因為以前不會讀書,才要你比我們更認真啊!!

6.父:如果你再不認真!我真的要考慮不讓你讀書了!!

- - - - - - -

      

       我們常常在引導「親子溝通」的過程中發現到,造成親子之間互動最大的「障礙」,從來都不是「愛的多寡」,也不是「愛的意圖」、「愛的濃淡」,而是「愛的轉換」

 

       什麼是「愛的轉換」呢?在〈關於「親子溝通」,學好想說的是⋯⋯〉中,我們已經知道溝通「辭令」的重要性,以及「情緒」的掌控;但是,我們往往也對於部分被視為「責之切」,缺乏拿捏的尺度。

 

       一則是因為「情緒上來了」,非得找一個出口不可;再者也可能是受到外在觀念的影響,而一時選擇了「戲劇性的表現方式」;最後,則是因為自己可能壓根兒就「沒想那麼多」,而終於使得「可能烙印在孩子心裡的一句話」,就這麼脫口而出了!

 

       最能夠扮演好溝通要角的,除了「內容」,其實「口氣」也是非常重要的!

 

       與成年人間的溝通方式不同(比較成熟的成年人,理應可以情緒是一回事、道理是另一回事⋯⋯當然,如果這點您都還需要加油,那就⋯⋯請與孩子一起加油吧!),與孩子溝通,孩子往往更注意的是「話語外溢出來的氣息」,而非「話語內容本身」。換言之,要跟孩子說道理,還不如先摸索出「針對問題的適當口氣」。

 

例:

1.母:你(妳)知道你真的很白目嗎?

-->孩子,你剛剛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可否說說你的理由呢?

 

別用反問法:以問句的方式切入,而別用諷刺的口氣挑釁孩子的行為)

 

2.父:你不覺得⋯你和別人家的孩子差很多嗎⋯⋯

-->你覺得你這樣做,有什麼地方特別的嗎?可以與我分享嗎?

 

別用比較法:直接和孩子溝通事件,而盡量不要凸顯孩子的不同--壞的不同)

 

3.母:你(妳)為什麼要這麼做?!你再這樣媽媽不喜歡你了!

-->如果媽媽是妳,媽媽會⋯⋯因為或許這樣做更好唷....

 

別空降家長的理念:與其告訴孩子你不喜歡這樣,不如告訴孩子,還可以怎麼辦)

 

4.父:我以前讀書的時候那麼聰明,你看看你!

-->爸爸以前的讀書方法是...你可以試著參考看看,我們之間哪裡不一樣喔

 

(別用經驗壓孩子:把自己的生命經驗拉進來壓孩子,你們也不可能變成同一人,不是嗎?何不告訴孩子過往的你,都是怎麼面對問題的,或許來得更有效果)

 

5.母:我就是因為以前不會讀書,才要你比我們更認真啊!!

-->媽媽以前連比你更簡單的都不會呢!你如果更認真,一下子就媽媽還厲害了!!

 

別搬突變法則:孩子可能心想,家長都不厲害了,再聽到這些內容,會不會更加深自己的挫敗感?血緣基因上的不可逆藉口呢?)

 

6.父:如果你再不認真!我真的要考慮不讓你讀書了!!

-->很多知識都必須依靠讀書來獲得,如果你真的覺得讀書沒有用,或是不喜歡讀書,那我們去找一些不需要讀書也能做的工作吧?!

 

別用威嚇法:從父母親的現實面往孩子的現實面推,或許比威嚇法更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孩子的擔心,不是因為成績,而是因為一份對孩子未來的責任)

- - - - - - -

 

      上述這些,是學好的老師長年觀察家長在實踐親子溝通時,在「口氣」、「用詞」上的一些盲點,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法輕易估量的,累積縱然不易,消耗與磨損卻也隨時可能發生。

 

       好不好,我們用最和緩的方式「轉換愛的能量」,從改變口氣做起,拉進親子之間的距離!不但說出心裡話,更是裝載滿滿的愛的能量!

 

改變親子溝通,

就從掌握「改善口氣」與「溝通文法」開始!!!

 

 

向士林、北投內充滿高度教育反思和親子熱情的家長們發出邀請,

我們位於蘭雅、天母、石牌的樞紐位置

坐落天母街角的「學好系統語文」,

與您一起為了更好的親子溝通與氣氛,加油加油!!

 

註1:本文案例之互動內容、觀點,皆經家長同意後刊載。

註2:本文參考杜樂絲.莎羅芙 《說話的藝術》(台北:遠流,1994)

註3:本文為學好經驗觀點,非一體適用,請根據孩子實際情況參考,或有任何問題,歡迎親赴學好進行教育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