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觀點

【學好教育】YOUTUBER現象,孩子們讀到了什麼?

我的未來 逾六成兒少想當直播主、網紅 (2018/2/26)

 李琦瑋/臺北報導

 兒福聯盟昨天公布「二○一八年兒少直播現象與影響調查報告」,近八成兒少曾使用直播,六成七兒少未來想以直播主或網紅為職業,但兒少使用直播恐面臨危機,包括與陌生成年網友接觸機會多,易揭露個資,過度沉迷,接觸不當內容與價值觀。

 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周倩表示,家長及教師應以開放態度看待孩子的網路使用,也應增加自我的資訊素養和能力。此外,家長的關心是預防孩子網路沉迷的重要關鍵,希望透過多方努力,養成孩子「安全、合理、合宜、合法」的網路態度。

 這項調查是在去年十二月五日到十二月二十八日,抽樣調查各縣市國中、高中學生,共回收一千八百八十九份有效問卷。

 調查報告顯示,逾半兒少有使用直播習慣,一週平均使用直播一次以上,其中更有約一成學生幾乎天天看直播,且近兩成兒少對直播產生依賴。

 但是直播潛藏危機,兒少直播主有三成四會認識超過十一名成年網友,單獨和網友見面的比率也近三成;四成四兒少曾暴露個人隱私給陌生網友;三成三兒少曾因使用直播而作息大亂,例如晚睡、沒完成功課等;超過兩成五兒少曾在收看直播時,接觸色情內容。

 兒福聯盟執行長陳麗如表示,八成六家長不清楚兒少使用網路情況,且直播內容篩選稽核、年齡查核機制仍存在漏洞;業者應規範使用年齡及驗證、檢舉機制;政府也要提出管理監督措施。

- - - -

【學好教育評論】

〈比起禁用孩子手機,如何有效運用科技提升自我能力更重要〉

撰文/賴柔安

     手機媒體已經成為現代人汲取資訊、人際互動的重要媒介,甚至也影響了人際網絡的親疏關係。

      課堂間的下課時間,常會發現學生聚集在一起,低頭滑著手機,彼此大笑,走近他們,好奇地詢問他們到底在看些什麼?又熱衷於哪些網路媒體,學生們便開始滔滔不絕地分享最近哪個YOUTUBER又發了哪些有趣的影片。

     這群身處於「滑世代」的孩子,受到網路直播、部落客等媒體影響,彷彿看到了知識或資訊新大陸般雀躍,除了彼此之間可以互相比較 、炫耀,印象很深刻的是,一位學生突然問我:「老師,你不覺得當YOUTUBER很好嗎?拍拍影片、想一些有趣的主題,就可以賺錢,太爽了吧!?」

      隨著時代的變遷,衍生而來各種嶄新的工作樣態,習慣從網路去接收資訊的孩子,理所當然會以「表面上看到的」情況來設想自己未來的道路。而通常,會丟出這些問題的的學生,都是有創意、鬼靈精怪,心中充滿許多「點子」的孩子,因此,學好閱讀的教師團隊總是藉此順勢與他們討論:到底成為一個YOUTUBER需要具備哪些條件?成為YOUTUBER的方法或管道?如此,既可以幫助學生深入思考一個複雜的社會現象,也能透過這些孩子們感興趣的議題,找到溝通與達成共識的平衡,,孩子們也因為老師們願意傾聽與理解,更願意投入課堂的討論、資料的搜集與判讀中。

      學好閱讀,最關心的從來不只是「升學與應試」,而是回歸最純粹的「閱讀發生於生活中的現象與事件」,如果我們的孩子們連生活中的細節與狀況都無法「閱讀」,而只曉得閱讀和準備師長們所開設給他們的情境、條件,如此長期積累下來,我們的孩子將會變得「多不會閱讀」呢?

      社會的現象只會越複雜、更多樣,面對「沒有標準答案的真實世界」,我們卻花了將近12年的光陰,去培養孩子「服從標準答案」,去限制他們擁有無限閱讀角度的可能,如此,豈不可惜?

我的未來 逾六成兒少想當直播主、網紅 (2018/2/26)

 李琦瑋/臺北報導

 兒福聯盟昨天公布「二○一八年兒少直播現象與影響調查報告」,近八成兒少曾使用直播,六成七兒少未來想以直播主或網紅為職業,但兒少使用直播恐面臨危機,包括與陌生成年網友接觸機會多,易揭露個資,過度沉迷,接觸不當內容與價值觀。

 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周倩表示,家長及教師應以開放態度看待孩子的網路使用,也應增加自我的資訊素養和能力。此外,家長的關心是預防孩子網路沉迷的重要關鍵,希望透過多方努力,養成孩子「安全、合理、合宜、合法」的網路態度。

 這項調查是在去年十二月五日到十二月二十八日,抽樣調查各縣市國中、高中學生,共回收一千八百八十九份有效問卷。

 調查報告顯示,逾半兒少有使用直播習慣,一週平均使用直播一次以上,其中更有約一成學生幾乎天天看直播,且近兩成兒少對直播產生依賴。

 但是直播潛藏危機,兒少直播主有三成四會認識超過十一名成年網友,單獨和網友見面的比率也近三成;四成四兒少曾暴露個人隱私給陌生網友;三成三兒少曾因使用直播而作息大亂,例如晚睡、沒完成功課等;超過兩成五兒少曾在收看直播時,接觸色情內容。

 兒福聯盟執行長陳麗如表示,八成六家長不清楚兒少使用網路情況,且直播內容篩選稽核、年齡查核機制仍存在漏洞;業者應規範使用年齡及驗證、檢舉機制;政府也要提出管理監督措施。

- - - -

【學好教育評論】

〈比起禁用孩子手機,如何有效運用科技提升自我能力更重要〉

撰文/賴柔安

     手機媒體已經成為現代人汲取資訊、人際互動的重要媒介,甚至也影響了人際網絡的親疏關係。

      課堂間的下課時間,常會發現學生聚集在一起,低頭滑著手機,彼此大笑,走近他們,好奇地詢問他們到底在看些什麼?又熱衷於哪些網路媒體,學生們便開始滔滔不絕地分享最近哪個YOUTUBER又發了哪些有趣的影片。

     這群身處於「滑世代」的孩子,受到網路直播、部落客等媒體影響,彷彿看到了知識或資訊新大陸般雀躍,除了彼此之間可以互相比較 、炫耀,印象很深刻的是,一位學生突然問我:「老師,你不覺得當YOUTUBER很好嗎?拍拍影片、想一些有趣的主題,就可以賺錢,太爽了吧!?」

      隨著時代的變遷,衍生而來各種嶄新的工作樣態,習慣從網路去接收資訊的孩子,理所當然會以「表面上看到的」情況來設想自己未來的道路。而通常,會丟出這些問題的的學生,都是有創意、鬼靈精怪,心中充滿許多「點子」的孩子,因此,學好閱讀的教師團隊總是藉此順勢與他們討論:到底成為一個YOUTUBER需要具備哪些條件?成為YOUTUBER的方法或管道?如此,既可以幫助學生深入思考一個複雜的社會現象,也能透過這些孩子們感興趣的議題,找到溝通與達成共識的平衡,,孩子們也因為老師們願意傾聽與理解,更願意投入課堂的討論、資料的搜集與判讀中。

      學好閱讀,最關心的從來不只是「升學與應試」,而是回歸最純粹的「閱讀發生於生活中的現象與事件」,如果我們的孩子們連生活中的細節與狀況都無法「閱讀」,而只曉得閱讀和準備師長們所開設給他們的情境、條件,如此長期積累下來,我們的孩子將會變得「多不會閱讀」呢?

      社會的現象只會越複雜、更多樣,面對「沒有標準答案的真實世界」,我們卻花了將近12年的光陰,去培養孩子「服從標準答案」,去限制他們擁有無限閱讀角度的可能,如此,豈不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