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觀點

【投書】是流量致勝還是流量智障?滿心只有「做效果」的世代,正在失去真實思考的機會

如今被無限放大的「做效果」文化,使得教育意涵逐漸稀釋,流量化的思維取代深度的學習與內在成長。 圖片來源:stockphoto mania/Shutterstock
 
撰稿人:石廷宇
出處:天下雜誌 獨立評論
字數:3011
文章轉引連結:https://reurl.cc/1XY0DX
 
       有位老師私訊回饋我,提及自己班上的同學常常沒來由在課堂上群魔亂舞,可能是集體喧嘩某特定遊戲廣告的台詞、一段棒球加油術語、知名網紅的經典口頭禪,也可能是某位YT頻道主持人的特別「口音、腔調」,或是不知道從哪裡流傳開來「只具其形,不明其意」的肢體語言。老師只心想這些「綜藝效果」未免過於低俗粗鄙,卻難敵學生悠悠之口。不勸說,或恐有違師道;積極勸說,又覺得自討沒趣,反被貼上了老古板的標籤,真不知該如何是好。
 
​       認真想,下課時,在老師們看不見的角落裡,校規管不到的模糊地帶中,學生們絞盡腦汁施展各種充滿創意、綜藝的「惡趣味」,可謂是自古為枯燥校園學習生活增添趣味的重要調劑,輕則哄堂大笑,重則傳誦至他校而蔚為風潮。之前風靡校園的「科目三」(只屬於「體技」),已經算是相對「正常」的了!相反地,一旦拿捏綜藝化尺度失當、調侃越界、玩笑過頭,效果做失敗了,往往也可能轉瞬成為爆發衝突的導火線。
 
​       ​       無論如何,這些充斥課堂間、教室內外的「綜藝效果」,打從手機尚未發明之前,就已經是各大校園內祕而不宣的默契,只不過,以前的老師們將之視為不成熟的童言童行,總期待著等學生長大後,這種情形就會自然「退駕」,無須過度擔心。
 
​       而上述這些校園次文化的傳播,在「前手機時代」時,也多半得靠學生課後在補習班交換彼此校園最新KUSO情報,或是在家中觀看綜藝節目所學到的一招半式,才得以在校園中互通有無,有時還得在家裡、教室裡稍微練一下,才勉強登得上「低俗之堂」。既然還算稍微有點標準要求,自然也就很難有量體可以擴大、渲染。
 
​       如今,人手一機,置身快速汲取/擴散訊息的時代,被演算法的過濾泡泡(filter bubble)這麼領域展開(又再次被領域籠罩),任何人都能及時上傳各種「效果」,使得這些次文化無孔不入地在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們的各生活層面火力全開,入侵他們的眼球:從思想、行為、言談、觀念,到意識,使得這場「成長過程的扶乩之旅」在歷經數位化後,遲遲無法「退駕」,令各年齡層的老師、家長、職場都難以招架。
 
​       試想,學生們一天裡辛苦(?)上課好長一段時間,在甫拿到手機後,最先瀏覽的會是什麼?而演算法在判讀他們的行為模式後,又會投其所好,餵養他們哪些「好料」?其實可想而知!(還是不寒而慄?)
 
​       更令人驚悚的是,課堂老師現在也開始帶頭綜藝化……
 
當教室變秀場──教育綜藝化,學生很可能只學到「笑話」與「偏見」
 
​       或許是同為教師的緣故,自己總會多觀摩其他老師們的教學方式、策略,以作為借鏡──見賢思齊、不賢內省,期許自己不要成為古板、迂腐的教師,但也時時提醒自己,別淪為跳樑小丑,僅為了討好台下同學的眼球而有失「師格」:言談、思維、格局、儀態,擴及價值觀與世界觀。畢竟,無論是哪一科老師,除了專業知識領域的「師者」,多半也都承擔了「話語權」的影響力,你/妳對於知識的解讀、態度,都可能會成為學生記憶一輩子的觀念。
 
​       當我聽到高中學生無意間在課堂說出「老師妳知道嗎!孔子只是一個超會情勒別人的人而已!」(他的國中老師教的)我還真是嚇了一跳。明知細問其故也得不出他的合理論述,但整個班級卻因為這個同學驚世駭俗的言論而一時沸騰。
​       那位老師想的是「吸引同學的注意」,這位同學想的是「找出不讀論語的理由」,其他同學想的是「終於有理由可以不讀論語」。
 
​       作為無法為自己辯白的孔子、置身該課堂還在耳提面命「反求諸己」的重要性的我,在同學們群情激憤地當時,顯然只是個「迂儒」一般的存在罷了。還好我的同學們更多的是有識之士,這場風波才快速平息。
 
​       老師帶頭綜藝化、做效果,或許是為了吸引同學的注意力,但當同學們各行其是,以「我們老師都這樣說」來作為藉口,作為誤讀內容、抵制學習、支持偏差價值觀的立論基礎時,這些台上的老師,是否能像其他網紅一樣,信口說出「我又不知道學生會這樣用?」「我本來的意思又不是這樣!」「我只是一個老師,應該不用為了每個孩子的行為負責吧?」等等卸責的藉口嗎?
 
​       當這些受到綜藝化做效果而形成的偏見,因為數位網路而快速大量集合,形成某種「觀點」,類似太平洋垃圾帶(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時,我們又該如何面對這劣質化的風氣?
 
這些成長於「凡事都能綜藝化、都想著綜藝化的環境」的世代,當他們逐漸長大,誰來告訴他們,這些環境其實並不太健康、充滿了看不見的扭曲?圖片來源:T.TATSU/Shutterstock
 
 
娛樂即生活──當孩子把真實世界演成「做效果」的舞台
 
​       你能想像,未來世界中,每個人的每個行為背後,目的都只是為了「做效果」(make effect)嗎?嘴裡說出的那句話,本意不再是為了有效傳達某個特定想法,而單純就只是為了效果本身。
 
​       讓我說得再簡單些:現在的孩子們,許多並不具備能深度理解事物的能力與意識,以至於他們其實不太能,甚至無法讀出那些眼前「現象級流量」的網路事件,背後潛藏的深刻操作與心機──鮮少有真正意外造成的「爆紅」,更多的是人為操作與算計。
 
​       他們更相信「事件就是表面看到的那樣,充滿神話色彩般的爆紅與成名」,就是那麼娛樂性、綜藝性,以至於這個世代從小便致力於追求那種「謎樣的成名」。只要繼續「做效果」,追求好笑就好、追求受人注目就好!
 
​       而這些成長於「凡事都能綜藝化、都想著綜藝化的環境」的世代,當他們逐漸長大,大到需要為他們的言行承擔責任時,誰來告訴他們,他們所成長的綜藝化環境其實並不太健康、充滿了看不見的扭曲?
 
​       不!無法!因為無論是好流量還是壞流量,都是好流量,在「流量定價」的時代,有流量的網紅的價值觀即是正道,有流量的帳號就是「正義」。這一點,在次世代的Thread媒體上,或許已經得到了驗證。與其說是「Threads」帶來了話語權重置,這個行為所傳遞的「集體做效果」風潮,或許是更令人擔憂的「文明threat」。
 
在關注不完的網紅裡,青少年還剩下多少時間留給自己?累積自己?認識自己?關注自己?圖片來源:MDV Edwards/Shutterstock
 
做效果世代的迷失──當「做效果」變成人生目標,誰在收割你的流量?
 
​       我們的孩子,一天裡有多少時間在滑手機、看影音、駐足社群媒體,以此為養料成長著?追完明星追知名網紅,接著追同溫層網紅,再追同年齡層網紅,追親密朋友、追好笑的同學……,穿插著各種新聞媒體報導的新一批網紅。先不論這樣刷一輪得花多少時間,也不必細究裡頭究竟有多少知識、智慧、資訊(就算他們有著迷的「知識型網紅」,多半也是排在這些「待刷清單」的後面)。他們還剩下多少時間留給自己?累積自己?認識自己?關注自己?
 
​       想要在社群媒體上獲得關注?比起乖乖聽課(又吃力又「普通」),輕易說出些驚世駭俗的言詞,更吸睛、更有效果!比起做大家都敢做的事(太正常太「一般」),做其他人不敢做的事,更能「獲得按讚與關注」。
 
​       然後呢?於是我們看到在不適當場合做不適當舉止的孩子,被視為衝撞體制的勇者;在不正確的話語氛圍中說不適當的言談,被視為是覺醒者、先鋒者。如果踩錯線,被撻伐、被批評、被圍剿呢?反正道歉也有流量,多賺他一波!
 
​       結果,道歉原本的深刻意涵,也扭曲成了某種「效果」。
 
​       想起周星馳在《九品芝麻官》(1994)中的官司場景(請包龍星他老媽帶上尚方寶劍,卻是一場烏龍:用明朝的劍,斬清朝的官):「我看現場太緊張了,所以跟我老媽出來輕鬆一下,旨在製造氣氛,你不介意吧?」(你把劍吞下去我就不介意!)
 
​       電影裡的包龍星,有為不平之冤伸張正義的使命;現代的包容心,卻被無限上綱成為容忍各種異言異行,以「做效果」的方式,綜藝化許多本該嚴肅以對、不容挑戰的價值。其中,教育,就是一個例子。
 
​       玩笑開得巧,叫做幽默與機智;玩笑開得不好呢?有個相對乾脆的詞,叫「流量」。把這些孩子觀眾貶低成為「流量」時,他們到底是「流量致勝」?還是「流量智障」?
 
​       當「做效果世代」(do effect Generation)興起,我們的孩子分不清楚代價,那些所謂的網紅們分得清楚嗎?我們的社會分得清楚嗎?還是那些正在虛擲課堂時間而拚命「向你們看齊」的孩子,也不過是你們嗷嗷待割的流量韭菜罷了?
如今被無限放大的「做效果」文化,使得教育意涵逐漸稀釋,流量化的思維取代深度的學習與內在成長。 圖片來源:stockphoto mania/Shutterstock
 
撰稿人:石廷宇
出處:天下雜誌 獨立評論
字數:3011
文章轉引連結:https://reurl.cc/1XY0DX
 
       有位老師私訊回饋我,提及自己班上的同學常常沒來由在課堂上群魔亂舞,可能是集體喧嘩某特定遊戲廣告的台詞、一段棒球加油術語、知名網紅的經典口頭禪,也可能是某位YT頻道主持人的特別「口音、腔調」,或是不知道從哪裡流傳開來「只具其形,不明其意」的肢體語言。老師只心想這些「綜藝效果」未免過於低俗粗鄙,卻難敵學生悠悠之口。不勸說,或恐有違師道;積極勸說,又覺得自討沒趣,反被貼上了老古板的標籤,真不知該如何是好。
 
​       認真想,下課時,在老師們看不見的角落裡,校規管不到的模糊地帶中,學生們絞盡腦汁施展各種充滿創意、綜藝的「惡趣味」,可謂是自古為枯燥校園學習生活增添趣味的重要調劑,輕則哄堂大笑,重則傳誦至他校而蔚為風潮。之前風靡校園的「科目三」(只屬於「體技」),已經算是相對「正常」的了!相反地,一旦拿捏綜藝化尺度失當、調侃越界、玩笑過頭,效果做失敗了,往往也可能轉瞬成為爆發衝突的導火線。
 
​       ​       無論如何,這些充斥課堂間、教室內外的「綜藝效果」,打從手機尚未發明之前,就已經是各大校園內祕而不宣的默契,只不過,以前的老師們將之視為不成熟的童言童行,總期待著等學生長大後,這種情形就會自然「退駕」,無須過度擔心。
 
​       而上述這些校園次文化的傳播,在「前手機時代」時,也多半得靠學生課後在補習班交換彼此校園最新KUSO情報,或是在家中觀看綜藝節目所學到的一招半式,才得以在校園中互通有無,有時還得在家裡、教室裡稍微練一下,才勉強登得上「低俗之堂」。既然還算稍微有點標準要求,自然也就很難有量體可以擴大、渲染。
 
​       如今,人手一機,置身快速汲取/擴散訊息的時代,被演算法的過濾泡泡(filter bubble)這麼領域展開(又再次被領域籠罩),任何人都能及時上傳各種「效果」,使得這些次文化無孔不入地在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們的各生活層面火力全開,入侵他們的眼球:從思想、行為、言談、觀念,到意識,使得這場「成長過程的扶乩之旅」在歷經數位化後,遲遲無法「退駕」,令各年齡層的老師、家長、職場都難以招架。
 
​       試想,學生們一天裡辛苦(?)上課好長一段時間,在甫拿到手機後,最先瀏覽的會是什麼?而演算法在判讀他們的行為模式後,又會投其所好,餵養他們哪些「好料」?其實可想而知!(還是不寒而慄?)
 
​       更令人驚悚的是,課堂老師現在也開始帶頭綜藝化……
 
當教室變秀場──教育綜藝化,學生很可能只學到「笑話」與「偏見」
 
​       或許是同為教師的緣故,自己總會多觀摩其他老師們的教學方式、策略,以作為借鏡──見賢思齊、不賢內省,期許自己不要成為古板、迂腐的教師,但也時時提醒自己,別淪為跳樑小丑,僅為了討好台下同學的眼球而有失「師格」:言談、思維、格局、儀態,擴及價值觀與世界觀。畢竟,無論是哪一科老師,除了專業知識領域的「師者」,多半也都承擔了「話語權」的影響力,你/妳對於知識的解讀、態度,都可能會成為學生記憶一輩子的觀念。
 
​       當我聽到高中學生無意間在課堂說出「老師妳知道嗎!孔子只是一個超會情勒別人的人而已!」(他的國中老師教的)我還真是嚇了一跳。明知細問其故也得不出他的合理論述,但整個班級卻因為這個同學驚世駭俗的言論而一時沸騰。
​       那位老師想的是「吸引同學的注意」,這位同學想的是「找出不讀論語的理由」,其他同學想的是「終於有理由可以不讀論語」。
 
​       作為無法為自己辯白的孔子、置身該課堂還在耳提面命「反求諸己」的重要性的我,在同學們群情激憤地當時,顯然只是個「迂儒」一般的存在罷了。還好我的同學們更多的是有識之士,這場風波才快速平息。
 
​       老師帶頭綜藝化、做效果,或許是為了吸引同學的注意力,但當同學們各行其是,以「我們老師都這樣說」來作為藉口,作為誤讀內容、抵制學習、支持偏差價值觀的立論基礎時,這些台上的老師,是否能像其他網紅一樣,信口說出「我又不知道學生會這樣用?」「我本來的意思又不是這樣!」「我只是一個老師,應該不用為了每個孩子的行為負責吧?」等等卸責的藉口嗎?
 
​       當這些受到綜藝化做效果而形成的偏見,因為數位網路而快速大量集合,形成某種「觀點」,類似太平洋垃圾帶(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時,我們又該如何面對這劣質化的風氣?
 
這些成長於「凡事都能綜藝化、都想著綜藝化的環境」的世代,當他們逐漸長大,誰來告訴他們,這些環境其實並不太健康、充滿了看不見的扭曲?圖片來源:T.TATSU/Shutterstock
 
 
娛樂即生活──當孩子把真實世界演成「做效果」的舞台
 
​       你能想像,未來世界中,每個人的每個行為背後,目的都只是為了「做效果」(make effect)嗎?嘴裡說出的那句話,本意不再是為了有效傳達某個特定想法,而單純就只是為了效果本身。
 
​       讓我說得再簡單些:現在的孩子們,許多並不具備能深度理解事物的能力與意識,以至於他們其實不太能,甚至無法讀出那些眼前「現象級流量」的網路事件,背後潛藏的深刻操作與心機──鮮少有真正意外造成的「爆紅」,更多的是人為操作與算計。
 
​       他們更相信「事件就是表面看到的那樣,充滿神話色彩般的爆紅與成名」,就是那麼娛樂性、綜藝性,以至於這個世代從小便致力於追求那種「謎樣的成名」。只要繼續「做效果」,追求好笑就好、追求受人注目就好!
 
​       而這些成長於「凡事都能綜藝化、都想著綜藝化的環境」的世代,當他們逐漸長大,大到需要為他們的言行承擔責任時,誰來告訴他們,他們所成長的綜藝化環境其實並不太健康、充滿了看不見的扭曲?
 
​       不!無法!因為無論是好流量還是壞流量,都是好流量,在「流量定價」的時代,有流量的網紅的價值觀即是正道,有流量的帳號就是「正義」。這一點,在次世代的Thread媒體上,或許已經得到了驗證。與其說是「Threads」帶來了話語權重置,這個行為所傳遞的「集體做效果」風潮,或許是更令人擔憂的「文明threat」。
 
在關注不完的網紅裡,青少年還剩下多少時間留給自己?累積自己?認識自己?關注自己?圖片來源:MDV Edwards/Shutterstock
 
做效果世代的迷失──當「做效果」變成人生目標,誰在收割你的流量?
 
​       我們的孩子,一天裡有多少時間在滑手機、看影音、駐足社群媒體,以此為養料成長著?追完明星追知名網紅,接著追同溫層網紅,再追同年齡層網紅,追親密朋友、追好笑的同學……,穿插著各種新聞媒體報導的新一批網紅。先不論這樣刷一輪得花多少時間,也不必細究裡頭究竟有多少知識、智慧、資訊(就算他們有著迷的「知識型網紅」,多半也是排在這些「待刷清單」的後面)。他們還剩下多少時間留給自己?累積自己?認識自己?關注自己?
 
​       想要在社群媒體上獲得關注?比起乖乖聽課(又吃力又「普通」),輕易說出些驚世駭俗的言詞,更吸睛、更有效果!比起做大家都敢做的事(太正常太「一般」),做其他人不敢做的事,更能「獲得按讚與關注」。
 
​       然後呢?於是我們看到在不適當場合做不適當舉止的孩子,被視為衝撞體制的勇者;在不正確的話語氛圍中說不適當的言談,被視為是覺醒者、先鋒者。如果踩錯線,被撻伐、被批評、被圍剿呢?反正道歉也有流量,多賺他一波!
 
​       結果,道歉原本的深刻意涵,也扭曲成了某種「效果」。
 
​       想起周星馳在《九品芝麻官》(1994)中的官司場景(請包龍星他老媽帶上尚方寶劍,卻是一場烏龍:用明朝的劍,斬清朝的官):「我看現場太緊張了,所以跟我老媽出來輕鬆一下,旨在製造氣氛,你不介意吧?」(你把劍吞下去我就不介意!)
 
​       電影裡的包龍星,有為不平之冤伸張正義的使命;現代的包容心,卻被無限上綱成為容忍各種異言異行,以「做效果」的方式,綜藝化許多本該嚴肅以對、不容挑戰的價值。其中,教育,就是一個例子。
 
​       玩笑開得巧,叫做幽默與機智;玩笑開得不好呢?有個相對乾脆的詞,叫「流量」。把這些孩子觀眾貶低成為「流量」時,他們到底是「流量致勝」?還是「流量智障」?
 
​       當「做效果世代」(do effect Generation)興起,我們的孩子分不清楚代價,那些所謂的網紅們分得清楚嗎?我們的社會分得清楚嗎?還是那些正在虛擲課堂時間而拚命「向你們看齊」的孩子,也不過是你們嗷嗷待割的流量韭菜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