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與「高能孩子」共舞:身為家長,你跟得上嗎?
有些孩子表現突出,在這個充滿變數的教養過程中,師長的角色不再只是指導者,而是成為支持、引導,甚至陪伴成長的同行者。我們該如何扮演這樣的角色? 圖片來源:Bohdan Malitskiy/Shutterstock
撰稿人:郭靜如
出處:天下雜誌 獨立評論
字數:1852
在教育現場,常聽到「能力越好的孩子,越難教導」的說法。這類孩子通常在智力、創造力或是某些特殊才能上表現突出,但對引導者、陪伴者或教導者而言,有時反而更需要花費加倍的心力,別說是駕馭他們、引導他們,有時也只能勉強與這類的孩子「好好相處」而已。
其實,要理解這類孩子的心態和特質,重點在於「找到適合彼此的溝通頻道」,不能只是「上對下」,更要懂得「互換角色」,如此一來,就能幫助能力好的孩子更快掌握事情的重點或學習訣竅,而正因為這層轉變,也成為邀請他們利用所帶來的創見,來陪伴老師一同影響班上的同儕或是周遭的同學們,成為最佳教學實驗組!
能力越好的孩子為何越難教?
1.高期望與自我要求帶來無形壓力:能力出眾的孩子經常受到教師、家長和同儕的高度期望。他們在學習上表現優異,使人們自然而然地期望他們能持續保持這樣的水準。然而,學習的內容會隨年齡越來越難,而變成不斷追逐的里程碑,此時,永不停止的期望,很容易轉化為壓力,使得這些孩子被迫面對需要常常對自己或來自他人設下過高的標準,一旦無法達到,便可能出現自我懷疑或情緒波動。加上這類孩子在學習路上多是一路順遂,少有處理情緒的經驗,在遇到困境或低潮時,難免無從抒發或化解的情緒壓力,導致孩子學習動機下降。
2.質疑權威與自主思考:具有高度思辨力的孩子,往往更傾向於質疑權威,他們喜歡自主思考、探究問題的本質,對上對下單向的傳授容易感到不滿足,這使得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不喜被傳統教學方式約束,有時甚至會挑戰師長的專業,導致出現公開的衝突或摩擦。師長若不能以開放的態度陪伴孩子「尋找或討論答案」,協助孩子從探索的過程中釐清思緒(而不是單純的對與錯),雙方都可能會陷入「為什麼你總愛找碴」的負面思維中,同時,孩子也失去了對師長指令「心服口服」的念頭,久而久之,反而加深彼此的猜疑和對峙。
3.專注於自我興趣,難適應課程安排:優秀的孩子往往在某些領域表現出極高的興趣和專注度,但這也可能導致他們對其他學科缺乏興趣,這樣的專注偏差使得師長在教學和引導上面臨困難,孩子的喜好過於分明,身為師長,可能落入「又樂於見到孩子在擅長領域中大放異彩」,但同時「又希望孩子全面顧及,學習不偏食」的矛盾心態之中。
與其教孩子「不要質疑」教師的觀點,不如說教他們與師長「開啟對話」,作為培養討論的契機。圖片來源:WOSUNAN/Shutterstock
不是贏得孩子的信任,是陪伴孩子建立信心
1.設立多元目標,減輕心理壓力:
面對能力出眾的孩子,教師和家長應該優先調整的是「期望的難易度」,設立多元目標,而非僅僅關注學業成績。例如,鼓勵他們在藝術、體育或社交能力方面取得進步,讓他們理解生涯成就不僅僅來自學科,減輕因自我要求過高而產生的無形壓力,讓他們在多元目標的追求中體會學習的樂趣,分散壓力源。
2.培養對話性思維:
與其教孩子「不要質疑」教師的觀點,不如說教他們與師長「開啟對話」,作為培養討論的契機。師長也可以創造更多的討論空間,鼓勵孩子表達看法,引導他們學習如何基於證據進行論證。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孩子有邏輯的自主思考能力,也有拉近師生之間的共識,減少對立。
3.個別化教學與彈性學習:
能力強的孩子學習節奏和需求畢竟較快、較急,教師可以考慮提前規劃個別化進度,針對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能力,設計不同的學習計畫。例如,對於有特定興趣的孩子,可以讓他們在完成基礎課程後,有更多的時間深入探索興趣領域。同時,也可以提供彈性學習模式,讓這些孩子能在課程安排之餘,有更適性選擇,提高學習的自主空間。
4.培養情緒管理與人際技能:
高能孩子在情緒管理上有時會顯得不成熟,特別是在面對挫折之際,往往因為「高能=高自尊」而不願求援、盛氣凌人、惱羞等反應。教師和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引導他們認識情緒,學習管理,幫助孩子認識情緒的多樣性、學習接納挫折與面對失敗,並以正向心理方式認識挫折。此外,這些孩子往往在同儕中因為能力突出,時而顯得「不合群」,如果能引導孩子學習人際溝通技巧,從「壓制者」變成「扶助者」,讓所長能在團體中有所發揮,不僅能增強孩子的自信,也就等於讓孩子在團體中建立屬於自己的發聲位置。
不管高能與否,孩子都是我們的最佳老師
教育不應該只追求標準化教學,所謂的差異化,也不該只流於「差別待遇」,每個孩子的獨特性與多樣性都大不相同,當師長認識到孩子們的優勢時,也同時需幫他們顧及「優勢帶來的不便與反應」,透過理解他們的需求與不足(他們畢竟還只是個孩子)、調整教學策略,才能讓高能的孩子,不因為師長而侷限了發展,把高能教成低能、將低能教成無能。師長在這多變的教養過程中,所扮演的不能再僅是指導者,更是支持者和引導者、陪跑者,說到底,若真要爸媽再年輕一次與孩子共舞,孩子可未必會輸呢!
(作者畢業於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長期致力於耕耘台灣閱讀理解教育,專注於國小階段親子/職溝通、系統化理解力訓練,協助數位世代家長與孩子建立成長共感力。)
有些孩子表現突出,在這個充滿變數的教養過程中,師長的角色不再只是指導者,而是成為支持、引導,甚至陪伴成長的同行者。我們該如何扮演這樣的角色? 圖片來源:Bohdan Malitskiy/Shutterstock
撰稿人:郭靜如
出處:天下雜誌 獨立評論
字數:1852
在教育現場,常聽到「能力越好的孩子,越難教導」的說法。這類孩子通常在智力、創造力或是某些特殊才能上表現突出,但對引導者、陪伴者或教導者而言,有時反而更需要花費加倍的心力,別說是駕馭他們、引導他們,有時也只能勉強與這類的孩子「好好相處」而已。
其實,要理解這類孩子的心態和特質,重點在於「找到適合彼此的溝通頻道」,不能只是「上對下」,更要懂得「互換角色」,如此一來,就能幫助能力好的孩子更快掌握事情的重點或學習訣竅,而正因為這層轉變,也成為邀請他們利用所帶來的創見,來陪伴老師一同影響班上的同儕或是周遭的同學們,成為最佳教學實驗組!
能力越好的孩子為何越難教?
1.高期望與自我要求帶來無形壓力:能力出眾的孩子經常受到教師、家長和同儕的高度期望。他們在學習上表現優異,使人們自然而然地期望他們能持續保持這樣的水準。然而,學習的內容會隨年齡越來越難,而變成不斷追逐的里程碑,此時,永不停止的期望,很容易轉化為壓力,使得這些孩子被迫面對需要常常對自己或來自他人設下過高的標準,一旦無法達到,便可能出現自我懷疑或情緒波動。加上這類孩子在學習路上多是一路順遂,少有處理情緒的經驗,在遇到困境或低潮時,難免無從抒發或化解的情緒壓力,導致孩子學習動機下降。
2.質疑權威與自主思考:具有高度思辨力的孩子,往往更傾向於質疑權威,他們喜歡自主思考、探究問題的本質,對上對下單向的傳授容易感到不滿足,這使得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不喜被傳統教學方式約束,有時甚至會挑戰師長的專業,導致出現公開的衝突或摩擦。師長若不能以開放的態度陪伴孩子「尋找或討論答案」,協助孩子從探索的過程中釐清思緒(而不是單純的對與錯),雙方都可能會陷入「為什麼你總愛找碴」的負面思維中,同時,孩子也失去了對師長指令「心服口服」的念頭,久而久之,反而加深彼此的猜疑和對峙。
3.專注於自我興趣,難適應課程安排:優秀的孩子往往在某些領域表現出極高的興趣和專注度,但這也可能導致他們對其他學科缺乏興趣,這樣的專注偏差使得師長在教學和引導上面臨困難,孩子的喜好過於分明,身為師長,可能落入「又樂於見到孩子在擅長領域中大放異彩」,但同時「又希望孩子全面顧及,學習不偏食」的矛盾心態之中。
與其教孩子「不要質疑」教師的觀點,不如說教他們與師長「開啟對話」,作為培養討論的契機。圖片來源:WOSUNAN/Shutterstock
不是贏得孩子的信任,是陪伴孩子建立信心
1.設立多元目標,減輕心理壓力:
面對能力出眾的孩子,教師和家長應該優先調整的是「期望的難易度」,設立多元目標,而非僅僅關注學業成績。例如,鼓勵他們在藝術、體育或社交能力方面取得進步,讓他們理解生涯成就不僅僅來自學科,減輕因自我要求過高而產生的無形壓力,讓他們在多元目標的追求中體會學習的樂趣,分散壓力源。
2.培養對話性思維:
與其教孩子「不要質疑」教師的觀點,不如說教他們與師長「開啟對話」,作為培養討論的契機。師長也可以創造更多的討論空間,鼓勵孩子表達看法,引導他們學習如何基於證據進行論證。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孩子有邏輯的自主思考能力,也有拉近師生之間的共識,減少對立。
3.個別化教學與彈性學習:
能力強的孩子學習節奏和需求畢竟較快、較急,教師可以考慮提前規劃個別化進度,針對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能力,設計不同的學習計畫。例如,對於有特定興趣的孩子,可以讓他們在完成基礎課程後,有更多的時間深入探索興趣領域。同時,也可以提供彈性學習模式,讓這些孩子能在課程安排之餘,有更適性選擇,提高學習的自主空間。
4.培養情緒管理與人際技能:
高能孩子在情緒管理上有時會顯得不成熟,特別是在面對挫折之際,往往因為「高能=高自尊」而不願求援、盛氣凌人、惱羞等反應。教師和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引導他們認識情緒,學習管理,幫助孩子認識情緒的多樣性、學習接納挫折與面對失敗,並以正向心理方式認識挫折。此外,這些孩子往往在同儕中因為能力突出,時而顯得「不合群」,如果能引導孩子學習人際溝通技巧,從「壓制者」變成「扶助者」,讓所長能在團體中有所發揮,不僅能增強孩子的自信,也就等於讓孩子在團體中建立屬於自己的發聲位置。
不管高能與否,孩子都是我們的最佳老師
教育不應該只追求標準化教學,所謂的差異化,也不該只流於「差別待遇」,每個孩子的獨特性與多樣性都大不相同,當師長認識到孩子們的優勢時,也同時需幫他們顧及「優勢帶來的不便與反應」,透過理解他們的需求與不足(他們畢竟還只是個孩子)、調整教學策略,才能讓高能的孩子,不因為師長而侷限了發展,把高能教成低能、將低能教成無能。師長在這多變的教養過程中,所扮演的不能再僅是指導者,更是支持者和引導者、陪跑者,說到底,若真要爸媽再年輕一次與孩子共舞,孩子可未必會輸呢!
(作者畢業於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長期致力於耕耘台灣閱讀理解教育,專注於國小階段親子/職溝通、系統化理解力訓練,協助數位世代家長與孩子建立成長共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