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開學第一個月,想協助小一新生加速適應?家長不可不知的親子調整心法
撰稿人:郭靜如
出處:天下雜誌 獨立評論
字數:2158
孩子剛從幼兒園進入小學階段,將面臨的,是全新學習環境與陌生的社交挑戰。不熟悉的環境作息、同學的課堂表現、老師的授課脾氣……這些轉變,不僅影響他們的認知反應,也連帶升高了情緒上的壓力。
常見的放大版分離焦慮,是孩子進入小學後的首要問題。雖然小一大多只有半天,但多半仍會因長時間離開家人感到不安(特別是許多家長因為工作之故,需另外安排安親班課後照顧),進而產生排斥上學,或易怒、情緒起伏劇烈的反應。
此外,眼前需要適應校園新規則和重建人際關係,也是幼稚的他們所面對的重要課題,若是特別內向或社交經驗訓練不足,可能尤其難以跨出第一步。
還有,模式化、具備考核標準的學習壓力,也是不可忽視的影響要素。小學階段的學習內容,要比幼兒園時期更規範化、知識化,孩子不僅需要學習前所未知的新生活規範、真正屬於知識的範疇,還需要適應拉長的課堂時間,以及完成更多的課後作業。
上述種種變化,雖然對大人來說,已是習以為常、理所當然,但對小朋友來說卻都是容易感到壓力的來源。尤其進入期中後,開始有作業完成的時間壓力、成績表現的挫敗感,當孩子無法順利跟上課業進度時,只要旁人(無論是家長或是老師、安親班輔導人員)隨口一句無心的指證,便可能令焦慮一下子拉升至臨界點。
這個時候,身為最佳助手,我們可以怎麼說?怎麼做?
互動三妙招:蹲、看、問
孩子進入小學與剛進幼兒園的情緒截然不同,這次,他們擁有更多表達方式了。面對種種顯性、隱性情緒時,大人的第一反應往往就決定了他們接下來的情緒走向:到底是從複雜變得難以理解?還是可以化險為夷、化暴走為平和?
誰想要在累了一天下班回到家後,還要處理情緒狀況詭譎多變,甚至異常非理性的孩子脾氣?別感到焦慮、擔憂甚至無助,先「蹲下」再說!
蹲下,讓視線不再「由上而下」,眼前稚嫩的靈魂已經受了一整天各種居高臨下的壓力與指令,有時,需要的只是一個平等且溫柔的對望,不見得要呵護得像是照顧溫室裡的花朵;也不必刻意矯情疊字「吃飯飯、喝水水」,反而容易讓人覺得家長在嘲諷自己。只要「蹲下」!讓孩子們感受到來自家長主動拉近距離的意圖,那份暖意,有時甚至無須言語。
其次是觀察(就用大人慣用的察言觀色即可),他們真的還是白紙一張的階段,在學校沾了什麼,回到家就顯露出什麼;無法言喻的慍意、說不出口的委屈、難以啟齒的自尊心,都容易讓情緒消化不良,這時,最容易出現在他們的言行舉止與表情管理之中:大聲放東西、因為雞毛蒜皮的言語交鋒而鬧彆扭、沉默、擺臭臉(家長爆走排行榜No.1),都是孩子無聲的求救訊號。
最後是「問」;這裡的問,不是「質問」、「責問」,更不是「逼問」,而比較像是「幫他們問」,不要問得過度空泛,而要問得精準、完整,脈絡清晰,別嫌煩。在一天尾聲,大家回到家都累了,相信誰都不想節外生枝,一個好的、帶有接納的問題,就是替孩子快速降溫、回緩的家庭密語。
父母可以用「人」、「物」、「事」來幫助親子之間重建情緒場景,陪伴他們用對的情緒、適當的方式重新經歷情緒發生的現場,既可以更好地認識孩子,也是非常優質的「親子時光」喔!
不管是大人或小孩,在面對新環境時,自己也會感到焦慮與難以調適。圖片來源:Waraporn Chokchaiworarat/Shutterstock
陪伴孩子面對情緒,關鍵在於「慢」
常聽到家長說,每次關心孩子,自己的情緒反應也屢屢隨之起伏變化,這反而可能更令讓孩子在釋放情緒時感到不安與歉疚。因為不只他們,許多大人在孩子面對新環境時,自己在一旁也會感到焦慮與難以調適:擔心他們適應不良、適應太慢、害怕學業落後,凡此種種,都可能會無意間加重雙方無言的心理負擔。
當孩子感到焦慮或壓力時,家長正向且正確的陪伴與支持尤為關鍵。以下幾個建議,能幫助家長更好地協助孩子「適應」情緒(不是改善、更不是修正):
1.察覺孩子「幽微」的反應:注意那些沒有言說的細微變化,從生理改變、心態變化、言行反應、學習成效、社交結果,各領域的微小改變,都可能深刻影響孩親子雙方的「明天」。在理解變化的原因後,也要以溫柔的引導,協助他們建立「他們還無法好好表達的」感受,別急,他們不是無感、不是不願意,可能只是還找不到適當的語彙。
2.正向強化孩子的信心:家長應多正向建構孩子的「進步感」,而非只強化不足,如此,既能幫助孩子增強自信心,也能引導他們思考的正面角度。例如:邀請孩子分享學校的日常故事,以描述性、故事性問題代替上對下的質問,試著幫助孩子釐清情緒,而不是強化情緒反應,讓他們能更自如地「認識自己的感受」,並從中找到自我安撫的方式;也可以善用「傾聽者回饋」,分享自己的幼稚經驗與想法,以供孩子借鑒。
3.親師合作不可少:主動與老師分享孩子在家中的樣子(不是交代與命令),而是透過老師的觀察,了解孩子在校的「另一面」,並比對孩子的情緒變化,共同協助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樣子融入與接納新環境,也讓親師雙方更暢通地認識孩子的現況和變化。
陪伴,大手牽小手
初來乍到小學這個陌生的環境(比幼兒園的世界大多了),難免需要重新建構屬於孩子特有的「世界觀」,不同孩子的秉性,自然也會有融入的或遲或速,反正,絕不會是、也不該是「家長以為的時間節奏」就是了!
當孩子感受到來自家人的正向情緒支持時,自然會更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有勇氣面對挑戰,並找出良好的情緒頻道。家長的一個表情、舉手投足,都是正向影響孩子的最佳範本。
即將過完開學第一個月,身為小一新生的最佳助手,請收拾好不安與忐忑,因為孩子也是喔!讓自己成熟的心態,成為值得孩子信賴的靠山吧!
(作者畢業於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長期致力於耕耘台灣閱讀理解教育,專注於國小階段親子/職溝通、系統化理解力訓練,協助數位世代家長與孩子建立成長共感力。)
撰稿人:郭靜如
出處:天下雜誌 獨立評論
字數:2158
孩子剛從幼兒園進入小學階段,將面臨的,是全新學習環境與陌生的社交挑戰。不熟悉的環境作息、同學的課堂表現、老師的授課脾氣……這些轉變,不僅影響他們的認知反應,也連帶升高了情緒上的壓力。
常見的放大版分離焦慮,是孩子進入小學後的首要問題。雖然小一大多只有半天,但多半仍會因長時間離開家人感到不安(特別是許多家長因為工作之故,需另外安排安親班課後照顧),進而產生排斥上學,或易怒、情緒起伏劇烈的反應。
此外,眼前需要適應校園新規則和重建人際關係,也是幼稚的他們所面對的重要課題,若是特別內向或社交經驗訓練不足,可能尤其難以跨出第一步。
還有,模式化、具備考核標準的學習壓力,也是不可忽視的影響要素。小學階段的學習內容,要比幼兒園時期更規範化、知識化,孩子不僅需要學習前所未知的新生活規範、真正屬於知識的範疇,還需要適應拉長的課堂時間,以及完成更多的課後作業。
上述種種變化,雖然對大人來說,已是習以為常、理所當然,但對小朋友來說卻都是容易感到壓力的來源。尤其進入期中後,開始有作業完成的時間壓力、成績表現的挫敗感,當孩子無法順利跟上課業進度時,只要旁人(無論是家長或是老師、安親班輔導人員)隨口一句無心的指證,便可能令焦慮一下子拉升至臨界點。
這個時候,身為最佳助手,我們可以怎麼說?怎麼做?
互動三妙招:蹲、看、問
孩子進入小學與剛進幼兒園的情緒截然不同,這次,他們擁有更多表達方式了。面對種種顯性、隱性情緒時,大人的第一反應往往就決定了他們接下來的情緒走向:到底是從複雜變得難以理解?還是可以化險為夷、化暴走為平和?
誰想要在累了一天下班回到家後,還要處理情緒狀況詭譎多變,甚至異常非理性的孩子脾氣?別感到焦慮、擔憂甚至無助,先「蹲下」再說!
蹲下,讓視線不再「由上而下」,眼前稚嫩的靈魂已經受了一整天各種居高臨下的壓力與指令,有時,需要的只是一個平等且溫柔的對望,不見得要呵護得像是照顧溫室裡的花朵;也不必刻意矯情疊字「吃飯飯、喝水水」,反而容易讓人覺得家長在嘲諷自己。只要「蹲下」!讓孩子們感受到來自家長主動拉近距離的意圖,那份暖意,有時甚至無須言語。
其次是觀察(就用大人慣用的察言觀色即可),他們真的還是白紙一張的階段,在學校沾了什麼,回到家就顯露出什麼;無法言喻的慍意、說不出口的委屈、難以啟齒的自尊心,都容易讓情緒消化不良,這時,最容易出現在他們的言行舉止與表情管理之中:大聲放東西、因為雞毛蒜皮的言語交鋒而鬧彆扭、沉默、擺臭臉(家長爆走排行榜No.1),都是孩子無聲的求救訊號。
最後是「問」;這裡的問,不是「質問」、「責問」,更不是「逼問」,而比較像是「幫他們問」,不要問得過度空泛,而要問得精準、完整,脈絡清晰,別嫌煩。在一天尾聲,大家回到家都累了,相信誰都不想節外生枝,一個好的、帶有接納的問題,就是替孩子快速降溫、回緩的家庭密語。
父母可以用「人」、「物」、「事」來幫助親子之間重建情緒場景,陪伴他們用對的情緒、適當的方式重新經歷情緒發生的現場,既可以更好地認識孩子,也是非常優質的「親子時光」喔!
不管是大人或小孩,在面對新環境時,自己也會感到焦慮與難以調適。圖片來源:Waraporn Chokchaiworarat/Shutterstock
陪伴孩子面對情緒,關鍵在於「慢」
常聽到家長說,每次關心孩子,自己的情緒反應也屢屢隨之起伏變化,這反而可能更令讓孩子在釋放情緒時感到不安與歉疚。因為不只他們,許多大人在孩子面對新環境時,自己在一旁也會感到焦慮與難以調適:擔心他們適應不良、適應太慢、害怕學業落後,凡此種種,都可能會無意間加重雙方無言的心理負擔。
當孩子感到焦慮或壓力時,家長正向且正確的陪伴與支持尤為關鍵。以下幾個建議,能幫助家長更好地協助孩子「適應」情緒(不是改善、更不是修正):
1.察覺孩子「幽微」的反應:注意那些沒有言說的細微變化,從生理改變、心態變化、言行反應、學習成效、社交結果,各領域的微小改變,都可能深刻影響孩親子雙方的「明天」。在理解變化的原因後,也要以溫柔的引導,協助他們建立「他們還無法好好表達的」感受,別急,他們不是無感、不是不願意,可能只是還找不到適當的語彙。
2.正向強化孩子的信心:家長應多正向建構孩子的「進步感」,而非只強化不足,如此,既能幫助孩子增強自信心,也能引導他們思考的正面角度。例如:邀請孩子分享學校的日常故事,以描述性、故事性問題代替上對下的質問,試著幫助孩子釐清情緒,而不是強化情緒反應,讓他們能更自如地「認識自己的感受」,並從中找到自我安撫的方式;也可以善用「傾聽者回饋」,分享自己的幼稚經驗與想法,以供孩子借鑒。
3.親師合作不可少:主動與老師分享孩子在家中的樣子(不是交代與命令),而是透過老師的觀察,了解孩子在校的「另一面」,並比對孩子的情緒變化,共同協助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樣子融入與接納新環境,也讓親師雙方更暢通地認識孩子的現況和變化。
陪伴,大手牽小手
初來乍到小學這個陌生的環境(比幼兒園的世界大多了),難免需要重新建構屬於孩子特有的「世界觀」,不同孩子的秉性,自然也會有融入的或遲或速,反正,絕不會是、也不該是「家長以為的時間節奏」就是了!
當孩子感受到來自家人的正向情緒支持時,自然會更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有勇氣面對挑戰,並找出良好的情緒頻道。家長的一個表情、舉手投足,都是正向影響孩子的最佳範本。
即將過完開學第一個月,身為小一新生的最佳助手,請收拾好不安與忐忑,因為孩子也是喔!讓自己成熟的心態,成為值得孩子信賴的靠山吧!
(作者畢業於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長期致力於耕耘台灣閱讀理解教育,專注於國小階段親子/職溝通、系統化理解力訓練,協助數位世代家長與孩子建立成長共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