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見聞

【學好見聞】學好閱讀的兩把鎖匙:探索 與 思索

〈學好閱讀的兩把鎖匙:探索 與 思索〉
撰文/賴柔安   分類:閱讀教育   對象:國小   地區:台北市/士林/天母
 
   
學好視覺設計: SIN YI LIN / 類型:攝影
 
      新加坡的教育環境,近幾年在國際間逐漸嶄露頭角,不僅在2015年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劃)拿下「數學」、「科學」、「閱讀素養」等共三項「世界第一」;同時間也得到TIMSS(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調查)的全球冠軍。
 
     令人不禁進一步深思:新加坡的華人人口比率約佔總人數的七成,因此,在同樣作為亞洲講究升學、學習成效的國家之一,且同為華人文化圈的相似背景,他們目前的教育改革模式,是否有值得我們深入去研究與見習之處?
 
     從新加坡目前的教育政策來看,有以下特徵:
   
     1.思考型學校
     2.主動學習計畫
     3.考題應用性
 
      上述這三點,其實恰好這與學好一直以來所強調的「能力導向」教學不謀而合。
     
      愛因斯坦曾說:「教育就是當一個人把在學校所學全部忘光之後剩下的東西。」這句話並不是說「學校教育的知識沒有用」,相反的,它反而更提醒我們要重視「出社會之前我們是否已經具備所需要的基本素養與常識」。
     
      而學好所強調的「應用能力導向」,正是建立在學校知識的基礎上,提供一個能讓孩在課堂外擁有思考空間、思考可能的教育環境。
    
      新加坡以政府政策為藍本,計畫性地降低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時間,從而給予學生更多的「空白」去「選擇」與「自由發展」,而反觀台灣的新課綱架構,實際上也已經設計有這樣的規劃(例如高中必修學分從160學分降為118學分,但加強校訂必修及選修課程共62學分,讓學生有更多根據個人差異的學習。)。
 
       然而,無論是家長還是學生,都必須共同思考的是:由上而下的教育改革,是否真的能促動過往膠著、升學導向的教學模式?抑或只是換湯不換藥的教育口號?站在升學門檻面前,卻不想重蹈填鴨式教育的覆轍?站在分數至上的浪頭上,我們是否有更務實、卻也更開放性的學習體系可以依循?
 
      雖然「升學」、「分數」、「考試」不是學習道路上的唯一,但學好閱讀認為,它們確實仍是一個判斷學生能力的重要「指標」,因為,孩子未來,無論面臨何種環境、何種條件,無可避免的都必須面臨各種形態的「考試」門檻,若我們過度地「反試」、「反升學」,除了可能掉入「反菁英」的不務實思考,更可能只是淪為那些教育資源既得利益者的實驗品,或是那些打著新創教育實則做著強烈盈利企圖的投機教育者的犧牲品!
 
  因此,學好閱讀,一直努力專注於做最簡單、卻也最煩瑣而無人願意嘗試的教育實踐:從最根本協助學生擺脫傳統的語文學習模式,透過教師團隊精選出帶有實用價值、美學意義、知識含量高、具體體系性的學習內容,引導學生學習閱讀的方法、打開閱讀的深度、擴充閱讀的層次,同時,給予每位孩子屬於他們自身的「探索與思索知識的能力」。而這個,才是孩子們學習路途上真正需要的核心能力。
 
      
- - - -
【學好見聞】
 
 
      曾經,新加坡的學校是以說教、死背學習和學術表現優越聞名。學生在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PISA)與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TIMSS)中皆排名第一。目前,新加坡教育正在進行一場多數人沒有注意到的革命,重點不只是教出聰明的學生,還要教導學生如何成為更好的人。
      數十年來的經濟成長,改變了新加坡教育的優先事項。OECD的施萊歇爾(Andreas Schleicher)表示,新加坡教育正在經歷「西方幾乎完全沒有注意到的寧靜革命」。
      政治人物現在希望能結合優秀的考試成績,以及有助服務產業工作、甚至是有助帶來滿足人生的技能。
新加坡財政部長、曾在2011-15年擔任教育部長的王瑞傑表示,重點不只是教出聰明的學生,還要教導學生如何成為更好的人。
      它與大多數革命不同,是一項漸進式的長期計畫。
      目前最明確的改變,就是減輕孩童的考試壓力;政府取消了中學排名,停止公佈最高得分者的姓名,也擴大了一流中學的入學考量標準。
      更重大的改變,則是沉潛於表面之下。
      考試題目變得更具開放性,鼓勵學生強化批判思考和科目知識,教師評估則會同時考量學生的學術表現和社會發展。
      教學方式也在改變;每位教師每年都會獲得100小時的訓練,學習新的教學法。
      最後一項改變,則是讓教室更符合職場。
      到了2023年,在電腦、機器人、電子、戲劇、運動等科目,幾乎每間學校都會有「應用學習」課程,著重於在「真實世界」環境中練習,不會有考試。
      說服家長並不容易。教育部與家長團體及網路知名人物合作舉行座談會,在社群媒體上也十分活躍。官員表示,部分家長、特別是較為富有的家長,確實開始不再只將眼光放在常見的職業上。
      但部分習慣仍舊難以改變。許多學童還是課後補習;小學離校考試是非常重大的壓力點,成績好的人可以進入最棒的學校,未來很有機會出國留學、獲得一流公職,表現不好的則會進入技職體系,政府也沒有終止這種篩選的計畫。
      不過,走向確實十分明確。官員認為,讓學生更全面地發展,沒有理由會造成成績下滑。
      全球各地的教育學家,一向希望能複製新加坡的成功。許多人也讚嘆新加坡的教師訓練品質、緊密聚焦的課程,以及政府的長期計畫。擁有這樣的強健基礎,新加坡的系統確實相當有機會成功改革。
 
〈學好閱讀的兩把鎖匙:探索 與 思索〉
撰文/賴柔安   分類:閱讀教育   對象:國小   地區:台北市/士林/天母
 
   
學好視覺設計: SIN YI LIN / 類型:攝影
 
      新加坡的教育環境,近幾年在國際間逐漸嶄露頭角,不僅在2015年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劃)拿下「數學」、「科學」、「閱讀素養」等共三項「世界第一」;同時間也得到TIMSS(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調查)的全球冠軍。
 
     令人不禁進一步深思:新加坡的華人人口比率約佔總人數的七成,因此,在同樣作為亞洲講究升學、學習成效的國家之一,且同為華人文化圈的相似背景,他們目前的教育改革模式,是否有值得我們深入去研究與見習之處?
 
     從新加坡目前的教育政策來看,有以下特徵:
   
     1.思考型學校
     2.主動學習計畫
     3.考題應用性
 
      上述這三點,其實恰好這與學好一直以來所強調的「能力導向」教學不謀而合。
     
      愛因斯坦曾說:「教育就是當一個人把在學校所學全部忘光之後剩下的東西。」這句話並不是說「學校教育的知識沒有用」,相反的,它反而更提醒我們要重視「出社會之前我們是否已經具備所需要的基本素養與常識」。
     
      而學好所強調的「應用能力導向」,正是建立在學校知識的基礎上,提供一個能讓孩在課堂外擁有思考空間、思考可能的教育環境。
    
      新加坡以政府政策為藍本,計畫性地降低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時間,從而給予學生更多的「空白」去「選擇」與「自由發展」,而反觀台灣的新課綱架構,實際上也已經設計有這樣的規劃(例如高中必修學分從160學分降為118學分,但加強校訂必修及選修課程共62學分,讓學生有更多根據個人差異的學習。)。
 
       然而,無論是家長還是學生,都必須共同思考的是:由上而下的教育改革,是否真的能促動過往膠著、升學導向的教學模式?抑或只是換湯不換藥的教育口號?站在升學門檻面前,卻不想重蹈填鴨式教育的覆轍?站在分數至上的浪頭上,我們是否有更務實、卻也更開放性的學習體系可以依循?
 
      雖然「升學」、「分數」、「考試」不是學習道路上的唯一,但學好閱讀認為,它們確實仍是一個判斷學生能力的重要「指標」,因為,孩子未來,無論面臨何種環境、何種條件,無可避免的都必須面臨各種形態的「考試」門檻,若我們過度地「反試」、「反升學」,除了可能掉入「反菁英」的不務實思考,更可能只是淪為那些教育資源既得利益者的實驗品,或是那些打著新創教育實則做著強烈盈利企圖的投機教育者的犧牲品!
 
  因此,學好閱讀,一直努力專注於做最簡單、卻也最煩瑣而無人願意嘗試的教育實踐:從最根本協助學生擺脫傳統的語文學習模式,透過教師團隊精選出帶有實用價值、美學意義、知識含量高、具體體系性的學習內容,引導學生學習閱讀的方法、打開閱讀的深度、擴充閱讀的層次,同時,給予每位孩子屬於他們自身的「探索與思索知識的能力」。而這個,才是孩子們學習路途上真正需要的核心能力。
 
      
- - - -
【學好見聞】
 
 
      曾經,新加坡的學校是以說教、死背學習和學術表現優越聞名。學生在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PISA)與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TIMSS)中皆排名第一。目前,新加坡教育正在進行一場多數人沒有注意到的革命,重點不只是教出聰明的學生,還要教導學生如何成為更好的人。
      數十年來的經濟成長,改變了新加坡教育的優先事項。OECD的施萊歇爾(Andreas Schleicher)表示,新加坡教育正在經歷「西方幾乎完全沒有注意到的寧靜革命」。
      政治人物現在希望能結合優秀的考試成績,以及有助服務產業工作、甚至是有助帶來滿足人生的技能。
新加坡財政部長、曾在2011-15年擔任教育部長的王瑞傑表示,重點不只是教出聰明的學生,還要教導學生如何成為更好的人。
      它與大多數革命不同,是一項漸進式的長期計畫。
      目前最明確的改變,就是減輕孩童的考試壓力;政府取消了中學排名,停止公佈最高得分者的姓名,也擴大了一流中學的入學考量標準。
      更重大的改變,則是沉潛於表面之下。
      考試題目變得更具開放性,鼓勵學生強化批判思考和科目知識,教師評估則會同時考量學生的學術表現和社會發展。
      教學方式也在改變;每位教師每年都會獲得100小時的訓練,學習新的教學法。
      最後一項改變,則是讓教室更符合職場。
      到了2023年,在電腦、機器人、電子、戲劇、運動等科目,幾乎每間學校都會有「應用學習」課程,著重於在「真實世界」環境中練習,不會有考試。
      說服家長並不容易。教育部與家長團體及網路知名人物合作舉行座談會,在社群媒體上也十分活躍。官員表示,部分家長、特別是較為富有的家長,確實開始不再只將眼光放在常見的職業上。
      但部分習慣仍舊難以改變。許多學童還是課後補習;小學離校考試是非常重大的壓力點,成績好的人可以進入最棒的學校,未來很有機會出國留學、獲得一流公職,表現不好的則會進入技職體系,政府也沒有終止這種篩選的計畫。
      不過,走向確實十分明確。官員認為,讓學生更全面地發展,沒有理由會造成成績下滑。
      全球各地的教育學家,一向希望能複製新加坡的成功。許多人也讚嘆新加坡的教師訓練品質、緊密聚焦的課程,以及政府的長期計畫。擁有這樣的強健基礎,新加坡的系統確實相當有機會成功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