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見聞】孩子的閱讀,是堆積(Pile)還是「歸檔」(File)?
作者:曾世杰(台東大學特教系教授) 2017-01-30
學好視覺設計: SIN YI LIN / 類型:攝影
傳統教育強調的閱讀能力,已無法應付鋪天蓋地的紛亂資訊,未來公民須靠著讀寫算,批判式的思辨、創造、與人溝通合作,解決問題。
前不久,一位《親子天下》的同仁問我,「閱讀(Reading)」和「素養(Literacy)」到底有什麼不同呢?國際閱讀協會(IRA,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成立六十年後,為什麼會在二○一五年改名為國際素養協會(ILA, International Literacy Association)呢?
大哉問!閱讀即一個人從文字篇章獲取意義的歷程,而「素養」是什麼?ILA官網定義為:「在任何文脈下,利用跨領域的視、聽及數位材料進行區辨、理解、詮釋、創造、估算與溝通的能力。」正好最近國際及台灣的媒體和網路充斥了許多真假難分的訊息,就讓我們藉著這些例子來思考「閱讀」和「素養」間的差異。
例一:有家長傳來一個製作精美、「公民人權基金會」提供的短片,憂心忡忡的問,她還要繼續給孩子吃藥嗎?該短片有國家地理頻道的水準,它說,根本沒有注意力缺陷與過動這個病,那是藥商和精神科醫師的市場行銷手段。我一查,才知道該基金會是山達基教會的附從組織,其宗旨就在反對現代精神醫學,他們甚至於把珍珠港事件、納粹罪犯、校園槍擊案、911事件都怪罪給精神科醫師。
例二:如果你用英文在Google上輸入某些問題,其演算法第一個跳的連結,結論和一般的常識正好相反,例如,根本沒有猶太大屠殺、恐龍從來都不真的存在、地球暖化和911事件都是陰謀家的騙局。「辜老師」說的,您信是不信?
例三:十一月五日,美國大選前三天,《丹佛衛報》(Denver Gardian)網站登出一則新聞:「負責偵查希拉蕊電子郵件案的調查員在殺妻後自殺」,在病毒式的廣傳後,此新聞十天內被點閱超過一百六十萬次,但後來它被證實是假新聞。美國公共廣播電台費了一番心思找到製造假新聞的人,這位先生大言不慚的說,他靠假新聞一個月賺一至三萬美元。
例四:回到台灣。最近「同婚合法化」吵得不可開交,臉書上,充斥著各種議題的正反意見:同婚合法化會不會造成性氾濫、人獸交?會不會改變課本內容,教壞我的小孩?會不會在家裡就不能叫爸爸媽媽?會不會破壞了家庭的神聖性?
網路時代的到來,每一個人都會面對這麼龐大、紛亂、似是而非、危疑難決的訊息世界,我們要怎樣去蕪存菁、澄清價值,在合理的思維後與他人及社群協作、解決問題呢?
有素養的讀者,有相當的邏輯及思維方法訓練,能帶著先備知識不斷的對訊息進行真假、價值及合理與否的判斷,例如,他會告訴自己:「注意力缺陷與過動症、911事件、恐龍都是虛構的?這和我過去所學不同。」「再三天投票,這時對某方特別不利的新聞可信嗎?這誰發的?」「同志結婚為什麼會破壞家庭的神聖性?」這樣的閱讀素養,讓讀者能夠對大量的訊息去蕪存菁,並進一步利用各種工具進行查證與思考,以獲致合理的結論。
而傳統教育所教導的「閱讀能力」是被動的。孩子看到文字篇章,可以成功解碼,並且獲得文本所傳達的意義,差不多就可以在大考的選擇題上拿高分了。但,這樣的閱讀能力顯然不足以應付我們現代生活中鋪天蓋地、真假難斷的訊息。
跨領域學習風潮興起
未來的教育,要不斷讓學習者思辨真實的議題,並看重過程中情意及價值的涵養。
我國現行的教育太少著墨於邏輯檢視、批判、辯論、比較、提出假設、收集資料、價值澄清等方面的學習。語文教育和數學、科學、社會科等各個領域,在學校裡都是個別獨立、全無互動的堡壘。更不幸的是,各領域大多以單面訊息進行教學──例如把二氧化碳造成地球暖化的假說視為真理,卻隱去不支持假說的證據;只說明民主制度的優點,卻隱去其可能效率低落的缺點等等。
這種教育安排下的學生缺少批判、討論及解決問題的學習經驗,未來恐難面對充滿兩難困境的世界。這個挑戰,正是十二年國教課綱強調「核心素養」的理由,也是IRA改名為ILA的理由。
未來的教育,要不斷讓學習者思辨真實的議題,讓他們靠著讀寫算,運用跨領域的知識與技能,透過各種媒介與他人協作,進行多樣化的策略性學習。解決問題的同時,也看重學生情意及價值的涵養。
結論是,未來的教育強調的,不再是如海綿般的吸取知識,而是批判式的、跨領域思維及解決問題的習慣,這才是素養教育。
- - - -
【學好閱讀觀點】
〈孩子的閱讀方式,是「堆積」還是「歸檔」?〉
撰文/郭靜如 分類:閱讀教育 區域:台北市/天母/石牌/士林
「國際閱讀協會組織」(IRA)更名為「國際素養協會」(ILA)之舉,在國內外教育界皆引起高度關注,使得大家紛紛開始注意到「閱讀」(Reading)和「素養」(Literacy)之間可能存在的差異,並且正視「若沒有恰當的閱讀素養,沒有判斷訊息真偽的能力,不僅可能會讓所投資的時間成為徒勞無功的「無效閱讀」,也可能因此被「假訊息」(Fake Information)混淆而做出錯誤的判斷與決策。
學好閱讀的每位老師都堅信,「閱讀」,是一門「辨識與詮釋資料」的學問。閱讀,不僅會影響我們如何找資料、影響我們找到什麼樣的資料、也會影響我們對資料的判讀,進而影響我們的決策。
因此,真正的「閱讀」,從來不是用「閱讀數量多寡」來衡量,而是在於閱讀者是否能「有效理解」作者和內容的意思,進而推導出自己的觀點。
近年,台灣教育界從上而下地興起了一窩蜂「鼓勵閱讀」的政策,坊間也充斥各種教授閱讀教育、快速記憶、腦力開發、記憶訓練等等的補習課程,共同放大了家長們擔心孩子可能面臨的閱讀能力低落的問題。然而,這些教學機構所採行的方式,卻是治標之法----安排孩子接觸與大量書籍(PS.並且免不了要書寫各式各樣的閱讀學習單與讀後心得),期望能藉此「衝量」的方式,增強孩子們的閱讀能力。
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固然是教育重點,但若不能掌握「多樣的閱讀方法」與「適合自己的閱讀方式」,讀再多,都只是「堆砌」(Pile),而不是「建檔」(File),只有架構化地在閱讀的過程中建檔,同時學習辨識訊息的真偽,才是孩子藉由閱讀提升能力的重點所在。
換言之,養成「理解力」與「判斷力」的先決條件,不是「多讀」,而是「如何讀」!
誠如文章所言,當人們大量閱讀、接受龐大資訊時,若是一昧接受,而沒有針對訊息來源、內容真偽,甚至文章內的價值判斷提出質疑、評判或反思,只是理所當然地全盤接收,結果非但可能會讓自己累積錯信訊息、誤判情勢、還可能陷入遭他人價值觀左右的危機中。
ILA官網曾定義「閱讀素養」之意:「在任何文脈下,利用跨領域的視、聽及數位材料進行區辨、理解、詮釋、創造、估算與溝通的能力。」
學好閱讀的教師團隊在引導孩子們學習「閱讀」與「理解」之際,除了著重訓練孩子在面對龐雜的資訊之際,能否以邏輯性的閱讀態度去檢視訊息,也關注孩子是否確實理解訊息內容。透過教師貼身指導,在一次次互動與溝通提問過程中,讓龐雜的訊息能去蕪存精;在反覆不厭的思考辯證中,讓資訊實況愈益清晰。
閱讀,絕非「數量致勝」,而該是「質量至上」。與其大量閱讀,不如少量,卻確實累積能力!
--閱讀的深度決定孩子的高度--
作者:曾世杰(台東大學特教系教授) 2017-01-30
學好視覺設計: SIN YI LIN / 類型:攝影
傳統教育強調的閱讀能力,已無法應付鋪天蓋地的紛亂資訊,未來公民須靠著讀寫算,批判式的思辨、創造、與人溝通合作,解決問題。
前不久,一位《親子天下》的同仁問我,「閱讀(Reading)」和「素養(Literacy)」到底有什麼不同呢?國際閱讀協會(IRA,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成立六十年後,為什麼會在二○一五年改名為國際素養協會(ILA, International Literacy Association)呢?
大哉問!閱讀即一個人從文字篇章獲取意義的歷程,而「素養」是什麼?ILA官網定義為:「在任何文脈下,利用跨領域的視、聽及數位材料進行區辨、理解、詮釋、創造、估算與溝通的能力。」正好最近國際及台灣的媒體和網路充斥了許多真假難分的訊息,就讓我們藉著這些例子來思考「閱讀」和「素養」間的差異。
例一:有家長傳來一個製作精美、「公民人權基金會」提供的短片,憂心忡忡的問,她還要繼續給孩子吃藥嗎?該短片有國家地理頻道的水準,它說,根本沒有注意力缺陷與過動這個病,那是藥商和精神科醫師的市場行銷手段。我一查,才知道該基金會是山達基教會的附從組織,其宗旨就在反對現代精神醫學,他們甚至於把珍珠港事件、納粹罪犯、校園槍擊案、911事件都怪罪給精神科醫師。
例二:如果你用英文在Google上輸入某些問題,其演算法第一個跳的連結,結論和一般的常識正好相反,例如,根本沒有猶太大屠殺、恐龍從來都不真的存在、地球暖化和911事件都是陰謀家的騙局。「辜老師」說的,您信是不信?
例三:十一月五日,美國大選前三天,《丹佛衛報》(Denver Gardian)網站登出一則新聞:「負責偵查希拉蕊電子郵件案的調查員在殺妻後自殺」,在病毒式的廣傳後,此新聞十天內被點閱超過一百六十萬次,但後來它被證實是假新聞。美國公共廣播電台費了一番心思找到製造假新聞的人,這位先生大言不慚的說,他靠假新聞一個月賺一至三萬美元。
例四:回到台灣。最近「同婚合法化」吵得不可開交,臉書上,充斥著各種議題的正反意見:同婚合法化會不會造成性氾濫、人獸交?會不會改變課本內容,教壞我的小孩?會不會在家裡就不能叫爸爸媽媽?會不會破壞了家庭的神聖性?
網路時代的到來,每一個人都會面對這麼龐大、紛亂、似是而非、危疑難決的訊息世界,我們要怎樣去蕪存菁、澄清價值,在合理的思維後與他人及社群協作、解決問題呢?
有素養的讀者,有相當的邏輯及思維方法訓練,能帶著先備知識不斷的對訊息進行真假、價值及合理與否的判斷,例如,他會告訴自己:「注意力缺陷與過動症、911事件、恐龍都是虛構的?這和我過去所學不同。」「再三天投票,這時對某方特別不利的新聞可信嗎?這誰發的?」「同志結婚為什麼會破壞家庭的神聖性?」這樣的閱讀素養,讓讀者能夠對大量的訊息去蕪存菁,並進一步利用各種工具進行查證與思考,以獲致合理的結論。
而傳統教育所教導的「閱讀能力」是被動的。孩子看到文字篇章,可以成功解碼,並且獲得文本所傳達的意義,差不多就可以在大考的選擇題上拿高分了。但,這樣的閱讀能力顯然不足以應付我們現代生活中鋪天蓋地、真假難斷的訊息。
跨領域學習風潮興起
未來的教育,要不斷讓學習者思辨真實的議題,並看重過程中情意及價值的涵養。
我國現行的教育太少著墨於邏輯檢視、批判、辯論、比較、提出假設、收集資料、價值澄清等方面的學習。語文教育和數學、科學、社會科等各個領域,在學校裡都是個別獨立、全無互動的堡壘。更不幸的是,各領域大多以單面訊息進行教學──例如把二氧化碳造成地球暖化的假說視為真理,卻隱去不支持假說的證據;只說明民主制度的優點,卻隱去其可能效率低落的缺點等等。
這種教育安排下的學生缺少批判、討論及解決問題的學習經驗,未來恐難面對充滿兩難困境的世界。這個挑戰,正是十二年國教課綱強調「核心素養」的理由,也是IRA改名為ILA的理由。
未來的教育,要不斷讓學習者思辨真實的議題,讓他們靠著讀寫算,運用跨領域的知識與技能,透過各種媒介與他人協作,進行多樣化的策略性學習。解決問題的同時,也看重學生情意及價值的涵養。
結論是,未來的教育強調的,不再是如海綿般的吸取知識,而是批判式的、跨領域思維及解決問題的習慣,這才是素養教育。
- - - -
【學好閱讀觀點】
〈孩子的閱讀方式,是「堆積」還是「歸檔」?〉
撰文/郭靜如 分類:閱讀教育 區域:台北市/天母/石牌/士林
「國際閱讀協會組織」(IRA)更名為「國際素養協會」(ILA)之舉,在國內外教育界皆引起高度關注,使得大家紛紛開始注意到「閱讀」(Reading)和「素養」(Literacy)之間可能存在的差異,並且正視「若沒有恰當的閱讀素養,沒有判斷訊息真偽的能力,不僅可能會讓所投資的時間成為徒勞無功的「無效閱讀」,也可能因此被「假訊息」(Fake Information)混淆而做出錯誤的判斷與決策。
學好閱讀的每位老師都堅信, 「閱讀」,是一門「辨識與詮釋資料」的學問。閱讀,不僅會影響我們如何找資料、影響我們找到什麼樣的資料、也會影響我們對資料的判讀,進而影響我們的決策。
因此,真正的「閱讀」,從來不是用「閱讀數量多寡」來衡量,而是在於閱讀者是否能「有效理解」作者和內容的意思,進而推導出自己的觀點。
近年,台灣教育界從上而下地興起了一窩蜂「鼓勵閱讀」的政策,坊間也充斥各種教授閱讀教育、快速記憶、腦力開發、記憶訓練等等的補習課程,共同放大了家長們擔心孩子可能面臨的閱讀能力低落的問題。然而,這些教學機構所採行的方式,卻是治標之法----安排孩子接觸與大量書籍(PS.並且免不了要書寫各式各樣的閱讀學習單與讀後心得),期望能藉此「衝量」的方式,增強孩子們的閱讀能力。
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固然是教育重點,但若不能掌握「多樣的閱讀方法」與「適合自己的閱讀方式」,讀再多,都只是「堆砌」(Pile),而不是「建檔」(File),只有架構化地在閱讀的過程中建檔,同時學習辨識訊息的真偽,才是孩子藉由閱讀提升能力的重點所在。
換言之,養成「理解力」與「判斷力」的先決條件,不是「多讀」,而是「如何讀」!
誠如文章所言,當人們大量閱讀、接受龐大資訊時,若是一昧接受,而沒有針對訊息來源、內容真偽,甚至文章內的價值判斷提出質疑、評判或反思,只是理所當然地全盤接收,結果非但可能會讓自己累積錯信訊息、誤判情勢、還可能陷入遭他人價值觀左右的危機中。
ILA官網曾定義「閱讀素養」之意:「在任何文脈下,利用跨領域的視、聽及數位材料進行區辨、理解、詮釋、創造、估算與溝通的能力。」
學好閱讀的教師團隊在引導孩子們學習「閱讀」與「理解」之際,除了著重訓練孩子在面對龐雜的資訊之際,能否以邏輯性的閱讀態度去檢視訊息,也關注孩子是否確實理解訊息內容。透過教師貼身指導,在一次次互動與溝通提問過程中,讓龐雜的訊息能去蕪存精;在反覆不厭的思考辯證中,讓資訊實況愈益清晰。
閱讀,絕非「數量致勝」,而該是「質量至上」。與其大量閱讀,不如少量,卻確實累積能力!
--閱讀的深度決定孩子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