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見聞

【學好教育】重點不在「長大」,而是「用什麼方式長大」和「可能長成什麼樣子」

作者:理察.田普樂《不抓狂,教出好孩子》
學好視覺設計: SIN YI LIN / 類型:平面設計
 
      好吧,誰是你所認定的最佳父母?是那些有著近乎直覺的能力,能調教出快樂,有自信,在各方面均衡發展孩童的父母嗎?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他們如此善盡父母之職?現在,再想想你私底下頗不以為然的父母。他們為什麼辦不到?
 
      我認識的模範父母有個共通的因素:他們對為人父母這件事,感到輕鬆自如。而那些頂糟糕的父母則過度執著於某些事情。也許他們並非對自己做父母是否稱職感到有壓力(也許他們應該思考這一點),但是他們對某些事情的執著,影響他們成為真正稱職的父母。
 
      我認識一對父母,他們有神經質的潔癖,即使兒女的鞋子很乾淨,也必須在家門口把鞋脫掉,要不然就會天下大亂。如果孩子亂丟東西,沒把東西歸位,或是把物品弄亂,即使事後清理乾淨,也會讓他們緊張兮兮。這樣一來,要是孩子的衣服留下草地的污痕,或是孩子打翻番茄醬的瓶子,也會搞得孩子沒辦法放鬆心情,享受生活。
 
      我的另一位朋友,有著過強的競爭性,導致他的孩子常常處於必須贏得所參加過的每一場友誼賽的巨大壓力下。還有一位朋友,每次孩子擦傷膝蓋,他就反應過度。我敢打賭,你也可以在你的朋友間,想到許多類似的例子。
     
      相反的,我所遇過的那些很棒的父母, 他們早料到孩子會吵鬧、製造髒亂,孩子愛活蹦亂跳,會彼此爭吵、發牢騷,也會把自己搞得灰頭土臉。但是他們從容以對,不慍不火,知道自己有十八年的時間,把這些小毛頭改造成彬彬有禮的成人。他們不急著把孩子改造成小大人—假以時日,醜小鴨將會長成天鵝。
 
      私下來說, 雖然有些人永遠無法像真正遵行教養守則的父母那樣,對守則駕馭自如,但是這些教養原則會變得越來越容易。相較於最後離巢的那個小夥子/小妮子,要完全輕鬆對待第一位降臨家中的寶寶實在是艱難許多。對於嬰幼兒,父母應該把注意力放在滿足孩子的基本需求上—養育一個不至於餓過頭,不會太不舒服的健康寶寶,其餘的事,就不要過分在意。如果尿布沒有包對,還是有一天沒時間幫寶寶洗澡,或者週末外出渡假時,忘了帶奶瓶(是的,我有一位朋友就做過這種事,然而做為一名遵循教養守則媽咪,她沒有因此而驚慌失措)。
 
      說得更高明些,如果每天臨睡前,做父母的能翹起二郎腿,端起酒杯(別誤會,我並非鼓勵家長利用酒精麻醉自己,我只是請家長要放輕鬆點。)欣然互道:「別想太多……孩子們都還過得不錯,我們多少做對了幾件事吧。」
- - - -
【學好教育觀點】
 
〈孩子遲早會長大,重點不只是「長大」,更是「怎麼」長大〉
撰文/石廷宇     分類:學好教育理念    對象:國小/國中/高中   地區:士林/古亭/天母

     

      隨著接觸孩子與家長的機會越多,越加深入,就更加發現到「教育」真正的困難之處,不只在「教育的內容」,更在於「透過教育,孩子將可能會成為什麼樣子?」的「未知」。就像吹塑一只玻璃,過多的變因參與了造形的過程,一點不慎,都可能產生劇烈的影響,也可能毫無瑕疵與缺點,卻成為了一只再普通不過的成品。

       到底,我們對孩子「長大」這件事,有什麼認識呢?

      肇因於學好教師團隊對於教師置身校園內可能面臨的「封閉性」、「隔絕性」的反省,我們常思考的是:

這些孩子的家長,或多或少都可能是社會菁英階層、可能擁有優渥的生活條件,甚至也能夠提供孩子們無虞的生活環境與品質。而這些家長循著他們過去的學習模式、成長模式以至於能有今天的成就,那麼,他們理所當然地依著自己過去的學習模式、成長模式,給予孩子一條成長的遵循軌跡,有錯嗎?

      因為,他們就是這樣才有今日的成就,不是嗎?

      身為人生的後進、甚至是社會化程度遠遠不足的校園裡(還是課後教育)的教師,我們又有什麼資格去評論這些家長對於孩子的規劃與願景呢?

      他們未必需要成為一位「合格的家長」(ps.因為不可能會有這種東西),但他們透過他們的成功經驗,給予孩子較為強硬的規則、成長的規範、甚至是較無彈性的成長方向,有錯嗎?

      然而,現今,許多自詡為教育專家的專業人士,卻常標榜著「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還給孩子未來自主權」的口號,彷彿塑造出一種「家長,你其實不了解孩子」的錯覺,但會不會有一種情況是「孩子,你其實不了解社會」呢?(ps.但這些教育專家學者總是避而不談這塊)

      因此,學好教育一直強調的,重點不在於「長大」,而在於「用什麼方式長大」,以及「長大成什麼樣子」。

       有時,家長急著想孩子快快長大,無非是擔心他們無法適應社會的快速變遷、無非是擔心孩子們缺乏對應社會變遷的武器。這樣的初心,本來就是為人父母必然的擔心,不是嗎?

(孔子不也說:「唯其疾之憂」嗎?這個「疾」又豈止是身體的病痛?一定也包含了每位孩子在遭遇人生亂流、成長環境衝擊時的手足無措與挫折吧!)

      長大,是必然的過程。

      但學好教育更重視「孩子正在用什麼方式長大」以及「孩子可能長大成什麼樣子」:

       是用家長的方式長大嗎?還是用他自己的方式?
       又或者,是用親子之間共通摸索與討論出的方式?
       是長成家長期待的樣子嗎?還是長成自己期待的樣子?
       又或者,長成親子之間共同期待與追尋的樣子?

       成長的多變性在於,永遠充滿「可能性」、「變動性」,一位為了家庭工作了一輩子的大人都可能會毅然決然放下工作,投入最心愛的繪本創作,我們有怎麼可能要求每一位孩子死板板地固鎖在一條道路上無論環境變化、心境轉折而直直往前呢?

       這種對於教養與成長的期待本來就是不切實際,也是不合時宜的。

       孩子一但變成大人,就很難在當個「小孩」了。

       純真和世故同樣困難。差別在於,世故可得,純真易失。

       阿德勒(Alfred Adler)曾說:

人不應該被過去束縛,只有你能描繪自己的未來,過往的原因就算能作為解釋,也無法成為解決之道。

       同樣,教養和孩子的成長也是如此,既然他們遲早會長大,既然他們永遠不可能是「我們」,身為家長的我們,何不放下經驗、放下成見、放下事故,陪伴孩子們從心(新)體驗「純真」,與他們重新摸索人生成長的未知與可能性?

作者:理察.田普樂《不抓狂,教出好孩子》
學好視覺設計: SIN YI LIN / 類型:平面設計
 
      好吧,誰是你所認定的最佳父母?是那些有著近乎直覺的能力,能調教出快樂,有自信,在各方面均衡發展孩童的父母嗎?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他們如此善盡父母之職?現在,再想想你私底下頗不以為然的父母。他們為什麼辦不到?
 
      我認識的模範父母有個共通的因素:他們對為人父母這件事,感到輕鬆自如。而那些頂糟糕的父母則過度執著於某些事情。也許他們並非對自己做父母是否稱職感到有壓力(也許他們應該思考這一點),但是他們對某些事情的執著,影響他們成為真正稱職的父母。
 
      我認識一對父母,他們有神經質的潔癖,即使兒女的鞋子很乾淨,也必須在家門口把鞋脫掉,要不然就會天下大亂。如果孩子亂丟東西,沒把東西歸位,或是把物品弄亂,即使事後清理乾淨,也會讓他們緊張兮兮。這樣一來,要是孩子的衣服留下草地的污痕,或是孩子打翻番茄醬的瓶子,也會搞得孩子沒辦法放鬆心情,享受生活。
 
      我的另一位朋友,有著過強的競爭性,導致他的孩子常常處於必須贏得所參加過的每一場友誼賽的巨大壓力下。還有一位朋友,每次孩子擦傷膝蓋,他就反應過度。我敢打賭,你也可以在你的朋友間,想到許多類似的例子。
     
      相反的,我所遇過的那些很棒的父母, 他們早料到孩子會吵鬧、製造髒亂,孩子愛活蹦亂跳,會彼此爭吵、發牢騷,也會把自己搞得灰頭土臉。但是他們從容以對,不慍不火,知道自己有十八年的時間,把這些小毛頭改造成彬彬有禮的成人。他們不急著把孩子改造成小大人—假以時日,醜小鴨將會長成天鵝。
 
      私下來說, 雖然有些人永遠無法像真正遵行教養守則的父母那樣,對守則駕馭自如,但是這些教養原則會變得越來越容易。相較於最後離巢的那個小夥子/小妮子,要完全輕鬆對待第一位降臨家中的寶寶實在是艱難許多。對於嬰幼兒,父母應該把注意力放在滿足孩子的基本需求上—養育一個不至於餓過頭,不會太不舒服的健康寶寶,其餘的事,就不要過分在意。如果尿布沒有包對,還是有一天沒時間幫寶寶洗澡,或者週末外出渡假時,忘了帶奶瓶(是的,我有一位朋友就做過這種事,然而做為一名遵循教養守則媽咪,她沒有因此而驚慌失措)。
 
      說得更高明些,如果每天臨睡前,做父母的能翹起二郎腿,端起酒杯(別誤會,我並非鼓勵家長利用酒精麻醉自己,我只是請家長要放輕鬆點。)欣然互道:「別想太多……孩子們都還過得不錯,我們多少做對了幾件事吧。」
- - - -
【學好教育觀點】
 
〈孩子遲早會長大,重點不只是「長大」,更是「怎麼」長大〉
撰文/石廷宇     分類:學好教育理念    對象:國小/國中/高中   地區:士林/古亭/天母

     

      隨著接觸孩子與家長的機會越多,越加深入,就更加發現到「教育」真正的困難之處,不只在「教育的內容」,更在於「透過教育,孩子將可能會成為什麼樣子?」的「未知」。就像吹塑一只玻璃,過多的變因參與了造形的過程,一點不慎,都可能產生劇烈的影響,也可能毫無瑕疵與缺點,卻成為了一只再普通不過的成品。

       到底,我們對孩子「長大」這件事,有什麼認識呢?

      肇因於學好教師團隊對於教師置身校園內可能面臨的「封閉性」、「隔絕性」的反省,我們常思考的是:

這些孩子的家長,或多或少都可能是社會菁英階層、可能擁有優渥的生活條件,甚至也能夠提供孩子們無虞的生活環境與品質。而這些家長循著他們過去的學習模式、成長模式以至於能有今天的成就,那麼,他們理所當然地依著自己過去的學習模式、成長模式,給予孩子一條成長的遵循軌跡,有錯嗎?

      因為,他們就是這樣才有今日的成就,不是嗎?

      身為人生的後進、甚至是社會化程度遠遠不足的校園裡(還是課後教育)的教師,我們又有什麼資格去評論這些家長對於孩子的規劃與願景呢?

      他們未必需要成為一位「合格的家長」(ps.因為不可能會有這種東西),但他們透過他們的成功經驗,給予孩子較為強硬的規則、成長的規範、甚至是較無彈性的成長方向,有錯嗎?

      然而,現今,許多自詡為教育專家的專業人士,卻常標榜著「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還給孩子未來自主權」的口號,彷彿塑造出一種「家長,你其實不了解孩子」的錯覺,但會不會有一種情況是「孩子,你其實不了解社會」呢?(ps.但這些教育專家學者總是避而不談這塊)

      因此,學好教育一直強調的,重點不在於「長大」,而在於「用什麼方式長大」,以及「長大成什麼樣子」。

       有時,家長急著想孩子快快長大,無非是擔心他們無法適應社會的快速變遷、無非是擔心孩子們缺乏對應社會變遷的武器。這樣的初心,本來就是為人父母必然的擔心,不是嗎?

(孔子不也說:「唯其疾之憂」嗎?這個「疾」又豈止是身體的病痛?一定也包含了每位孩子在遭遇人生亂流、成長環境衝擊時的手足無措與挫折吧!)

      長大,是必然的過程。

      但學好教育更重視「孩子正在用什麼方式長大」以及「孩子可能長大成什麼樣子」:

       是用家長的方式長大嗎?還是用他自己的方式?
       又或者,是用親子之間共通摸索與討論出的方式?
       是長成家長期待的樣子嗎?還是長成自己期待的樣子?
       又或者,長成親子之間共同期待與追尋的樣子?

       成長的多變性在於,永遠充滿「可能性」、「變動性」,一位為了家庭工作了一輩子的大人都可能會毅然決然放下工作,投入最心愛的繪本創作,我們有怎麼可能要求每一位孩子死板板地固鎖在一條道路上無論環境變化、心境轉折而直直往前呢?

       這種對於教養與成長的期待本來就是不切實際,也是不合時宜的。

       孩子一但變成大人,就很難在當個「小孩」了。

       純真和世故同樣困難。差別在於,世故可得,純真易失。

       阿德勒(Alfred Adler)曾說:

人不應該被過去束縛,只有你能描繪自己的未來,過往的原因就算能作為解釋,也無法成為解決之道。

       同樣,教養和孩子的成長也是如此,既然他們遲早會長大,既然他們永遠不可能是「我們」,身為家長的我們,何不放下經驗、放下成見、放下事故,陪伴孩子們從心(新)體驗「純真」,與他們重新摸索人生成長的未知與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