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見聞

【學好教育】孩子的教育,該適性?還是功利?

校長多贊成分組教學「但小校有困難」

2018-02-28 00:15聯合報 記者林良齊/台北報導

      對於國中小國、英、數分組教學可延伸至高中職,不少高中校長都贊成。台中二中校長何富財直指「早就該推動了」,他表示,受到就近入學的影響,各高中班級的學生程度較不整齊,適性分組不僅對教師,對學生也有好處。

      位於偏鄉的新竹關西高中校長吳原榮說,適性分組對學生是有利的,該校已推動兩年的適性分組,發現學生的學習意願提升了,尤其是後段班的孩子「沒有被拋棄的感覺」,老師個別化的教學,不及格的人數減少。

      但吳原榮指出,適性分組在大校實施容易,在小校恐怕會遇到困難。以該校為例,全校數學老師只有7人,其實要調老師的上課時間很不容易,且教師的教學也需注意不同學生的需求,建議教育部應與各校多討論、說明。

      何富財表示,適性分組不同於過去的能力分班,「可以隨著學生的程度上下移動」。他指出,有的家長可能會因期待學生有好的表現,希望孩子分在程度較好的班級,不過家長需要面對事實,因為孩子分在適合自己程度的班比較好。

      對教育部開放學生可跨校參與選修課程、甚至讓學生赴大學修課,何富財認為立意良善,但交通問題如何解決、如果使用線上課程如何評量學生、管理秩序等都是問題,「理想很好,但教育部得要詳細說明如何操作」。

      吳原榮則說,跨校選修過於理想,如距離關西高中最近的竹東高中交通也要一小時,至於要赴大學選修勢必得要在假日,但大學端是否可配合在假日開課,教育部需要更多的討論。

- - - -

【學好教育觀點】

撰文者/賴柔安

孩子的教育,該適性?還是該功利?

      說50/50太過矯情!其中的平衡更是難以拿捏!原因無他,趨勢的改變往往發生在一夕之間!身為家長,該怎麼辦?

      適性揚才、因材施教,並不是12年國教提出的新口號,而本該是一直以來教育者的使命。然而,到底何謂「適性」?除了依賴每位現場教師自身判斷給予學生「能力分組」、「程度鑑別」外,是否還能採用更多方法幫助孩子尋找自己「真正適合的屬性」(property)?

      相較被外在評估之後,由他人(老師或家長)進行分組,其實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一種自我能力養成上的「高度」,以及不斷「追求自我卓越成長的企圖心」。這種態度灌溉,並非能力判斷、分數程度鑑別所能企及,卻是學好教育和學好教師團隊一直以來最核心的教育理念。

      在學好閱讀的課堂上,一位學生曾問我:「老師,我在學校國語都考95分以上,為什麼還要來上課呢?」

      另外一節在古亭學好閱讀的課堂裡,另一位學生則問我「老師,我的國文每次都考不及格,其實是因為學了國文也沒用!」

      試想想,是否我們的孩子(甚至家長自己)都習慣用「成績」的功利角度來評量「學習價值」而忽略了孩子是否適合??

      如果教育現場的老師、家長、學生長期以來都習於以「分數」自我扭曲學習的意涵,那還談什麼「適性」?不就是這三方(當然還有第四方:現實條件)權力平衡之後出現的「妥協式學習」嗎?

      孩子們簡單的提問,卻正好反映出不簡單的「學校教育學習的困境」--用分數、成績來衡量孩子學習的需要與否;用成績來判斷一位孩子的學習價值。所謂的「適性」,到最後仍然是教育我們的孩子去適應「功利主義」下的學習目的與方向,不是嗎?哪一科學習出來最有成就?哪一科學習出來薪水最高?卻完全忽略孩子實際的「性質」和「學習意向」?不是嗎?

      試想像,離開學校後(從國小到大學,漫長的12年裡),除了滿足成績的需要外,我們還有多少事物、多少知識和經驗需要學習?

      勇於質疑、勇於表達想法(儘管表達的不算是完整)的孩子,在聽完學好老師的解釋後,更大膽地嘗試醞釀自己的思想、釋放自己的求知慾了。因為他知道,原來「閱讀」這個能力,遠非成績可以估量與計算!

      學好教師團隊的任務,就是從每一位孩子的反應中,給予他們真正需要與刺激,讓他們有充分的理由、有更強烈的動機去突破過去的自己。當孩子不知道為何努力時,給予啟發;當孩子迷惘時,陪伴建立選項與方向感;當孩子抬頭時,協助他們將視野放遠、爬升高度,不再只設定成為班上、學校的佼佼者、更該以「成為喜歡自己的人」為目標,走出台灣、走向亞洲、、甚至是世界。

      學好,永遠給孩子更真切與踏實的目標,努力成為不曾想像過的自己,將來即使離開的學校,也能用他們在學好所習得的理解能力,保持不斷超越自己的習慣,驅使自己前進。我想,這就是學好教育最令我著迷的內涵吧!

校長多贊成分組教學「但小校有困難」

2018-02-28 00:15聯合報 記者林良齊/台北報導

      對於國中小國、英、數分組教學可延伸至高中職,不少高中校長都贊成。台中二中校長何富財直指「早就該推動了」,他表示,受到就近入學的影響,各高中班級的學生程度較不整齊,適性分組不僅對教師,對學生也有好處。

      位於偏鄉的新竹關西高中校長吳原榮說,適性分組對學生是有利的,該校已推動兩年的適性分組,發現學生的學習意願提升了,尤其是後段班的孩子「沒有被拋棄的感覺」,老師個別化的教學,不及格的人數減少。

      但吳原榮指出,適性分組在大校實施容易,在小校恐怕會遇到困難。以該校為例,全校數學老師只有7人,其實要調老師的上課時間很不容易,且教師的教學也需注意不同學生的需求,建議教育部應與各校多討論、說明。

      何富財表示,適性分組不同於過去的能力分班,「可以隨著學生的程度上下移動」。他指出,有的家長可能會因期待學生有好的表現,希望孩子分在程度較好的班級,不過家長需要面對事實,因為孩子分在適合自己程度的班比較好。

      對教育部開放學生可跨校參與選修課程、甚至讓學生赴大學修課,何富財認為立意良善,但交通問題如何解決、如果使用線上課程如何評量學生、管理秩序等都是問題,「理想很好,但教育部得要詳細說明如何操作」。

      吳原榮則說,跨校選修過於理想,如距離關西高中最近的竹東高中交通也要一小時,至於要赴大學選修勢必得要在假日,但大學端是否可配合在假日開課,教育部需要更多的討論。

- - - -

【學好教育觀點】

撰文者/賴柔安

孩子的教育,該適性?還是該功利?

      說50/50太過矯情!其中的平衡更是難以拿捏!原因無他,趨勢的改變往往發生在一夕之間!身為家長,該怎麼辦?

      適性揚才、因材施教,並不是12年國教提出的新口號,而本該是一直以來教育者的使命。然而,到底何謂「適性」?除了依賴每位現場教師自身判斷給予學生「能力分組」、「程度鑑別」外,是否還能採用更多方法幫助孩子尋找自己「真正適合的屬性」(property)?

      相較被外在評估之後,由他人(老師或家長)進行分組,其實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一種自我能力養成上的「高度」,以及不斷「追求自我卓越成長的企圖心」。這種態度灌溉,並非能力判斷、分數程度鑑別所能企及,卻是學好教育和學好教師團隊一直以來最核心的教育理念。

      在學好閱讀的課堂上,一位學生曾問我:「老師,我在學校國語都考95分以上,為什麼還要來上課呢?」

      另外一節在古亭學好閱讀的課堂裡,另一位學生則問我「老師,我的國文每次都考不及格,其實是因為學了國文也沒用!」

      試想想,是否我們的孩子(甚至家長自己)都習慣用「成績」的功利角度來評量「學習價值」而忽略了孩子是否適合??

      如果教育現場的老師、家長、學生長期以來都習於以「分數」自我扭曲學習的意涵,那還談什麼「適性」?不就是這三方(當然還有第四方:現實條件)權力平衡之後出現的「妥協式學習」嗎?

      孩子們簡單的提問,卻正好反映出不簡單的「學校教育學習的困境」--用分數、成績來衡量孩子學習的需要與否;用成績來判斷一位孩子的學習價值。所謂的「適性」,到最後仍然是教育我們的孩子去適應「功利主義」下的學習目的與方向,不是嗎?哪一科學習出來最有成就?哪一科學習出來薪水最高?卻完全忽略孩子實際的「性質」和「學習意向」?不是嗎?

      試想像,離開學校後(從國小到大學,漫長的12年裡),除了滿足成績的需要外,我們還有多少事物、多少知識和經驗需要學習?

      勇於質疑、勇於表達想法(儘管表達的不算是完整)的孩子,在聽完學好老師的解釋後,更大膽地嘗試醞釀自己的思想、釋放自己的求知慾了。因為他知道,原來「閱讀」這個能力,遠非成績可以估量與計算!

      學好教師團隊的任務,就是從每一位孩子的反應中,給予他們真正需要與刺激,讓他們有充分的理由、有更強烈的動機去突破過去的自己。當孩子不知道為何努力時,給予啟發;當孩子迷惘時,陪伴建立選項與方向感;當孩子抬頭時,協助他們將視野放遠、爬升高度,不再只設定成為班上、學校的佼佼者、更該以「成為喜歡自己的人」為目標,走出台灣、走向亞洲、、甚至是世界。

      學好,永遠給孩子更真切與踏實的目標,努力成為不曾想像過的自己,將來即使離開的學校,也能用他們在學好所習得的理解能力,保持不斷超越自己的習慣,驅使自己前進。我想,這就是學好教育最令我著迷的內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