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見聞

【學好閱讀】閱讀的關鍵,在思考。思考的目的是學好

柯華葳:閱讀的關鍵,在思考

分類:閱讀教育   適合年齡:12年國教     區域:台北士林/北投/古亭   

作者: 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中大教授) 柯華葳 (親子天下專特刊)、2009-11-05 (已於2016-09更新)

      台灣加入兩項國際閱讀評比「PIRLS」和「PISA」,不高不低的名次引發各界討論。 擔任台灣PIRLS召集人的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柯華葳,深入分析名次背後值得注意的危機和隱憂。

      二○○六年,台灣首次參加以小四學童為施測對象的PIRLS國際評量。隔年底公布結果,狠狠敲了教育界一記警鐘。

      在這個由國際教育評估協會(IEA)所主導的「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四十六個參加評量的國家裡,台灣排名二十二;而過去一度被視為「文化沙漠」、與台灣同樣使用繁體字的香港,卻從先前的第十四名,五年後躍升至第二名。尤其最值得警醒的是,台灣小學四年級的孩子,因興趣而每天閱讀課外書籍的比率,在所有參與國家中敬陪末座,僅二四%。

      這個讓人震撼且辛酸的數字,讓「教閱讀,應該要有策略與方法」的觀念,頓時受到重視。但根據我的觀察,目前雖有一些教師改變,但整體教育現場,並沒有被撼動。

國際閱讀評比,為何而比?

       PIRLS結果公布後,當然有些人提出批評:如質疑我們的成績不好,恐怕是因題目翻譯不夠好,或是文章太長,我們的孩子不習慣等等。更有一種聲音認為,難道我們被比得還不夠嗎?閱讀不是一種興趣嗎?為何連閱讀也要比?

      我的切入點是,若仔細看PIRLS的題目,會發現它不是考實質內容,而是考思考能力。這個結果明白告訴我們:今天若有個國際比賽,比賽項目是「誰能馬上從網路上判斷資料價值,並把它整理好」,我相信我們會輸!因為我們會抓資料,可是不會判斷。倘若絕大多數國民都是如此,怎不影響國際競爭力?

      這兩年走訪教學現場,也不斷省思評比數據背後的意義,我愈來愈覺得:閱讀,就是「自學能力」,也是「思考能力」。如果,我們的老師與學生都已具備這個習慣,我認為下次根本就沒必要參與閱讀力的評比。

      但現在情況如何?我曾問過不少老師:「若給你大一物理課本,你有沒有信心能透過閱讀自學?」結果,九九%都連忙搖手、回答說:「不行不行,我沒有那個細胞。」一個「不行」就把學習之路堵住。我當然知道多數老師離大一物理很遠,但我覺得最根本的問題是,老師不覺得閱讀是項自學工具。

      最近有一本以英國女皇為主角的虛構小說《非普通讀者》,描繪女皇迷上閱讀後的心情:「閱讀就像肌肉,我似乎漸漸練得愈來愈結實了。」深得我心。

      為什麼我會問老師大一物理的問題,正是如此。第一次看,我可能只看懂字跟詞,可是愈讀下去,你會慢慢知道「大概在講什麼東西」;透過上下文,你的知識會增加,這兩者是互動的;知識增加後,會讓你更有能力再繼續念下去,並想辦法更加理解內容。

      所以「能力」、「知識」與「理解監督」,這三者是彼此交互影響的關鍵

     《非普通讀者》所說即是因閱讀產生「富者愈富」的道理。我只要開始閱讀,讀得愈多,在這個領域認得的詞彙就愈多,我就更容易理解這些知識在講些什麼;我愈不讀,這個能力就會慢慢如「化石」般僵固、退化。

     如果我們的老師都覺得太專業的東西,就一定要上補習班才能學習,那他傳達給孩子的訊息,一定也是如此。我寧願老師回答:「沒關係,我就是去讀,讀到不懂的地方,就再查資料、然後回過頭再讀一次,或是去問專家。」那表示至少他肯嘗試。師長能否先養成用閱讀自學的習慣,是極重要的關鍵。

閱讀的核心,在於思考

      再來談更重要的:思考。很多老師覺得,閱讀理解策略這東西,和他過去所想的「語文教學」差距太大,所以就直接告訴你「不可行」,而且這種老師比率很高。

      第二種較好的情況,老師會說:「要我做可以,但可否把每科該怎麼教,統統寫好告訴我,這樣我就可以教。」但是,閱讀就是要教思考,缺少最重要的「思考」那一塊,教師豈不是自廢武功?這是我認為在教育現場中,更值得深思的第二大問題。

      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有句話非常好:「讀一本書,其實是一種對話……讀者才是最後一個說話的人,因為作者要說的話,都已經說完了。」就好像《紅樓夢》如今已成為「紅學」、金庸小說創造了一批「金學」社群,那是因為一堆人已經開始對話。這個精神,我認為在閱讀課裡,老師一定要充分體會。

      我曾看過一堂國語課,老師教「寫摘要」時,竟然是要孩子把標準答案填入正確格子裡。我們剝奪了孩子說話的權利,並代替作者告訴孩子,說作者的意思就是這樣,這其實不是閱讀。

      為什麼孩子的閱讀興趣會被剝奪?正是因為本來應該讓孩子「投入、對話」的閱讀課,我們卻極少讓學生去感受「主角的感受」,沒讓學生有機會對話,孩子沒有省思過這本書是否滿足自己的期望,也不知如何向別人介紹這本書,甚至問問自己「假如我是作者,可以如何續寫發展……」

       上面這些問題,都是PIRLS國際評比題目中的核心,但我們的老師很害怕這樣問,因為這種問法,沒有標準答案。我們暑假在各縣市所辦的閱讀理解策略開發工作坊中,幾個老師坐在一起出題目,總會習慣性的問「標準答案是什麼」

      我們安慰老師:「放輕鬆,這不是考試題目,是你上課和學生『討論』的題目。」但老師就是會擔心。

      老師可以朝哪些方向提問,來提升孩子的閱讀思考力?我認為可以從請學生多舉出文章中的「兩個支持」、「兩個例子」、「兩個證明」、「兩個故事」、「兩個教訓」、「兩種不同的感受」、「兩個不同的提示」、「兩個角度」開始著手。

      我們的小朋友,寫完一個理由後,往往就找不到第二個,我覺得這是因為平常缺乏這樣的思考練習。在課堂上,老師能不能經常提醒自己這樣問學生:「除了這個以外,還有沒有其他的?」讓孩子認認真真回到文章裡面,理解文章的意思,好好找出兩個理由、兩種看法、兩種感受,而不是一有孩子回答,就馬上換到第二個問題。

      所以,我覺得學校最該做的,是建立一個看完書之後,可以說出來分享、討論的機制。老師應扮演第一個「說出對這本書的感覺」的人,然後你說你的想法、我說我的想法,共同的平台就是那本書。

      老師如何影響孩子?不是讓他去背老師說的標準答案,而是分享自己對書的感受。

      PIRLS閱讀素養研究,不是單比學生測驗分數,而是包含學生、家長、教師、校長、課程等五大層面,所以可一窺各國學生的閱讀態度、父母閱讀習慣、教師閱讀教學、學校的閱讀教學政策、整體閱讀課程安排等等。

      在五個指標中,有一項「參與學校與生活中閱讀社群活動」的指標,其實講的正是討論分享。問卷裡會讓孩子勾選「這個星期有沒有看過(學校課程以外)書」、「會不會跟爸媽、同學或老師討論書裡內容」。我愈來愈能體會,PIRLS真的不光是看分數,更是在看整體,看各國在何種環境下培養孩子。

頂尖閱讀人才,不若他國

      為了解十五歲孩子的閱讀、科學與數學能力,由OECD所進行的國際評比PISA,也同樣呈現出「台灣孩子不思考」的問題。

      台灣學子在PISA的科學與數學成績,一向名列前茅,例如二○○六年我們科學第四名、數學第一名。但真的如此嗎?

      根據前花蓮教育大學校長林煥祥所做的研究,若把科學能力拆解後就會發現,只要是與「形成科學議題」有關的題目,當場掉到第十七名,與我們在PISA的閱讀名次是十六不相上下。

      所以當人家問我,科學難道不需要閱讀嗎?數學難道不需要閱讀嗎?為什麼就是閱讀的成績最低?我想癥結就在於我們究竟「讀了什麼」。我們總是教孩子現象面的事實,而不是思考。這真的是我非常憂心的地方,是整個教學出了問題。

      剖析PIRLS的結果也有類似發現。PIRLS把閱讀分為兩個歷程:基本的「直接歷程」、需要高階思考的「解釋歷程」。台灣學生在直接歷程通過率有七三%,但在解釋歷程通過率就直落到四九%,連一半都不到。

      我們的孩子,對知識能侃侃而談,但卻缺乏歸納推論、詮釋整合、評估批判的能力。從兩項國際評比來看,國小到國中呈現出的問題完全一樣,若我們說「閱讀力即國力」,那我們的確現在就得開始擔心。

      PIRLS結果可以分成最高分、高分、中分和低分,台灣孩子只有七%落在最高分組,香港為一五%、新加坡則有一九%;我們的孩子有三%連最低組都沒有擠進去,而香港只有一%。

      再來看PISA的閱讀結果,前三名依序是韓國、芬蘭、香港。PISA也把成績分布分為六等,台灣學生落在最高分組的比率為四‧七%,香港為一二‧八%,是我們的三倍;韓國為二一‧七%,足足是我們的五倍之多。

      這兩份結果對照來看,可以看出這不光是十五歲的問題。如果四年級沒做好,但十五歲變好,我還覺得有希望,可是現在這兩個族群,走得幾乎是一模一樣的模式。

      當香港、韓國都致力於提升閱讀精英者數量,努力提升整體國民水平時,台灣目前所培養出來的人才,絕大多數卻僅位於中間。

      閱讀力即國力,當年以「四小龍第一」自豪的政府,真的可以開始擔心,我們國家具備頂尖閱讀素養的人才比率,已被遠遠拋在後面,是真的到該有所行動的時候了!(總字數:3390字)

- - - -

【學好閱讀觀點】

撰文者/石廷宇

      雖然事情發生在2006年,但柯教授的言猶在耳,這將近12年來,我們近年的閱讀教育方針和態度又對這個「危機」(轉機)做了什麼?

      除了因為那些日子的話題(PISA也好、PIRLS也好)而在學校多加開的各種用於評鑑的閱讀教學項目、補習班為了這二者的「測驗」多加開的各種「閱讀補習」,「閱讀」,似乎反而離我們的孩子們越來越遠了?

      其實,不只是「閱讀有方法」、「教授閱讀更需要方法」,尤其是「如何經歷閱讀的過程」。

      許多家長在慕學好閱讀之名而來,都希望能夠「隨班聽課」,理解學好閱讀的教師們到底如何引導孩子閱讀、又如何啟動孩子閱讀的開關?但是,我們卻必須要說,「給孩子的課程,其方式和內容永遠只屬於孩子」。

      一門課如果孩子聽了有趣,多半家長肯定覺得無趣。(然後家長便會覺得這樣的課程是玩樂性質大於學習性質,不值得補的)。

      一門課如果家長聽了有趣,孩子多半肯定覺得無趣。(然後家長便會覺得這樣的課程實在是太精彩了,是孩子不夠努力,所以一定要繼續「補」....)

      而今,潮水過了,PISA和PIRLS不再熱議了,又有誰還真正關心「閱讀之於學習的影響」、「理解之於閱讀的重要」?

      學好閱讀重視的是陪伴孩子們長期綿密的閱讀耕耘,是當孩子的理解種子尚在土壤裡醞釀時,我們就給予充沛的養分和灌溉;是孩子遇到險阻和瓶頸時,給予他們時間和想法,幫助他們獨立運用思維和想像突破困境;人生很長,孩子今日不在學校開花,明日也可能在社會上開花。

      學好閱讀的教師團隊們持續努力的,是給予孩子最最基礎、也最最實際的「能力」--理解,讓孩子們能夠在成長的每個階段,能夠獨立找出自己的理解方程式,善用自己的能力,解決屬於他們自己的問題。

      什麼?你計較孩子的「五科」(國、英、數、自然、社會)「分數」更甚於他們的「理解能力」?

柯華葳:閱讀的關鍵,在思考

分類:閱讀教育   適合年齡:12年國教     區域:台北士林/北投/古亭   

作者: 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中大教授) 柯華葳 (親子天下專特刊)、2009-11-05 (已於2016-09更新)

     

  台灣加入兩項國際閱讀評比「PIRLS」和「PISA」,不高不低的名次引發各界討論。 擔任台灣PIRLS召集人的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柯華葳,深入分析名次背後值得注意的危機和隱憂。

      二○○六年,台灣首次參加以小四學童為施測對象的PIRLS國際評量。隔年底公布結果,狠狠敲了教育界一記警鐘。

      在這個由國際教育評估協會(IEA)所主導的「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四十六個參加評量的國家裡,台灣排名二十二;而過去一度被視為「文化沙漠」、與台灣同樣使用繁體字的香港,卻從先前的第十四名,五年後躍升至第二名。尤其最值得警醒的是,台灣小學四年級的孩子,因興趣而每天閱讀課外書籍的比率,在所有參與國家中敬陪末座,僅二四%。

      這個讓人震撼且辛酸的數字,讓「教閱讀,應該要有策略與方法」的觀念,頓時受到重視。但根據我的觀察,目前雖有一些教師改變,但整體教育現場,並沒有被撼動。

國際閱讀評比,為何而比?

       PIRLS結果公布後,當然有些人提出批評:如質疑我們的成績不好,恐怕是因題目翻譯不夠好,或是文章太長,我們的孩子不習慣等等。更有一種聲音認為,難道我們被比得還不夠嗎?閱讀不是一種興趣嗎?為何連閱讀也要比?

      我的切入點是,若仔細看PIRLS的題目,會發現它不是考實質內容,而是考思考能力。這個結果明白告訴我們:今天若有個國際比賽,比賽項目是「誰能馬上從網路上判斷資料價值,並把它整理好」,我相信我們會輸!因為我們會抓資料,可是不會判斷。倘若絕大多數國民都是如此,怎不影響國際競爭力?

      這兩年走訪教學現場,也不斷省思評比數據背後的意義,我愈來愈覺得:閱讀,就是「自學能力」,也是「思考能力」。如果,我們的老師與學生都已具備這個習慣,我認為下次根本就沒必要參與閱讀力的評比。

      但現在情況如何?我曾問過不少老師:「若給你大一物理課本,你有沒有信心能透過閱讀自學?」結果,九九%都連忙搖手、回答說:「不行不行,我沒有那個細胞。」一個「不行」就把學習之路堵住。我當然知道多數老師離大一物理很遠,但我覺得最根本的問題是,老師不覺得閱讀是項自學工具。

      最近有一本以英國女皇為主角的虛構小說《非普通讀者》,描繪女皇迷上閱讀後的心情:「閱讀就像肌肉,我似乎漸漸練得愈來愈結實了。」深得我心。

      為什麼我會問老師大一物理的問題,正是如此。第一次看,我可能只看懂字跟詞,可是愈讀下去,你會慢慢知道「大概在講什麼東西」;透過上下文,你的知識會增加,這兩者是互動的;知識增加後,會讓你更有能力再繼續念下去,並想辦法更加理解內容。

      所以「能力」、「知識」與「理解監督」,這三者是彼此交互影響的關鍵

     《非普通讀者》所說即是因閱讀產生「富者愈富」的道理。我只要開始閱讀,讀得愈多,在這個領域認得的詞彙就愈多,我就更容易理解這些知識在講些什麼;我愈不讀,這個能力就會慢慢如「化石」般僵固、退化。

     如果我們的老師都覺得太專業的東西,就一定要上補習班才能學習,那他傳達給孩子的訊息,一定也是如此。我寧願老師回答:「沒關係,我就是去讀,讀到不懂的地方,就再查資料、然後回過頭再讀一次,或是去問專家。」那表示至少他肯嘗試。師長能否先養成用閱讀自學的習慣,是極重要的關鍵。

閱讀的核心,在於思考

      再來談更重要的:思考。很多老師覺得,閱讀理解策略這東西,和他過去所想的「語文教學」差距太大,所以就直接告訴你「不可行」,而且這種老師比率很高。

      第二種較好的情況,老師會說:「要我做可以,但可否把每科該怎麼教,統統寫好告訴我,這樣我就可以教。」但是,閱讀就是要教思考,缺少最重要的「思考」那一塊,教師豈不是自廢武功?這是我認為在教育現場中,更值得深思的第二大問題。

      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有句話非常好:「讀一本書,其實是一種對話……讀者才是最後一個說話的人,因為作者要說的話,都已經說完了。」就好像《紅樓夢》如今已成為「紅學」、金庸小說創造了一批「金學」社群,那是因為一堆人已經開始對話。這個精神,我認為在閱讀課裡,老師一定要充分體會。

      我曾看過一堂國語課,老師教「寫摘要」時,竟然是要孩子把標準答案填入正確格子裡。我們剝奪了孩子說話的權利,並代替作者告訴孩子,說作者的意思就是這樣,這其實不是閱讀。

      為什麼孩子的閱讀興趣會被剝奪?正是因為本來應該讓孩子「投入、對話」的閱讀課,我們卻極少讓學生去感受「主角的感受」,沒讓學生有機會對話,孩子沒有省思過這本書是否滿足自己的期望,也不知如何向別人介紹這本書,甚至問問自己「假如我是作者,可以如何續寫發展……」

       上面這些問題,都是PIRLS國際評比題目中的核心,但我們的老師很害怕這樣問,因為這種問法,沒有標準答案。我們暑假在各縣市所辦的閱讀理解策略開發工作坊中,幾個老師坐在一起出題目,總會習慣性的問「標準答案是什麼」

      我們安慰老師:「放輕鬆,這不是考試題目,是你上課和學生『討論』的題目。」但老師就是會擔心。

      老師可以朝哪些方向提問,來提升孩子的閱讀思考力?我認為可以從請學生多舉出文章中的「兩個支持」、「兩個例子」、「兩個證明」、「兩個故事」、「兩個教訓」、「兩種不同的感受」、「兩個不同的提示」、「兩個角度」開始著手。

      我們的小朋友,寫完一個理由後,往往就找不到第二個,我覺得這是因為平常缺乏這樣的思考練習。在課堂上,老師能不能經常提醒自己這樣問學生:「除了這個以外,還有沒有其他的?」讓孩子認認真真回到文章裡面,理解文章的意思,好好找出兩個理由、兩種看法、兩種感受,而不是一有孩子回答,就馬上換到第二個問題。

      所以,我覺得學校最該做的,是建立一個看完書之後,可以說出來分享、討論的機制。老師應扮演第一個「說出對這本書的感覺」的人,然後你說你的想法、我說我的想法,共同的平台就是那本書。

      老師如何影響孩子?不是讓他去背老師說的標準答案,而是分享自己對書的感受。

      PIRLS閱讀素養研究,不是單比學生測驗分數,而是包含學生、家長、教師、校長、課程等五大層面,所以可一窺各國學生的閱讀態度、父母閱讀習慣、教師閱讀教學、學校的閱讀教學政策、整體閱讀課程安排等等。

      在五個指標中,有一項「參與學校與生活中閱讀社群活動」的指標,其實講的正是討論分享。問卷裡會讓孩子勾選「這個星期有沒有看過(學校課程以外)書」、「會不會跟爸媽、同學或老師討論書裡內容」。我愈來愈能體會,PIRLS真的不光是看分數,更是在看整體,看各國在何種環境下培養孩子。

頂尖閱讀人才,不若他國

      為了解十五歲孩子的閱讀、科學與數學能力,由OECD所進行的國際評比PISA,也同樣呈現出「台灣孩子不思考」的問題。

      台灣學子在PISA的科學與數學成績,一向名列前茅,例如二○○六年我們科學第四名、數學第一名。但真的如此嗎?

      根據前花蓮教育大學校長林煥祥所做的研究,若把科學能力拆解後就會發現,只要是與「形成科學議題」有關的題目,當場掉到第十七名,與我們在PISA的閱讀名次是十六不相上下。

      所以當人家問我,科學難道不需要閱讀嗎?數學難道不需要閱讀嗎?為什麼就是閱讀的成績最低?我想癥結就在於我們究竟「讀了什麼」。我們總是教孩子現象面的事實,而不是思考。這真的是我非常憂心的地方,是整個教學出了問題。

      剖析PIRLS的結果也有類似發現。PIRLS把閱讀分為兩個歷程:基本的「直接歷程」、需要高階思考的「解釋歷程」。台灣學生在直接歷程通過率有七三%,但在解釋歷程通過率就直落到四九%,連一半都不到。

      我們的孩子,對知識能侃侃而談,但卻缺乏歸納推論、詮釋整合、評估批判的能力。從兩項國際評比來看,國小到國中呈現出的問題完全一樣,若我們說「閱讀力即國力」,那我們的確現在就得開始擔心。

      PIRLS結果可以分成最高分、高分、中分和低分,台灣孩子只有七%落在最高分組,香港為一五%、新加坡則有一九%;我們的孩子有三%連最低組都沒有擠進去,而香港只有一%。

      再來看PISA的閱讀結果,前三名依序是韓國、芬蘭、香港。PISA也把成績分布分為六等,台灣學生落在最高分組的比率為四‧七%,香港為一二‧八%,是我們的三倍;韓國為二一‧七%,足足是我們的五倍之多。

      這兩份結果對照來看,可以看出這不光是十五歲的問題。如果四年級沒做好,但十五歲變好,我還覺得有希望,可是現在這兩個族群,走得幾乎是一模一樣的模式。

      當香港、韓國都致力於提升閱讀精英者數量,努力提升整體國民水平時,台灣目前所培養出來的人才,絕大多數卻僅位於中間。

      閱讀力即國力,當年以「四小龍第一」自豪的政府,真的可以開始擔心,我們國家具備頂尖閱讀素養的人才比率,已被遠遠拋在後面,是真的到該有所行動的時候了!(總字數:3390字)

- - - -

【學好觀點】

撰文者/石廷宇

      雖然事情發生在2006年,但柯教授的言猶在耳,這將近12年來,我們近年的教育方針和態度又對這個「危機」(轉機)做了什麼?

      除了因為那些日子的話題(PISA也好、PIRLS也好)而在學校多加開的各種用於評鑑的閱讀教學項目、補習班為了這二者的「測驗」多加開的各種「閱讀補習」,「閱讀」,似乎反而離我們的孩子們越來越遠了?

      其實,不只是「閱讀有方法」、「教授閱讀更需要方法」,尤其是「如何經歷閱讀的過程」。

      許多家長在慕學好閱讀之名而來,都希望能夠「隨班聽課」,理解學好閱讀的教師們到底如何引導孩子閱讀、又如何啟動孩子閱讀的開關?但是,我們卻必須要說,「給孩子的課程,其方式和內容永遠只屬於孩子」。

      一門課如果孩子聽了有趣,多半家長肯定覺得無趣。(然後家長便會覺得這樣的課程是玩樂性質大於學習性質,不值得補的)。

      一門課如果家長聽了有趣,孩子多半肯定覺得無趣。(然後家長便會覺得這樣的課程實在是太精彩了,是孩子不夠努力,所以一定要繼續「補」....)

      而今,潮水過了,PISA和PIRLS不再熱議了,又有誰還真正關心「閱讀之於學習的影響」、「理解之於閱讀的重要」?

      學好閱讀重視的是陪伴孩子們長期綿密的閱讀耕耘,是當孩子的理解種子尚在土壤裡醞釀時,我們就給予充沛的養分和灌溉;是孩子遇到險阻和瓶頸時,給予他們時間和想法,幫助他們獨立運用思維和想像突破困境;人生很長,孩子今日不在學校開花,明日也可能在社會上開花。

      學好閱讀的教師團隊們持續努力的,是給予孩子最最基礎、也最最實際的「能力」--理解,讓孩子們能夠在成長的每個階段,能夠獨立找出自己的理解方程式,善用自己的能力,解決屬於他們自己的問題。

      什麼?你計較孩子的「五科」(國、英、數、自然、社會)「分數」更甚於他們的「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