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見聞

【學好教育】好奇心俯拾即是 培養孩子心中的夏洛克

好奇心無處不在   尋找你心中的夏洛克

分類:閱讀教育   適合年齡:12年國教     區域:台北士林/北投/古亭   

(本文轉引自:MERCK

「我做事遵循好奇心和直覺,事後證明這些都是極其寶貴的經歷。」

——史蒂夫·賈伯斯

      儘管在默克我們一直致力於研究職場中的好奇心,包括其與創造力、思維能力和公司開創性間的關係,但最重要的是要牢牢記住,我們的靈感是無處不在的。

      好奇心長期以來一直與藝術家、創新者和哲學家的成就相掛鉤。從創新者史蒂夫·賈伯斯到科學家瑪麗·居里,這些在我們文化中最突出的人物,證實好奇心是促使他們成功的關鍵。

      那麼,社會如何尋求好奇心,如何將好奇心融入生活的各方面?

      默克的好奇心報告探索了好奇心和創造力間的關係以定義並評估好奇心。在廣泛回顧了關於好奇心的學術文獻後,我們與該領域專家,包括喬治梅森大學教授兼資深科學家托德·卡什丹博士一起合作,將好奇心細分為四個明確且可評估的方面求知欲、解決問題的創造力、抗壓性及接受其他想法的開放性。

      當我們探究默克以外的好奇心世界時,這四個方面其實都擺在眼前。他們存在於我們所閱讀的書籍裡、所聽的音樂裡,甚至是我們所查詢的知識裡。我們的主流文化可作為我們將好奇心融入日常生活的靈感。

      在文學和藝術中,對他人的好奇心是一種娛樂。受人景仰的人物,如英國著名私人偵探夏洛克·福爾摩斯擁有求知慾這個關鍵特徵,生動地描繪出了好奇心的形象。

      求知欲被定義為「諸如自由提問、超越工作範疇進行思考和行動等探索性行為」,我們覺得求知欲是好奇心重的人才有的特徵。福爾摩斯是一位擅用強烈求知欲來提出適當問題並破解犯罪謎團的偵探,作家柯南·道爾用福爾摩斯的冒險軼事吸引讀者;正是福爾摩斯的好奇心創造出激動人心的故事。

      解決問題的好奇心常常與創造力相聯繫;說到創造力時,人們常常會第一個想到達利、卡蘿和畢卡索等藝術家。然而,求知欲和創造力並非好奇心的唯二要素。將好奇心聯繫在一起的是抗壓性——用勇氣而非焦慮迎接陌生事物的能力。

      那些勇敢且具強烈好奇心人群總冒著風險,而他們的冒險有所回報。2016年末,歌手/作曲人巴布·狄倫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瑞典學院在給狄倫的賀詞中寫道:“在堅持美國歌曲傳統精髓的同時賦予其新型詩意表達”。雖然給予音樂家一個通常為作家保留的大獎是個頗具爭議的選擇,但是這也見證了重新定義流派與對抗現狀所需的創造性。

      科技也讓欣賞具備好奇心的人能自己蛻變為具備好奇心的人。廣受歡迎的TED會議提供了管道,人們能跨越國界,欣然接受各種不同經歷和想法。超過100個國家自行以“傳播有價值的思想”為主題舉辦TEDx演講,讓具備好奇心的人們可以親自或在網上探索音樂到美食等不同話題。

一名好奇心專家托德·卡什丹博士提到:「當我們故步自封時,我們就會失去創新和創造力機會。」

      因此,人們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加開放並尋求新經歷和觀點,透過傳播知識的線上管道培養自己的好奇心。如今,大家都能探索各方面的知識。

      好奇心不單單存在於歷史上那些具有上述四個明確特徵,且創造出傑出文學、藝術和音樂的人物,更存在於那些證明自己具有好奇心的人心中。

      卡什丹博士說道:「你可以問兩個問題來確定某人是否具有好奇心。而大家都會漏掉第二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這是新鮮事物或神秘的東西嗎?』是或否?但若你回答『是』,也不代表著你就有好奇心。第二個問題是:『我可以處理因面臨新鮮神秘事物而產生的焦慮嗎?』若兩者答案都是『是』,那麼你有望成為具備好奇心的人。」

- - - -

【學好教育觀點】

撰文/石廷宇

      我們常聽到「好奇心殺死一隻貓」(Curiosity killed the cat旨在警告不必要的調查或實驗帶來的危險,警戒人們不要過分好奇,否則極有可能給自己帶來過分的傷害。因為「好奇」有其代價,好奇背後可能存在危險、風險、致命等危機,因此,這句話真正的含義是,奉勸人們:「別太過好奇,否則極有可能會惹禍上身。」

       可是,「教育」該是如此嗎?無論是施教者、受教者,都該時時警惕自己「別太過好奇」嗎?或是剛好完全相反?

       最近,學好教育現場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那就是當學好的老師在詢問孩子一個「極為簡單的概念」:為什麼救護車從遠至近時,所聽見的聲音會有所不同?(註:都卜勒效應)時,得到全班的反應是「齁!老師~這個你也不知道?」「拜託!這個學校老師早就教過了好嗎!」當然,身為學好的老師的最大特點就是「好奇」,當老師繼續追問下去:「那能不能請您說明一下,這個現象的詳細原因呢?」時,同學們就各個「噤若寒蟬」(!?)了。

      另一件事,比較短,但是更為深刻的是:某國中數學老師在教方程式解題時,特別強調:「全班必須統一解題方式。」也就是說,同學們必須得用老師的統一解題流程才算「答對」, 若是同學依靠自己的想法和流程來解題,雖然答案可能是一樣的,但是,老師是不與採計分數的。(雖然我們也能夠理解,為了改答案的方便,老師這麼做有其道理,但.....)

      還記得默克提出的四點「好奇心」評估方面嗎?那麼學校老師又符合幾樣呢?

      1.求知欲(x)

     2.解決問題的創造力(x)

     3.抗壓性

     4.接受其他想法的開放性。(x) 

      請問,如果連我們的老師都失去了對於事件與環境的好奇心了,又怎麼培訓與要求孩子們「要有好奇心」呢?

      所以,學好教育試著思考,為什麼一件大家都理所當然知道的事,卻沒有學生能夠詳細地說明呢?(並不是他們不願意唷!)那是因為,我們現今普遍的教育環境(無論是學校老師或是部分家長們),一直以來就希望孩子能夠「當然知道所有事」,再把這些「知道的事視為當然」。因此,一旦生活中出現的全都是已經被我們的孩子視為「理所當然發生」、「理所當然接受」的事情時,請問,創意該從哪裡發生呢?我們又怎麼能夠期望孩子們能夠擁有與眾的不同想像力(imagination)和可能性(possibility)呢?

       學好的教育觀點認為,孩子的靈感其實無所不在,關鍵在於「啟發」,而不只是「灌輸」和「給予」,而學好閱讀所要幫助孩子的,不只是「知識」(knowledge),更是「認識」(to know),不只是「知道」(learned),更是「知性」(aware)。「知識」能夠依靠時間累積,但是「認識」必須透過啟發與刺激;「知道」可以透過自修與接觸習得,「知性」卻必須透過辯證與溝通。而這些,無一不與「好奇」,並且是發自內心、從學習習慣開始改變的求知動力連接在一起。

      這也就是為何世界知名一流大公司總愛徵集那些富有創意、大膽、勇於突破的創造工作者了。因為,這些創造者所擁有的一個巨大的優勢,就是:對任何事都抱持著無比的好奇!

好奇心無處不在   尋找你心中的夏洛克

分類:閱讀教育   適合年齡:12年國教     區域:台北士林/北投/古亭   

(本文轉引自:MERCK

「我做事遵循好奇心和直覺,事後證明這些都是極其寶貴的經歷。」

——史蒂夫·賈伯斯

      儘管在默克我們一直致力於研究職場中的好奇心,包括其與創造力、思維能力和公司開創性間的關係,但最重要的是要牢牢記住,我們的靈感是無處不在的。

      好奇心長期以來一直與藝術家、創新者和哲學家的成就相掛鉤。從創新者史蒂夫·賈伯斯到科學家瑪麗·居里,這些在我們文化中最突出的人物,證實好奇心是促使他們成功的關鍵。

      那麼,社會如何尋求好奇心,如何將好奇心融入生活的各方面?

      默克的好奇心報告探索了好奇心和創造力間的關係以定義並評估好奇心。在廣泛回顧了關於好奇心的學術文獻後,我們與該領域專家,包括喬治梅森大學教授兼資深科學家托德·卡什丹博士一起合作,將好奇心細分為四個明確且可評估的方面求知欲、解決問題的創造力、抗壓性及接受其他想法的開放性。

      當我們探究默克以外的好奇心世界時,這四個方面其實都擺在眼前。他們存在於我們所閱讀的書籍裡、所聽的音樂裡,甚至是我們所查詢的知識裡。我們的主流文化可作為我們將好奇心融入日常生活的靈感。

      在文學和藝術中,對他人的好奇心是一種娛樂。受人景仰的人物,如英國著名私人偵探夏洛克·福爾摩斯擁有求知慾這個關鍵特徵,生動地描繪出了好奇心的形象。

      求知欲被定義為「諸如自由提問、超越工作範疇進行思考和行動等探索性行為」,我們覺得求知欲是好奇心重的人才有的特徵。福爾摩斯是一位擅用強烈求知欲來提出適當問題並破解犯罪謎團的偵探,作家柯南·道爾用福爾摩斯的冒險軼事吸引讀者;正是福爾摩斯的好奇心創造出激動人心的故事。

      解決問題的好奇心常常與創造力相聯繫;說到創造力時,人們常常會第一個想到達利、卡蘿和畢卡索等藝術家。然而,求知欲和創造力並非好奇心的唯二要素。將好奇心聯繫在一起的是抗壓性——用勇氣而非焦慮迎接陌生事物的能力。

      那些勇敢且具強烈好奇心人群總冒著風險,而他們的冒險有所回報。2016年末,歌手/作曲人巴布·狄倫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瑞典學院在給狄倫的賀詞中寫道:“在堅持美國歌曲傳統精髓的同時賦予其新型詩意表達”。雖然給予音樂家一個通常為作家保留的大獎是個頗具爭議的選擇,但是這也見證了重新定義流派與對抗現狀所需的創造性。

      科技也讓欣賞具備好奇心的人能自己蛻變為具備好奇心的人。廣受歡迎的TED會議提供了管道,人們能跨越國界,欣然接受各種不同經歷和想法。超過100個國家自行以“傳播有價值的思想”為主題舉辦TEDx演講,讓具備好奇心的人們可以親自或在網上探索音樂到美食等不同話題。

一名好奇心專家托德·卡什丹博士提到:「當我們故步自封時,我們就會失去創新和創造力機會。」

      因此,人們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加開放並尋求新經歷和觀點,透過傳播知識的線上管道培養自己的好奇心。如今,大家都能探索各方面的知識。

      好奇心不單單存在於歷史上那些具有上述四個明確特徵,且創造出傑出文學、藝術和音樂的人物,更存在於那些證明自己具有好奇心的人心中。

      卡什丹博士說道:「你可以問兩個問題來確定某人是否具有好奇心。而大家都會漏掉第二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這是新鮮事物或神秘的東西嗎?』是或否?但若你回答『是』,也不代表著你就有好奇心。第二個問題是:『我可以處理因面臨新鮮神秘事物而產生的焦慮嗎?』若兩者答案都是『是』,那麼你有望成為具備好奇心的人。」

- - - -

【學好教育觀點】

撰文/石廷宇

      我們常聽到「好奇心殺死一隻貓」(Curiosity killed the cat旨在警告不必要的調查或實驗帶來的危險,警戒人們不要過分好奇,否則極有可能給自己帶來過分的傷害。因為「好奇」有其代價,好奇背後可能存在危險、風險、致命等危機,因此,這句話真正的含義是,奉勸人們:「別太過好奇,否則極有可能會惹禍上身。」

       可是,「教育」該是如此嗎?無論是施教者、受教者,都該時時警惕自己「別太過好奇」嗎?或是剛好完全相反?

       最近,學好教育現場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那就是當學好的老師在詢問孩子一個「極為簡單的概念」:為什麼救護車從遠至近時,所聽見的聲音會有所不同?(註:都卜勒效應)時,得到全班的反應是「齁!老師~這個你也不知道?」「拜託!這個學校老師早就教過了好嗎!」當然,身為學好的老師的最大特點就是「好奇」,當老師繼續追問下去:「那能不能請您說明一下,這個現象的詳細原因呢?」時,同學們就各個「噤若寒蟬」(!?)了。

      另一件事,比較短,但是更為深刻的是:某國中數學老師在教方程式解題時,特別強調:「全班必須統一解題方式。」也就是說,同學們必須得用老師的統一解題流程才算「答對」, 若是同學依靠自己的想法和流程來解題,雖然答案可能是一樣的,但是,老師是不與採計分數的。(雖然我們也能夠理解,為了改答案的方便,老師這麼做有其道理,但.....)

      還記得默克提出的四點「好奇心」評估方面嗎?那麼學校老師又符合幾樣呢?

      1.求知欲(x)

     2.解決問題的創造力(x)

     3.抗壓性

     4.接受其他想法的開放性。(x) 

      請問,如果連我們的老師都失去了對於事件與環境的好奇心了,又怎麼培訓與要求孩子們「要有好奇心」呢?

      所以,學好教育試著思考,為什麼一件大家都理所當然知道的事,卻沒有學生能夠詳細地說明呢?(並不是他們不願意唷!)那是因為,我們現今普遍的教育環境(無論是學校老師或是部分家長們),一直以來就希望孩子能夠「當然知道所有事」,再把這些「知道的事視為當然」。因此,一旦生活中出現的全都是已經被我們的孩子視為「理所當然發生」、「理所當然接受」的事情時,請問,創意該從哪裡發生呢?我們又怎麼能夠期望孩子們能夠擁有與眾的不同想像力(imagination)和可能性(possibility)呢?

       學好的教育觀點認為,孩子的靈感其實無所不在,關鍵在於「啟發」,而不只是「灌輸」和「給予」,而學好閱讀所要幫助孩子的,不只是「知識」(knowledge),更是「認識」(to know),不只是「知道」(learned),更是「知性」(aware)。「知識」能夠依靠時間累積,但是「認識」必須透過啟發與刺激;「知道」可以透過自修與接觸習得,「知性」卻必須透過辯證與溝通。而這些,無一不與「好奇」,並且是發自內心、從學習習慣開始改變的求知動力連接在一起。

      這也就是為何世界知名一流大公司總愛徵集那些富有創意、大膽、勇於突破的創造工作者了。因為,這些創造者所擁有的一個巨大的優勢,就是:對任何事都抱持著無比的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