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見聞

【學好閱讀】國中八年級以下適用,大考中心主任劉孟奇:大學考試大變革,多閱讀長文、讀閒書

國中八年級以下適用,大考中心主任劉孟奇:大學考試大變革,多閱讀長文、讀閒書

分類:閱讀教育   適合年齡:12年國教     區域:台北士林/北投/古亭   

作者:親子天下 2017-09-22


 

      108課綱即將上路,目前國中八年級以下學生將會適用新課綱。大考中心主任劉孟奇宣布未來題型3重點,呼籲家長、老師不要禁止學生讀閒書,大量跨領域閱讀是關鍵。

作者: 王韻齡

      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大考中心主動宣布配合新課綱,111年起(也就是針對適用新課綱的第一屆學生)將調整升大學考試命題的走向,目前國中八年級以下的學生將受影響。

新課綱:走出課本,老師跨科備課

      108課綱的重要精神,是高中端要開設多元選修課,意味著新課綱架構下未來十年的學生學習,不能只限於課本上。課綱也明確標示出,教師應該做「協同教學」,也就是不同科目的老師彼此之間,要合作設計出跨領域的選修課,讓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綜整各科知識的能力。

      今年8月1日剛上任的大考中心主任劉孟奇,就是為了這個新任務而來。劉孟奇原本是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教授,他因為接任了大學「考招小組」成員,才開始接觸高中課綱,發現過往很長的時間裡,高中和大學是彼此對立的,「每次開會一見面就是吵架」。

      高中端認為大學普遍不了解教學現場,也不願意改變,是教育改革中的最大阻力;而大學端在意的重點多集中在招生,如果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以大考分數篩選學生,又何必關心高中端的教學是否改變?

從大學升學考試啟動的教育改革

我發現整件事的關鍵在於大考,因為大考的改變雖無法確保新課綱一定成功,但如果大考不改,卻可以保證新課綱失敗。

      「大家都說考試引導教學,我想在現今的升學競爭下,考試一定會存在,但它可以不要是件惡事。大考中心可以做到的是,讓學生為了考試所做的準備,不是在浪費時間,學生學到的是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能力,它就是有意義的學習」。劉孟奇說,如果大考中心帶頭把題型做改變,並向社會大眾宣布新的方向,就可能先去影響學校的段考題型,再回過頭影響老師的教學,這樣大家所關心的新課綱才有可能成功。

      「我發現整件事的關鍵在於大考,因為大考的改變雖無法確保新課綱一定成功,但如果大考不改,卻可以保證新課綱失敗。」被形容為「少見的,願意傾聽高中現場的大考中心主任」,劉孟奇這樣分析著考招與教學,互為依存的緊密關係。事實上劉孟奇自己就是「跨領域專家」,大學原本念的是台大電機系,後來發現志趣不合,改念經濟研究所,做過很多不同類型工作,最後到中山大學任教,累積快二十年的教學經驗,也擔任教務長多年。

      國教院副研究員,同時也是教育部師資課程協作中心規劃組長李文富也說,這一波教改最大的不同,在於從課綱的訂定到教學方式,甚至到考招選才,大家都想要做一個全面的改變。為此很多高中老師、主任跳出來,不但開了多元選修課程,也不斷在全省各地開工作坊,號召越來越多的教師加入,為促成這個重大的改變而努力。但最重要的大考題型如果不改,還是堅持以往的模式,老師們的努力很可能白費,學生和家長也不會相信新課綱是「玩真的」。

      劉孟奇和李文富都同意,唯有大考題型先改變,才能真正帶動全國高中,為學生開設選修課的意願。

大考中心宣布,未來題型的改變方向有以下3個重點:

1.情境式命題考題中會出現許多來自生活中的情境,或是「學術探究情境」,也就是實驗題。

2.著重在閱讀理解、圖表判讀等整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除了純文字外,是否能精確解讀表格、繪圖、地圖等也是重點。

3.跨領域、跨學科的綜整題型,將取代零碎、片斷的記憶與背誦型知識。

      為此劉孟奇建議學生,應大量閱讀不同類型的文本,像是科普、社會文化、全球情境等,打破學科藩籬,整合自然與人文;特別是未來素養題型的題幹會很長,「訊息量一定會有所增加」,因此考生平日就要多練習閱讀長文,然後檢視是否能完全理解文意,包括擷取正確訊息、統整解釋及反思評價等不同層次的能力。

      劉孟奇也建議家長,不但不要再禁止孩子「讀閒書」,還應該多多鼓勵,因為素養題型無法「考前猜題」,資訊量少是很不利的,只能廣泛接觸各類有深度的文章,不管是文言文還是白話文,也不管是中西名著經典,多閱讀準沒錯。

#劉孟奇小檔案

      台大經濟學研究所博士,曾任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教授及教務長,一直在校內推動跨領域知識養成的相關課程。今年8月1日起接任大考中心主任。

- - - -

【學好閱讀評論】

撰文:石廷宇     

      沒錯,我們都知道「閱讀」很重要,但,當初正是因為「考試掛帥」(無論9年國教或是12年國教)之故,孩子平時的閱讀習慣被縮限了、對於閱讀的口味被打壞了、甚至對於讀書的興致被消減了。

      而現在,當教育改革風向球又吹回來時,要求孩子要多看課外書、多接觸閒書,甚至提出了多讀「長文」的觀點,一時竟成為顯學?

      簡單一個思考:既然希望孩子能讀「長文」,就要留給孩子「長時間」。(夠簡單吧?)但算一算,孩子一天回家後,真正有多少時間能夠安排給孩子(或是孩子自己安排)閱讀長文?甭說長文,又有多少位家長和學校老師能容得下孩子整日抱著金庸,抓緊時間,用零碎的時間生吞猛嗑?(Ps.有這種閑時間,不如多被幾個單字,多背幾則註釋,多看幾張地圖,不是嗎?)

      最初,一句「國文考試沒有範圍」,便讓所有教師、家長、孩子栖栖惶惶不可終日地為了「考好成績」而勞苦奔波,現在轉而一個分析----「其實應該如此如此」,那麼,我們的孩子們是否又要重新適應一套某位頂尖教授所提出的新的學習目標?

       學好閱讀一直以來強調的(早在5年前),就是堅持「提升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為核心能力養成基礎,無論考試型態如何變化、考試難易如何調整、社會趨勢如何變動,甚至日後出社會後的自我能力提升。孩子(甚至大人們)永遠都需要的,是能夠陪伴自己克服各種挑戰和阻礙的理解能力,從書本中來、從畫面中來、從觀察來、從生命經驗來...etc.而這套能力,只靠孩子自己憑著老師們的一句要「大量閱讀」,固然可能習得,但是毫無頭緒、漫無章法地「生吞」,勢必曠日費時,且未必達到效果,而我們的孩子、我們的黃金人生,又有多少光陰能消耗?

      學好閱讀一心想帶給孩子的,便是加速擴充孩子的理解力,提升孩子的理解效率和準確度,讓他們能在讀書(無論是課內書還是課外書)的過程中,真正學會如何「觸類旁通」、「立體整合」,而這些真正紮實灌注在孩子生命經驗中的能力,豈是坊間補習班教師們舉著成績的大旗、學校老師們以一擋百的教學品質、滔滔學者們一句「大量」、「多樣」的專業術語可以解決?

      正是因為這個能力得來不易,學好閱讀更要近距離,走進每位孩子的心裡,引領他們朝累積能力的目標前進!!

國中八年級以下適用,大考中心主任劉孟奇:大學考試大變革,多閱讀長文、讀閒書

作者:親子天下 2017-09-22


 

      108課綱即將上路,目前國中八年級以下學生將會適用新課綱。大考中心主任劉孟奇宣布未來題型3重點,呼籲家長、老師不要禁止學生讀閒書,大量跨領域閱讀是關鍵。

作者: 王韻齡

      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大考中心主動宣布配合新課綱,111年起(也就是針對適用新課綱的第一屆學生)將調整升大學考試命題的走向,目前國中八年級以下的學生將受影響。

新課綱:走出課本,老師跨科備課

      108課綱的重要精神,是高中端要開設多元選修課,意味著新課綱架構下未來十年的學生學習,不能只限於課本上。課綱也明確標示出,教師應該做「協同教學」,也就是不同科目的老師彼此之間,要合作設計出跨領域的選修課,讓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綜整各科知識的能力。

      今年8月1日剛上任的大考中心主任劉孟奇,就是為了這個新任務而來。劉孟奇原本是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教授,他因為接任了大學「考招小組」成員,才開始接觸高中課綱,發現過往很長的時間裡,高中和大學是彼此對立的,「每次開會一見面就是吵架」。

      高中端認為大學普遍不了解教學現場,也不願意改變,是教育改革中的最大阻力;而大學端在意的重點多集中在招生,如果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以大考分數篩選學生,又何必關心高中端的教學是否改變?

從大學升學考試啟動的教育改革

我發現整件事的關鍵在於大考,因為大考的改變雖無法確保新課綱一定成功,但如果大考不改,卻可以保證新課綱失敗。

      「大家都說考試引導教學,我想在現今的升學競爭下,考試一定會存在,但它可以不要是件惡事。大考中心可以做到的是,讓學生為了考試所做的準備,不是在浪費時間,學生學到的是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能力,它就是有意義的學習」。劉孟奇說,如果大考中心帶頭把題型做改變,並向社會大眾宣布新的方向,就可能先去影響學校的段考題型,再回過頭影響老師的教學,這樣大家所關心的新課綱才有可能成功。

      「我發現整件事的關鍵在於大考,因為大考的改變雖無法確保新課綱一定成功,但如果大考不改,卻可以保證新課綱失敗。」被形容為「少見的,願意傾聽高中現場的大考中心主任」,劉孟奇這樣分析著考招與教學,互為依存的緊密關係。事實上劉孟奇自己就是「跨領域專家」,大學原本念的是台大電機系,後來發現志趣不合,改念經濟研究所,做過很多不同類型工作,最後到中山大學任教,累積快二十年的教學經驗,也擔任教務長多年。

      國教院副研究員,同時也是教育部師資課程協作中心規劃組長李文富也說,這一波教改最大的不同,在於從課綱的訂定到教學方式,甚至到考招選才,大家都想要做一個全面的改變。為此很多高中老師、主任跳出來,不但開了多元選修課程,也不斷在全省各地開工作坊,號召越來越多的教師加入,為促成這個重大的改變而努力。但最重要的大考題型如果不改,還是堅持以往的模式,老師們的努力很可能白費,學生和家長也不會相信新課綱是「玩真的」。

      劉孟奇和李文富都同意,唯有大考題型先改變,才能真正帶動全國高中,為學生開設選修課的意願。

大考中心宣布,未來題型的改變方向有以下3個重點:

1.情境式命題考題中會出現許多來自生活中的情境,或是「學術探究情境」,也就是實驗題。

2.著重在閱讀理解、圖表判讀等整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除了純文字外,是否能精確解讀表格、繪圖、地圖等也是重點。

3.跨領域、跨學科的綜整題型,將取代零碎、片斷的記憶與背誦型知識。

      為此劉孟奇建議學生,應大量閱讀不同類型的文本,像是科普、社會文化、全球情境等,打破學科藩籬,整合自然與人文;特別是未來素養題型的題幹會很長,「訊息量一定會有所增加」,因此考生平日就要多練習閱讀長文,然後檢視是否能完全理解文意,包括擷取正確訊息、統整解釋及反思評價等不同層次的能力。

      劉孟奇也建議家長,不但不要再禁止孩子「讀閒書」,還應該多多鼓勵,因為素養題型無法「考前猜題」,資訊量少是很不利的,只能廣泛接觸各類有深度的文章,不管是文言文還是白話文,也不管是中西名著經典,多閱讀準沒錯。

#劉孟奇小檔案

      台大經濟學研究所博士,曾任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教授及教務長,一直在校內推動跨領域知識養成的相關課程。今年8月1日起接任大考中心主任。

- - - -

【學好閱讀評論】

撰文:石廷宇      

      沒錯,我們都知道「閱讀」很重要,但,當初正是因為「考試掛帥」(無論9年國教或是12年國教)之故,孩子平時的閱讀習慣被縮限了、對於閱讀的口味被打壞了、甚至對於讀書的興致被消減了。

      而現在,當教育改革風向球又吹回來時,要求孩子要多看課外書、多接觸閒書,甚至提出了多讀「長文」的觀點,一時竟成為顯學?

      簡單一個思考:既然希望孩子能讀「長文」,就要留給孩子「長時間」。(夠簡單吧?)但算一算,孩子一天回家後,真正有多少時間能夠安排給孩子(或是孩子自己安排)閱讀長文?甭說長文,又有多少位家長和學校老師能容得下孩子整日抱著金庸,抓緊時間,用零碎的時間生吞猛嗑?(Ps.有這種閑時間,不如多被幾個單字,多背幾則註釋,多看幾張地圖,不是嗎?)

      最初,一句「國文考試沒有範圍」,便讓所有教師、家長、孩子栖栖惶惶不可終日地為了「考好成績」而勞苦奔波,現在轉而一個分析----「其實應該如此如此」,那麼,我們的孩子們是否又要重新適應一套某位頂尖教授所提出的新的學習目標?

       學好閱讀一直以來強調的(早在5年前),就是堅持「提升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為核心能力養成基礎,無論考試型態如何變化、考試難易如何調整、社會趨勢如何變動,甚至日後出社會後的自我能力提升。孩子(甚至大人們)永遠都需要的,是能夠陪伴自己克服各種挑戰和阻礙的理解能力,從書本中來、從畫面中來、從觀察來、從生命經驗來...etc.而這套能力,只靠孩子自己憑著老師們的一句要「大量閱讀」,固然可能習得,但是毫無頭緒、漫無章法地「生吞」,勢必曠日費時,且未必達到效果,而我們的孩子、我們的黃金人生,又有多少光陰能消耗?

      學好閱讀一心想帶給孩子的,便是加速擴充孩子的理解力,提升孩子的理解效率和準確度,讓他們能在讀書(無論是課內書還是課外書)的過程中,真正學會如何「觸類旁通」、「立體整合」,而這些真正紮實灌注在孩子生命經驗中的能力,豈是坊間補習班教師們舉著成績的大旗、學校老師們以一擋百的教學品質、滔滔學者們一句「大量」、「多樣」的專業術語可以解決?

      正是因為這個能力得來不易,學好閱讀更要近距離,走進每位孩子的心裡,引領他們朝累積能力的目標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