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見聞

【學好教育】台灣「教育新創」學好閱讀從SNAPASK看到了什麼

Snapask 的商業模型:試圖兼顧教育行為中的每個行為人。

學好閱讀的商業模型:

學習不該是「tutor&student」的關係,而該是「guider&human」的關係

【新創個案】一家成立兩年多的「教育新創」Snapask,為何能上遍國際財經媒體,吸引跨國大腕投資?2017/09/08

張中宜 / 說文解字 

石廷宇 / 修編、評論     

【前情提要】 

      事實上,SNAPASK的「線上家教」模式,無論是平台經營、管理、到數據分析,在大陸,早已經有非常多技術成熟的軟體擁有相同的功能、特性和固定的使用人數或使用量了(例如:火眼、改作業...etc),那麼,為什麼做的事情差不多,SNAPASK卻得到比較多的資源挹注?它有哪些新的教育思維,值得我們觀摩與學習?學好閱讀,又在哪些地方佔有優勢呢?

- - - -

【報導原文】舉例來說,目前高中老師檢測學生學習成效的方式,通常是每個月的「段考」。段考範圍橫跨多個章節、其中各有多個小節,教師難以確認全班每位學生在每個章節的學習瓶頸;再者,段考試卷各校不一,難以從段考成績看出該校、甚至該班在全國平均值下的學習表現。

      但若學校將課後練習與測驗 e 化,透過數據分享,不但能縮短測驗期間、更能協助教師有效追蹤每位學生在學習上的障礙與平均練習時間。

      爾後,透過數據分析結果的分享,不但能一目瞭然學生的學習盲點、方便課堂教師作為調整教學方式的參考,更能進一步作為課綱修改、甚至師培設計的指標

- - - -

【學好觀點】

      然而,SNAPASK上述的教育模式,終究是和傳統補習班或學校採取的「量化教學」走相同的老路,亦即:將孩子視為無機的機器,針對不會的題型進行反覆操作,簡單的說,就是針對錯誤的地方進行大量刷題式、條件反射式練習,一次寫兩三百題,自然會考試?然而,「考試」是您的孩子學習的真正目的?

      學好閱讀所強調的,是針對孩子個人學習模式和慣性的「質化教育」,透過找出學習過程中真正引發障礙的原因,協助不同的學生尋找不同的突破模式。當孩子藉由學好教師團隊針對個人化問題構思出相應的學習模式後,無須再靠刷題來提升「考試分數」,而是依靠「思考」來提升「個人能力」。

- - - - 

      ........

【報導原文】創舉二:經驗啟發,學生視點彌補教育溝通盲點

      ........

      Timothy 再三強調,Snapask 的核心價值在於以學生為本,協助學生解決問題。所以互動的主動權永遠在「受教者」上──而這個商業模型不但補足傳統講學式教育的不足,也不與既有的教育者立場衝突。相反的,透過分享大數據學生主動提問的相關資料,應更能協助教育工作者達成「教學相長」的理想。

      傳統上的教學模式注重經驗法則:有經驗的老師,大概知道多數學生在某些課題上的學習障礙,因此講課與考試都會在這些課題上多有著墨。但新手教師則必須依賴聯合備課、或者旁聽教學來摸索教學方式。

      因此,每當課綱出現大規模調整、或者考試方式改變時,承擔最大壓力與責任的,往往是第一線的各科教師:雖然部分國家會有出版商額外出版的教師手冊,裡面多少有些資源可以提供老師做參考,但在以經驗法則為主要備課參考的國家,教學手冊的內容多少過於理想化;此外,學校老師往往身兼行政工作,教課、帶班、身兼行政外,現有各種資源往往造成老師額外的工作負擔。

      「我們分享學習數據的目的,是讓老師能更快、更有效率地理解學生問題之所在,而不是讓老師更忙。」如果可以透過 e 化學習過程與縮短測驗期間,不但能讓老師更快調整教學方式。長遠看來,甚至可以讓一個國家的教育制度變得更彈性、更有效率。

​- - - -

【學好觀點】

      目前,學好閱讀教師團隊也已經執行多年搜集學生學習數據的作業,發現到,與其「搜集學生錯誤的考試題型」,更重要的,其實是摸索並掌握「學生思考的軌跡」,然而,這一點,遠遠是線上教學、影音教學為了擴充「使用者數量」所無法企及的。也就是說,無論是在學校(25個人中的一個),或是在數位平台(眾多使用者中的一個),您的孩子,都不過是被當成「使用者」,而非「個人」來思考。因此,孩子的真正學習需求,仍舊被講求時效、效率的補習班商業模式給忽略了。

​- - - -

【報導原文】創舉三:佈局未來,確實執行平臺監管責任

      或許因為創辦人 Timothy 自己擁有金融風險管理背景,Snapask 另一個亮點之舉是嚴格執行「平台監管」:考量主要用戶來源為未成年的青少年,Snapask 對旗下的家教群採取嚴格實名認證制:家教們登記檔案時,必須檢附學力證明文件,以自證學力表現實如自介所言。再者,為了避免發生不可挽回的憾事,Snapask 的後台嚴格抽檢對話。從這點,可以窺看出這間公司不因短期利益而飲鴆止渴的 DNA:多數新創企業在草創期,相較於全力衝刺市佔率,「制度化監管」這種花錢麻煩卻帶不入流量、又有可能嚇跑 vender 的工作,常被排在較次的順位上──通常等到公司進入規模化後、或者真的「出事了」,才開始不甘不願地著手規劃。

      然而,Snapask 創立至今不滿三年,還在全力衝刺使用量的階段,公司負責人卻沒有在爭取擴張的過程中迷失。在流量與品質間,負責人選擇承擔來自投資人的壓力,為了建立更長久、值得信賴的口碑。

- - - -

【學好觀點】

      目前,學好閱讀教師團隊最重視的,就是學好教師的師資培訓內容與師資水準,然而,線上教育的師資核實機制、授課內容的核實機制,就和坊間補習班老師的「匿名」、「講笑話」的內容如出一轍,都是為了擴大「商業模式」所進行的基本流程。而在這個過程中,您的孩子的學習內容究竟是否紮實、是否有專業的師資進行近距離學習觀察和能力養成?則是所有標榜新創教育團隊所不敢觸碰的禁地。

      唯有學好閱讀,真正勇於強調「走近學習者」,協助每一位深陷學習困境中的孩子們,累積他們自己的實力、並陪著他們共同摸索與開發未曾接觸過的潛能。因為,學好教育將每一位學習者,視為「人」,而非「客戶」。

- - - -

【報導原文】挑戰:商品與外部環境的互動

      即便 Snapask 已經有相對完整的商業模型以及商品企劃,也明確提出與 Uber 截然不同的市場定位,但畢竟營運方式同屬媒合平台,所以部分 Uber、Airbnb 的風險、也注定成為 Snapask 的挑戰。除此之外,此時此刻 Snapask 面臨的首要挑戰,更是跨國平台的在地化問題。有別於其他產業,無論古今中外,所謂「教育產業」,都擁有兩大特質:一是高度政策導向、二為高度本土化。任何一個國家的教育制度與考選機制的設計,「理應」反映出這個國家對未來十年國民基礎素養的期待。隨著各國歷史背景、政治經濟與社會文化發展的進程,輔以每個國家教育實施面的法源依據,「教師」與「測驗」的角色,在學生學習歷程上扮演的比重各異。

      若用更市儈的方式來理解的話,光是大學入學管道與評選機制的差異,就可能影響學生的學習方向。

      舉例來說,截至目前中港臺的主流大學,入學管道都是以「統一應試」為基準:北一女的學生與高雄女中的同學,最終必須經歷同一個測驗作為檢定程度的第一道門檻。個人的興趣與能力,或許能透過各校各系獨立舉辦的申請入學管道被凸顯出來,但這並不妨礙大家朝統一門檻努力的準備過程。

      但是就在我們的鄰國日本,其實並不存在共同版本的入學測驗:日本各大學的各學部完全獨立招生,每間學校的篩選機制除了反應該校的傳統與歷史外,同時也反映出對該校畢業生所面臨的社會現實、甚至未來的社會角色。因此,一個鎖定慶應義塾的「東京貴公子」,與立志進入一流國立大學拚翻身的「鄉村優秀青年」,會有著截然不同的應試策略。

      即便 Timothy 一再重申,世界上多數中學生所面臨的學習障礙是大同小異的,這點其實也是事實。但就商品化的行銷過程來說,Snapask 的價值來自於高中生對未來的努力與期望,但如何把(不同的)期望與(不同的)現實連結,就成了 Snapask 在地化的挑戰之一。另一項在地化挑戰,則是制度面的延伸:教師與學校,是否有動力追求教學效率的提升?

      Snapask 的價值體系中,為了達成與教育機構共存共榮的使命、回饋學生數據給教育機構是其中不可忽視的一環。

      但是,教育機構是否有動力「追求完美」?則是未定之天。

      以台灣為例,即便「部定課綱」在法律上確實存在法律位階、也有教科書審查的配套措施,但在實際執行上,其實並沒有相應的考評機制──沒錯,台灣有教評會、也有督學,但就事實而論,台灣中學教師的薪資與年資成正比,卻無法反映出教學準備與學習成長等等努力;反之,一位高中教師除非明顯重大地違法犯紀,否則現行制度也並沒有設計淘汰機制。

      相比新加坡,教師身為國家公務員,不但代表著優異與高薪,政府每年還提供全國教師 9,000 至 12,000 新元的「進修補助貸款」,確保教師享有優渥待遇、良好個人成長機會甚至社會地位;另一方面,教師考選機制嚴格、錄取率僅 1/6,非終身職、每三年一聘,嚴格淘汰不適任的教師。

      同理可知,教師身為國家機制的一部分,其社會責任認知與自我成長動力的確會被政策與法規影響,這是不爭的事實。Snapask 的價值體系,是否能在政策背景各異的不同國家、不同市場中生存,是未來必須面對的一大考驗。

​- - - -

【學好觀點】

      若說學好閱讀獨有的一樣「商品」,那非「理解能力」莫屬了。我們教育的,不是「客戶」,而是「孩子」;我們給予的,不只「分數」,更是「能力」。學好閱讀,是最簡單也是最困難的學習,因此,每一位學好閱讀的師資,都必須經過嚴格的師資訓練,絕不能只是「解題」,而更要扮演「教育者典範」的角色,給予孩子人生學習道路上正確、適當的學習榜樣,同時,也針對學習過程中的思考偏誤、理解盲點,給予最適時的協助與提攜。

      學好閱讀的價值體系是什麼,就是希望能使每一位孩子都能培養出「獨立累積與提升自我能力的能力」。

      聽起來有點饒舌、但是也是我們認為,每一位想要通往更好、更高目標的孩子所必須面對的,最為迫切的事。

 

Snapask 的商業模型:試圖兼顧教育行為中的每個行為人。

學好閱讀的商業模型:

學習不該是「tutor&student」的關係,而該是「guider&human」的關係

【新創個案】一家成立兩年多的「教育新創」Snapask,為何能上遍國際財經媒體,吸引跨國大腕投資?2017/09/08

張中宜 / 說文解字 

石廷宇 / 修編、評論     

【前情提要】 

      事實上,SNAPASK的「線上家教」模式,無論是平台經營、管理、到數據分析,在大陸,早已經有非常多技術成熟的軟體擁有相同的功能、特性和固定的使用人數或使用量了(例如:火眼、改作業...etc),那麼,為什麼做的事情差不多,SNAPASK卻得到比較多的資源挹注?它有哪些新的教育思維,值得我們觀摩與學習?學好閱讀,又在哪些地方佔有優勢呢?

- - - -

【報導原文】舉例來說,目前高中老師檢測學生學習成效的方式,通常是每個月的「段考」。段考範圍橫跨多個章節、其中各有多個小節,教師難以確認全班每位學生在每個章節的學習瓶頸;再者,段考試卷各校不一,難以從段考成績看出該校、甚至該班在全國平均值下的學習表現。

      但若學校將課後練習與測驗 e 化,透過數據分享,不但能縮短測驗期間、更能協助教師有效追蹤每位學生在學習上的障礙與平均練習時間。

      爾後,透過數據分析結果的分享,不但能一目瞭然學生的學習盲點、方便課堂教師作為調整教學方式的參考,更能進一步作為課綱修改、甚至師培設計的指標

- - - -

【學好觀點】

      然而,SNAPASK上述的教育模式,終究是和傳統補習班或學校採取的「量化教學」走相同的老路,亦即:將孩子視為無機的機器,針對不會的題型進行反覆操作,簡單的說,就是針對錯誤的地方進行大量刷題式、條件反射式練習,一次寫兩三百題,自然會考試?然而,「考試」是您的孩子學習的真正目的?

      學好閱讀所強調的,是針對孩子個人學習模式和慣性的「質化教育」,透過找出學習過程中真正引發障礙的原因,協助不同的學生尋找不同的突破模式。當孩子藉由學好教師團隊針對個人化問題構思出相應的學習模式後,無須再靠刷題來提升「考試分數」,而是依靠「思考」來提升「個人能力」。

- - - - 

      ........

【報導原文】創舉二:經驗啟發,學生視點彌補教育溝通盲點

      ........

      Timothy 再三強調,Snapask 的核心價值在於以學生為本,協助學生解決問題。所以互動的主動權永遠在「受教者」上──而這個商業模型不但補足傳統講學式教育的不足,也不與既有的教育者立場衝突。相反的,透過分享大數據學生主動提問的相關資料,應更能協助教育工作者達成「教學相長」的理想。

      傳統上的教學模式注重經驗法則:有經驗的老師,大概知道多數學生在某些課題上的學習障礙,因此講課與考試都會在這些課題上多有著墨。但新手教師則必須依賴聯合備課、或者旁聽教學來摸索教學方式。

      因此,每當課綱出現大規模調整、或者考試方式改變時,承擔最大壓力與責任的,往往是第一線的各科教師:雖然部分國家會有出版商額外出版的教師手冊,裡面多少有些資源可以提供老師做參考,但在以經驗法則為主要備課參考的國家,教學手冊的內容多少過於理想化;此外,學校老師往往身兼行政工作,教課、帶班、身兼行政外,現有各種資源往往造成老師額外的工作負擔。

      「我們分享學習數據的目的,是讓老師能更快、更有效率地理解學生問題之所在,而不是讓老師更忙。」如果可以透過 e 化學習過程與縮短測驗期間,不但能讓老師更快調整教學方式。長遠看來,甚至可以讓一個國家的教育制度變得更彈性、更有效率。

​- - - -

【學好觀點】

      目前,學好閱讀教師團隊也已經執行多年搜集學生學習數據的作業,發現到,與其「搜集學生錯誤的考試題型」,更重要的,其實是摸索並掌握「學生思考的軌跡」,然而,這一點,遠遠是線上教學、影音教學為了擴充「使用者數量」所無法企及的。也就是說,無論是在學校(25個人中的一個),或是在數位平台(眾多使用者中的一個),您的孩子,都不過是被當成「使用者」,而非「個人」來思考。因此,孩子的真正學習需求,仍舊被講求時效、效率的補習班商業模式給忽略了。

​- - - -

【報導原文】創舉三:佈局未來,確實執行平臺監管責任

      或許因為創辦人 Timothy 自己擁有金融風險管理背景,Snapask 另一個亮點之舉是嚴格執行「平台監管」:考量主要用戶來源為未成年的青少年,Snapask 對旗下的家教群採取嚴格實名認證制:家教們登記檔案時,必須檢附學力證明文件,以自證學力表現實如自介所言。再者,為了避免發生不可挽回的憾事,Snapask 的後台嚴格抽檢對話。從這點,可以窺看出這間公司不因短期利益而飲鴆止渴的 DNA:多數新創企業在草創期,相較於全力衝刺市佔率,「制度化監管」這種花錢麻煩卻帶不入流量、又有可能嚇跑 vender 的工作,常被排在較次的順位上──通常等到公司進入規模化後、或者真的「出事了」,才開始不甘不願地著手規劃。

      然而,Snapask 創立至今不滿三年,還在全力衝刺使用量的階段,公司負責人卻沒有在爭取擴張的過程中迷失。在流量與品質間,負責人選擇承擔來自投資人的壓力,為了建立更長久、值得信賴的口碑。

- - - -

【學好觀點】

      目前,學好閱讀教師團隊最重視的,就是學好教師的師資培訓內容與師資水準,然而,線上教育的師資核實機制、授課內容的核實機制,就和坊間補習班老師的「匿名」、「講笑話」的內容如出一轍,都是為了擴大「商業模式」所進行的基本流程。而在這個過程中,您的孩子的學習內容究竟是否紮實、是否有專業的師資進行近距離學習觀察和能力養成?則是所有標榜新創教育團隊所不敢觸碰的禁地。

      唯有學好閱讀,真正勇於強調「走近學習者」,協助每一位深陷學習困境中的孩子們,累積他們自己的實力、並陪著他們共同摸索與開發未曾接觸過的潛能。因為,學好教育將每一位學習者,視為「人」,而非「客戶」。

- - - -

【報導原文】挑戰:商品與外部環境的互動

      即便 Snapask 已經有相對完整的商業模型以及商品企劃,也明確提出與 Uber 截然不同的市場定位,但畢竟營運方式同屬媒合平台,所以部分 Uber、Airbnb 的風險、也注定成為 Snapask 的挑戰。除此之外,此時此刻 Snapask 面臨的首要挑戰,更是跨國平台的在地化問題。有別於其他產業,無論古今中外,所謂「教育產業」,都擁有兩大特質:一是高度政策導向、二為高度本土化。任何一個國家的教育制度與考選機制的設計,「理應」反映出這個國家對未來十年國民基礎素養的期待。隨著各國歷史背景、政治經濟與社會文化發展的進程,輔以每個國家教育實施面的法源依據,「教師」與「測驗」的角色,在學生學習歷程上扮演的比重各異。

      若用更市儈的方式來理解的話,光是大學入學管道與評選機制的差異,就可能影響學生的學習方向。

      舉例來說,截至目前中港臺的主流大學,入學管道都是以「統一應試」為基準:北一女的學生與高雄女中的同學,最終必須經歷同一個測驗作為檢定程度的第一道門檻。個人的興趣與能力,或許能透過各校各系獨立舉辦的申請入學管道被凸顯出來,但這並不妨礙大家朝統一門檻努力的準備過程。

      但是就在我們的鄰國日本,其實並不存在共同版本的入學測驗:日本各大學的各學部完全獨立招生,每間學校的篩選機制除了反應該校的傳統與歷史外,同時也反映出對該校畢業生所面臨的社會現實、甚至未來的社會角色。因此,一個鎖定慶應義塾的「東京貴公子」,與立志進入一流國立大學拚翻身的「鄉村優秀青年」,會有著截然不同的應試策略。

      即便 Timothy 一再重申,世界上多數中學生所面臨的學習障礙是大同小異的,這點其實也是事實。但就商品化的行銷過程來說,Snapask 的價值來自於高中生對未來的努力與期望,但如何把(不同的)期望與(不同的)現實連結,就成了 Snapask 在地化的挑戰之一。另一項在地化挑戰,則是制度面的延伸:教師與學校,是否有動力追求教學效率的提升?

      Snapask 的價值體系中,為了達成與教育機構共存共榮的使命、回饋學生數據給教育機構是其中不可忽視的一環。

      但是,教育機構是否有動力「追求完美」?則是未定之天。

      以台灣為例,即便「部定課綱」在法律上確實存在法律位階、也有教科書審查的配套措施,但在實際執行上,其實並沒有相應的考評機制──沒錯,台灣有教評會、也有督學,但就事實而論,台灣中學教師的薪資與年資成正比,卻無法反映出教學準備與學習成長等等努力;反之,一位高中教師除非明顯重大地違法犯紀,否則現行制度也並沒有設計淘汰機制。

      相比新加坡,教師身為國家公務員,不但代表著優異與高薪,政府每年還提供全國教師 9,000 至 12,000 新元的「進修補助貸款」,確保教師享有優渥待遇、良好個人成長機會甚至社會地位;另一方面,教師考選機制嚴格、錄取率僅 1/6,非終身職、每三年一聘,嚴格淘汰不適任的教師。

      同理可知,教師身為國家機制的一部分,其社會責任認知與自我成長動力的確會被政策與法規影響,這是不爭的事實。Snapask 的價值體系,是否能在政策背景各異的不同國家、不同市場中生存,是未來必須面對的一大考驗。

​- - - -

【學好觀點】

      若說學好閱讀獨有的一樣「商品」,那非「理解能力」莫屬了。我們教育的,不是「客戶」,而是「孩子」;我們給予的,不只「分數」,更是「能力」。學好閱讀,是最簡單也是最困難的學習,因此,每一位學好閱讀的師資,都必須經過嚴格的師資訓練,絕不能只是「解題」,而更要扮演「教育者典範」的角色,給予孩子人生學習道路上正確、適當的學習榜樣,同時,也針對學習過程中的思考偏誤、理解盲點,給予最適時的協助與提攜。

      學好閱讀的價值體系是什麼,就是希望能使每一位孩子都能培養出「獨立累積與提升自我能力的能力」。

      聽起來有點饒舌、但是也是我們認為,每一位想要通往更好、更高目標的孩子所必須面對的,最為迫切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