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見聞

學測科目C5取4,是利多?是利空?(之一)

學測科目C5取4,是利多?是利空?(之一)

撰文/石廷宇

報導出處/107-110學年度考招銜接措施懶人包

正面論述/學測最多採4科 教師家長讚:大學不能只看分數

反面論述/招聯會 3+1 或 5選4 大學考招方案,將對高中造成嚴重傷害?

 數學題:排列組合題:C5取4,在不考慮順序的情況下,會有幾種排列方式?

ANS:C5取4,其實就是C5取1,共有5種排列組合方式。

- - - -

      有沒有覺得很奇怪,為什麼不是少兩科?少三科?或是乾脆「全不採計」?

      如今教育部所提出的「少採計一科」,到底是什麼概念呢?

      就正方來說,「減少採計」的目的,是希望能夠減少學生學習上的負擔、多了學習上的自主性和選擇性。

      ★少採計一科(對社會科和自然科來說其實是各「少三科」)

      就反方來說,「減少採計」的影響,是學生因為不知道學校會如何採計,到最後仍回歸到「五科都要準備」的考科導向窠臼之中。

- - - -

         根據目前教育部的提案,學好閱讀將分為三部份來討論「少一科」的可能後續發展:

         一、傳統升學科別的限制與意義(考幾科)

         二、考科的意義(考哪幾科)

         三、術科+考科 or 沒有考科?(該考哪幾科)

- - - -

一、傳統升學科別的限制與意義(考幾科)

      無論是五科(國、英、數、自、社)或指考的十科(國、英、數、公民、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概念上,「採計」的意義,即是一種「篩選」機制,對吧?是學校(大專院校)、乃至於「國家」透過能力審核、成績評判,來有條件篩選「適合進階學習者」的權宜之計。

      但因為「科際範疇」緣故,衍生出有些科目與校系課程內容之間的對應關係:

     傳統的升學思維:

     ◎數學好,適合唸工程、商科。

     換一種角度,因為工程和商科需要較好的數學能力。(因此無須採計社會科?)

     ◎生物好,適合唸醫學生物相關科系。

     換一種角度,因為醫學生物相關科系需要較好的生物能力。(所以無須採計社會科?)

     ◎歷史好,適合念政治、歷史、法律相關科系

     換一種角度,因為政治、法律、歷史等科系需要較好的文字解讀力。(所以不採計自然科?)

      發現了嗎?

      其一,這就是為何「主科」之所以為主科的原因:因為它們有其跨學科的共通性。

      其二,如此以高中學科來鑑別,和學生選填校系和高中學習領域範疇的對應性,似乎從來都不是絕對的!

      不可否認,對於「升學體制」而言,「學科教育」一直有其限制與侷限,然而,也因為學科教育的侷限,才會有有識之士更專注於推動學習(教育)體制的多樣性上,如:技職、專科,不是嗎?

- - - -

      那麼,到底「學科教育」的意義是什麼呢?

      最基本的,其實就是考核學生的「讀書能力」這件事。(註:說穿了還真是相當單純。)進入高等教育(大學/研究所...etc)的目的是什麼?不就是為了求取(認識、吸收、開創、鑽研)更高、更深、更專精的知識領域?

      ★難道,以進入高等教育為目的的孩子們,不該具備「足夠承受高等教育知識的讀書能力」嗎?

      換種說法,一旦進入高等教育的門檻後,學生們還有權利選擇自己喜歡或不喜歡的科目嗎?事實上沒有。但逢必修,哪管你喜歡與否、想讀不想讀,讀懂讀不懂,都是如人飲水,對於其學習的結果也都必須概括承受。

      只不過,如果高等教育具有這種使命、高度與深度,請問:難道我們的「高中」不也該用這種標準來替高等教育「篩選適合進入高等教育的人才」嗎?

     不!現今的台灣教育氛圍,便是那「沒有不適合的學生,只有不適當的學校和制度」的齊頭式能力思維,這對於國家培育「人才」,並且希望「人才以能力來回饋國家」的教育願景來說,真的是利大於弊嗎?

      學科教育的意義就是「累積知識基礎」、「鍛鍊累積知識基礎的能力」,並從知識養成的過程中,進行過濾與篩選,透過不同的知識體系、教育方針、考試制度,交叉審核、磨練,幫助學生更加認識自己的不足、琢磨自己的擅長、發覺自己的興趣。

      這些「認識」,不只是透過「成就感」得來的,更是從不同角度而來的「挫折」得來!

      基礎教育不斷試煉的目的,不就是幫助莘莘學子不斷自我定位,不斷提升自己的「讀書能力」,為進入高等教育所將面對的深度知識挑戰做準備?

      所以,實在不明白,為什麼會有人覺得「讀書能力不重要」?或是「人生不是只有讀書」呢?

      所有的知識、技術、智慧,都必須仰賴「讀書」,而國小、國中到高中這12年階段,不就是為了進入高等教育之前所必須要累積「讀書能力」的試煉場?

      回到本文的最初,

      沒有壓力的學習,如何增加學習的強度?跨越學習的瓶頸?

      沒有考核的學習,如果檢證學生讀書能力是否已經具備了足以吸收更高層級知識的能力?

      學習的壓力,是來自於,我們必須明白,一旦我們學習,就必須對所學習的事務「負責」:

     我們有責任學習最正確的知識、最完善的知識、最恰當的知識。

     這些知識,有些有標準答案,有些則否。

     當有人對孩子說,「快樂學習吧!不要有壓力」時,

     這不只是害了孩子,更藐視了知識應有的嚴謹性與重要性!

     孩子沒有「讀書能力」,又如何有能力「讀自己想讀的書」並且「讀出正確的訊息」?

--沒有學好閱讀,就沒有持續提升的讀書能力--

 

學測科目C5取4,是利多?是利空?(之一)

撰文/石廷宇

報導出處/107-110學年度考招銜接措施懶人包

正面論述/學測最多採4科 教師家長讚:大學不能只看分數

反面論述/招聯會 3+1 或 5選4 大學考招方案,將對高中造成嚴重傷害?

 數學題:排列組合題:C5取4,在不考慮順序的情況下,會有幾種排列方式?

ANS:C5取4,其實就是C5取1,共有5種排列組合方式。

- - - -

      有沒有覺得很奇怪,為什麼不是少兩科?少三科?或是乾脆「全不採計」?

      如今教育部所提出的「少採計一科」,到底是什麼概念呢?

      就正方來說,「減少採計」的目的,是希望能夠減少學生學習上的負擔、多了學習上的自主性和選擇性。

      ★少採計一科(對社會科和自然科來說其實是各「少三科」)

      就反方來說,「減少採計」的影響,是學生因為不知道學校會如何採計,到最後仍回歸到「五科都要準備」的考科導向窠臼之中。

- - - -

         根據目前教育部的提案,學好閱讀將分為三部份來討論「少一科」的可能後續發展:

         一、傳統升學科別的限制與意義(考幾科)

         二、考科的意義(考哪幾科)

         三、術科+考科 or 沒有考科?(該考哪幾科)

- - - -

一、傳統升學科別的限制與意義(考幾科)

      無論是五科(國、英、數、自、社)或指考的十科(國、英、數、公民、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概念上,「採計」的意義,即是一種「篩選」機制,對吧?是學校(大專院校)、乃至於「國家」透過能力審核、成績評判,來有條件篩選「適合進階學習者」的權宜之計。

      但因為「科際範疇」緣故,衍生出有些科目與校系課程內容之間的對應關係:

     傳統的升學思維:

     ◎數學好,適合唸工程、商科。

     換一種角度,因為工程和商科需要較好的數學能力。(因此無須採計社會科?)

     ◎生物好,適合唸醫學生物相關科系。

     換一種角度,因為醫學生物相關科系需要較好的生物能力。(所以無須採計社會科?)

     ◎歷史好,適合念政治、歷史、法律相關科系

     換一種角度,因為政治、法律、歷史等科系需要較好的文字解讀力。(所以不採計自然科?)

      發現了嗎?

      其一,這就是為何「主科」之所以為主科的原因:因為它們有其跨學科的共通性。

      其二,如此以高中學科來鑑別,和學生選填校系和高中學習領域範疇的對應性,似乎從來都不是絕對的!

      不可否認,對於「升學體制」而言,「學科教育」一直有其限制與侷限,然而,也因為學科教育的侷限,才會有有識之士更專注於推動學習(教育)體制的多樣性上,如:技職、專科,不是嗎?

- - - -

      那麼,到底「學科教育」的意義是什麼呢?

      最基本的,其實就是考核學生的「讀書能力」這件事。(註:說穿了還真是相當單純。)進入高等教育(大學/研究所...etc)的目的是什麼?不就是為了求取(認識、吸收、開創、鑽研)更高、更深、更專精的知識領域?

      ★難道,以進入高等教育為目的的孩子們,不該具備「足夠承受高等教育知識的讀書能力」嗎?

      換種說法,一旦進入高等教育的門檻後,學生們還有權利選擇自己喜歡或不喜歡的科目嗎?事實上沒有。但逢必修,哪管你喜歡與否、想讀不想讀,讀懂讀不懂,都是如人飲水,對於其學習的結果也都必須概括承受。

      只不過,如果高等教育具有這種使命、高度與深度,請問:難道我們的「高中」不也該用這種標準來替高等教育「篩選適合進入高等教育的人才」嗎?

     不!現今的台灣教育氛圍,便是那「沒有不適合的學生,只有不適當的學校和制度」的齊頭式能力思維,這對於國家培育「人才」,並且希望「人才以能力來回饋國家」的教育願景來說,真的是利大於弊嗎?

      學科教育的意義就是「累積知識基礎」、「鍛鍊累積知識基礎的能力」,並從知識養成的過程中,進行過濾與篩選,透過不同的知識體系、教育方針、考試制度,交叉審核、磨練,幫助學生更加認識自己的不足、琢磨自己的擅長、發覺自己的興趣。

      這些「認識」,不只是透過「成就感」得來的,更是從不同角度而來的「挫折」得來!

      基礎教育不斷試煉的目的,不就是幫助莘莘學子不斷自我定位,不斷提升自己的「讀書能力」,為進入高等教育所將面對的深度知識挑戰做準備?

      所以,實在不明白,為什麼會有人覺得「讀書能力不重要」?或是「人生不是只有讀書」呢?

      所有的知識、技術、智慧,都必須仰賴「讀書」,而國小、國中到高中這12年階段,不就是為了進入高等教育之前所必須要累積「讀書能力」的試煉場?

      回到本文的最初,

      沒有壓力的學習,如何增加學習的強度?跨越學習的瓶頸?

      沒有考核的學習,如果檢證學生讀書能力是否已經具備了足以吸收更高層級知識的能力?

      學習的壓力,是來自於,我們必須明白,一旦我們學習,就必須對所學習的事務「負責」:

     我們有責任學習最正確的知識、最完善的知識、最恰當的知識。

     這些知識,有些有標準答案,有些則否。

     當有人對孩子說,「快樂學習吧!不要有壓力」時,

     這不只是害了孩子,更藐視了知識應有的嚴謹性與重要性!

     孩子沒有「讀書能力」,又如何有能力「讀自己想讀的書」並且「讀出正確的訊息」?

--沒有學好閱讀,就沒有持續提升的讀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