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閱讀】愈是廣泛閱讀的人,愈有可能深陷其中。6種思考盲點,讓你誤以為自己在思考
愈是廣泛閱讀的人,愈有可能深陷其中。6種思考盲點,讓你誤以為自己在思考
出處:《經理人》雜誌 撰文者:林庭安 時間:2016-10-30
假設有兩間製造檢驗儀器的公司,兩者市佔率差不多,產品性能和價格也幾乎相同,但是A公司的產品收納在漂亮的盒子裡,包裝設計美觀;B公司的產品則是內部構造(管線和感應器配置等)都暴露在外,質感較粗糙。你覺得5年後,哪家公司的市占率會成長?
乍看之下,因為A公司產品設計得很出色,似乎是比較合理的答案,但正確答案卻是B公司。因為B公司的產品可以看到內部構造,客戶可以按需求自行改造,讓產品使用起來更方便,而B公司也可以記住顧客的改造,運用在下一次的新品開發,形成雙贏局面。
選擇A公司的人,可能是因為你沒有看到問題的本質:企業顧客購買檢驗儀器的理由,其實並不包含設計。而我們在思考時,通常都會被「包裝設計」這種表象所迷惑。
阻礙你看清本質的思考慣性
《本質思考》作者平井孝至指出,很多人不會從本質思考,只進行表面的思考,而且不管任何人,都會有思考慣性,這些思考慣性,會讓你誤以為自己在思考,所以才無法從「本質」思考,想破頭也找不出解答。而且愈是廣泛閱讀商業書籍、熱衷學習思考術的人,愈有可能深陷以下思考盲點而不自知。
1. 堅持初期假設
有這類思考慣性的典型症狀是:在討論過程中經常使用「可是……」「不過……」「但是……」等詞反駁別人的想法,這表示說話的人封閉在自己建立的假設中。陷入這個慣性的人,很難跳脫已設定好的假設,讓思考就停留在自己看見的一小部分本質,而看不到整體樣貌。擁有這種症狀的人,可以在與他人討論時,多吸收別人的論點,拓展、深化自己的思考,如此一來,就更有機會歸納出可以真正解決問題的答案。
2. 反面結論
這是非常直觀的思考慣性,直接將現象的反面當作答案。比如我們都會覺得累了就需要休息,但卻忽略人會感到疲倦的原因有很多種,可能是對未來失去目標,也可能是真的生病了。若是單純把現象的反面當作答案,只會掩蓋潛藏在現象背後的本質,這樣無法真正解決問題。
3. 依賴架構思考
我們在分析問題時,經常會運用理論架構幫助思考。以企業經常使用的SWOT分析來說,把公司的Strength(優勢)、Weakness(弱點)、Opportunity(機會)、Threat(威脅)列出來,對資訊整理來說,的確是非常有效,但對於解決問題,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在使用制式架構整理資訊的過程,總會讓人誤以為自己已經思考過了,而且因為大量資訊擺在面前,就會覺得自己了解所有狀況,於是便會停止思考。
4. 依常理分類
「那個人氣質好好喔!」「因為她是學音樂的啊!」
「他好喜歡分析東西喔!」「因為他是念理工科的啊!」
上述的對話就是依常理分類的典型例子,大家都會覺得學音樂的人氣質很好,但這其實是刻板印象,氣質好不好跟學音樂與否,其實並沒有什麼相關性。許多時候,我們把事物進行分類後就以為自己已經思考、了解了,但事實上,分類並沒辦法解答事情,而你只是運用常理在尋找邏輯,而不是真的用大腦在思考。
5. 忘了思考的目的
我們為了解決問題,會先進行資料蒐集、整理,若是在資訊蒐集和整理階段時,不知不覺讓這件事變成目的,而忘了當初蒐集資料的目的。不只是製作資料時會有這種情況發生,在漫長的討論過程中,也會有忘記對話目的的人,想說的話並沒有傳達得很清楚,講了一堆,卻被問:「你到底想說什麼?」沒有謹記思考、說話的目的,結果就只是運作到手和嘴巴,而非大腦。
6. 喪失主體性
犯這種慣性的人,通常會不自覺地依賴別人的大腦思考。因為沒有徹底的思考,所以他會對自己的主張沒有信心,聽到別人說的話,通常都會表示認同,而沒有站穩自己的立場。下述對話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A:「我們的工作方式可能要大幅改變。」
B:「說得也是,現在的做法真的不太有效率……」
A:「但我覺得公司高層提出來的政策不太妥當。」
B:「聽你這麼一說,好像真的是這樣耶……」
這樣的對話只是單方面的,雙方並沒有提出新觀點討論,最終淪為一言堂。
日常生活的小練習,培養本質思考的能力
根據平井孝至的經驗,幾乎所有人都有思考慣性,若要找到真正解決問題的答案,就必須先知道自己的思考慣性,再加以修正,進而從事物「本質」思考。在資訊氾濫、變化快速的現代社會裡,我們常會急於採取行動,但若是你能往後退一步,仔細觀察事物的本質,你會發現更有效率的答案。平井孝至最後提供大家平常鍛鍊自己本質思考能力的方法,不論何時何地,只要撥一點空檔和思考的意願,就可以自我訓練。
1. 磨練歷史觀
歷史可以拓展思考範圍,你可以從歷史中學習、思考,增加提出新觀點的能力。你也可以參考以下文章:
1.為什麼要學歷史?鍛鍊思辨能力4個步驟,關鍵時刻做出正確決定!
2.宏觀的格局和視野怎麼培養?我推薦的 3 位作家與他們的成名作
2. 從標題聯想內容
每天只要花5分鐘,試著從報紙、雜誌的標題想像內容和結構。推測完再閱讀報導,和自己構思的內容比較一下,如果報導寫得比你想的更深入,就把那個觀點學起來;若是你可以找到比報導更深、更廣的內容,就表示你的思考力已經提升,學會不依賴資訊的思考方式。
3. 與別人分享觀點
你可以向朋友、家人或同事分享你自己思考出的「理論」,可以是對於時事的評論,也可以是你自己的生活觀察,試著和他們討論,聽聽他們的想法,這樣可以讓你的思考從單純的紙上談兵,化為可實際運用的執行對策。
- - - -
【學好閱讀回應】
撰文/石廷宇
在討論「大量閱讀」和到底有沒有「思考」之前,我們好像忘了一件更重要的事,那就是「閱讀方法」這件事吧?
閱讀沒有方法,大量閱讀有何用?閱讀沒有方法,遑論「以適當的方式思考」?
仔細想想,「閱讀盲點」,似乎又比「思考盲點」更為重要些了!但是,你知道我們常見的閱讀盲點有哪些嗎?
一、不知以為知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每個人在國中時期一定聽過的「論語金句」,意思是:當我們能清楚分辨出知道什麼,不知道什麼,我們就真正知道了「知的方法」了!不過,大人們往往為了時間、效率、甚至是「面子」、「趕時髦」,寧可「不懂裝懂」,也不要「不懂」。久了,就形成了「自欺欺人」的狀態:「自以為懂了!」
而這種情況,若是擴散到還在學習中的孩子,事情就嚴重多了!怎麼說呢?
在求學過程中,孩子最常遭遇的三件事:「參考書、考試卷、答錯訂正」,有哪一件事和修正「閱讀盲點」有關係呢?沒有,非但沒有,更強化了這個盲點「不知以為知」的影響力:讀參考書所歸納好的重點,就以為熟知該知識了!考試答對了,就以為熟知該知識了!訂正完了,就以為熟知該知識了!當我們的孩子,開始習慣用考試來學習知識、習慣「考試型思考」的時候,「不知以為知」也就真正深植於他們的學習慣性中了!
那到底,他們是真知?還是不知?最怕的,是一知半解...
二、不懂裝懂
這同樣是社群裡常見的「閱讀盲點」。對於知識缺乏詳細梳理和歸納的能力,也對於攝取知識沒有太大的興趣,最終的結果,就是敷衍敷衍,大概一下就行了。假裝知道,就會假裝思考,假裝得出結論,最後的結果,能想像嗎?不過,大人的世界,畢竟有很多不得已的社交禮儀和人際葛藤在,那還在學習中的孩子呢?
身為大人的我們,仔細想想尚且不能容許自己「不懂裝懂」,卻為何屢屢「希望孩子不懂裝懂」呢?
讀書沒讀懂?(你怎麼讀那麼多遍還不懂?)問題沒釐清?(你怎麼問那麼多次還是犯同樣的錯?)概念沒想清楚?(我已經教那麼多次了,你到底聽去哪裡了?)試問,次數多了、時間久了,孩子究竟該說:「懂」還是「不懂」?卻沒想到,說不定,會造成孩子這種閱讀盲點的原因,原來跟大人們自己怎麼跟知識互動有關啊!
當我們對知識抱持著輕忽的態度,並且以這種散漫、理所當然的態度對待孩子,自然養成了孩子「不求甚解」的閱讀習慣。因為,我們不讓他們有「不懂的權利」,不讓他們擁有「爭取懂的權力」,最終的結果,孩子們極有可能帶著這個盲點持續成長,盲點越大,影響越廣,當他們裝懂的事情越來越,他們有怎麼知道該用什麼知識來正確思考呢?
三、不會裝會
知識,是需要不斷淘洗和過濾的。知識,是需要不斷累積和進化的。要學會思考,就要先學會「正確累積知識」,因為,累積錯誤的知識,只會讓思考更加偏離軌道,可是現在,越來越多人,書得快、想得淺、講得多,使得「思考」這件事,無形之中好像變得簡單了,「閱讀」這件事好像變得輕鬆了。卻沒有人真正問:「大量閱讀」沒錯,但是,不同的類型,就該有不同的「讀法」,我們真的都轉換恰當了嗎?我們真的都學會了嗎?
礙於時效,大人們往往更喜歡「事半功倍」的讀書法,所以,才會在社群網站上竄起如此多「替別人讀書」的粉絲團。那麼,大人們為了貪快、省時而擷取精華也就罷了,對於正需要紮實累積知識和閱讀方法的孩子來說,他們該怎麼辦?也學習大人一樣:「只看重點」嗎?還是,更在乎「有系統的閱讀」?
- - - -
閱讀的三大盲點,你都中了嗎?
閱讀的三大盲點,孩子都有嗎?
在你思考之前,閱讀的盲點都一一掃除了嗎?
愈是廣泛閱讀的人,愈有可能深陷其中。6種思考盲點,讓你誤以為自己在思考
出處:《經理人》雜誌 撰文者:林庭安 時間:2016-10-30
假設有兩間製造檢驗儀器的公司,兩者市佔率差不多,產品性能和價格也幾乎相同,但是A公司的產品收納在漂亮的盒子裡,包裝設計美觀;B公司的產品則是內部構造(管線和感應器配置等)都暴露在外,質感較粗糙。你覺得5年後,哪家公司的市占率會成長?
乍看之下,因為A公司產品設計得很出色,似乎是比較合理的答案,但正確答案卻是B公司。因為B公司的產品可以看到內部構造,客戶可以按需求自行改造,讓產品使用起來更方便,而B公司也可以記住顧客的改造,運用在下一次的新品開發,形成雙贏局面。
選擇A公司的人,可能是因為你沒有看到問題的本質:企業顧客購買檢驗儀器的理由,其實並不包含設計。而我們在思考時,通常都會被「包裝設計」這種表象所迷惑。
阻礙你看清本質的思考慣性
《本質思考》作者平井孝至指出,很多人不會從本質思考,只進行表面的思考,而且不管任何人,都會有思考慣性,這些思考慣性,會讓你誤以為自己在思考,所以才無法從「本質」思考,想破頭也找不出解答。而且愈是廣泛閱讀商業書籍、熱衷學習思考術的人,愈有可能深陷以下思考盲點而不自知。
1. 堅持初期假設
有這類思考慣性的典型症狀是:在討論過程中經常使用「可是……」「不過……」「但是……」等詞反駁別人的想法,這表示說話的人封閉在自己建立的假設中。陷入這個慣性的人,很難跳脫已設定好的假設,讓思考就停留在自己看見的一小部分本質,而看不到整體樣貌。擁有這種症狀的人,可以在與他人討論時,多吸收別人的論點,拓展、深化自己的思考,如此一來,就更有機會歸納出可以真正解決問題的答案。
2. 反面結論
這是非常直觀的思考慣性,直接將現象的反面當作答案。比如我們都會覺得累了就需要休息,但卻忽略人會感到疲倦的原因有很多種,可能是對未來失去目標,也可能是真的生病了。若是單純把現象的反面當作答案,只會掩蓋潛藏在現象背後的本質,這樣無法真正解決問題。
3. 依賴架構思考
我們在分析問題時,經常會運用理論架構幫助思考。以企業經常使用的SWOT分析來說,把公司的Strength(優勢)、Weakness(弱點)、Opportunity(機會)、Threat(威脅)列出來,對資訊整理來說,的確是非常有效,但對於解決問題,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在使用制式架構整理資訊的過程,總會讓人誤以為自己已經思考過了,而且因為大量資訊擺在面前,就會覺得自己了解所有狀況,於是便會停止思考。
4. 依常理分類
「那個人氣質好好喔!」「因為她是學音樂的啊!」
「他好喜歡分析東西喔!」「因為他是念理工科的啊!」
上述的對話就是依常理分類的典型例子,大家都會覺得學音樂的人氣質很好,但這其實是刻板印象,氣質好不好跟學音樂與否,其實並沒有什麼相關性。許多時候,我們把事物進行分類後就以為自己已經思考、了解了,但事實上,分類並沒辦法解答事情,而你只是運用常理在尋找邏輯,而不是真的用大腦在思考。
5. 忘了思考的目的
我們為了解決問題,會先進行資料蒐集、整理,若是在資訊蒐集和整理階段時,不知不覺讓這件事變成目的,而忘了當初蒐集資料的目的。不只是製作資料時會有這種情況發生,在漫長的討論過程中,也會有忘記對話目的的人,想說的話並沒有傳達得很清楚,講了一堆,卻被問:「你到底想說什麼?」沒有謹記思考、說話的目的,結果就只是運作到手和嘴巴,而非大腦。
6. 喪失主體性
犯這種慣性的人,通常會不自覺地依賴別人的大腦思考。因為沒有徹底的思考,所以他會對自己的主張沒有信心,聽到別人說的話,通常都會表示認同,而沒有站穩自己的立場。下述對話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A:「我們的工作方式可能要大幅改變。」
B:「說得也是,現在的做法真的不太有效率……」
A:「但我覺得公司高層提出來的政策不太妥當。」
B:「聽你這麼一說,好像真的是這樣耶……」
這樣的對話只是單方面的,雙方並沒有提出新觀點討論,最終淪為一言堂。
日常生活的小練習,培養本質思考的能力
根據平井孝至的經驗,幾乎所有人都有思考慣性,若要找到真正解決問題的答案,就必須先知道自己的思考慣性,再加以修正,進而從事物「本質」思考。在資訊氾濫、變化快速的現代社會裡,我們常會急於採取行動,但若是你能往後退一步,仔細觀察事物的本質,你會發現更有效率的答案。平井孝至最後提供大家平常鍛鍊自己本質思考能力的方法,不論何時何地,只要撥一點空檔和思考的意願,就可以自我訓練。
1. 磨練歷史觀
歷史可以拓展思考範圍,你可以從歷史中學習、思考,增加提出新觀點的能力。你也可以參考以下文章:
1.為什麼要學歷史?鍛鍊思辨能力4個步驟,關鍵時刻做出正確決定!
2.宏觀的格局和視野怎麼培養?我推薦的 3 位作家與他們的成名作
2. 從標題聯想內容
每天只要花5分鐘,試著從報紙、雜誌的標題想像內容和結構。推測完再閱讀報導,和自己構思的內容比較一下,如果報導寫得比你想的更深入,就把那個觀點學起來;若是你可以找到比報導更深、更廣的內容,就表示你的思考力已經提升,學會不依賴資訊的思考方式。
3. 與別人分享觀點
你可以向朋友、家人或同事分享你自己思考出的「理論」,可以是對於時事的評論,也可以是你自己的生活觀察,試著和他們討論,聽聽他們的想法,這樣可以讓你的思考從單純的紙上談兵,化為可實際運用的執行對策。
- - - -
【學好閱讀回應】
撰文/石廷宇
在討論「大量閱讀」和到底有沒有「思考」之前,我們好像忘了一件更重要的事,那就是「閱讀方法」這件事吧?
閱讀沒有方法,大量閱讀有何用?閱讀沒有方法,遑論「以適當的方式思考」?
仔細想想,「閱讀盲點」,似乎又比「思考盲點」更為重要些了!但是,你知道我們常見的閱讀盲點有哪些嗎?
一、不知以為知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每個人在國中時期一定聽過的「論語金句」,意思是:當我們能清楚分辨出知道什麼,不知道什麼,我們就真正知道了「知的方法」了!不過,大人們往往為了時間、效率、甚至是「面子」、「趕時髦」,寧可「不懂裝懂」,也不要「不懂」。久了,就形成了「自欺欺人」的狀態:「自以為懂了!」
而這種情況,若是擴散到還在學習中的孩子,事情就嚴重多了!怎麼說呢?
在求學過程中,孩子最常遭遇的三件事:「參考書、考試卷、答錯訂正」,有哪一件事和修正「閱讀盲點」有關係呢?沒有,非但沒有,更強化了這個盲點「不知以為知」的影響力:讀參考書所歸納好的重點,就以為熟知該知識了!考試答對了,就以為熟知該知識了!訂正完了,就以為熟知該知識了!當我們的孩子,開始習慣用考試來學習知識、習慣「考試型思考」的時候,「不知以為知」也就真正深植於他們的學習慣性中了!
那到底,他們是真知?還是不知?最怕的,是一知半解...
二、不懂裝懂
這同樣是社群裡常見的「閱讀盲點」。對於知識缺乏詳細梳理和歸納的能力,也對於攝取知識沒有太大的興趣,最終的結果,就是敷衍敷衍,大概一下就行了。假裝知道,就會假裝思考,假裝得出結論,最後的結果,能想像嗎?不過,大人的世界,畢竟有很多不得已的社交禮儀和人際葛藤在,那還在學習中的孩子呢?
身為大人的我們,仔細想想尚且不能容許自己「不懂裝懂」,卻為何屢屢「希望孩子不懂裝懂」呢?
讀書沒讀懂?(你怎麼讀那麼多遍還不懂?)問題沒釐清?(你怎麼問那麼多次還是犯同樣的錯?)概念沒想清楚?(我已經教那麼多次了,你到底聽去哪裡了?)試問,次數多了、時間久了,孩子究竟該說:「懂」還是「不懂」?卻沒想到,說不定,會造成孩子這種閱讀盲點的原因,原來跟大人們自己怎麼跟知識互動有關啊!
當我們對知識抱持著輕忽的態度,並且以這種散漫、理所當然的態度對待孩子,自然養成了孩子「不求甚解」的閱讀習慣。因為,我們不讓他們有「不懂的權利」,不讓他們擁有「爭取懂的權力」,最終的結果,孩子們極有可能帶著這個盲點持續成長,盲點越大,影響越廣,當他們裝懂的事情越來越,他們有怎麼知道該用什麼知識來正確思考呢?
三、不會裝會
知識,是需要不斷淘洗和過濾的。知識,是需要不斷累積和進化的。要學會思考,就要先學會「正確累積知識」,因為,累積錯誤的知識,只會讓思考更加偏離軌道,可是現在,越來越多人,書得快、想得淺、講得多,使得「思考」這件事,無形之中好像變得簡單了,「閱讀」這件事好像變得輕鬆了。卻沒有人真正問:「大量閱讀」沒錯,但是,不同的類型,就該有不同的「讀法」,我們真的都轉換恰當了嗎?我們真的都學會了嗎?
礙於時效,大人們往往更喜歡「事半功倍」的讀書法,所以,才會在社群網站上竄起如此多「替別人讀書」的粉絲團。那麼,大人們為了貪快、省時而擷取精華也就罷了,對於正需要紮實累積知識和閱讀方法的孩子來說,他們該怎麼辦?也學習大人一樣:「只看重點」嗎?還是,更在乎「有系統的閱讀」?
- - - -
閱讀的三大盲點,你都中了嗎?
閱讀的三大盲點,孩子都有嗎?
在你思考之前,閱讀的盲點都一一掃除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