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見聞

佐藤學-我看「學習共同體」在台的普及歷程

2013-08 天下雜誌出版

作者:佐藤學

 

      「學習共同體」的學校改革已經席捲了亞洲許多國家,翻譯並出版本書的台灣也不例外。相較於亞洲其他各國(日本、中國、韓國、香港、新加坡、印尼、越南等國)的導入歷程,「學習共同體」在台灣的普及卻有其相異之處。

 

       十五年前在日本第一間前導校創設成功後,「學習共同體」的學校改革開始在數年後影響鄰近國家的韓國及中國,更在約十年前導入香港、新加坡、印尼及越南等國;然而,不知何故,唯獨台灣的反應長期偏向淡薄。

 

        二○一二年春天,在《親子天下》出版我的著作《學習的革命》中文版後,台灣的教育情況出現了極大轉變。《學習的革命》一書的出版,瞬間席捲台灣的教育界,獲得報紙、雜誌、電視、廣播等媒體的大力報導,在極短的時間內一躍而為教育暢銷書(該書並獲得二○一二年亞洲出版獎之優秀獎)。除此之外,更因該書的出版,「學習共同體」的學校改革影響了台北市、新北市、新竹市、台中市教育局的教育政策,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台灣全國已有約一百所國高中及小學,以創設前導校為目標開始實踐。「學習共同體」的學校改革在台灣的普及速度、規模及其支持度,已遠遠凌駕了亞洲其他各國。

 

       為何「學習共同體」的學校改革得以在台灣引起戲劇性的發展?就我的觀察而言,其蘊含了以下三個祕密:

 

       第一、面對全球化的競爭,東亞各國在轉型為「二十一世紀的學校」的途中,共通的難題皆為如何擺脫「追求以考試為目的的學力」之弊病。而「學習共同體」的學校改革,提示了最適於「二十一世紀的學校」典型的願景及哲學。

 

        第二、「學習共同體」的學校改革強調保障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權利,以及促進每一位教師身為專家的成長,提示了最合乎民主主義的改革。為了實現學校教育中「對品質及平等的同時追求」,「學習共同體」的學校改革主張構築教室的「協同學習」(collaborative learning)、教師間的「同僚性」(collegiality),和家長、地區居民的「參加學習」。此三種做法確實得到了極大的效果及極佳的評價。

 

       第三、「學習共同體」學校改革的願景、哲學及活動系統,是包含日本在內的亞洲諸國許多教師睿智的結晶。很多人認為「學習共同體」的學校改革,是我一個人的創意及發想,其實正好相反。此學校改革的願景、哲學及活動系統是我以日本約兩千五百所學校,以及海外二十八國約五百所學校的訪問為基礎,持續三十二年與教師們協同研究及實踐的結果;其所有內容代表了亞洲各國無數教師不厭其煩的珍貴挑戰經驗及實踐知識。

 

       學校改革的問題,皆在教育現場;解答也唯有在教育現場才找尋得到。而「學習共同體」學校改革的所有內容,便是我從無數的教育現場所學習到的結晶。

      

       在本書中,我儘可能簡潔並確實的說明「學習共同體」學校改革的願景、哲學及活動系統。本書的文字雖然精簡,卻包含了許多傑作、理論及實踐的精闢內容。期待讀者能以本書為導入的開端,在實踐中豐富自身的改革願景、哲學及方略。

 

       相同於《學習的革命》一書,本書同樣由黃郁倫小姐(東京大學大學院博士課程在學)翻譯,《親子天下》編輯部編輯出版。黃郁倫小姐卓越的翻譯能力及其對學校改革的熱忱,讓我敬佩不已。感謝《親子天下》對於「學習共同體」學校改革的厚愛及推薦。更感謝在台灣許多學者友人的支持,歐用生教授、林曼麗教授、陳麗華教授、楊思偉教授、陳佩英副教授、翁麗芳教授等。

       本書除繁體中文版之外,並計畫出版簡體中文、韓語、印尼語及英語之翻譯。在急遽變動的時代,東亞各國無不追求教育的創意及革新。期待本書能成為各國學校改革的基礎平台,為東亞諸國教育的發展助一臂之力。

 

資料出處: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1192&page=1

2013-08 天下雜誌出版

作者:佐藤學

 

      「學習共同體」的學校改革已經席捲了亞洲許多國家,翻譯並出版本書的台灣也不例外。相較於亞洲其他各國(日本、中國、韓國、香港、新加坡、印尼、越南等國)的導入歷程,「學習共同體」在台灣的普及卻有其相異之處。

 

       十五年前在日本第一間前導校創設成功後,「學習共同體」的學校改革開始在數年後影響鄰近國家的韓國及中國,更在約十年前導入香港、新加坡、印尼及越南等國;然而,不知何故,唯獨台灣的反應長期偏向淡薄。

 

        二○一二年春天,在《親子天下》出版我的著作《學習的革命》中文版後,台灣的教育情況出現了極大轉變。《學習的革命》一書的出版,瞬間席捲台灣的教育界,獲得報紙、雜誌、電視、廣播等媒體的大力報導,在極短的時間內一躍而為教育暢銷書(該書並獲得二○一二年亞洲出版獎之優秀獎)。除此之外,更因該書的出版,「學習共同體」的學校改革影響了台北市、新北市、新竹市、台中市教育局的教育政策,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台灣全國已有約一百所國高中及小學,以創設前導校為目標開始實踐。「學習共同體」的學校改革在台灣的普及速度、規模及其支持度,已遠遠凌駕了亞洲其他各國。

 

       為何「學習共同體」的學校改革得以在台灣引起戲劇性的發展?就我的觀察而言,其蘊含了以下三個祕密:

 

       第一、面對全球化的競爭,東亞各國在轉型為「二十一世紀的學校」的途中,共通的難題皆為如何擺脫「追求以考試為目的的學力」之弊病。而「學習共同體」的學校改革,提示了最適於「二十一世紀的學校」典型的願景及哲學。

 

        第二、「學習共同體」的學校改革強調保障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權利,以及促進每一位教師身為專家的成長,提示了最合乎民主主義的改革。為了實現學校教育中「對品質及平等的同時追求」,「學習共同體」的學校改革主張構築教室的「協同學習」(collaborative learning)、教師間的「同僚性」(collegiality),和家長、地區居民的「參加學習」。此三種做法確實得到了極大的效果及極佳的評價。

 

       第三、「學習共同體」學校改革的願景、哲學及活動系統,是包含日本在內的亞洲諸國許多教師睿智的結晶。很多人認為「學習共同體」的學校改革,是我一個人的創意及發想,其實正好相反。此學校改革的願景、哲學及活動系統是我以日本約兩千五百所學校,以及海外二十八國約五百所學校的訪問為基礎,持續三十二年與教師們協同研究及實踐的結果;其所有內容代表了亞洲各國無數教師不厭其煩的珍貴挑戰經驗及實踐知識。

 

       學校改革的問題,皆在教育現場;解答也唯有在教育現場才找尋得到。而「學習共同體」學校改革的所有內容,便是我從無數的教育現場所學習到的結晶。

      

       在本書中,我儘可能簡潔並確實的說明「學習共同體」學校改革的願景、哲學及活動系統。本書的文字雖然精簡,卻包含了許多傑作、理論及實踐的精闢內容。期待讀者能以本書為導入的開端,在實踐中豐富自身的改革願景、哲學及方略。

 

       相同於《學習的革命》一書,本書同樣由黃郁倫小姐(東京大學大學院博士課程在學)翻譯,《親子天下》編輯部編輯出版。黃郁倫小姐卓越的翻譯能力及其對學校改革的熱忱,讓我敬佩不已。感謝《親子天下》對於「學習共同體」學校改革的厚愛及推薦。更感謝在台灣許多學者友人的支持,歐用生教授、林曼麗教授、陳麗華教授、楊思偉教授、陳佩英副教授、翁麗芳教授等。

       本書除繁體中文版之外,並計畫出版簡體中文、韓語、印尼語及英語之翻譯。在急遽變動的時代,東亞各國無不追求教育的創意及革新。期待本書能成為各國學校改革的基礎平台,為東亞諸國教育的發展助一臂之力。

 

資料出處: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1192&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