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會考的5+1道陰影
作者:陳怡光(保障教育選擇權聯盟總召集人)
2015-06-27 Web Only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會考成績放榜後,各家媒體拚命報導那幾個縣市出了幾個5A++的學生,跟早年報紙追聯考700分,後來基測量尺412分的狀元一模一樣。當全國媒體都在瘋狂追逐了解有多少5A++的學生能進所謂的第一志願時,憂心弱勢學生的教育大老們也忙著批評主管機關不知民間疾苦,會考基本題太少,才會導致1/3的學生拿C。
被罵得最兇的就是那十篇「捨不得」六級分作文範例,除了網友質疑國中畢業生祖父母的死亡率偏高之外,作文老師對於拿用華麗詞藻堆砌出來的文章當範本也不以為然。有人批評會考鑑別度不夠,同燈同分的人過多,不利分發;另一邊也有人認為會考基本題不夠多,嚴重打壓弱勢生的信心。
到底聯考、基測和會考的差別在哪裡?
2000年之前,公立高中聯合招生考試的總分是700分,有五張考卷分別為國文:200分(測驗140分、作文60分)、英文:100分、數學:120分、自然:140分(理化70分、生物30分、地球20分、健教20分)、社會:140分(歷史50分、地理50分、公民40分)。
到了本世紀2001年開始,基測總分改為300分,也就是上述五科每科都是60分,但分數不再是答對幾題給幾分,而是以「量尺分數」來計算。此外,從2007年起加考作文6級分,每級2分共12分,合計312分。到了2009年,每一科的量尺改成80分,總分為412分。
從2014年起,會考的成績只分為精熟A基礎B和待加強C三個等級,並且改成標準參照評分,從2015年開始,又在精熟和基礎這兩個等級裡面再加A++, A+, B++和B+的標示,總共變成7級,並加考作文6級分。
從上個世紀高中聯考的700分,到今年國中會考的7標示,教育部認為,只要減少成績級距,學生就不會分分計較,等於降低考試壓力。但減少級距之後,又無法滿足少數所謂明星高中的入學鑑別需求,因此又得回頭再調高級距,從基測到會考,總分就這樣一路高高低低地走過來。
然而,從上個世紀1952年第一屆台北市高中聯考,到今年第二屆國中會考,經過了明秀的阿公、陳爸到明秀的三代發展,廣播從AM電台發展到有幾百台的數位電視,通訊從全村一支電話到現在人手一機,出版品從新聞局審查到現在的網際網路,唯有上高中這件事,還是得考過國文、英文、數學、自然和社會這5科加1科作文!
為什麼經過了63年,我們國中階段的學習還得繼續被這5+1道陰影給「施虐」、「綁縛」或「支配」呢?對這5+1道陰影沒興趣的學生,難道就只能「臣服」、「受虐」,接受學校「調教」這5+1道陰影嗎?
也難怪今年會考有高達1/3的國中畢業生的英文和數學能力等級是「待加強」,因為沒興趣的科目,即使被學校施虐三年也不會培養出任何能力,該檢討的是為什麼我國中等教育發展「一甲子如一日」,還在拿國英數自社加作文這「5+1道陰影」來「皮繩愉虐」國中畢業生呢?
反觀英國的普通中學教育文憑(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iton, GCSE)考試科目就包羅萬象,在現代語文方面有32種可以選,除了歐洲的德法西波義主要語言之外,還有中文、廣東話、日語可以選。這就好比我們的會考如果也有日文、韓文、越南文、印尼文、泰文、菲律賓文和柬埔寨文的考科,那新住民子弟和對語言有興趣的國中生的多語能力就可以被看見。
對科技有興趣的孩子則有22種科目可以選,從電腦繪圖、動畫、產品設計到食物科學、紡織應有盡有。在人文方面,也有公民、經濟、基督教、佛教、印度教、伊斯蘭教、猶太教、哲學等科目。還有商業、法律、觀光、心理、健康和照護等與人相關的科目。
藝術方面更有高達18種,如戲劇、舞蹈、電影、媒體、音樂、表演藝術、數位攝影等等。此外,像是天文、建築、會計、環境科學、通識、新聞、體育、統計也都是可以考的科目,孩子可以從上百種科目中,找到自己有興趣的科目來鑑定,因為考科是學生自己根據興趣和專長所決定,所以孩子會全力以赴把每一科都學習到精熟的A,而不是在那「5+1道陰影」受虐,拿個調教失敗的C。
悲觀的人可能會說,這「5+1道陰影」是學者專家訂出來的課綱內容,學校也只能教這些,除非把孩子送出國念書,在國內哪有學校可以讓孩子自由選擇學習內容?即使沒有學校,還有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啊!目前國內已有超過3,000名學生的家長選擇自己決定孩子的學習內容、方式和評量,依法無須依照國家課綱,而且這個數字每年都在高速成長中。此外,進步的縣市政府及創新的私立高中職學校也積極善用非學校教育來突破學校教育現場的窠臼,擴展學校教育的多樣性和可能性,成就每個孩子。
- - - - - - - - - -
【學好閱讀回應】
撰文/石廷宇
本篇提出了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考科≠實用科目」,有甚者,「考科≠自己的興趣科目」,再者,「考科≠未來大學的系所內容」,言下之意,用「5+1」科的考試方略來篩選孩子的能力、判斷孩子的優劣良窳、能力高低,確實是非常窄化的評判標準和審核機制。
如果真的有機會,我非常願意以現在的年齡,挑戰看看「IGCSE」,說不定真能讓我擁有不一樣的生命體驗和成長經歷。我的孩子亦然。
但現實是,確實整個台灣教育體系無法提供孩子「多元學習標的」做選擇,但更迫切的問題是,即便是如「IGCSE」這般多樣性選擇,難保在亞洲的教育思維框架下,不過是衍伸出更多轉型的「補習教育」,造成更加不均衡的教育資源偏食(有經濟力家長能負擔最大多數的科目,反之,則全面性地棄守?)
與其說「5+1」是「陰影」(或者與未來毫不相干),我卻認為,就「基本教育」而言,我們是否該注重的是,回到培養孩子的「理解力/表達力」的軌道上。
無論學習科目或寬或窄,唯有培養「理解力/表達力」一途是萬法歸宗之路。須知,無論科目變換、考題難易、學習內容的差異,一旦孩子沒有適當的理解力傍身,一旦孩子缺乏適當的表達力,在豐富的閱讀內容、再精彩的科目、再多元的考試方式,終究無法帶孩子一窺其堂奧,也更無法引領孩子深入解讀、觀察並描述這個世界。
學好系統語文認為,「考試制度」、「教育制度」固然迫在眉睫有其需要徹底檢討和思辨的缺點,我們卻不能將「對於孩子的教育」一概推給這些外部因素,而應該深自從我們所能著手的最基礎部分探究起。
- - - -
「學好閱讀」致力於:
引導孩子閱讀這個世界的理解力
喚醒孩子描述這個世界的表達力
作者:陳怡光(保障教育選擇權聯盟總召集人)
2015-06-27 Web Only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會考成績放榜後,各家媒體拚命報導那幾個縣市出了幾個5A++的學生,跟早年報紙追聯考700分,後來基測量尺412分的狀元一模一樣。當全國媒體都在瘋狂追逐了解有多少5A++的學生能進所謂的第一志願時,憂心弱勢學生的教育大老們也忙著批評主管機關不知民間疾苦,會考基本題太少,才會導致1/3的學生拿C。
被罵得最兇的就是那十篇「捨不得」六級分作文範例,除了網友質疑國中畢業生祖父母的死亡率偏高之外,作文老師對於拿用華麗詞藻堆砌出來的文章當範本也不以為然。有人批評會考鑑別度不夠,同燈同分的人過多,不利分發;另一邊也有人認為會考基本題不夠多,嚴重打壓弱勢生的信心。
到底聯考、基測和會考的差別在哪裡?
2000年之前,公立高中聯合招生考試的總分是700分,有五張考卷分別為國文:200分(測驗140分、作文60分)、英文:100分、數學:120分、自然:140分(理化70分、生物30分、地球20分、健教20分)、社會:140分(歷史50分、地理50分、公民40分)。
到了本世紀2001年開始,基測總分改為300分,也就是上述五科每科都是60分,但分數不再是答對幾題給幾分,而是以「量尺分數」來計算。此外,從2007年起加考作文6級分,每級2分共12分,合計312分。到了2009年,每一科的量尺改成80分,總分為412分。
從2014年起,會考的成績只分為精熟A基礎B和待加強C三個等級,並且改成標準參照評分,從2015年開始,又在精熟和基礎這兩個等級裡面再加A++, A+, B++和B+的標示,總共變成7級,並加考作文6級分。
從上個世紀高中聯考的700分,到今年國中會考的7標示,教育部認為,只要減少成績級距,學生就不會分分計較,等於降低考試壓力。但減少級距之後,又無法滿足少數所謂明星高中的入學鑑別需求,因此又得回頭再調高級距,從基測到會考,總分就這樣一路高高低低地走過來。
然而,從上個世紀1952年第一屆台北市高中聯考,到今年第二屆國中會考,經過了明秀的阿公、陳爸到明秀的三代發展,廣播從AM電台發展到有幾百台的數位電視,通訊從全村一支電話到現在人手一機,出版品從新聞局審查到現在的網際網路,唯有上高中這件事,還是得考過國文、英文、數學、自然和社會這5科加1科作文!
為什麼經過了63年,我們國中階段的學習還得繼續被這5+1道陰影給「施虐」、「綁縛」或「支配」呢?對這5+1道陰影沒興趣的學生,難道就只能「臣服」、「受虐」,接受學校「調教」這5+1道陰影嗎?
也難怪今年會考有高達1/3的國中畢業生的英文和數學能力等級是「待加強」,因為沒興趣的科目,即使被學校施虐三年也不會培養出任何能力,該檢討的是為什麼我國中等教育發展「一甲子如一日」,還在拿國英數自社加作文這「5+1道陰影」來「皮繩愉虐」國中畢業生呢?
反觀英國的普通中學教育文憑(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iton, GCSE)考試科目就包羅萬象,在現代語文方面有32種可以選,除了歐洲的德法西波義主要語言之外,還有中文、廣東話、日語可以選。這就好比我們的會考如果也有日文、韓文、越南文、印尼文、泰文、菲律賓文和柬埔寨文的考科,那新住民子弟和對語言有興趣的國中生的多語能力就可以被看見。
對科技有興趣的孩子則有22種科目可以選,從電腦繪圖、動畫、產品設計到食物科學、紡織應有盡有。在人文方面,也有公民、經濟、基督教、佛教、印度教、伊斯蘭教、猶太教、哲學等科目。還有商業、法律、觀光、心理、健康和照護等與人相關的科目。
藝術方面更有高達18種,如戲劇、舞蹈、電影、媒體、音樂、表演藝術、數位攝影等等。此外,像是天文、建築、會計、環境科學、通識、新聞、體育、統計也都是可以考的科目,孩子可以從上百種科目中,找到自己有興趣的科目來鑑定,因為考科是學生自己根據興趣和專長所決定,所以孩子會全力以赴把每一科都學習到精熟的A,而不是在那「5+1道陰影」受虐,拿個調教失敗的C。
悲觀的人可能會說,這「5+1道陰影」是學者專家訂出來的課綱內容,學校也只能教這些,除非把孩子送出國念書,在國內哪有學校可以讓孩子自由選擇學習內容?即使沒有學校,還有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啊!目前國內已有超過3,000名學生的家長選擇自己決定孩子的學習內容、方式和評量,依法無須依照國家課綱,而且這個數字每年都在高速成長中。此外,進步的縣市政府及創新的私立高中職學校也積極善用非學校教育來突破學校教育現場的窠臼,擴展學校教育的多樣性和可能性,成就每個孩子。
- - - - - - - - - -
【學好閱讀回應】
撰文/石廷宇
本篇提出了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考科≠實用科目」,有甚者,「考科≠自己的興趣科目」,再者,「考科≠未來大學的系所內容」,言下之意,用「5+1」科的考試方略來篩選孩子的能力、判斷孩子的優劣良窳、能力高低,確實是非常窄化的評判標準和審核機制。
如果真的有機會,我非常願意以現在的年齡,挑戰看看「IGCSE」,說不定真能讓我擁有不一樣的生命體驗和成長經歷。我的孩子亦然。
但現實是,確實整個台灣教育體系無法提供孩子「多元學習標的」做選擇,但更迫切的問題是,即便是如「IGCSE」這般多樣性選擇,難保在亞洲的教育思維框架下,不過是衍伸出更多轉型的「補習教育」,造成更加不均衡的教育資源偏食(有經濟力家長能負擔最大多數的科目,反之,則全面性地棄守?)
與其說「5+1」是「陰影」(或者與未來毫不相干),我卻認為,就「基本教育」而言,我們是否該注重的是,回到培養孩子的「理解力/表達力」的軌道上。
無論學習科目或寬或窄,唯有培養「理解力/表達力」一途是萬法歸宗之路。須知,無論科目變換、考題難易、學習內容的差異,一旦孩子沒有適當的理解力傍身,一旦孩子缺乏適當的表達力,在豐富的閱讀內容、再精彩的科目、再多元的考試方式,終究無法帶孩子一窺其堂奧,也更無法引領孩子深入解讀、觀察並描述這個世界。
學好系統語文認為,「考試制度」、「教育制度」固然迫在眉睫有其需要徹底檢討和思辨的缺點,我們卻不能將「對於孩子的教育」一概推給這些外部因素,而應該深自從我們所能著手的最基礎部分探究起。
- - - -
「學好閱讀」致力於:
引導孩子閱讀這個世界的理解力
喚醒孩子描述這個世界的表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