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評論〕年輕人不愛閱讀的真兇是⋯⋯
文:黛博拉
上了年紀(當然包括我在內)和初老症狀浮現的人,多半不會質疑「年輕人愈來愈不愛閱讀書籍」這句話。
(老)大人們腦海中的「年輕人」似乎是個被網路、電玩、補習…等占據生命的抽象名詞,然而,有誰曾經試著具體化「年輕人」這個族群?
所謂具備閱讀能力的「年輕人」,除了大學生、研究生、社會新鮮人之外,別忘了還有高中生、國中生、小學生,甚至是已經有辦法認字的學齡前兒童。
我在我小孩這個年齡時,所讀過的童書遠不及她的百分之一(嚴格來說,由於國情等成長環境的不同,直接比較可能有失公平);而我的小孩尚稱不上是廣讀型的孩子。
「年輕人」真的愈來愈不愛閱讀書籍嗎?我的心裡十分納悶。所幸前一陣子碰巧在神永正博教授的著作《不透明な時代を見抜く「統計思考力」》發現若干線索,總算得以解惑。
首先從八字還沒一撇的「十二年國教」看起。「全国学校図書館協議会」與「毎日新聞」每年5月都會針對日本全國的國、高中生以及小學生(4-6年級)進行課外讀物的閱讀現況調查,目前的最新數字為2013年度之第59屆調查結果。
去年日本的小學生平均1個月閱讀10.1本課外讀物,國中生為4.1本,高中生為1.7本。隨著年齡成長閱讀內容漸趨艱深,閱讀冊數的減少倒也不必大驚小怪。由下圖(節錄自全国学校図書館協議会「第59回読書調査」の結果)可得知2000年後,國中、小學生的閱讀量有逐漸增加的趨勢,而高中生則沒有太大的變化。
不過,「平均值」代表的可能是僅部分同學大量閱讀,而壓根不閱讀的同學愈來愈多的情況。因此,這項調查也包括「完全不碰課外讀物」的項目。由下圖(節錄自全国学校図書館協議会「第59回読書調査」の結果)可得知,這些年來在日本完全不看課外書的國、高中生以及小學生比例有著明顯下降的趨勢。
一般認為網路、行動裝置的普及使得青少年與書籍閱讀漸行漸遠。所謂網路的普及,更確切地說,便是以1996年4月Yahoo! Japan、2000年9月Google分別開始提供日文搜尋服務為引爆的時間點。
然而對照下圖,並看不出網路普及對日本青少年的書籍閱讀造成負面影響。閱讀習慣的養成並非一朝一夕,就我所知,至少公立保育園便引導幼兒從小班(3歲)起每周將園內的圖書借回家看(BTW,日本的公立保育園並不授課,不教寫字也不教算數,只陪小朋友玩耍、進行團體活動),公立小學除了延續自由將校內藏書借回家看的習慣之外,課程表也規劃有閱讀課外讀物的時段。這項行之有年的措施,應該是在網路普及的趨勢中完全不看課外書的國、高中生以及小學生比例反而逐漸下降的原因之一。
到了大學的階段,「全国大学生協連合会学生の消費生活に関する実態調査」中包含有日本大學生平均1天的課外書籍閱讀時間調查結果,如下圖所示(節錄自參考文獻)。〈附帶說明:1985年至1997年間的提問採取以30分鐘為間隔單位的選擇題方式,為了方便起見,凡勾選「150分鐘以上」之選項的,便將閱讀時間視為 180分鐘來概算。在1998年至2003年的調查中,有關閱讀時間的提問從缺,故以虛線表示。2004年後對於閱讀時間的提問則依照個人狀況作答,故為實際的平均值。〉
由上圖可得知,自1985年後日本大學生的平均課外書籍閱讀時間呈現一路下滑的趨勢。事實上,1985年之前便出現每況愈下的徵兆。
根據過去的統計資料,1971年時日本大學生1天的平均閱讀時間為108分鐘,到了1977年則減少至61分鐘。1985年後,更從50分鐘跌落至目前的30分鐘左右。
而搜尋引擎的登場為1996年,因此「網路普及是大學生遠離書籍閱讀的元凶」這句話似乎有著很大的漏洞。日本的大學生遠離書籍閱讀,早在70年代便已開始。若問題其實不在網路,到底原因何在?
神永教授認為,真兇應該是「大學升學率的急速攀升」。日本的大學升學率,在1970年至1975年之間從17.1%大幅增加至27.2%(男生從27.3%成長至41%,女生從6.5%成長至12.7%)。
因少子化的緣故,18歲的人口持續下降,但大學教師名額卻有增無減,大學愈來愈不稀罕。
下圖為文部科学省(日本最高教育主管機關)對高中畢業生的升學狀況所做的詳細統計(節錄自文部科学省網站),由圖示可得知從1966年度至2013年度,4年制大學的升學率(橘線)由不到20%大舉攀升至47.4%,短大的升學率(綠線)於1994年來到最高點的13.8%,2013年度則來到5.4%的低點。
目前包括4年制大學與短大在內的日本大學升學率(深藍線)為53.2%,每兩名高中畢業生就有一位可成為大學生。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度日本的高中畢業生有16.9%選擇就業成為社會新鮮人,有17%選擇進入専門学校,也就是所謂的技職體系就讀(棕線)。
神永教授表示,日本大學生平均平閱讀時間逐漸減少,在於大學普及化後有愈來愈多「幾乎沒有閱讀課外書籍習慣」的人進入大學就讀所致。
目前除了漫畫、網路文章外,一年的課外書籍閱讀時間為零的大學生大有人在。或許不少人會認為大學生分為「經常閱讀」與「幾乎不閱讀」的兩個極端族群,但由下圖(節錄自參考文獻)可得知,事實上隸屬於各種不同閱讀族群的人都成了大學生的組成份子,日本大學生的課外書籍閱讀時間分布並不是想像中的兩極化,而是呈現三極化 ── 集中於「幾乎不閱讀」、「30分鐘左右」以及「60分鐘左右」的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幾乎不閱讀」的族群有減少的跡象,且「不到10分鐘」、「10分鐘左右」、「20分鐘左右」等「並不是完全不閱讀」的族群有成長的徵兆。
「年輕人」愈來愈不愛閱讀書籍?經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瞭解到在日本:
1.國、高中生以及小學生大致維持著還不錯的閱讀習慣。
2.不過到了高中,大約有半數完全不碰課外讀物。
3.雖然經常大量閱讀課外書籍的族群仍然存在,整體來看大學生確實愈來愈不愛看課外書,而主要原因應在於大學門檻降低。神永教授認為再加上少子化的作用,入學新生的整體水平逐漸低落,高難度的書籍更顯得乏人問津。
4.網路普及與年輕人的書籍閱讀時間減少並沒有明確的因果關係。
所以說年輕人愈來愈不愛閱讀書籍,實在是冤枉了「年輕人」。而現在的大學生愈來愈不愛閱讀書籍,更應該說是升學方針的鬆綁,使得原本就沒什麼課外書閱讀習慣的年輕族群也上得了大學所致。
文章網址: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52358/
出處:神永正博,《不透明な時代を見抜く「統計思考力」》(東京:日経ビジネス人文庫,2013年11月)
文:黛博拉
上了年紀(當然包括我在內)和初老症狀浮現的人,多半不會質疑「年輕人愈來愈不愛閱讀書籍」這句話。
(老)大人們腦海中的「年輕人」似乎是個被網路、電玩、補習…等占據生命的抽象名詞,然而,有誰曾經試著具體化「年輕人」這個族群?
所謂具備閱讀能力的「年輕人」,除了大學生、研究生、社會新鮮人之外,別忘了還有高中生、國中生、小學生,甚至是已經有辦法認字的學齡前兒童。
我在我小孩這個年齡時,所讀過的童書遠不及她的百分之一(嚴格來說,由於國情等成長環境的不同,直接比較可能有失公平);而我的小孩尚稱不上是廣讀型的孩子。
「年輕人」真的愈來愈不愛閱讀書籍嗎?我的心裡十分納悶。所幸前一陣子碰巧在神永正博教授的著作《不透明な時代を見抜く「統計思考力」》發現若干線索,總算得以解惑。
首先從八字還沒一撇的「十二年國教」看起。「全国学校図書館協議会」與「毎日新聞」每年5月都會針對日本全國的國、高中生以及小學生(4-6年級)進行課外讀物的閱讀現況調查,目前的最新數字為2013年度之第59屆調查結果。
去年日本的小學生平均1個月閱讀10.1本課外讀物,國中生為4.1本,高中生為1.7本。隨著年齡成長閱讀內容漸趨艱深,閱讀冊數的減少倒也不必大驚小怪。由下圖(節錄自全国学校図書館協議会「第59回読書調査」の結果)可得知2000年後,國中、小學生的閱讀量有逐漸增加的趨勢,而高中生則沒有太大的變化。
不過,「平均值」代表的可能是僅部分同學大量閱讀,而壓根不閱讀的同學愈來愈多的情況。因此,這項調查也包括「完全不碰課外讀物」的項目。由下圖(節錄自全国学校図書館協議会「第59回読書調査」の結果)可得知,這些年來在日本完全不看課外書的國、高中生以及小學生比例有著明顯下降的趨勢。
一般認為網路、行動裝置的普及使得青少年與書籍閱讀漸行漸遠。所謂網路的普及,更確切地說,便是以1996年4月Yahoo! Japan、2000年9月Google分別開始提供日文搜尋服務為引爆的時間點。
然而對照下圖,並看不出網路普及對日本青少年的書籍閱讀造成負面影響。閱讀習慣的養成並非一朝一夕,就我所知,至少公立保育園便引導幼兒從小班(3歲)起每周將園內的圖書借回家看(BTW,日本的公立保育園並不授課,不教寫字也不教算數,只陪小朋友玩耍、進行團體活動),公立小學除了延續自由將校內藏書借回家看的習慣之外,課程表也規劃有閱讀課外讀物的時段。這項行之有年的措施,應該是在網路普及的趨勢中完全不看課外書的國、高中生以及小學生比例反而逐漸下降的原因之一。
到了大學的階段,「全国大学生協連合会学生の消費生活に関する実態調査」中包含有日本大學生平均1天的課外書籍閱讀時間調查結果,如下圖所示(節錄自參考文獻)。〈附帶說明:1985年至1997年間的提問採取以30分鐘為間隔單位的選擇題方式,為了方便起見,凡勾選「150分鐘以上」之選項的,便將閱讀時間視為 180分鐘來概算。在1998年至2003年的調查中,有關閱讀時間的提問從缺,故以虛線表示。2004年後對於閱讀時間的提問則依照個人狀況作答,故為實際的平均值。〉
由上圖可得知,自1985年後日本大學生的平均課外書籍閱讀時間呈現一路下滑的趨勢。事實上,1985年之前便出現每況愈下的徵兆。
根據過去的統計資料,1971年時日本大學生1天的平均閱讀時間為108分鐘,到了1977年則減少至61分鐘。1985年後,更從50分鐘跌落至目前的30分鐘左右。
而搜尋引擎的登場為1996年,因此「網路普及是大學生遠離書籍閱讀的元凶」這句話似乎有著很大的漏洞。日本的大學生遠離書籍閱讀,早在70年代便已開始。若問題其實不在網路,到底原因何在?
神永教授認為,真兇應該是「大學升學率的急速攀升」。日本的大學升學率,在1970年至1975年之間從17.1%大幅增加至27.2%(男生從27.3%成長至41%,女生從6.5%成長至12.7%)。
因少子化的緣故,18歲的人口持續下降,但大學教師名額卻有增無減,大學愈來愈不稀罕。
下圖為文部科学省(日本最高教育主管機關)對高中畢業生的升學狀況所做的詳細統計(節錄自文部科学省網站),由圖示可得知從1966年度至2013年度,4年制大學的升學率(橘線)由不到20%大舉攀升至47.4%,短大的升學率(綠線)於1994年來到最高點的13.8%,2013年度則來到5.4%的低點。
目前包括4年制大學與短大在內的日本大學升學率(深藍線)為53.2%,每兩名高中畢業生就有一位可成為大學生。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度日本的高中畢業生有16.9%選擇就業成為社會新鮮人,有17%選擇進入専門学校,也就是所謂的技職體系就讀(棕線)。
神永教授表示,日本大學生平均平閱讀時間逐漸減少,在於大學普及化後有愈來愈多「幾乎沒有閱讀課外書籍習慣」的人進入大學就讀所致。
目前除了漫畫、網路文章外,一年的課外書籍閱讀時間為零的大學生大有人在。或許不少人會認為大學生分為「經常閱讀」與「幾乎不閱讀」的兩個極端族群,但由下圖(節錄自參考文獻)可得知,事實上隸屬於各種不同閱讀族群的人都成了大學生的組成份子,日本大學生的課外書籍閱讀時間分布並不是想像中的兩極化,而是呈現三極化 ── 集中於「幾乎不閱讀」、「30分鐘左右」以及「60分鐘左右」的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幾乎不閱讀」的族群有減少的跡象,且「不到10分鐘」、「10分鐘左右」、「20分鐘左右」等「並不是完全不閱讀」的族群有成長的徵兆。
「年輕人」愈來愈不愛閱讀書籍?經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瞭解到在日本:
1.國、高中生以及小學生大致維持著還不錯的閱讀習慣。
2.不過到了高中,大約有半數完全不碰課外讀物。
3.雖然經常大量閱讀課外書籍的族群仍然存在,整體來看大學生確實愈來愈不愛看課外書,而主要原因應在於大學門檻降低。神永教授認為再加上少子化的作用,入學新生的整體水平逐漸低落,高難度的書籍更顯得乏人問津。
4.網路普及與年輕人的書籍閱讀時間減少並沒有明確的因果關係。
所以說年輕人愈來愈不愛閱讀書籍,實在是冤枉了「年輕人」。而現在的大學生愈來愈不愛閱讀書籍,更應該說是升學方針的鬆綁,使得原本就沒什麼課外書閱讀習慣的年輕族群也上得了大學所致。
文章網址: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52358/
出處:神永正博,《不透明な時代を見抜く「統計思考力」》(東京:日経ビジネス人文庫,201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