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思考力/練字的好處
文/洪蘭 發表日期/2014/07/29
有位國外學者要來實驗室參觀,我請助理寫個條子給警衛,請他放車子進來。助理非常勤快,立刻打開電腦打字,我很驚訝,就這麼幾個字,隨手一寫不就好了嗎?助理不好意思笑著說:「老師,我很多字都寫不出來了,而且我的字很難看,我怕警衛伯伯看不懂。」
原來這孩子是e時代,習慣用滑鼠去點選字。難怪現在學生考卷別字連篇,改得我頭昏腦脹,非得讀出音來才知他們在講什麼。
他們認得字,但不太確定這個字怎麼寫,有點像我們當年在美國留學時,不會拼的英文字就草草寫了大概形狀,讓老師自己去解讀。想到我翻譯52本書,1千多萬個字,都是一個字一個字寫出來的,不禁感嘆自己生不逢時,小時候沒有電腦這個東西。
寫字可以促進神經連結
那麼,既然電腦這麼方便,為什麼我們現在還要學生抄寫生字呢?因為經驗是促使神經連接最有效的方法。
寫字時,大腦要命令管手的運動皮質區,按照字的結構順序去運動手臂的肌肉,把字寫出來。
肌肉是有記憶的,肌肉動作的順序,就幫助了我們對這個字的記憶,強化了對這個字的認識。其實,現在中文電腦的「小蒙恬」軟體,就是用筆順來輸入的,若筆順不對,字就叫不出來。
此外,大腦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我們在中風的病人身上看到,筆順是進入大腦的另外一條路。有位中風的病人,不能讀,但能聽寫,只是自己手寫出來的字又不認得(這種情況在臨床上偶爾會看到),我們請她聽寫「國家」,她寫出來了,卻認不得。她不甘願自己寫得出來卻認不出來,便用手指在空中一直畫這個字,大約五分鐘後,她寫「國家的國」,就對了。
所以,在學校中我們常要學生「動手做」(hands-on),自己做過的事便不易忘記。
別因為電腦的方便不練字了
練字有很多好處,「字為文章之面目」,工整的字會令閱卷者先有好感。同時,練字會使人專心,字要一筆貫徹,墨的濃淡如瀑布一氣呵成才好看。
練字是我們小時候每日的功課之一。我的啟蒙字帖是顏真卿的《麻姑仙壇記》,我接觸就很喜歡,後來長大讀到他的事蹟,知道他正直不屈,盡忠殉國,「字如其人」,跟他的字帖給我的感覺一樣,難怪我喜歡顏帖。我妹妹學的是褚遂良的《雁塔聖教序》。顏和褚都是大書法家,但字很不同。
過了60年,現在回頭看,我外公當時替我們每個孩子挑字帖時,真的很用心,我們姊妹個性不同,他替每個人挑的字帖也不同。 書法是個很好的修身養性藝術,相信看過董陽孜老師作品的人,沒有不喜歡的,也沒有不驚嘆中國字可以寫得如此出神入化的。書法是中國傳統藝術的精華,不要因為電腦的方便而讓它失傳了。
- - - - - - - - - -
〔學好觀點〕
3C 產品如電腦、iPad、智慧型手機已成為許多小孩的保姆,這種照顧方式雖然大人方便小孩快樂,然而,長幼兩代全沉醉於3C的世界裡的現象,卻陸續產生出許多後遺症,包括兒童近視率增加、親子關係疏離,小孩無法適當與他人互動,也反映在溝通技巧、人際關係經營能力普遍衰退的問題上。
螢幕鮮豔跳動的色彩,以及強光反射,不只吸引孩子的目光,連身為大人的我們有時也為它深深著迷。那麼,孩子又怎麼可能願意翻開密密麻麻文字爬滿得書本?(A.自主學習力低落)所以他們逐漸排斥文字閱讀,而逐漸只流於圖像化思考,但因為缺乏深層的閱讀思考,所謂的圖像式思考,最後也只停留在表面層次。
同樣的問題,打字如此方便快速,又何必提起筆寫字?(B.懶散,缺乏學習動力),因此,在這樣的「效率世代」中,或許我們才是造成孩子閱讀量的低落元凶。但僅只如此而已嗎?答案我們能很肯定的說,絕對不止。
越來越多孩子明顯的有專注力不足(C.學習持續力不足)的問題,即使老師在前方講得多精彩絕倫,他都因為無法“憑空”想像,而導致了無法學習吸收的困境。
因此,學好系統語文內的師資團隊,才會如此堅持在每次課堂結束後,要求學員回家必須寫詞語練習,及穿插部分作文的書寫,透過這些基本的文字訓練與累積,不但訓練孩子的肌肉組織的操控(書寫的工整度)、專注能力(對事物的求知)、自我負責的責任心(作業是否確實完成),更完成了孩子符號世界的“詞彙庫”建構。
天涯若比鄰的時代,身邊的人卻往往是最容易不小心忽略,也建議父母能與孩童達成默契,訂下每天「休網」時段,增加親子互動時間。
學好陪著您與孩子,一起建構以文字構築起的想像世界!
文/洪蘭 發表日期/2014/07/29
有位國外學者要來實驗室參觀,我請助理寫個條子給警衛,請他放車子進來。助理非常勤快,立刻打開電腦打字,我很驚訝,就這麼幾個字,隨手一寫不就好了嗎?助理不好意思笑著說:「老師,我很多字都寫不出來了,而且我的字很難看,我怕警衛伯伯看不懂。」
原來這孩子是e時代,習慣用滑鼠去點選字。難怪現在學生考卷別字連篇,改得我頭昏腦脹,非得讀出音來才知他們在講什麼。
他們認得字,但不太確定這個字怎麼寫,有點像我們當年在美國留學時,不會拼的英文字就草草寫了大概形狀,讓老師自己去解讀。想到我翻譯52本書,1千多萬個字,都是一個字一個字寫出來的,不禁感嘆自己生不逢時,小時候沒有電腦這個東西。
寫字可以促進神經連結
那麼,既然電腦這麼方便,為什麼我們現在還要學生抄寫生字呢?因為經驗是促使神經連接最有效的方法。
寫字時,大腦要命令管手的運動皮質區,按照字的結構順序去運動手臂的肌肉,把字寫出來。
肌肉是有記憶的,肌肉動作的順序,就幫助了我們對這個字的記憶,強化了對這個字的認識。其實,現在中文電腦的「小蒙恬」軟體,就是用筆順來輸入的,若筆順不對,字就叫不出來。
此外,大腦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我們在中風的病人身上看到,筆順是進入大腦的另外一條路。有位中風的病人,不能讀,但能聽寫,只是自己手寫出來的字又不認得(這種情況在臨床上偶爾會看到),我們請她聽寫「國家」,她寫出來了,卻認不得。她不甘願自己寫得出來卻認不出來,便用手指在空中一直畫這個字,大約五分鐘後,她寫「國家的國」,就對了。
所以,在學校中我們常要學生「動手做」(hands-on),自己做過的事便不易忘記。
別因為電腦的方便不練字了
練字有很多好處,「字為文章之面目」,工整的字會令閱卷者先有好感。同時,練字會使人專心,字要一筆貫徹,墨的濃淡如瀑布一氣呵成才好看。
練字是我們小時候每日的功課之一。我的啟蒙字帖是顏真卿的《麻姑仙壇記》,我接觸就很喜歡,後來長大讀到他的事蹟,知道他正直不屈,盡忠殉國,「字如其人」,跟他的字帖給我的感覺一樣,難怪我喜歡顏帖。我妹妹學的是褚遂良的《雁塔聖教序》。顏和褚都是大書法家,但字很不同。
過了60年,現在回頭看,我外公當時替我們每個孩子挑字帖時,真的很用心,我們姊妹個性不同,他替每個人挑的字帖也不同。 書法是個很好的修身養性藝術,相信看過董陽孜老師作品的人,沒有不喜歡的,也沒有不驚嘆中國字可以寫得如此出神入化的。書法是中國傳統藝術的精華,不要因為電腦的方便而讓它失傳了。
- - - - - - - - - -
〔學好觀點〕
3C 產品如電腦、iPad、智慧型手機已成為許多小孩的保姆,這種照顧方式雖然大人方便小孩快樂,然而,長幼兩代全沉醉於3C的世界裡的現象,卻陸續產生出許多後遺症,包括兒童近視率增加、親子關係疏離,小孩無法適當與他人互動,也反映在溝通技巧、人際關係經營能力普遍衰退的問題上。
螢幕鮮豔跳動的色彩,以及強光反射,不只吸引孩子的目光,連身為大人的我們有時也為它深深著迷。那麼,孩子又怎麼可能願意翻開密密麻麻文字爬滿得書本?(A.自主學習力低落)所以他們逐漸排斥文字閱讀,而逐漸只流於圖像化思考,但因為缺乏深層的閱讀思考,所謂的圖像式思考,最後也只停留在表面層次。
同樣的問題,打字如此方便快速,又何必提起筆寫字?(B.懶散,缺乏學習動力),因此,在這樣的「效率世代」中,或許我們才是造成孩子閱讀量的低落元凶。但僅只如此而已嗎?答案我們能很肯定的說,絕對不止。
越來越多孩子明顯的有專注力不足(C.學習持續力不足)的問題,即使老師在前方講得多精彩絕倫,他都因為無法“憑空”想像,而導致了無法學習吸收的困境。
因此,學好系統語文內的師資團隊,才會如此堅持在每次課堂結束後,要求學員回家必須寫詞語練習,及穿插部分作文的書寫,透過這些基本的文字訓練與累積,不但訓練孩子的肌肉組織的操控(書寫的工整度)、專注能力(對事物的求知)、自我負責的責任心(作業是否確實完成),更完成了孩子符號世界的“詞彙庫”建構。
天涯若比鄰的時代,身邊的人卻往往是最容易不小心忽略,也建議父母能與孩童達成默契,訂下每天「休網」時段,增加親子互動時間。
學好陪著您與孩子,一起建構以文字構築起的想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