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論壇

【學好教育】從心學起.閱讀的小孩學!

【學好教育】從「心」學起.閱讀的小孩學!
 
撰文:郭靜如
類型:親子教育/台北/天母/閱讀理解/國小
字數:2413
 
一場對話,開始閱讀世界
 
  幾天前,國小低年級的閱讀課中發生了段小插曲,不僅讓任課老師當夜輾轉難眠,也停下腳步來,深刻反省自己,身為教學前線的教育耕耘者到底「該做什麼」、「能做什麼」?
 
  還原當時的情境,大概是這樣:
 
  孩子們各自對當天的「視覺表達課程」的內容分享與解釋自己的看法,進行口語表達練習。
 
  課程設定議題如下:
 
   倘若你要捐贈物資到偏鄉或窮困國家給當地的孩子
   你想(會)挑選什麼東西?
   並請說明理由。
 
  由於孩子們分享和構思的過程都會以攝錄的方式進行,藉以訓練孩子能在眾人、鏡頭面前侃侃而談的能力(也藉此訓練「表達不能NG」的表達堅毅力),同時也能在課後將孩子的影像傳送給家長,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
 
  不過,隨著課程進行,老師的攝影鏡頭越來越顫抖了。
 
以關愛之名,是捐贈?還是施捨?
 
  在這低年級近十人的班級中,聽到到的答案其實「大同小異」,孩子們想要捐贈的物品不外乎是「文具、玩具、書籍、書包、袋子、衣服、食物……」等生活中常接觸、常用的物資;而背後的理由,也不脫是「因為對方可能沒有錢可以買這些東西」、「因為我已經長大了,這些東西我用不到了,如果捐贈出去就可以讓更多人使用它們」、「這些東西其實我很喜歡,都捨不得丟掉,但是家裡其實類似的東西也很多,所以捐出去好像也不錯」、「東西還能用,捐出去讓它們繼續發揮功能也算做環保」等等答案。
 
  就在針對前幾位孩子的表達內容和表現方式稍做歸納和引導後,輪到一位小男孩神色自若的上台,開口第一句話:「我要捐衣服,因為可以廢物利用」講得鏗鏘有力。
 
  而老師也順著孩子的話,想挖掘和刺激出孩子分享更多、更完整的想法,因此請孩子說說看「想捐什麼樣的衣服?」以及「廢物利用是什麼意思呢?」(就在此時,老師的三觀開始受到衝擊!!)
 
  原本預設的是:孩子會單純地想嘗試使用新學到的成語,老師順便機會教育,告訴孩子如何在表達中正確使用成語),但殊不知這一問,卻問出了「大問題」。
 
  小男孩繼續回答:「我想把我那些破爛的衣服捐去偏鄉,因為那裡都住著很窮的人,這些『廢物』剛好可以給他們。」
 
  抱持著一絲猶豫與期待,思忖這應該只是孩子純粹「不知道如何將想法用適當的辭彙表達出來」,於是乎進一步又向男孩確認:「是『破爛』的衣服,還是其實你指的是『舊』衣服呢?衣服破了怎麼穿呢?」
 
  男孩這時不假思索的回答:「當然是破的啊,反正他們用不到再自己丟就好了。」
 
  (SHOCK!)聽完孩子的回答,心中瞬間百感交集。
 
  都說童言無忌,或者說,每個人(無論成人還是孩童)都有決定自己行為的自由和權利,加之每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生長環境、教養背景,自然擁有不同的「價值觀」,對於事情會有看法上和處理方式上的歧異,本屬正常,但是,課堂中的這個瞬間,卻讓隔著攝錄影像鏡頭後的我,久久無法平復。
 
  我該對他說些什麼?我將挑戰的,是孩子的價值觀?抑或是衝擊了孩子的家庭價值觀?
 
偏鄉想像:城市孩子的成長難題
 
  為了不讓男孩從此退縮、怯於表達想法(這個年紀的孩子需要鼓勵遠大於指正或質疑),我選擇了在所有孩子都說完自己的想法後,整理並分析了大伙兒的意見,進行了一場機會說明:「捐什麼物資」可能「達到什麼效果」。
  
  同時,也真正切入心中的主題:城市孩子關於偏鄉的想像。
 
  我們共同討論了關於「偏鄉」的各種畫面:「怎樣算是偏鄉?」、「偏鄉的生活環境是什麼樣子?」、「那裡的(家庭)孩子可能面臨哪些困境?」、「那裡的孩子和自己所在的地方,在生活上可能有哪些地方不同?」
 
  接著,也引導孩子們思考:「我們為什麼要捐贈?目的是什麼?」、「施予者和受贈者的感受與同理」,並試著置換角度,以不同的身份,認識同一個世界裡截然不同的另外一面。
 
  生而為人,「價值觀」從來都不是鐵板一塊,也沒有所謂絕對的是非曲直,「它」是由家庭、個人、學習環境、各種隨機的碰觸,以及不同時機,不同心境之下,逐日積累而成的一把認識世界的量尺。
 
  針對男孩的想法,我沒有用「你不該這樣想」或「你應該怎樣想」的方式「教育他」,而是以溫和堅定的態度與課堂中的每個孩子互動,「其實我們還可以怎麼想?」,透過開放性思考選項,我們帶入了「換位思考」和「同理心」的層次。
 
  畢竟,指正孩子想法錯誤、壓抑孩子最純真表達想法的衝動,從來都不是教養適當的互動之道。
 
從一個點,多個面,到一個世界
 
  閱讀是一種手段,幫助我們能夠看見更多「不一樣的世界」;然後,我們將會發現,原來自己所身處的世界,一直以來就是與他人共享、共有的;然後,我們接受了「世界的不一樣」。
 
  閱讀是一種教育,教養我們能夠認識更多「不一樣的想法」;然後,我們會學習諒解與接納,原來自己所習以為常的想法,一直以來就不是如此理所當然;然後,我們接受了「想法的不一樣」。
 
  原本只是簡單地設定從「愛的擴散效應」開始,引導孩子們反思自己現在所擁有的、所珍視的;進一步,我們共同走到了完全不同的高度:關於愛的感受、關於被愛的種種可能。
 
  低年級的孩子們在細數自己所擁有的種種、並學習當個「給予者」的過程中,我們閱讀了不同秉性孩子對待擁有之物的各種難捨之情、難言之隱(因為還沒有充分的詞彙量來支撐他們的想法);我們同時也閱讀了孩子背後,家庭環境與教育在孩子早期成長階段中所扮演的關鍵影響力;我們當然也閱讀了自己,思考該如何平衡這個世界來得太急,孩子們是否做好了準備。
 
  這一天的學好閱讀,孩子們學會了當個「給予者」(Be a Giver),老師再一次經驗如何向孩子學習的「學習者」(Be a Learner)。
 
【課程後記】
 
一位孩子選擇要捐贈的是「被玩斷了一支手臂、而且充滿玩過痕跡的變形金剛」,他還特別註明:是「博派」(Autobot Transformer)。(斷了的那支,因為錯誤的變形方式,被孩子給折了;因為想要變形金剛飛來飛去,所以孩子在玩的時候常常隨意地拋擲....)
 
問他:「為什麼會選擇捐贈這隻不完整的變形金剛呢?」
 
孩子回答:「因為他身經百戰,這些是他作戰的痕跡,可以讓偏鄉的小孩學習他的精神...」
 
我:「.......」
 
某位老師:「拜託!現在在模型界戰損和舊化還可能賣得特別貴耶!」
 
我:「我不想知道!!!!」
撰文:郭靜如
類型:親子教育/台北/天母/閱讀理解/國小
字數:2413
 
一場對話,開始閱讀世界
 
  幾天前,國小低年級的閱讀課中發生了段小插曲,不僅讓任課老師當夜輾轉難眠,也停下腳步來,深刻反省自己,身為教學前線的教育耕耘者到底「該做什麼」、「能做什麼」?
 
  還原當時的情境,大概是這樣:
 
  孩子們各自對當天的「視覺表達課程」的內容分享與解釋自己的看法,進行口語表達練習。
 
  課程設定議題如下:
 
   倘若你要捐贈物資到偏鄉或窮困國家給當地的孩子,你想(會)挑選什麼東西?
   並請說明理由。
 
  由於孩子們分享和構思的過程都會以攝錄的方式進行,藉以訓練孩子能在眾人、鏡頭面前侃侃而談的能力(也藉此訓練「表達不能NG」的表達堅毅力),同時也能在課後將孩子的影像傳送給家長,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
 
  不過,隨著課程進行,老師的攝影鏡頭越來越顫抖了。
 
以關愛之名,是捐贈?還是施捨?
 
  在這低年級近十人的班級中,聽到到的答案其實「大同小異」,孩子們想要捐贈的物品不外乎是「文具、玩具、書籍、書包、袋子、衣服、食物……」等生活中常接觸、常用的物資;而背後的理由,也不脫是「因為對方可能沒有錢可以買這些東西」、「因為我已經長大了,這些東西我用不到了,如果捐贈出去就可以讓更多人使用它們」、「這些東西其實我很喜歡,都捨不得丟掉,但是家裡其實類似的東西也很多,所以捐出去好像也不錯」、「東西還能用,捐出去讓它們繼續發揮功能也算做環保」等等答案。
 
  就在針對前幾位孩子的表達內容和表現方式稍做歸納和引導後,輪到一位小男孩神色自若的上台,開口第一句話:「我要捐衣服,因為可以廢物利用」講得鏗鏘有力。
 
  而老師也順著孩子的話,想挖掘和刺激出孩子分享更多、更完整的想法,因此請孩子說說看「想捐什麼樣的衣服?」以及「廢物利用是什麼意思呢?」(就在此時,老師的三觀開始受到衝擊!!
 
  原本預設的是:孩子會單純地想嘗試使用新學到的成語,老師順便機會教育,告訴孩子如何在表達中正確使用成語),但殊不知這一問,卻問出了「大問題」。
 
  小男孩繼續回答:「我想把我那些破爛的衣服捐去偏鄉,因為那裡都住著很窮的人,這些『廢物』剛好可以給他們。」
 
  抱持著一絲猶豫與期待,思忖這應該只是孩子純粹「不知道如何將想法用適當的辭彙表達出來」,於是乎進一步又向男孩確認:「是『破爛』的衣服,還是其實你指的是『舊』衣服呢?衣服破了怎麼穿呢?」
 
  男孩這時不假思索的回答:「當然是破的啊,反正他們用不到再自己丟就好了。」
 
  (SHOCK!)聽完孩子的回答,心中瞬間百感交集。
 
  都說童言無忌,或者說,每個人(無論成人還是孩童)都有決定自己行為的自由和權利,加之每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生長環境、教養背景,自然擁有不同的「價值觀」,對於事情會有看法上和處理方式上的歧異,本屬正常,但是,課堂中的這個瞬間,卻讓隔著攝錄影像鏡頭後的我,久久無法平復。
 
  我該對他說些什麼?我將挑戰的,是孩子的價值觀?抑或是衝擊了孩子的家庭價值觀?
 
偏鄉想像:城市孩子的成長難題
 
  為了不讓男孩從此退縮、怯於表達想法(這個年紀的孩子需要鼓勵遠大於指正或質疑),我選擇了在所有孩子都說完自己的想法後,整理並分析了大伙兒的意見,進行了一場機會說明:「捐什麼物資」可能「達到什麼效果」。
  
  同時,也真正切入心中的主題:
  城市孩子關於偏鄉的想像。
 
  我們共同討論了關於「偏鄉」的各種畫面:「怎樣算是偏鄉?」、「偏鄉的生活環境是什麼樣子?」、「那裡的(家庭)孩子可能面臨哪些困境?」、「那裡的孩子和自己所在的地方,在生活上可能有哪些地方不同?」
 
  接著,也引導孩子們思考:「我們為什麼要捐贈?目的是什麼?」、「施予者和受贈者的感受與同理」,並試著置換角度,以不同的身份,認識同一個世界裡截然不同的另外一面。
 
  生而為人,「價值觀」從來都不是鐵板一塊,也沒有所謂絕對的是非曲直,「它」是由家庭、個人、學習環境、各種隨機的碰觸,以及不同時機,不同心境之下,逐日積累而成的一把認識世界的量尺。
 
  針對男孩的想法,我沒有用「你不該這樣想」或「你應該怎樣想」的方式「教育他」,而是以溫和堅定的態度與課堂中的每個孩子互動,「其實我們還可以怎麼想?」,透過開放性思考選項,我們帶入了「換位思考」和「同理心」的層次。
 
  畢竟,指正孩子想法錯誤、壓抑孩子最純真表達想法的衝動,從來都不是教養適當的互動之道。
 
從一個點,多個面,到一個世界
 
  閱讀是一種手段,幫助我們能夠看見更多「不一樣的世界」;然後,我們將會發現,原來自己所身處的世界,一直以來就是與他人共享、共有的;然後,我們接受了「世界的不一樣」。
 
  閱讀是一種教育,教養我們能夠認識更多「不一樣的想法」;然後,我們會學習諒解與接納,原來自己所習以為常的想法,一直以來就不是如此理所當然;然後,我們接受了「想法的不一樣」。
 
  原本只是簡單地設定從「愛的擴散效應」開始,引導孩子們反思自己現在所擁有的、所珍視的;進一步,我們共同走到了完全不同的高度:關於愛的感受、關於被愛的種種可能。
 
  低年級的孩子們在細數自己所擁有的種種、並學習當個「給予者」的過程中,我們閱讀了不同秉性孩子對待擁有之物的各種難捨之情、難言之隱(因為還沒有充分的詞彙量來支撐他們的想法);我們同時也閱讀了孩子背後,家庭環境與教育在孩子早期成長階段中所扮演的關鍵影響力;我們當然也閱讀了自己,思考該如何平衡這個世界來得太急,孩子們是否做好了準備。
 
  這一天的學好閱讀,孩子們學會了當個「給予者」(Be a Giver),老師再一次經驗如何向孩子學習的「學習者」(Be a Learner)。
 
【課程後記】
 
一位孩子選擇要捐贈的是「被玩斷了一支手臂、而且充滿玩過痕跡的變形金剛」,他還特別註明:是「博派」(Autobot Transformer)。(斷了的那支,因為錯誤的變形方式,被孩子給折了;因為想要變形金剛飛來飛去,所以孩子在玩的時候常常隨意地拋擲....)
 
問他:「為什麼會選擇捐贈這隻不完整的變形金剛呢?」
 
孩子回答:「因為他身經百戰,這些是他作戰的痕跡,可以讓偏鄉的小孩學習他的精神...」
 
我:「.......」
 
某位老師:「拜託!現在在模型界戰損和舊化還可能賣得特別貴耶!」
 
我:「我不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