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論壇

【天下雜誌.獨立評論】別再迷信「教養聖經」!少子化下教養成功學的迷思與反思

沒有所謂的教養聖經,只有獨一無二的親子關係。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自古以來(誇張一點的說法),教養系列叢書一直是暢銷排行榜與出版社的座上嘉賓。近日所流行起的「教養家長」風氣,引領出「家長,才是決定親子關係的重要關鍵」,理由無他──比起孩子,思想成熟的大人更能主動從改變自己做起(這是自然,但也只是相對概念,而非絕對。)
  幾週前,朋友的寶貝孩子甫出世,他們家裡一時間為了新成員的到來而忙得不可開交。某夜睡前的電話閒聊,他隨口問道:「總有某些時刻,孩子會踩到你的雷吧?」「我又不是聖人!那時候我該怎麼辦?」聲線中有一絲難掩的焦慮。「拜託,他才幾歲?0m3d?」我心裡忍不住犯嘀咕(ymd梗,生過孩子的媽媽們應該都明白。)話沒停,那位朋友又開口:「有沒有什麼教養聖經可以讓我參考參考?我趁現在惡補一下,免得以後做錯……」我尋思了一會兒,沒有當面回應。
  真的有所謂的教養聖經嗎?如果有,又都是給誰看的呢?
 
我的孩子真的獨一無二嗎?
 
  首先,就來討論討論,在翻閱各色教養聖經之前/之際/之後,你相信自己的孩子獨一無二嗎?
  或者,換句話說,你相信「身為家長的自己」獨一無二嗎?
  相信這句老話,許多人應該早就耳熟能詳,也都在長期的親子互動經驗中,研擬出獨特的「理解」與「實踐」方式。如果你相信真有所謂的「獨一無二」,那麼應對孩子的教育與相處方式,自然也該「獨一無二」才對,是吧?
  既然如此,為什麼總有許多教養書、親子教育職人,到處分享個人(或者「各人」)與孩子的生命經驗,以作為他人親子互動的借鑒呢?是因為他們的databse比較多?還是真有許多家長在與自己的孩子相處之前/之際/之後,需要參考他山之石?
  明明脾氣、生活環境、成長背景、家庭成份、看過的書,甚至是學校的同學,老師,曾經經歷的人事物皆大不相同,為什麼卻需要另一套(也可能很多套)特別的教養邏輯,來權充對待自己家孩子的「標準」與依據?
  同樣,明明習慣、生活條件、家庭背景、職涯經歷,甚至是交友圈所造成的人生經歷大不相同,為什麼你卻需要一套(也可能很多套)特別的教養邏輯,來當作認識自己、改變自己和孩子互動的「標準」?
  到底誰才是實驗品?到底是你需要教養?還是孩子需要教養?
 
別再只想套用標準公式來教養孩子
 
  從教養孩子到教養父母,無論是出版社、網路上的各種部落客、youtuber似乎永遠不乏這類型的「親職議題」,經由教養書、說明手冊、現身說法,洋洋灑灑分享著種種小技巧、小撇步,或是親身經驗,並且熱烈地與各位爸爸媽媽們互相交流切磋。不過,究竟是因為教養邏輯萬變不離其本?是因為那些教養模式具有代表性?還是因為,每一個孩子都差不多?(hello?)
  又或是,我們都心知肚明,自己只想「用最簡單的方式」、「最安全的互動」、「最有效率的溝通」,套公式般操作一套與孩子相處最輕鬆簡單的方式?
  以至於,真的需要由一個(甚至是好幾個)根本不認識我(以及我的孩子)的「專家」來教導「如何認識自己孩子」,需要藉由各種其他孩子的例子來告訴我們「自己孩子的真實模樣與想法」?(沒錯,就是那麼饒舌,而且這些專家通常會同時諄諄叮嚀,不要比較!)這樣跟看星座書教養孩子有什麼不同嗎?
  不過仔細想想,不單父母親通常只想看那些「教養成功範例」,那些專家們也習慣性地只舉出「教養成功的範例」,不是嗎?所以,別傻了。說穿了,你一點也不相信自己的孩子獨一無二……,嗯……,也許有,但是多半是「表現不好的那些」。是吧?
 
讓各種反應都成為認識孩子的機會
 
  那麼,接下來的問題會是──當遇到孩子的這些那些狀況時,該怎麼辦?──因為不能參考教養書了啊!
  如果你真的相信孩子是獨一無二的,也想身為獨一無二的家長,當然就必須拿出獨一無二的「反應」才對,但是,如果筆者在這個時候,又提出諸多「教條」,豈不是矛盾極了?一點也不。因為本文今天談的不是「教養」,而是「認識」。
  每位孩子的每個反應,無論好壞,如果單純一點來說,都是一次次「互動」的反應,這些反應自然也就是建立親子認識時的各種「機會點」:
他為什麼會這樣?
他為什麼說這句話?
為什麼是這個反應?
他為什麼(又)生氣?
為什麼(總是)說謊?
為什麼(喜歡)打架?
……
  身為成熟的家長,必須「好奇」!非但必須好奇,還必須克服自身那些或許早已社會化與麻痺了的「認識機制」,去探索身邊這位可能會陪伴自己(到底是誰陪伴誰啊?!)一輩子的好夥伴、好朋友──我的孩子怎麼了?他到底想要/需要什麼?他在想/不想什麼?
  而且,(請注意!),如果你正在關心他,那就是關心他、理解他,而不要輕易地「加入他字案」,例如:「為什麼人家誰誰誰都怎樣,你卻……?」或「那個你們班的誰誰誰都可以,為什麼你不可以……?」請再次在耳畔默默自我提醒,您曾經堅信,孩子是「獨一無二的」,不是嗎?
  能不能付出更多時間投資親子關係?
  一旦將孩子(甚至是自己)的所有狀況都「依據不同的時空條件分開討論」,將會發現,「原來(我們)孩子如此特別」,根本是「人體新大陸等級」啊!
吃飯慢了,為什麼?
不喜歡刷牙,為什麼?
容易尖叫,為什麼?
特別愛哭,怎麼了?
容易分心,是因為?
……
  且慢,「那是因為你時間多好嗎!」正在閱讀本文的部分讀者,一定這麼想吧。但,請回想閱讀本文之初,你是否曾自我期許,要做孩子那位「獨一無二的父母」呢?如果沒有,又或者,你突然決定放棄成為獨一無二的父母,讀到這裡就請你趕緊關閉網頁吧!
  如果你心裡尚有一絲企圖,那又會有什麼原因,使得你連「探索孩子(與自己)的時間與好奇」都沒有?
  和天底下所有的其他家長「相比」,在可量化的情境中,唯一超越金錢價值的付出,不就是「時間」嗎?而撥出時間協助孩子(也是協助自己)將所有事件分開討論,進一步建立「認識孩子/自己的不同面向」的「親子資料庫」,不只是幫助「我們」一步步成為獨一無二的家長,也是一段幫助孩子成為獨一無二的「他們」的過程,不是嗎?
吃飯慢了,是因為他們可能更專注於遊戲?
不喜歡刷牙,是不是因為更喜歡蘋果口味牙膏?
容易尖叫,只是因為他想要表達某個還不懂得如何表達的意見?
特別愛哭,因為對大人來說稀鬆平常的壓力,可能恰好他特別不懂如何釋放?
容易分心,因為他們更善於觀察環境?
……
  家長到底是為了自己設定的「教養目標」而驅動孩子?又或是在協助孩子達成屬於他們自己的目標?把孩子的每個反應分開討論,不混為一談,孩子的各種行為都將變得更清楚準確,親子間的應對機制也將變得更單純,因為,一次處理一個狀況就好!
  恭喜你們,已經開始建立獨一無二的親子關係了!
 
調整彼此間隨時變動的關係
 
  爭執?必然發生的。
  摩擦與衝突,必不可免的。
  妥協,遲早的。
  合作,有時;競爭,有時。
  老死不相往來,有必要嗎?
  本文不是意圖塑造另一篇「教養聖經」,也沒有資格對那個誰家的孩子或家長說三道四,畢竟,許多正在閱讀本文的讀者可能是叱吒風雲、八面玲瓏的商場鬥士;許多孩子也可能都在今日的教育戰場中頭角崢嶸、人人稱羨;但,比起追逐「教養成功學」,建立能夠隨時調製整但是測量準確的「親子認識量尺」似乎更實際一些。
  因為,身為家長,你可能敢誇口你與某位摯友的友誼堅貞度,但是,你敢誇口與孩子的「親情堅貞度」嗎?
  如果有一把無形的量尺,丈量親子之間的認識與互動指數,您會給自己打幾分?孩子又會給您打幾分?(然後接下來讀者之間一定會有人問:滿分是多少?!幾分不及格?)(翻白眼)
  與其滔滔不絕地講一些「親子金句」,諸如:做個好家長、要改變孩子先改變家長、要尊重孩子的獨特性、要持續學習、「同理彼此」……,或許只專注於做好一件事會更容易,那就是「隨時提醒自己要不斷調整彼此之間的關係」(說得倒簡單!)
  為什麼?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Edward Nolan)的電影《星際效應》(Interstellar)中曾出現一段令筆者屢屢落淚的親子箴言:「一旦你成為父母,你總有一天只會留在孩子們的記憶裡。」(Once you're a parent, you're the ghost of your children's future)既然如此(也確實如此),你認為,親子之間還有多少時間能浪費在誤會、衝突與摩擦中?
 
是否總追求「成功」的教養結果?
 
  因為錯誤地認知與拿捏彼此的關係,親子之間變得疏離了。因為強加給彼此的猜測與定見,親子之間變得尖銳了。因為世代之間的教養與環境差異,親子之間變得矛盾了。因為缺乏自我(與對方)的認識更新,親子之間變得陌生了。
全都只因為「沒有適當地調整彼此的關係」,不是件很可惜的事嗎?
  這時,再把江美琪的歌詞拿來套用「親子之間的距離感」,不也挺合適的?「可是親愛的/你怎麼不在我身邊/我們有多少時間能浪費/電話再甜美/傳真再安慰/也不足以應付不能擁抱你的遙遠……」
  非要等到孩子大了,高飛了,才開始學習珍惜?非要當家長們為了家計而在外地奔波打拼,才開始懂得相互理解?還是,說到底,親子之間彼此都擁有決定在「關係」的權力,端視家長們是否意識得到這件事,以及究竟願不願意把握時間,調整與理解?
  結果,這件事情,需要親子專家們諄諄教誨?還是大人們早已因日復一日的忙碌而逐漸「疏於感覺」,總想利用有限的時間,追求速效與直接的「成功教養」?──「只要」做到○○○,孩子「就會」○○○。(完成一次成功的教養,check!)
 
拋開教養聖經,親子教養不能只是商品化
 
  當然,市面上仍然會充斥著各種根據app也好、大數據軟體也好(對,就是大數據)得來的資訊,告訴您孩子究竟是什麼樣的人(而且通常會斬釘截鐵地描述得模稜兩可);表面上談親子溝通,實際上卻是販賣各種「商品」的「○○諮商師」;也會有越來越多標榜著能透過各種道具、儀式,幫助您「解碼孩子」的各種「○○治療師」大致上都伴隨販賣各類型商品、組織和行銷話術)。真這麼說起來,那些以自己自身「成功教養經驗」或臨床經驗為基礎的暢銷書親職作家與醫師們,真的算是已經挺保守的了!
  想到筆者在經營二手書店的過程中,最常收到的,便是成堆伴隨著一陣一陣教養風潮而迭代的「親職教養書籍」。一旦某一概念的親子教養風潮歇息,那些曾經在「媽咪line群」間交叉推薦的教養暢銷書,也終究難逃回收的命運。(教養的風潮和觀念會更替,當時那些照表操課的家長與孩子怎麼辦?)更遑論,其中不乏有一個家庭(一位孩子)卻有各類親職教養書(教養內容和核心觀念還可能完全衝突)的盛況。
  細究家長們的心態,不就是希望能夠在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都有一套「標準教養SOP」可以遵循嗎?
  因為可以更省時?(問題是,與其看書,不如直接陪伴孩子呀!)因為這些諮商師看過更多例子?(但是他們可能根本沒有和您的孩子相處過啊!)因為可以更了解孩子?(問題是,你才是真正與孩子直面接觸的人啊!)因為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問題是,孩子的問題未必有通解啊!)因為如果真的錯了,可以說不是自己造成的,將錯誤推給那些教養書?
 
與其讀教養聖經,不如花時間相知相惜
 
  放下教養聖經,我們終於可以認真「和孩子好好相處」了。多了一點時間,學習認識家長的責任,思考自身的影響力;多了一點時間,在話說出口前,先和另一半討論最適當的親子溝通內容;多了一點時間,在事情發生時,先冷靜下來理解孩子的動機與想法;多了一點時間,拿捏彼此相處的分際,試錯然後修正;多了一點時間,傾聽與訴說,交換彼此的想法和意見,摩擦或者協調;多了一點時間,認識孩子的「不凡」,也接受孩子的「平凡」;多了一點時間,鬧也一起、笑也一起、哭也一起;多了一點時間,擁抱,因為知道,彼此其實沒有多少時間可以浪費。
  拋開說明書和手冊裡那些與自己的孩子無關的範例,因為中間的各種變數真的太多太多了。
  但如果這樣,教養會不會就只剩下你自己一個人了?
  你擔心,萬一……萬一做得不好怎麼辦?
  萬一說錯話了怎麼辦?
  萬一表錯情了怎麼辦?
  萬一理解錯了怎麼辦?萬一拿捏不準怎麼辦?
  萬一還不夠好怎麼辦?面對孩子瞬息萬變的反應,你的心中又會浮現多少個萬一?
不,你從來不是一個人!
  面對親子教養,既沒有「完成式」,更毋需追求所謂的「成功」與「正確」,卻永遠都需要「時間」來提煉。沒有一定的豬隊友,也沒有永恆的神隊友。面對孩子,沒有非打贏不可的親子戰爭。因為,孩子也是家庭團隊的一份子。面對孩子,也沒有恆定不變的「成功標準」,因為,大人們也難免不會遭遇失敗。
  但時間不會騙人,親子間曾經共同經歷的光陰,就是存在於彼此的記憶裡,到了那時,你會希望那段時間,是值得珍惜?抑或是避之唯恐不及?
 
(作者現任台灣台北市閱讀與書寫教育協會理事長,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生,學好書房創辦人,學好閱讀教育機構創辦人。深耕閱讀與書寫教育,努力改善國內的學習環境,為創造下一代的孩子的教育環境而持續努力中。出版有小說《字在》(秀威出版)、研究著作《看不見的殖民邊緣》共同作者(玉山社出版)、研究著作《日治時期台灣新文學小說中的貧困書寫》(花木蘭出版)、研究著作《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底層社會:臺灣與朝鮮》共同作者(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出版)。)

沒有所謂的教養聖經,只有獨一無二的親子關係。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自古以來(誇張一點的說法),教養系列叢書一直是暢銷排行榜與出版社的座上嘉賓。近日所流行起的「教養家長」風氣,引領出「家長,才是決定親子關係的重要關鍵」,理由無他──比起孩子,思想成熟的大人更能主動從改變自己做起(這是自然,但也只是相對概念,而非絕對。)
  幾週前,朋友的寶貝孩子甫出世,他們家裡一時間為了新成員的到來而忙得不可開交。某夜睡前的電話閒聊,他隨口問道:「總有某些時刻,孩子會踩到你的雷吧?」「我又不是聖人!那時候我該怎麼辦?」聲線中有一絲難掩的焦慮。「拜託,他才幾歲?0m3d?」我心裡忍不住犯嘀咕(ymd梗,生過孩子的媽媽們應該都明白。)話沒停,那位朋友又開口:「有沒有什麼教養聖經可以讓我參考參考?我趁現在惡補一下,免得以後做錯……」我尋思了一會兒,沒有當面回應。
  真的有所謂的教養聖經嗎?如果有,又都是給誰看的呢?
 
我的孩子真的獨一無二嗎?
 
  首先,就來討論討論,在翻閱各色教養聖經之前/之際/之後,你相信自己的孩子獨一無二嗎?
  或者,換句話說,你相信「身為家長的自己」獨一無二嗎?
  相信這句老話,許多人應該早就耳熟能詳,也都在長期的親子互動經驗中,研擬出獨特的「理解」與「實踐」方式。如果你相信真有所謂的「獨一無二」,那麼應對孩子的教育與相處方式,自然也該「獨一無二」才對,是吧?
  既然如此,為什麼總有許多教養書、親子教育職人,到處分享個人(或者「各人」)與孩子的生命經驗,以作為他人親子互動的借鑒呢?是因為他們的databse比較多?還是真有許多家長在與自己的孩子相處之前/之際/之後,需要參考他山之石?
  明明脾氣、生活環境、成長背景、家庭成份、看過的書,甚至是學校的同學,老師,曾經經歷的人事物皆大不相同,為什麼卻需要另一套(也可能很多套)特別的教養邏輯,來權充對待自己家孩子的「標準」與依據?
  同樣,明明習慣、生活條件、家庭背景、職涯經歷,甚至是交友圈所造成的人生經歷大不相同,為什麼你卻需要一套(也可能很多套)特別的教養邏輯,來當作認識自己、改變自己和孩子互動的「標準」?
  到底誰才是實驗品?到底是你需要教養?還是孩子需要教養?
 
別再只想套用標準公式來教養孩子
 
  從教養孩子到教養父母,無論是出版社、網路上的各種部落客、youtuber似乎永遠不乏這類型的「親職議題」,經由教養書、說明手冊、現身說法,洋洋灑灑分享著種種小技巧、小撇步,或是親身經驗,並且熱烈地與各位爸爸媽媽們互相交流切磋。不過,究竟是因為教養邏輯萬變不離其本?是因為那些教養模式具有代表性?還是因為,每一個孩子都差不多?(hello?)
  又或是,我們都心知肚明,自己只想「用最簡單的方式」、「最安全的互動」、「最有效率的溝通」,套公式般操作一套與孩子相處最輕鬆簡單的方式?
  以至於,真的需要由一個(甚至是好幾個)根本不認識我(以及我的孩子)的「專家」來教導「如何認識自己孩子」,需要藉由各種其他孩子的例子來告訴我們「自己孩子的真實模樣與想法」?(沒錯,就是那麼饒舌,而且這些專家通常會同時諄諄叮嚀,不要比較!)這樣跟看星座書教養孩子有什麼不同嗎?
  不過仔細想想,不單父母親通常只想看那些「教養成功範例」,那些專家們也習慣性地只舉出「教養成功的範例」,不是嗎?所以,別傻了。說穿了,你一點也不相信自己的孩子獨一無二……,嗯……,也許有,但是多半是「表現不好的那些」。是吧?
 
讓各種反應都成為認識孩子的機會
 
  那麼,接下來的問題會是──當遇到孩子的這些那些狀況時,該怎麼辦?──因為不能參考教養書了啊!
  如果你真的相信孩子是獨一無二的,也想身為獨一無二的家長,當然就必須拿出獨一無二的「反應」才對,但是,如果筆者在這個時候,又提出諸多「教條」,豈不是矛盾極了?一點也不。因為本文今天談的不是「教養」,而是「認識」。
  每位孩子的每個反應,無論好壞,如果單純一點來說,都是一次次「互動」的反應,這些反應自然也就是建立親子認識時的各種「機會點」:
他為什麼會這樣?
他為什麼說這句話?
為什麼是這個反應?
他為什麼(又)生氣?
為什麼(總是)說謊?
為什麼(喜歡)打架?
……
  身為成熟的家長,必須「好奇」!非但必須好奇,還必須克服自身那些或許早已社會化與麻痺了的「認識機制」,去探索身邊這位可能會陪伴自己(到底是誰陪伴誰啊?!)一輩子的好夥伴、好朋友──我的孩子怎麼了?他到底想要/需要什麼?他在想/不想什麼?
  而且,(請注意!),如果你正在關心他,那就是關心他、理解他,而不要輕易地「加入他字案」,例如:「為什麼人家誰誰誰都怎樣,你卻……?」或「那個你們班的誰誰誰都可以,為什麼你不可以……?」請再次在耳畔默默自我提醒,您曾經堅信,孩子是「獨一無二的」,不是嗎?
  能不能付出更多時間投資親子關係?
  一旦將孩子(甚至是自己)的所有狀況都「依據不同的時空條件分開討論」,將會發現,「原來(我們)孩子如此特別」,根本是「人體新大陸等級」啊!
吃飯慢了,為什麼?
不喜歡刷牙,為什麼?
容易尖叫,為什麼?
特別愛哭,怎麼了?
容易分心,是因為?
……
  且慢,「那是因為你時間多好嗎!」正在閱讀本文的部分讀者,一定這麼想吧。但,請回想閱讀本文之初,你是否曾自我期許,要做孩子那位「獨一無二的父母」呢?如果沒有,又或者,你突然決定放棄成為獨一無二的父母,讀到這裡就請你趕緊關閉網頁吧!
  如果你心裡尚有一絲企圖,那又會有什麼原因,使得你連「探索孩子(與自己)的時間與好奇」都沒有?
  和天底下所有的其他家長「相比」,在可量化的情境中,唯一超越金錢價值的付出,不就是「時間」嗎?而撥出時間協助孩子(也是協助自己)將所有事件分開討論,進一步建立「認識孩子/自己的不同面向」的「親子資料庫」,不只是幫助「我們」一步步成為獨一無二的家長,也是一段幫助孩子成為獨一無二的「他們」的過程,不是嗎?
吃飯慢了,是因為他們可能更專注於遊戲?
不喜歡刷牙,是不是因為更喜歡蘋果口味牙膏?
容易尖叫,只是因為他想要表達某個還不懂得如何表達的意見?
特別愛哭,因為對大人來說稀鬆平常的壓力,可能恰好他特別不懂如何釋放?
容易分心,因為他們更善於觀察環境?
……
  家長到底是為了自己設定的「教養目標」而驅動孩子?又或是在協助孩子達成屬於他們自己的目標?把孩子的每個反應分開討論,不混為一談,孩子的各種行為都將變得更清楚準確,親子間的應對機制也將變得更單純,因為,一次處理一個狀況就好!
  恭喜你們,已經開始建立獨一無二的親子關係了!
 
調整彼此間隨時變動的關係
 
  爭執?必然發生的。
  摩擦與衝突,必不可免的。
  妥協,遲早的。
  合作,有時;競爭,有時。
  老死不相往來,有必要嗎?
  本文不是意圖塑造另一篇「教養聖經」,也沒有資格對那個誰家的孩子或家長說三道四,畢竟,許多正在閱讀本文的讀者可能是叱吒風雲、八面玲瓏的商場鬥士;許多孩子也可能都在今日的教育戰場中頭角崢嶸、人人稱羨;但,比起追逐「教養成功學」,建立能夠隨時調製整但是測量準確的「親子認識量尺」似乎更實際一些。
  因為,身為家長,你可能敢誇口你與某位摯友的友誼堅貞度,但是,你敢誇口與孩子的「親情堅貞度」嗎?
  如果有一把無形的量尺,丈量親子之間的認識與互動指數,您會給自己打幾分?孩子又會給您打幾分?(然後接下來讀者之間一定會有人問:滿分是多少?!幾分不及格?)(翻白眼)
  與其滔滔不絕地講一些「親子金句」,諸如:做個好家長、要改變孩子先改變家長、要尊重孩子的獨特性、要持續學習、「同理彼此」……,或許只專注於做好一件事會更容易,那就是「隨時提醒自己要不斷調整彼此之間的關係」(說得倒簡單!)
  為什麼?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Edward Nolan)的電影《星際效應》(Interstellar)中曾出現一段令筆者屢屢落淚的親子箴言:「一旦你成為父母,你總有一天只會留在孩子們的記憶裡。」(Once you're a parent, you're the ghost of your children's future)既然如此(也確實如此),你認為,親子之間還有多少時間能浪費在誤會、衝突與摩擦中?
 
是否總追求「成功」的教養結果?
 
  因為錯誤地認知與拿捏彼此的關係,親子之間變得疏離了。因為強加給彼此的猜測與定見,親子之間變得尖銳了。因為世代之間的教養與環境差異,親子之間變得矛盾了。因為缺乏自我(與對方)的認識更新,親子之間變得陌生了。
全都只因為「沒有適當地調整彼此的關係」,不是件很可惜的事嗎?
  這時,再把江美琪的歌詞拿來套用「親子之間的距離感」,不也挺合適的?「可是親愛的/你怎麼不在我身邊/我們有多少時間能浪費/電話再甜美/傳真再安慰/也不足以應付不能擁抱你的遙遠……」
  非要等到孩子大了,高飛了,才開始學習珍惜?非要當家長們為了家計而在外地奔波打拼,才開始懂得相互理解?還是,說到底,親子之間彼此都擁有決定在「關係」的權力,端視家長們是否意識得到這件事,以及究竟願不願意把握時間,調整與理解?
  結果,這件事情,需要親子專家們諄諄教誨?還是大人們早已因日復一日的忙碌而逐漸「疏於感覺」,總想利用有限的時間,追求速效與直接的「成功教養」?──「只要」做到○○○,孩子「就會」○○○。(完成一次成功的教養,check!)
 
拋開教養聖經,親子教養不能只是商品化
 
  當然,市面上仍然會充斥著各種根據app也好、大數據軟體也好(對,就是大數據)得來的資訊,告訴您孩子究竟是什麼樣的人(而且通常會斬釘截鐵地描述得模稜兩可);表面上談親子溝通,實際上卻是販賣各種「商品」的「○○諮商師」;也會有越來越多標榜著能透過各種道具、儀式,幫助您「解碼孩子」的各種「○○治療師」大致上都伴隨販賣各類型商品、組織和行銷話術)。真這麼說起來,那些以自己自身「成功教養經驗」或臨床經驗為基礎的暢銷書親職作家與醫師們,真的算是已經挺保守的了!
  想到筆者在經營二手書店的過程中,最常收到的,便是成堆伴隨著一陣一陣教養風潮而迭代的「親職教養書籍」。一旦某一概念的親子教養風潮歇息,那些曾經在「媽咪line群」間交叉推薦的教養暢銷書,也終究難逃回收的命運。(教養的風潮和觀念會更替,當時那些照表操課的家長與孩子怎麼辦?)更遑論,其中不乏有一個家庭(一位孩子)卻有各類親職教養書(教養內容和核心觀念還可能完全衝突)的盛況。
  細究家長們的心態,不就是希望能夠在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都有一套「標準教養SOP」可以遵循嗎?
  因為可以更省時?(問題是,與其看書,不如直接陪伴孩子呀!)因為這些諮商師看過更多例子?(但是他們可能根本沒有和您的孩子相處過啊!)因為可以更了解孩子?(問題是,你才是真正與孩子直面接觸的人啊!)因為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問題是,孩子的問題未必有通解啊!)因為如果真的錯了,可以說不是自己造成的,將錯誤推給那些教養書?
 
與其讀教養聖經,不如花時間相知相惜
 
  放下教養聖經,我們終於可以認真「和孩子好好相處」了。多了一點時間,學習認識家長的責任,思考自身的影響力;多了一點時間,在話說出口前,先和另一半討論最適當的親子溝通內容;多了一點時間,在事情發生時,先冷靜下來理解孩子的動機與想法;多了一點時間,拿捏彼此相處的分際,試錯然後修正;多了一點時間,傾聽與訴說,交換彼此的想法和意見,摩擦或者協調;多了一點時間,認識孩子的「不凡」,也接受孩子的「平凡」;多了一點時間,鬧也一起、笑也一起、哭也一起;多了一點時間,擁抱,因為知道,彼此其實沒有多少時間可以浪費。
  拋開說明書和手冊裡那些與自己的孩子無關的範例,因為中間的各種變數真的太多太多了。
  但如果這樣,教養會不會就只剩下你自己一個人了?
  你擔心,萬一……萬一做得不好怎麼辦?
  萬一說錯話了怎麼辦?
  萬一表錯情了怎麼辦?
  萬一理解錯了怎麼辦?萬一拿捏不準怎麼辦?
  萬一還不夠好怎麼辦?面對孩子瞬息萬變的反應,你的心中又會浮現多少個萬一?
不,你從來不是一個人!
  面對親子教養,既沒有「完成式」,更毋需追求所謂的「成功」與「正確」,卻永遠都需要「時間」來提煉。沒有一定的豬隊友,也沒有永恆的神隊友。面對孩子,沒有非打贏不可的親子戰爭。因為,孩子也是家庭團隊的一份子。面對孩子,也沒有恆定不變的「成功標準」,因為,大人們也難免不會遭遇失敗。
  但時間不會騙人,親子間曾經共同經歷的光陰,就是存在於彼此的記憶裡,到了那時,你會希望那段時間,是值得珍惜?抑或是避之唯恐不及?
 

【投書】別再迷信「教養聖經」!少子化下教養成功學的迷思與反思

沒有所謂的教養聖經,只有獨一無二的親子關係。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自古以來(誇張一點的說法),教養系列叢書一直是暢銷排行榜與出版社的座上嘉賓。近日所流行起的「教養家長」風氣,引領出「家長,才是決定親子關係的重要關鍵」,理由無他──比起孩子,思想成熟的大人更能主動從改變自己做起(這是自然,但也只是相對概念,而非絕對。)
  幾週前,朋友的寶貝孩子甫出世,他們家裡一時間為了新成員的到來而忙得不可開交。某夜睡前的電話閒聊,他隨口問道:「總有某些時刻,孩子會踩到你的雷吧?」「我又不是聖人!那時候我該怎麼辦?」聲線中有一絲難掩的焦慮。「拜託,他才幾歲?0m3d?」我心裡忍不住犯嘀咕(ymd梗,生過孩子的媽媽們應該都明白。)話沒停,那位朋友又開口:「有沒有什麼教養聖經可以讓我參考參考?我趁現在惡補一下,免得以後做錯……」我尋思了一會兒,沒有當面回應。
  真的有所謂的教養聖經嗎?如果有,又都是給誰看的呢?
 
我的孩子真的獨一無二嗎?
 
  首先,就來討論討論,在翻閱各色教養聖經之前/之際/之後,你相信自己的孩子獨一無二嗎?
  或者,換句話說,你相信「身為家長的自己」獨一無二嗎?
  相信這句老話,許多人應該早就耳熟能詳,也都在長期的親子互動經驗中,研擬出獨特的「理解」與「實踐」方式。如果你相信真有所謂的「獨一無二」,那麼應對孩子的教育與相處方式,自然也該「獨一無二」才對,是吧?
  既然如此,為什麼總有許多教養書、親子教育職人,到處分享個人(或者「各人」)與孩子的生命經驗,以作為他人親子互動的借鑒呢?是因為他們的databse比較多?還是真有許多家長在與自己的孩子相處之前/之際/之後,需要參考他山之石?
  明明脾氣、生活環境、成長背景、家庭成份、看過的書,甚至是學校的同學,老師,曾經經歷的人事物皆大不相同,為什麼卻需要另一套(也可能很多套)特別的教養邏輯,來權充對待自己家孩子的「標準」與依據?
  同樣,明明習慣、生活條件、家庭背景、職涯經歷,甚至是交友圈所造成的人生經歷大不相同,為什麼你卻需要一套(也可能很多套)特別的教養邏輯,來當作認識自己、改變自己和孩子互動的「標準」?
  到底誰才是實驗品?到底是你需要教養?還是孩子需要教養?
 
別再只想套用標準公式來教養孩子
 
  從教養孩子到教養父母,無論是出版社、網路上的各種部落客、youtuber似乎永遠不乏這類型的「親職議題」,經由教養書、說明手冊、現身說法,洋洋灑灑分享著種種小技巧、小撇步,或是親身經驗,並且熱烈地與各位爸爸媽媽們互相交流切磋。不過,究竟是因為教養邏輯萬變不離其本?是因為那些教養模式具有代表性?還是因為,每一個孩子都差不多?(hello?)
  又或是,我們都心知肚明,自己只想「用最簡單的方式」、「最安全的互動」、「最有效率的溝通」,套公式般操作一套與孩子相處最輕鬆簡單的方式?
  以至於,真的需要由一個(甚至是好幾個)根本不認識我(以及我的孩子)的「專家」來教導「如何認識自己孩子」,需要藉由各種其他孩子的例子來告訴我們「自己孩子的真實模樣與想法」?(沒錯,就是那麼饒舌,而且這些專家通常會同時諄諄叮嚀,不要比較!)這樣跟看星座書教養孩子有什麼不同嗎?
  不過仔細想想,不單父母親通常只想看那些「教養成功範例」,那些專家們也習慣性地只舉出「教養成功的範例」,不是嗎?所以,別傻了。說穿了,你一點也不相信自己的孩子獨一無二……,嗯……,也許有,但是多半是「表現不好的那些」。是吧?
 
讓各種反應都成為認識孩子的機會
 
  那麼,接下來的問題會是──當遇到孩子的這些那些狀況時,該怎麼辦?──因為不能參考教養書了啊!
  如果你真的相信孩子是獨一無二的,也想身為獨一無二的家長,當然就必須拿出獨一無二的「反應」才對,但是,如果筆者在這個時候,又提出諸多「教條」,豈不是矛盾極了?一點也不。因為本文今天談的不是「教養」,而是「認識」。
  每位孩子的每個反應,無論好壞,如果單純一點來說,都是一次次「互動」的反應,這些反應自然也就是建立親子認識時的各種「機會點」:
他為什麼會這樣?
他為什麼說這句話?
為什麼是這個反應?
他為什麼(又)生氣?
為什麼(總是)說謊?
為什麼(喜歡)打架?
……
  身為成熟的家長,必須「好奇」!非但必須好奇,還必須克服自身那些或許早已社會化與麻痺了的「認識機制」,去探索身邊這位可能會陪伴自己(到底是誰陪伴誰啊?!)一輩子的好夥伴、好朋友──我的孩子怎麼了?他到底想要/需要什麼?他在想/不想什麼?
  而且,(請注意!),如果你正在關心他,那就是關心他、理解他,而不要輕易地「加入他字案」,例如:「為什麼人家誰誰誰都怎樣,你卻……?」或「那個你們班的誰誰誰都可以,為什麼你不可以……?」請再次在耳畔默默自我提醒,您曾經堅信,孩子是「獨一無二的」,不是嗎?
  能不能付出更多時間投資親子關係?
  一旦將孩子(甚至是自己)的所有狀況都「依據不同的時空條件分開討論」,將會發現,「原來(我們)孩子如此特別」,根本是「人體新大陸等級」啊!
吃飯慢了,為什麼?
不喜歡刷牙,為什麼?
容易尖叫,為什麼?
特別愛哭,怎麼了?
容易分心,是因為?
……
  且慢,「那是因為你時間多好嗎!」正在閱讀本文的部分讀者,一定這麼想吧。但,請回想閱讀本文之初,你是否曾自我期許,要做孩子那位「獨一無二的父母」呢?如果沒有,又或者,你突然決定放棄成為獨一無二的父母,讀到這裡就請你趕緊關閉網頁吧!
  如果你心裡尚有一絲企圖,那又會有什麼原因,使得你連「探索孩子(與自己)的時間與好奇」都沒有?
  和天底下所有的其他家長「相比」,在可量化的情境中,唯一超越金錢價值的付出,不就是「時間」嗎?而撥出時間協助孩子(也是協助自己)將所有事件分開討論,進一步建立「認識孩子/自己的不同面向」的「親子資料庫」,不只是幫助「我們」一步步成為獨一無二的家長,也是一段幫助孩子成為獨一無二的「他們」的過程,不是嗎?
吃飯慢了,是因為他們可能更專注於遊戲?
不喜歡刷牙,是不是因為更喜歡蘋果口味牙膏?
容易尖叫,只是因為他想要表達某個還不懂得如何表達的意見?
特別愛哭,因為對大人來說稀鬆平常的壓力,可能恰好他特別不懂如何釋放?
容易分心,因為他們更善於觀察環境?
……
  家長到底是為了自己設定的「教養目標」而驅動孩子?又或是在協助孩子達成屬於他們自己的目標?把孩子的每個反應分開討論,不混為一談,孩子的各種行為都將變得更清楚準確,親子間的應對機制也將變得更單純,因為,一次處理一個狀況就好!
  恭喜你們,已經開始建立獨一無二的親子關係了!
 
調整彼此間隨時變動的關係
 
  爭執?必然發生的。
  摩擦與衝突,必不可免的。
  妥協,遲早的。
  合作,有時;競爭,有時。
  老死不相往來,有必要嗎?
  本文不是意圖塑造另一篇「教養聖經」,也沒有資格對那個誰家的孩子或家長說三道四,畢竟,許多正在閱讀本文的讀者可能是叱吒風雲、八面玲瓏的商場鬥士;許多孩子也可能都在今日的教育戰場中頭角崢嶸、人人稱羨;但,比起追逐「教養成功學」,建立能夠隨時調製整但是測量準確的「親子認識量尺」似乎更實際一些。
  因為,身為家長,你可能敢誇口你與某位摯友的友誼堅貞度,但是,你敢誇口與孩子的「親情堅貞度」嗎?
  如果有一把無形的量尺,丈量親子之間的認識與互動指數,您會給自己打幾分?孩子又會給您打幾分?(然後接下來讀者之間一定會有人問:滿分是多少?!幾分不及格?)(翻白眼)
  與其滔滔不絕地講一些「親子金句」,諸如:做個好家長、要改變孩子先改變家長、要尊重孩子的獨特性、要持續學習、「同理彼此」……,或許只專注於做好一件事會更容易,那就是「隨時提醒自己要不斷調整彼此之間的關係」(說得倒簡單!)
  為什麼?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Edward Nolan)的電影《星際效應》(Interstellar)中曾出現一段令筆者屢屢落淚的親子箴言:「一旦你成為父母,你總有一天只會留在孩子們的記憶裡。」(Once you're a parent, you're the ghost of your children's future)既然如此(也確實如此),你認為,親子之間還有多少時間能浪費在誤會、衝突與摩擦中?
 
是否總追求「成功」的教養結果?
 
  因為錯誤地認知與拿捏彼此的關係,親子之間變得疏離了。因為強加給彼此的猜測與定見,親子之間變得尖銳了。因為世代之間的教養與環境差異,親子之間變得矛盾了。因為缺乏自我(與對方)的認識更新,親子之間變得陌生了。
全都只因為「沒有適當地調整彼此的關係」,不是件很可惜的事嗎?
  這時,再把江美琪的歌詞拿來套用「親子之間的距離感」,不也挺合適的?「可是親愛的/你怎麼不在我身邊/我們有多少時間能浪費/電話再甜美/傳真再安慰/也不足以應付不能擁抱你的遙遠……」
  非要等到孩子大了,高飛了,才開始學習珍惜?非要當家長們為了家計而在外地奔波打拼,才開始懂得相互理解?還是,說到底,親子之間彼此都擁有決定在「關係」的權力,端視家長們是否意識得到這件事,以及究竟願不願意把握時間,調整與理解?
  結果,這件事情,需要親子專家們諄諄教誨?還是大人們早已因日復一日的忙碌而逐漸「疏於感覺」,總想利用有限的時間,追求速效與直接的「成功教養」?──「只要」做到○○○,孩子「就會」○○○。(完成一次成功的教養,check!)
 
拋開教養聖經,親子教養不能只是商品化
 
  當然,市面上仍然會充斥著各種根據app也好、大數據軟體也好(對,就是大數據)得來的資訊,告訴您孩子究竟是什麼樣的人(而且通常會斬釘截鐵地描述得模稜兩可);表面上談親子溝通,實際上卻是販賣各種「商品」的「○○諮商師」;也會有越來越多標榜著能透過各種道具、儀式,幫助您「解碼孩子」的各種「○○治療師」大致上都伴隨販賣各類型商品、組織和行銷話術)。真這麼說起來,那些以自己自身「成功教養經驗」或臨床經驗為基礎的暢銷書親職作家與醫師們,真的算是已經挺保守的了!
  想到筆者在經營二手書店的過程中,最常收到的,便是成堆伴隨著一陣一陣教養風潮而迭代的「親職教養書籍」。一旦某一概念的親子教養風潮歇息,那些曾經在「媽咪line群」間交叉推薦的教養暢銷書,也終究難逃回收的命運。(教養的風潮和觀念會更替,當時那些照表操課的家長與孩子怎麼辦?)更遑論,其中不乏有一個家庭(一位孩子)卻有各類親職教養書(教養內容和核心觀念還可能完全衝突)的盛況。
  細究家長們的心態,不就是希望能夠在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都有一套「標準教養SOP」可以遵循嗎?
  因為可以更省時?(問題是,與其看書,不如直接陪伴孩子呀!)因為這些諮商師看過更多例子?(但是他們可能根本沒有和您的孩子相處過啊!)因為可以更了解孩子?(問題是,你才是真正與孩子直面接觸的人啊!)因為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問題是,孩子的問題未必有通解啊!)因為如果真的錯了,可以說不是自己造成的,將錯誤推給那些教養書?
 
與其讀教養聖經,不如花時間相知相惜
 
  放下教養聖經,我們終於可以認真「和孩子好好相處」了。多了一點時間,學習認識家長的責任,思考自身的影響力;多了一點時間,在話說出口前,先和另一半討論最適當的親子溝通內容;多了一點時間,在事情發生時,先冷靜下來理解孩子的動機與想法;多了一點時間,拿捏彼此相處的分際,試錯然後修正;多了一點時間,傾聽與訴說,交換彼此的想法和意見,摩擦或者協調;多了一點時間,認識孩子的「不凡」,也接受孩子的「平凡」;多了一點時間,鬧也一起、笑也一起、哭也一起;多了一點時間,擁抱,因為知道,彼此其實沒有多少時間可以浪費。
  拋開說明書和手冊裡那些與自己的孩子無關的範例,因為中間的各種變數真的太多太多了。
  但如果這樣,教養會不會就只剩下你自己一個人了?
  你擔心,萬一……萬一做得不好怎麼辦?
  萬一說錯話了怎麼辦?
  萬一表錯情了怎麼辦?
  萬一理解錯了怎麼辦?萬一拿捏不準怎麼辦?
  萬一還不夠好怎麼辦?面對孩子瞬息萬變的反應,你的心中又會浮現多少個萬一?
不,你從來不是一個人!
  面對親子教養,既沒有「完成式」,更毋需追求所謂的「成功」與「正確」,卻永遠都需要「時間」來提煉。沒有一定的豬隊友,也沒有永恆的神隊友。面對孩子,沒有非打贏不可的親子戰爭。因為,孩子也是家庭團隊的一份子。面對孩子,也沒有恆定不變的「成功標準」,因為,大人們也難免不會遭遇失敗。
  但時間不會騙人,親子間曾經共同經歷的光陰,就是存在於彼此的記憶裡,到了那時,你會希望那段時間,是值得珍惜?抑或是避之唯恐不及?
 
(作者現任台灣台北市閱讀與書寫教育協會理事長,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生,學好書房創辦人,學好閱讀教育機構創辦人。深耕閱讀與書寫教育,努力改善國內的學習環境,為創造下一代的孩子的教育環境而持續努力中。出版有小說《字在》(秀威出版)、研究著作《看不見的殖民邊緣》共同作者(玉山社出版)、研究著作《日治時期台灣新文學小說中的貧困書寫》(花木蘭出版)、研究著作《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底層社會:臺灣與朝鮮》共同作者(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