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論壇

【學好教育】低齡孩子表達力低落,家長可以怎麼做?

學好視覺設計:SIN YI LIN / 類型:攝影
 
撰文/郭靜如
分類:台北閱讀教育
對象:學齡前/國小
地區:台北市/士林/天母/新莊/大安
字數:4249
 
 
「孩子,你怎麼連話都說不清楚?」
低齡孩子表達力低落,家長可以怎怎麼做!
 
低學齡孩子的表達困境
 
     標題看起來挺嚇人的,但是,別緊張,讓我們先喝一口水再開始吧~
     每週學好閱讀課堂的頭兩三分鐘,總會試著先拋磚引玉,與低年級或低學齡的學生互相分享每週生活中,一些印象深刻、激發靈感的趣事,並且仔細通過「一對一」的方式,face on face(面對面),case by case(單獨個案)的方式,逐一傾聽孩子的回饋與描述。
     有時,因為控制情緒與協助孩子們回溯記憶場景的需要,難免必須被迫「打斷」其它在旁聆聽的同學們所興起的「參與」和「搶答」(我知道,對某部分孩子來說,「表達」可能相對容易…)
     但,每位孩子都該擁有專屬於他們寶貴的「完整表達」與「被聆聽」時間,不是嗎?
     這樣從學期初開始,幾乎約莫進行個兩三週以後,他們就都能夠不再視這個部分為壓力,開始較為能全心投入這個重要環節、也更能尊重彼此之間的那份「表達主權」了。
     不過,這兩三年來,在交流生活點滴的過程中,卻發現部分學齡前,國小中、低年級,甚至到高年級,都還有表達力的困擾。雖然亟欲想與大家分享一週重要事件的經過與心得,似乎因為下列幾項原因,而深受困擾:
 
(1)能使用的「詞彙量不足」
 
     這大概是每個人在每個成長階段都必經的過程:因為建構語感與溝通文法的需要,老師們每每必須特別叮嚀,請學生想方設法,強迫使用不同的詞彙表達,一旦設定「不得出現重複的詞彙」,他們往往瞬間不知所措,但也往往從此才真正開始學習擺脫慣性思考。
 
(2)陷入「連接詞重複」深淵
    老師總會緩和地指出孩子們在說故事、分享經驗時的語法盲點,例如:「然後…」、「然後…」、「然後…」;「因為…」、「因為…」、「因為…」;「他就…」、「他就…」、「他就…」沒想到,聽著同學的連接詞,努力提醒自己不要掉入陷阱,等輪到自己表達的時候,竟然也不自覺地跟著「無法控制不這麼說」怎麼辦?(唉~算了,不如少講一點吧!)
 
(3)所使用的「詞彙層次不足」
    什麼是詞彙層次?簡單來說,就是「同義詞」的置換能力。在學TOFEL(托福)的時候,常需要「尋找不同形式、深淺和情境來表現/表達同一個意思」,然而,在中文(母語)學習過程中,卻似乎因為太過稀鬆平常,而普遍疏忽了這個層面的訓練(偏偏這種訓練,學校特別喜歡在距離日常生活較疏遠的「考試文言文」中,明顯加強比例....)使得孩子自小便習慣「只要模式相同的事件,就用相同的表現層次」,無法持續提升。
EX:
Q:你覺得這部電影好看嗎?
A:很「好看」啊~(END)
Q:那家餐廳的料理好吃嗎?
A:很「好吃」啊~(END)
 
     看著眼前一位位孩子都正為無詞彙可以描述想法而苦惱,一對對眼珠子咕嚕咕嚕轉著,但脫口而出的,仍只能不斷圍繞在「就是……那個……老師你應該知道我在說什麼……」,身為老師,也只能不斷從旁推敲,提供勉強可以切合情境與敘述的「詞彙選項」,試圖引導他們表達出真正想說的內容。
     狀況好一點的,反應是:「對對對!我要說的就是這個!」
     狀況比較棘手的,反應則是:「老師~你說的那個是甚麼?」
     偏偏,既然未必知道對方所說的意思是什麼,彼此自然只能用更多情境與敘述來包裝,大大地減低了溝通的效率。
     看著他們絞盡腦汁、搜索枯腸,卻找不到可以描述心情與經歷的措詞,以及看到在場的同學沒有人能理解所表達的內容,那充滿疑惑的挫敗神情,心情是既不捨,也為難:
 
        我們到底能為孩子的表達力做些什麼較為積極的「學習性衝擊」?
 
師長反應,大大影響孩子的表達力
 
     先撇開「對生活沒有感受力」(因為這個描述實在是太抽象,也太無法建立軌跡,並且無法檢證了)的因素,綜觀低齡/國小中低年級「表達力低落」的徵候,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訊息零散無組織,想到什麼就提到什麼,無法將訊息條理化
2.形容詞彙貧乏,無法深刻表情達意
3.無法正確使用適切的動詞、連接詞、轉折語氣
4.僅能以簡單句型表達,不知如何將龐雜的訊息置入句式之中
 
但是,學好閱讀想進一步釐清的是,下列「老師/家長」對於這種狀況的「反應」:
 
(1)孩子還小,無法完整表達好像也沒什麼關係
     隨著網路上越來越多親子討論相關的文章,這個「沒什麼關係」反應,近年來幾乎已經絕跡了;不過,取而代之的卻是失之極端的表現──送孩子去做兒童發展評估──輕者定期職能治療,重者領取程度不一、名目各異的「病症鑑定證明」,證明孩子的表達力問題,確實「是個問題」:生理性的也好、心理性的也好。最後,得出「我的孩子語言發展遲緩,他也不願意啊~,但是因為他病了….所以….」的結論。(?)
 
(2)當孩子表達不完整時,以大人的角度,擅自進行「腦補」
     或許由於生活節奏越來越緊湊、家長也好、師長也好,在和孩子溝通時,為了「把握時間」,無法留給孩子太多統整與組織的時間,使得(表達節奏快慢有別/多少也和家長的能力有關係)的孩子,不得不被迫在有限時間裡,趕緊「講些什麼」,填補令人難堪的空白,或者迴避來自大人們質疑的口吻、狐疑的眼神;當大人們簡單拼湊與填補那些孩子未能妥善表達的內容,成為「好像是這樣」的表達內容後,孩子自然有鬆一口氣的感覺,又怎麼會明白,其實方才的表達並不周全與完善呢?
 
(3)因為聽不懂,直接替孩子做結論
     「你在說什麼?」「沒關係,那就先這樣」,身為大人,沒有留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學習表達完整的意思,甚至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嘗試將表達不完整的意思逐步調整到完整,都會剝奪走孩子「自我檢證錯誤表達的能力」。怎麼說?明明孩子表達得不夠清楚、模稜兩可,家長卻自行「組織成完整的訊息」;明明孩子表達的內容有瑕疵、不夠完整(甚至偏誤),家長卻自行「翻譯成正確的內容」,就在這一次次的「表達掠奪」中,孩子根本很難發現腦中所想的,其實與口中所表達的內容,還有好大一段差距,不是嗎?
 
(4)因為聽不懂,直接白眼一千遍
     這是我們最常聽到來自孩子轉述的「師長反應」。所謂的白眼,自然不只是「厲聲批評」或「嚴詞質疑」,比較像是一針見血表現出:「我聽不懂你在說麼」或是經由表情,透露出「為什麼連這麼簡單的內容都說不好、說不清楚」的態度,而這種「親子之間的冷暴力」,有時候非但會加強孩子對於表達的恐懼感,尤有甚者,還會成為一種「自我否定/自我檢查」陰影,所謂「噤若寒蟬」,並不是指「蟬不會叫」,而是孩子怕講出來的內容,師長不喜歡、不滿意,而產生的連鎖反應。
 
     的確,這些溝通表達的摩擦與行為模式,普遍存在於家長與低齡孩子的相處細節中,以至於結果常常是:孩子只要「說出個大概」,甚至是「只講到幾個關鍵詞」,家長就好像已經完全理解他們的意思,甚至還在「假設敘述」上回應孩子,營造出雙方達成共識的假象。不過,這種「我大概懂孩子想說什麼」或是「幫孩子接話填補敘述空缺」的做法,既可能會讓親子對談淪為「孩子講個大概,成人理解個大概」的假性溝通之中,也容易養成孩子「這樣表達方式其實對方就能夠理解了」的表達怠惰,久而久之,他們的表達力不增反減,自然是可以推知的。
     那麼,家長之所以懂得孩子在說什麼,到底是因為家長人生閱歷的輔助解讀,抑或是孩子自力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完整表達」?其實我們都很清楚,也應該意識到,這其實是可以明確追蹤與確認的!
 
打好低齡孩子的表達力基礎,請你跟我這樣做
 
     目前關於幼童表達力訓練的探討,多圍繞在「表達力的重要性」、「孩子表達力與心理狀態關係」、「提高表達力的方法」之上,其中關於「如何提高表達力」的討論,也多強調「以遊戲引導表達」、「塑造良好表達環境」、「鼓勵親子對話」的面向。
     學好閱讀一直認為,要替孩子良好的表達力奠基,與孩子最貼近的「家長的反應」,真的扮演了舉「口」輕重角色。
以下,學好閱讀的老師們,特別針對低學齡孩子的表達力訓練,列出幾項家長在家輕鬆就能做到的舉口之勞,不但可以增進親子之間的溝通黏著度,也能進一步改善孩子的表達力,歡迎大家一起試試看喔!
 
(1)每次保留足夠的時間溝通
     很多時候,親子溝通,尤其和低學齡孩子溝通,最怕的是「沒有抓好足夠的時間前置量」,使得孩子沒有足夠時間能一點一滴累積表達內容、建立語法。如果在互動之前,能保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親子雙向表達」,家長不但可以充裕地觀察孩子,孩子也有相對舒緩的時間,能表達完整的意思。
 
(2)學習控制表情反應
     低學齡孩子因為所擁有的詞彙尚不豐富,無論是聽也好,說也好,其實都非常仰賴「視覺觀察」;換言之,在他們的表達過程中,不只是腦在想、嘴在動,其實「眼睛」也沒閒著,會一直緊盯著對方(家長/師長)──或者尋求協助、或者尋求確認。如果發現自己的表達正遭受對方質疑或挑戰,甚至出言反擊,那他們自然容易從積極表達,轉而成為消極的退縮、噤聲,「坐等糾正」了。
 
(3)耐心與參與式的聆聽藝術
     看起來像是廢話,但是,卻不得不再次提醒的是:
    別期待低學齡孩子能隨口就講出驚世駭俗的觀點或理論(那些都是網路噱頭);更別奢望孩子能屢屢成為家長FB、IG的話題主角而處心積慮想聽到孩子的高談闊論。
     耐心擷取孩子說的每句話,參與一次次表達的過程,聆聽、複誦確認、指認,到音調、口齒的模仿,家長在孩子表達過程中積極與善意參與,都遠比站在孩子面前,指正孩子表達內容的對錯、批評孩子過程中的瑕疵,更為重要,對孩子也更有深遠的正面影響。
 
家(師)長的應對態度,決定孩子表達的完整度
 
     每一次與孩子互動,就是一次確認與形塑,確認孩子們正在成為更好的樣子、形塑他們成為更適合孩子自己的樣子;既然如此,我們為何只注意觀察/批評孩子的言行舉止,而不深入參與他們的建構過程呢?
     當孩子以夾雜許多含混不清的「代名詞」(這個、那個)陳述事件或表達時(大部分時候他們自己並不自覺),先請孩子先行緩下,耐心地詢問、確定孩子想要表達的意圖是什麼?表達的方向?內容的範圍?就算常有「心有靈犀」的時刻,也仍然需要堅持「鼓勵孩子把話說清楚」,並適時理性地針對有表達不清楚、不完整、容易引起誤會的內容,提出簡單能夠幫助釐清表達內容的疑問,誘導孩子補充敘述,或將表達的內容修正得更完善。
     倘若孩子實在因為詞彙量不足、語言邏輯錯置等問題影響表達的正確與否,甚至影響到溝通的流暢度,則建議家長們當面根據前後敘述脈絡,提供表達的參考答案/或者說正確的模板(選項為主,不要直接給答案),同時也應該在引導過後,請孩子「嘗試再說一次」(即使家長和孩子都已經知道要說的內容是什麼了),如此反覆練習「把話說清楚」、「把話說準確」,並且在該次溝通結束後,針對「沒聽過、沒用過」罕見詞彙,進行延伸資料查找與練習應用。
如此一來,孩子在逐漸累積與養成的過程中,也就逐漸能掌握適當的表達方式及培養出良好的表達力了!
    面對孩子的完整表達力,學好閱讀與每位家長一起加油!
 
學好視覺設計:SIN YI LIN / 類型:攝影
 
撰文/郭靜如
分類:台北閱讀教育
對象:學齡前/國小
地區:台北市/士林/天母/新莊/大安
字數:4249
 
 
 
「孩子,你怎麼連話都說不清楚?」
低齡孩子表達力低落,家長可以怎怎麼做!
 
低學齡孩子的表達困境
 
     標題看起來挺嚇人的,但是,別緊張,讓我們先喝一口水再開始吧~
     每週學好閱讀課堂的頭兩三分鐘,總會試著先拋磚引玉,與低年級或低學齡的學生互相分享每週生活中,一些印象深刻、激發靈感的趣事,並且仔細通過「一對一」的方式,face on face(面對面),case by case(單獨個案)的方式,逐一傾聽孩子的回饋與描述。
     有時,因為控制情緒與協助孩子們回溯記憶場景的需要,難免必須被迫「打斷」其它在旁聆聽的同學們所興起的「參與」和「搶答」(我知道,對某部分孩子來說,「表達」可能相對容易…)
     但,每位孩子都該擁有專屬於他們寶貴的「完整表達」與「被聆聽」時間,不是嗎?
     這樣從學期初開始,幾乎約莫進行個兩三週以後,他們就都能夠不再視這個部分為壓力,開始較為能全心投入這個重要環節、也更能尊重彼此之間的那份「表達主權」了。
     不過,這兩三年來,在交流生活點滴的過程中,卻發現部分學齡前,國小中、低年級,甚至到高年級,都還有表達力的困擾。雖然亟欲想與大家分享一週重要事件的經過與心得,似乎因為下列幾項原因,而深受困擾:
 
(1)能使用的「詞彙量不足」
 
     這大概是每個人在每個成長階段都必經的過程:因為建構語感與溝通文法的需要,老師們每每必須特別叮嚀,請學生想方設法,強迫使用不同的詞彙表達,一旦設定「不得出現重複的詞彙」,他們往往瞬間不知所措,但也往往從此才真正開始學習擺脫慣性思考。
 
(2)陷入「連接詞重複」深淵
    老師總會緩和地指出孩子們在說故事、分享經驗時的語法盲點,例如:「然後…」、「然後…」、「然後…」;「因為…」、「因為…」、「因為…」;「他就…」、「他就…」、「他就…」沒想到,聽著同學的連接詞,努力提醒自己不要掉入陷阱,等輪到自己表達的時候,竟然也不自覺地跟著「無法控制不這麼說」怎麼辦?(唉~算了,不如少講一點吧!)
 
(3)所使用的「詞彙層次不足」
    什麼是詞彙層次?簡單來說,就是「同義詞」的置換能力。在學TOFEL(托福)的時候,常需要「尋找不同形式、深淺和情境來表現/表達同一個意思」,然而,在中文(母語)學習過程中,卻似乎因為太過稀鬆平常,而普遍疏忽了這個層面的訓練(偏偏這種訓練,學校特別喜歡在距離日常生活較疏遠的「考試文言文」中,明顯加強比例....)使得孩子自小便習慣「只要模式相同的事件,就用相同的表現層次」,無法持續提升。
EX:
Q:你覺得這部電影好看嗎?
A:很「好看」啊~(END)
Q:那家餐廳的料理好吃嗎?
A:很「好吃」啊~(END)
 
     看著眼前一位位孩子都正為無詞彙可以描述想法而苦惱,一對對眼珠子咕嚕咕嚕轉著,但脫口而出的,仍只能不斷圍繞在「就是……那個……老師你應該知道我在說什麼……」,身為老師,也只能不斷從旁推敲,提供勉強可以切合情境與敘述的「詞彙選項」,試圖引導他們表達出真正想說的內容。
     狀況好一點的,反應是:「對對對!我要說的就是這個!」
     狀況比較棘手的,反應則是:「老師~你說的那個是甚麼?」
     偏偏,既然未必知道對方所說的意思是什麼,彼此自然只能用更多情境與敘述來包裝,大大地減低了溝通的效率。
     看著他們絞盡腦汁、搜索枯腸,卻找不到可以描述心情與經歷的措詞,以及看到在場的同學沒有人能理解所表達的內容,那充滿疑惑的挫敗神情,心情是既不捨,也為難:
 
        我們到底能為孩子的表達力做些什麼較為積極的「學習性衝擊」?
 
師長反應,大大影響孩子的表達力
 
     先撇開「對生活沒有感受力」(因為這個描述實在是太抽象,也太無法建立軌跡,並且無法檢證了)的因素,綜觀低齡/國小中低年級「表達力低落」的徵候,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訊息零散無組織,想到什麼就提到什麼,無法將訊息條理化
2.形容詞彙貧乏,無法深刻表情達意
3.無法正確使用適切的動詞、連接詞、轉折語氣
4.僅能以簡單句型表達,不知如何將龐雜的訊息置入句式之中
 
但是,學好閱讀想進一步釐清的是,下列「老師/家長」對於這種狀況的「反應」:
 
(1)孩子還小,無法完整表達好像也沒什麼關係
     隨著網路上越來越多親子討論相關的文章,這個「沒什麼關係」反應,近年來幾乎已經絕跡了;不過,取而代之的卻是失之極端的表現──送孩子去做兒童發展評估──輕者定期職能治療,重者領取程度不一、名目各異的「病症鑑定證明」,證明孩子的表達力問題,確實「是個問題」:生理性的也好、心理性的也好。最後,得出「我的孩子語言發展遲緩,他也不願意啊~,但是因為他病了….所以….」的結論。(?)
 
(2)當孩子表達不完整時,以大人的角度,擅自進行「腦補」
     或許由於生活節奏越來越緊湊、家長也好、師長也好,在和孩子溝通時,為了「把握時間」,無法留給孩子太多統整與組織的時間,使得(表達節奏快慢有別/多少也和家長的能力有關係)的孩子,不得不被迫在有限時間裡,趕緊「講些什麼」,填補令人難堪的空白,或者迴避來自大人們質疑的口吻、狐疑的眼神;當大人們簡單拼湊與填補那些孩子未能妥善表達的內容,成為「好像是這樣」的表達內容後,孩子自然有鬆一口氣的感覺,又怎麼會明白,其實方才的表達並不周全與完善呢?
 
(3)因為聽不懂,直接替孩子做結論
     「你在說什麼?」「沒關係,那就先這樣」,身為大人,沒有留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學習表達完整的意思,甚至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嘗試將表達不完整的意思逐步調整到完整,都會剝奪走孩子「自我檢證錯誤表達的能力」。怎麼說?明明孩子表達得不夠清楚、模稜兩可,家長卻自行「組織成完整的訊息」;明明孩子表達的內容有瑕疵、不夠完整(甚至偏誤),家長卻自行「翻譯成正確的內容」,就在這一次次的「表達掠奪」中,孩子根本很難發現腦中所想的,其實與口中所表達的內容,還有好大一段差距,不是嗎?
 
(4)因為聽不懂,直接白眼一千遍
     這是我們最常聽到來自孩子轉述的「師長反應」。所謂的白眼,自然不只是「厲聲批評」或「嚴詞質疑」,比較像是一針見血表現出:「我聽不懂你在說麼」或是經由表情,透露出「為什麼連這麼簡單的內容都說不好、說不清楚」的態度,而這種「親子之間的冷暴力」,有時候非但會加強孩子對於表達的恐懼感,尤有甚者,還會成為一種「自我否定/自我檢查」陰影,所謂「噤若寒蟬」,並不是指「蟬不會叫」,而是孩子怕講出來的內容,師長不喜歡、不滿意,而產生的連鎖反應。
 
     的確,這些溝通表達的摩擦與行為模式,普遍存在於家長與低齡孩子的相處細節中,以至於結果常常是:孩子只要「說出個大概」,甚至是「只講到幾個關鍵詞」,家長就好像已經完全理解他們的意思,甚至還在「假設敘述」上回應孩子,營造出雙方達成共識的假象。不過,這種「我大概懂孩子想說什麼」或是「幫孩子接話填補敘述空缺」的做法,既可能會讓親子對談淪為「孩子講個大概,成人理解個大概」的假性溝通之中,也容易養成孩子「這樣表達方式其實對方就能夠理解了」的表達怠惰,久而久之,他們的表達力不增反減,自然是可以推知的。
     那麼,家長之所以懂得孩子在說什麼,到底是因為家長人生閱歷的輔助解讀,抑或是孩子自力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完整表達」?其實我們都很清楚,也應該意識到,這其實是可以明確追蹤與確認的!
 
打好低齡孩子的表達力基礎,請你跟我這樣做
 
     目前關於幼童表達力訓練的探討,多圍繞在「表達力的重要性」、「孩子表達力與心理狀態關係」、「提高表達力的方法」之上,其中關於「如何提高表達力」的討論,也多強調「以遊戲引導表達」、「塑造良好表達環境」、「鼓勵親子對話」的面向。
     學好閱讀一直認為,要替孩子良好的表達力奠基,與孩子最貼近的「家長的反應」,真的扮演了舉「口」輕重角色。
以下,學好閱讀的老師們,特別針對低學齡孩子的表達力訓練,列出幾項家長在家輕鬆就能做到的舉口之勞,不但可以增進親子之間的溝通黏著度,也能進一步改善孩子的表達力,歡迎大家一起試試看喔!
 
(1)每次保留足夠的時間溝通
     很多時候,親子溝通,尤其和低學齡孩子溝通,最怕的是「沒有抓好足夠的時間前置量」,使得孩子沒有足夠時間能一點一滴累積表達內容、建立語法。如果在互動之前,能保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親子雙向表達」,家長不但可以充裕地觀察孩子,孩子也有相對舒緩的時間,能表達完整的意思。
 
(2)學習控制表情反應
     低學齡孩子因為所擁有的詞彙尚不豐富,無論是聽也好,說也好,其實都非常仰賴「視覺觀察」;換言之,在他們的表達過程中,不只是腦在想、嘴在動,其實「眼睛」也沒閒著,會一直緊盯著對方(家長/師長)──或者尋求協助、或者尋求確認。如果發現自己的表達正遭受對方質疑或挑戰,甚至出言反擊,那他們自然容易從積極表達,轉而成為消極的退縮、噤聲,「坐等糾正」了。
 
(3)耐心與參與式的聆聽藝術
     看起來像是廢話,但是,卻不得不再次提醒的是:
    別期待低學齡孩子能隨口就講出驚世駭俗的觀點或理論(那些都是網路噱頭);更別奢望孩子能屢屢成為家長FB、IG的話題主角而處心積慮想聽到孩子的高談闊論。
     耐心擷取孩子說的每句話,參與一次次表達的過程,聆聽、複誦確認、指認,到音調、口齒的模仿,家長在孩子表達過程中積極與善意參與,都遠比站在孩子面前,指正孩子表達內容的對錯、批評孩子過程中的瑕疵,更為重要,對孩子也更有深遠的正面影響。
 
家(師)長的應對態度,決定孩子表達的完整度
 
     每一次與孩子互動,就是一次確認與形塑,確認孩子們正在成為更好的樣子、形塑他們成為更適合孩子自己的樣子;既然如此,我們為何只注意觀察/批評孩子的言行舉止,而不深入參與他們的建構過程呢?
     當孩子以夾雜許多含混不清的「代名詞」(這個、那個)陳述事件或表達時(大部分時候他們自己並不自覺),先請孩子先行緩下,耐心地詢問、確定孩子想要表達的意圖是什麼?表達的方向?內容的範圍?就算常有「心有靈犀」的時刻,也仍然需要堅持「鼓勵孩子把話說清楚」,並適時理性地針對有表達不清楚、不完整、容易引起誤會的內容,提出簡單能夠幫助釐清表達內容的疑問,誘導孩子補充敘述,或將表達的內容修正得更完善。
     倘若孩子實在因為詞彙量不足、語言邏輯錯置等問題影響表達的正確與否,甚至影響到溝通的流暢度,則建議家長們當面根據前後敘述脈絡,提供表達的參考答案/或者說正確的模板(選項為主,不要直接給答案),同時也應該在引導過後,請孩子「嘗試再說一次」(即使家長和孩子都已經知道要說的內容是什麼了),如此反覆練習「把話說清楚」、「把話說準確」,並且在該次溝通結束後,針對「沒聽過、沒用過」罕見詞彙,進行延伸資料查找與練習應用。
如此一來,孩子在逐漸累積與養成的過程中,也就逐漸能掌握適當的表達方式及培養出良好的表達力了!
    面對孩子的完整表達力,學好閱讀與每位家長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