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教育】「看不見的孩子」與「看不見的家長」
學好視覺設計: SIN YI LIN / 類型:攝影
「看不見的孩子」與「看不見的家長」
撰文/石廷宇
分類:台北閱讀教育
對象:國小/國中/高中
地區:台北市/士林/天母
字數:3114
當「看不見的孩子」遇上「看不見的家長」
許多家長從孩子國小開始,就因為工作時間的關係,必須將孩子交由學校附近的安親班「照料」,功課、作業、成績、考試、複習、練習,以及林林總總的其他學習能力,在國小階段,也都全都交由「安親班」一手包辦。
在下課到家長接回家的這段期間內,他們必須完成功課、準備明日的測驗、行有餘力(或者說額外的招生配套),就會搭配簡單的英文課程、作文課程,增加家長留班的意願。
家長一天從早上天剛亮送小孩子到校,再見到孩子時,除了業已黃昏或入夜,最大的改變,就是孩子又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一些」。
變好,很難在剩下的兩三個小時的相處中察覺。
變壞,同樣無法在睡前一探究竟。
唯一認識孩子的標準,除了聯絡簿上密密麻麻的成績、評語,該完成的作業是否完成,成為了各家安親班唯一的「KPI」,孩子也在日復一日的家長查核時間中,養成了不斷面臨「自我KPI被挑戰」的習慣。
只要成績不理想、作業拖沓沒完成,當天入睡前,一家子肯定都不好受:家長受氣於忙碌了一整天,卻還要為孩子的作業操煩;孩子一整天也從早到晚沒得閒,同樣滿肚子牢騷。
與其說,對家長們來說,孩子們是「看不見的孩子」;換個角度,對孩子來說,家長們也一樣是「看不見的家長」。有時,還是不要見比較好----免得親子間還得為學習的成果徒生摩擦----反正看到的時候父母也都板著臉生氣的樣子。
然後,孩子帶著父母親生氣的印象入睡;父母帶著孩子未盡己意的學習成果入睡。到了明天,親子雙方又各自整裝,面對同樣的戰場、新著挑戰,卻又似乎誰也幫不上誰…。
那個看得見的孩子,是孩子自己的樣子嗎?
上述的場景,您還熟悉嗎?
壓縮了一日的作息,換算下來,其實我們每日能見到孩子的時間,還真的是寥寥可數。有時為了避免橫生波折,親子雙方索性各自保留喘息的空間,「你不犯我,我不犯你」,眼不見為淨的結果,使得雙方關係雖不至於疏離,但誰也怨不了誰,因而保持了微妙的恐怖平衡----你做你的事,我做我的事----大家各司其職,就是落了個「雖然看見了彼此,但其實誰也沒真正看見誰」的「親子真空」狀態。
所以,當我們的社會開始出現集體塑造「會隱身術的孩子」時,我們應該要問的是:「我們真的有留給孩子"現身"的空間和環境嗎?」抑或是,我們整體的社會氛圍(或是一部分對於孩子的成長特別感到憂心忡忡的家長、校園),都其實都在一步步訓練孩子「必須學會隱身」?
村上春樹曾在《舞!舞!舞!》裡寫到:「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準情緒化,不準偷偷想念,不準回頭看。去過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聽話,不是所有的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裡。」正向是對整個亞洲追求「制式化成就」的學習與成長風氣的一段最佳的描寫。(其實筆者覺得哀怨得很真實。並不能說他是偏見。)
林蔚昀在文章中只提到「外部的隱形」:
也許台灣人不是不喜歡小孩、不需要小孩,而是想要會隱身術的小孩。這樣的小孩在需要的時候可以看得到、聽得到,在不需要的時候則能隱形、消音。這樣的小孩從小就很「乖巧」、「聽話」、「懂事」,早早就學會自己吃飯、大小便、打理生活、適應環境和父母的需要。
因為這種來自成年人的壓力與教養傾向,這些早早學會隱身術的孩子,也連同他們的童年一起消失了。(註:有些家長與師長甚至特別讚揚這類型的孩子,讚揚這種教養的成果,認為是一種特別值得誇耀的「成熟」,這種現象,在練習孩子的作文,看他們的書寫內容時,往往特別明顯----這類孩子們通常能夠洋洋灑灑寫下華麗而充滿高度智慧的內容,但在剝去了成熟的糖衣之後,卻只能發現這些堆砌的詞藻,不過是孩子們為了符合師長們的期待所做的學舌之舉)早熟的情感與舉止,換來的是一顆顆過熟而搖搖欲墜的「老靈魂」----不再對外面的世界感到好奇、不再對陌生的事物抱有熱情、不再具備探索的冒險精神、害怕失敗比期待成功更多、一切都理所當然,太陽底下的新鮮事,只剩下朋友圈裡以每分鐘一刷的速度,快速攪動著自己手機裡的「哀居」(Instagram)。
為什麼?因為他們雖然生存在這個環境,卻不被擁有生存的樣態,他們被從上而下地支配著自己的生活態度。以至於,當我們好不容易在一天裡的戲碼中,終於見著了彼此,卻又希望,他們以我們想要的方式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為此,孩子只能在跨進家門之際,再度戴上面具、換上戲服,再為父母好好辦上一台戲。
當看得見孩子時,更要當看得見的父母
AC(Adult Children),指的是一群「身份已經是大人,內心卻仍是小孩」的假大人,在這篇文章中,則用了一個「被冷凍保存的小孩」來稱呼:
被冷凍保存的小大人抱著小孩的眼光看世界,他們喜歡重複,不喜歡改變,不會以溝通解決問題,總是以情緒化的方式處理自己和他人的關係,以情緒化的方式看待別人的合理要求(在他們眼中所有的要求都是不合理的,因為他們自己從來不被允許對世界有所要求)。但是他們和真正的小孩不同的是:他們沒有好奇心和對現實的想像力/創造力,不會像小小孩具有冒險犯難的精神,積極想學習新東西,積極渴望長大。他們是假小孩,是拒絕長大的小孩,因為沒有經歷過童年,所以對童年有一種虛幻的鄉愁和錯誤的浪漫憧憬,以為童年就是無憂無慮的伊甸園,卻沒有注意到身為小孩的無力和匱乏。
這些大人也多半善盡自己的義務,確實的執行自己的人生任務,盡責地(但只願意堅持使用自己的方式)持家、顧家、愛家,以至於就如文章中所引用英國詩人艾略特的名言:「擁有經驗,卻錯失了意義」,更糟糕的是,因為他們(無論是老師或是家長)的教養慣性和人生經驗,連帶影響與左右了他們的下一代、又一代,使得「冷凍」代代相傳,使得這些大人就算真的看得見孩子,孩子也看不見他們(註:指那些大人),因為對孩子們來說,這些大人的現身,就意味著教條、意味著規則、意味著又要面對一個「其實和我一樣長不大的孩子」。
試想想,如果身為家長(或老師)都不過是個長不大的孩子,我們的孩子又怎麼可能從這些長不大的孩子身上,學到可貴的經驗與心理成長所需的要素呢?
所以,在好不容易孩子終於從隱形中卸下防備,家長們真的做好了迎接他們(可能是我們未必想要看到、未必期待的樣子時)的準備了嗎?還是,我們能夠透過某些調整,也讓每位家長、老師,能重新被孩子們「看見」,並且重新建立友善的「代間溝通」?
看得見彼此之後
這篇〈看不見的孩子〉最終的篇幅,導向了各種社會現實的議題,並推上了「世代間的價值戰爭」,其實多少失之二元對立,把孩子的意見(正確)等於對父母的挑戰(保守),筆者殊不以為然。(原本以為這篇文章是要協調代間衝突,沒想到最後卻走向了另一場代間戰爭)
沒錯,孩子的成長,許多扭曲與形變,都是由於家長甚至整個由大人們所攝訂的遊戲規則所造成的。然而,我們要仔細思考的是,一代一代之間流傳的遊戲規則,若真的錯誤百出、影響甚鉅,為何總是積習難改?(有心人士此時肯定會推到「黨國教育」沉痾的論點上....)
但,能夠影響孩子成長的關鍵角色,不就是此時正在閱讀本篇文章的每一位無所不用其極、想方設法想要愛孩子、培養孩子的家長嗎?
當我們真的能夠被孩子看見了,當我們真的能夠看見孩子了,我們應該要做的,不就是仔細的思考(註:因為我們畢竟是大人嘛):
究竟我希望孩子看見我什麼?
究竟我想要自己以何種姿態出現在孩子面前?
究竟我希望孩子從我身上能學到什麼?
我是否希望孩子能變成他心中想要成為的樣子?
(別懷疑,有些家長肯定不是這麼想)
究竟,我的孩子能否因為我的緣故,成為他想成為的樣子?
如果每位家長、身處教育現場的每位老師,都能夠真正「看見孩子」,並且也成為「孩子們看得見的大人」,而並非「相看兩厭」,那麼,我們可以確定的是,我們正在逐漸打破「親子真空」,並還給彼此「成長」與「重新成長」的契機。
到那時,我們也才真正能努力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並同時為了彼此活出自己的樣子而喝采,不是嗎?
----
◎本文對應參考文章:林昀蔚,〈看不見的孩子〉(天下雜誌)2014-5-28
學好視覺設計: SIN YI LIN / 類型:攝影
「看不見的孩子」與「看不見的家長」
撰文/石廷宇
分類:台北閱讀教育
對象:國小/國中/高中
地區:台北市/士林/天母
字數:3114
當「看不見的孩子」遇上「看不見的家長」
許多家長從孩子國小開始,就因為工作時間的關係,必須將孩子交由學校附近的安親班「照料」,功課、作業、成績、考試、複習、練習,以及林林總總的其他學習能力,在國小階段,也都全都交由「安親班」一手包辦。
在下課到家長接回家的這段期間內,他們必須完成功課、準備明日的測驗、行有餘力(或者說額外的招生配套),就會搭配簡單的英文課程、作文課程,增加家長留班的意願。
家長一天從早上天剛亮送小孩子到校,再見到孩子時,除了業已黃昏或入夜,最大的改變,就是孩子又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一些」。
變好,很難在剩下的兩三個小時的相處中察覺。
變壞,同樣無法在睡前一探究竟。
唯一認識孩子的標準,除了聯絡簿上密密麻麻的成績、評語,該完成的作業是否完成,成為了各家安親班唯一的「KPI」,孩子也在日復一日的家長查核時間中,養成了不斷面臨「自我KPI被挑戰」的習慣。
只要成績不理想、作業拖沓沒完成,當天入睡前,一家子肯定都不好受:家長受氣於忙碌了一整天,卻還要為孩子的作業操煩;孩子一整天也從早到晚沒得閒,同樣滿肚子牢騷。
與其說,對家長們來說,孩子們是「看不見的孩子」;換個角度,對孩子來說,家長們也一樣是「看不見的家長」。有時,還是不要見比較好----免得親子間還得為學習的成果徒生摩擦----反正看到的時候父母也都板著臉生氣的樣子。
然後,孩子帶著父母親生氣的印象入睡;父母帶著孩子未盡己意的學習成果入睡。到了明天,親子雙方又各自整裝,面對同樣的戰場、新著挑戰,卻又似乎誰也幫不上誰…。
那個看得見的孩子,是孩子自己的樣子嗎?
上述的場景,您還熟悉嗎?
壓縮了一日的作息,換算下來,其實我們每日能見到孩子的時間,還真的是寥寥可數。有時為了避免橫生波折,親子雙方索性各自保留喘息的空間,「你不犯我,我不犯你」,眼不見為淨的結果,使得雙方關係雖不至於疏離,但誰也怨不了誰,因而保持了微妙的恐怖平衡----你做你的事,我做我的事----大家各司其職,就是落了個「雖然看見了彼此,但其實誰也沒真正看見誰」的「親子真空」狀態。
所以,當我們的社會開始出現集體塑造「會隱身術的孩子」時,我們應該要問的是:「我們真的有留給孩子"現身"的空間和環境嗎?」抑或是,我們整體的社會氛圍(或是一部分對於孩子的成長特別感到憂心忡忡的家長、校園),都其實都在一步步訓練孩子「必須學會隱身」?
村上春樹曾在《舞!舞!舞!》裡寫到:「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準情緒化,不準偷偷想念,不準回頭看。去過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聽話,不是所有的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裡。」正向是對整個亞洲追求「制式化成就」的學習與成長風氣的一段最佳的描寫。(其實筆者覺得哀怨得很真實。並不能說他是偏見。)
林蔚昀在文章中只提到「外部的隱形」:
也許台灣人不是不喜歡小孩、不需要小孩,而是想要會隱身術的小孩。這樣的小孩在需要的時候可以看得到、聽得到,在不需要的時候則能隱形、消音。這樣的小孩從小就很「乖巧」、「聽話」、「懂事」,早早就學會自己吃飯、大小便、打理生活、適應環境和父母的需要。
因為這種來自成年人的壓力與教養傾向,這些早早學會隱身術的孩子,也連同他們的童年一起消失了。(註:有些家長與師長甚至特別讚揚這類型的孩子,讚揚這種教養的成果,認為是一種特別值得誇耀的「成熟」,這種現象,在練習孩子的作文,看他們的書寫內容時,往往特別明顯----這類孩子們通常能夠洋洋灑灑寫下華麗而充滿高度智慧的內容,但在剝去了成熟的糖衣之後,卻只能發現這些堆砌的詞藻,不過是孩子們為了符合師長們的期待所做的學舌之舉)早熟的情感與舉止,換來的是一顆顆過熟而搖搖欲墜的「老靈魂」----不再對外面的世界感到好奇、不再對陌生的事物抱有熱情、不再具備探索的冒險精神、害怕失敗比期待成功更多、一切都理所當然,太陽底下的新鮮事,只剩下朋友圈裡以每分鐘一刷的速度,快速攪動著自己手機裡的「哀居」(Instagram)。
為什麼?因為他們雖然生存在這個環境,卻不被擁有生存的樣態,他們被從上而下地支配著自己的生活態度。以至於,當我們好不容易在一天裡的戲碼中,終於見著了彼此,卻又希望,他們以我們想要的方式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為此,孩子只能在跨進家門之際,再度戴上面具、換上戲服,再為父母好好辦上一台戲。
當看得見孩子時,更要當看得見的父母
AC(Adult Children),指的是一群「身份已經是大人,內心卻仍是小孩」的假大人,在這篇文章中,則用了一個「被冷凍保存的小孩」來稱呼:
被冷凍保存的小大人抱著小孩的眼光看世界,他們喜歡重複,不喜歡改變,不會以溝通解決問題,總是以情緒化的方式處理自己和他人的關係,以情緒化的方式看待別人的合理要求(在他們眼中所有的要求都是不合理的,因為他們自己從來不被允許對世界有所要求)。但是他們和真正的小孩不同的是:他們沒有好奇心和對現實的想像力/創造力,不會像小小孩具有冒險犯難的精神,積極想學習新東西,積極渴望長大。他們是假小孩,是拒絕長大的小孩,因為沒有經歷過童年,所以對童年有一種虛幻的鄉愁和錯誤的浪漫憧憬,以為童年就是無憂無慮的伊甸園,卻沒有注意到身為小孩的無力和匱乏。
這些大人也多半善盡自己的義務,確實的執行自己的人生任務,盡責地(但只願意堅持使用自己的方式)持家、顧家、愛家,以至於就如文章中所引用英國詩人艾略特的名言:「擁有經驗,卻錯失了意義」,更糟糕的是,因為他們(無論是老師或是家長)的教養慣性和人生經驗,連帶影響與左右了他們的下一代、又一代,使得「冷凍」代代相傳,使得這些大人就算真的看得見孩子,孩子也看不見他們(註:指那些大人),因為對孩子們來說,這些大人的現身,就意味著教條、意味著規則、意味著又要面對一個「其實和我一樣長不大的孩子」。
試想想,如果身為家長(或老師)都不過是個長不大的孩子,我們的孩子又怎麼可能從這些長不大的孩子身上,學到可貴的經驗與心理成長所需的要素呢?
所以,在好不容易孩子終於從隱形中卸下防備,家長們真的做好了迎接他們(可能是我們未必想要看到、未必期待的樣子時)的準備了嗎?還是,我們能夠透過某些調整,也讓每位家長、老師,能重新被孩子們「看見」,並且重新建立友善的「代間溝通」?
看得見彼此之後
這篇〈看不見的孩子〉最終的篇幅,導向了各種社會現實的議題,並推上了「世代間的價值戰爭」,其實多少失之二元對立,把孩子的意見(正確)等於對父母的挑戰(保守),筆者殊不以為然。(原本以為這篇文章是要協調代間衝突,沒想到最後卻走向了另一場代間戰爭)
沒錯,孩子的成長,許多扭曲與形變,都是由於家長甚至整個由大人們所攝訂的遊戲規則所造成的。然而,我們要仔細思考的是,一代一代之間流傳的遊戲規則,若真的錯誤百出、影響甚鉅,為何總是積習難改?(有心人士此時肯定會推到「黨國教育」沉痾的論點上....)
但,能夠影響孩子成長的關鍵角色,不就是此時正在閱讀本篇文章的每一位無所不用其極、想方設法想要愛孩子、培養孩子的家長嗎?
當我們真的能夠被孩子看見了,當我們真的能夠看見孩子了,我們應該要做的,不就是仔細的思考(註:因為我們畢竟是大人嘛):
究竟我希望孩子看見我什麼?
究竟我想要自己以何種姿態出現在孩子面前?
究竟我希望孩子從我身上能學到什麼?
我是否希望孩子能變成他心中想要成為的樣子?
(別懷疑,有些家長肯定不是這麼想)
究竟,我的孩子能否因為我的緣故,成為他想成為的樣子?
如果每位家長、身處教育現場的每位老師,都能夠真正「看見孩子」,並且也成為「孩子們看得見的大人」,而並非「相看兩厭」,那麼,我們可以確定的是,我們正在逐漸打破「親子真空」,並還給彼此「成長」與「重新成長」的契機。
到那時,我們也才真正能努力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並同時為了彼此活出自己的樣子而喝采,不是嗎?
----
◎本文對應參考文章:林昀蔚,〈看不見的孩子〉(天下雜誌)2014-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