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論壇

【學好寫作】113年上學期建國中學高二第二次段考國文寫作試題範例-議論題型

【學好寫作】
113年建國中學
第二次段考國文作文試題[議論型]
 
撰文/石廷宇
編輯/學好閱讀教學團隊
日期/2024.12.18
字數/2606
關鍵詞/台北、國文、士林、北投、天母、蘭雅、國文、高中作文、學測、閱讀素養、作文、國文補習、108課綱、理解力、
 
【前言】
 
  議論型寫作很重要的關鍵訓練之一,就是歸納「文章論題」,而這種訓練,多會要求同學根據文章論點(正反兩方),進行「有字數限制」的整理;這次的題目就是種經典的訓練。
  邏輯上,學校老師(甚至假設是大考中心)所出的閱讀內容,論點都不至於太過曖昧、含混,因為目的畢竟是要「考驗同學們的論點歸納能力」。所以像這類題目,在受到字數限制的條件下(80字/4行),如何拿捏適當的篇幅比例,利用有條理、俐落的詞句鋪陳,就成了同學們能否否拿到高分的重中之重
  若同學們平常用慣了那種「言不及義、詞藻堆疊、湊字數用的無效廢句型作文」,或是因為字詞貧乏、無法好好駕馭文句而必須要拖沓灌水一大堆字句的寫作,那麼,在這種歸納題型上就會非常吃虧。
 
【書寫策略】
 
  如果同學找得到論點分布,最適當的做法,就是直接切入、聚焦,在不偏離文意的情況下,抽換成更流暢、個人風格的文詞,以避免閱卷老師誤認為是「直接抄襲」;而若是沒能梳理清楚,至少也要能用自己的話「簡要的描述對立差異」,就算字數不足,也還能保有最低分。
  最怕的就是既沒有瞄準適當的論點段落,又望文生義延伸出一大堆自己的思考,不只偏題,也暴露出同學缺乏組織歸納能力的弱點,建議要極力避免。讀不懂,就再練過,並且謹記自己在這類型的解讀能力需要加強,切莫考過一次就只想著下次考是再說,疏於平時鍛鍊,那不過是惡性循環和逃避心態罷了!
 
【題型分析】
 
  第二題,屬於「現象闡述」的題目,同學只需要跟著論點的正反兩方意見,去建立自己的思考藍圖、深化具有同學個性化思考的論述
  很多同學常常會抱怨:常常發生想要寫的都已經被「引文」講光光了,很難再有新意,但事實上,只要能把論點完整描摹出來,便會發現,其實還有很多可以擴充的觸角。
  像是這次「街頭塗鴉」議題,文章中的主要論點,就是從這種行為的「合法性/非法性」角度切入,同學們還可以從──社會性、藝術性、觀光性、政治性、哲學性、公共性、自主性等不同的深淺層次,去延伸出自己可以切入的論述腹地,關鍵不在於同學「想不想得到」,而是同學們平時是否具備夠豐富的知識地圖,可以在這個時候發揮作用!
  別忘了,同學你們可是要讀「大學」的呢,如果只是做等著從「引文提供你書寫的選項」再去從有限的資源中擴充,不如搜索枯腸,去從你既有的閱讀知識地圖中,截取出適當可以對應的知識板塊,就可以開展出從十四萬份學測國寫卷中脫穎而出,爭取閱卷老師青睞的書寫內容了。
  當然啦,除非你平常根本就不在乎、或者是沒有關注這一類型的議題⋯⋯⋯⋯,但這不是理由啦!(最不可能的就是「沒時間」)
 
  我們開始這次的教師範文吧!
 
【教師範文(一)】(80字)
 
正面意見:現代塗鴉者重視此行為的「非法性」,用安全的、非犯罪模式來衝撞既有權威。
反面意見:應該維持都市的公共領域間的整潔、乾淨、美觀性,而非任由塗鴉者恣意破壞。
 
【教師範文(二)】
 
  現在要再城市中欣賞到塗鴉的創作,腦中立即聯想到的大概就只有三個場景:河堤邊的連續牆面、鬧區店家深夜拉下來的鐵捲門、杳無人機的廢墟建築外牆。除此之外,那些很輕易就能與塗鴉聯想在一起的滑板場地,要看到豐富多樣、風格特異的塗鴉早已屢見不鮮。
  而這也是這類型藝術創作者參與都市發展的重要手段。好像透過這種獨特的藝術美感、實踐精神,宣示一種豪放不羈的次文化存在。
  不然,這種藝術創作形式,何必挑戰大眾對於都市空間的參與、包容?甚至為了打破都市美感約定俗成的印象而大肆破壞都市單調的視覺?不就是因為這些一成不變的都市計劃,最終都是由高高在上的政府官員們所主導、未必適合人們的需求與美感經驗,而我們作為平凡的一介市井小民,又哪裡有衝撞體制和挑戰權威的勇氣?時間?
  所以反而是透過像這樣子的次文化藝術創作,遊走在法律邊緣,甚至挑戰公共視覺尺度,讓人們享受到了另類的都市文化多樣性,告訴彼此:生存在灰色叢林裡的人們,其實也有不同的生存想像。
  因此,已經有好一陣子,每次不經意巧遇一幅塗鴉,即便自己是個藝術彩繪的大外行,也會掙點時間駐足停留,好好欣賞這些噴繪在斑駁牆面上的塗鴉,究竟寫了些什麼、畫了些什麼,到底可能想要強調的意義又是什麼?成為了我流連街頭之餘,有別於參觀美術館的另類藝術體驗。
 
【範文解析】
 
  注意老師們範文這次的書寫策略,第一題沒什麼好說的,就是簡要「把重點表達出來」就可以了。
 
  第二題,學好閱讀教學團隊一樣強調的是「流暢」。不見得需要太多高尚、絢爛的書寫技巧,而是要能夠流暢的讓閱卷老師讀懂同學們想要表達的內容:直接、爽朗、俐落,遠比同學們為了要表達深刻的思考而過度迂迴,以致於閱卷老師根本讀不清楚同學們真正要表達的是什麼。
  那就當然是給那些有心想要透過書寫爭取高分的同學的一個提示。畢竟如果不是想要靠書寫爭取一定的分數,大概也不會浪費心思去咬文嚼字、或者是想方設法寫出洋洋灑灑一大篇。
  但若是同學們,想要透過書寫爭取國文的前標甚至頂標,那麼國文寫作測驗的分數,其實就佔有舉足輕重的份量。
  如果你有這種考量,那麼此時就必須回到原點:你所寫的論點,有沒有清楚流暢表達出來,並且讓閱卷老師讀懂?
  這就是學好閱讀教學團隊這次教師範文(二)的示範作用。
 
【結語】
 
  議論型寫作很重要的觀念之一,是「論點的精彩度」,這點肯定是不會改變的,所以在即將結束的範文說明中,教學團隊不厭其煩地再次提醒各位同學:平時多樣性閱讀訓練,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如果同學到了高中,所有的閱讀素材,都還只局限於課本內容、考試題目、參考書,除此之外,就全部都是「社群媒體」,那麼你就正在以一種你想像不到的速度「劣化」,對所有知識,資訊都將落入無法有效釐清、分析、以及產生深度思考的退化狀態。
 
  然後,你要以這樣子的狀態(只會考大學),去讀你想要讀的「頂尖大學」?
 
  你未免把「知識」想得太簡單了!
 
  以上是今天的建國中學第二次段考寫作試題說明,高中三年的國寫測驗次數並不會真的練得非常「勤」,也就是絕對無法將「原本是爛咖的同學鍛鍊成高手」,所以平時的讀寫訓練定不可少,切莫眼高手低、被動得以為練這幾次就能展翅高飛!(趁早死了這條心!)
 
 
2024年寒假.自我調節力課程,報名倒數!
對象:國小/國中/高中
孩子有提升閱讀理解力的需要?
快來電詢問!
學好閱讀的電話是:02-28748586
網路報名或課程洽詢,請點擊連結。
更多學好閱讀消息,請上學好閱讀官方粉絲專頁
 

 

 

【學好寫作】
113年建國中學
第二次段考國文作文試題[議論型]
 
撰文/石廷宇
編輯/學好閱讀教學團隊
日期/2024.12.18
字數/2606
關鍵詞/台北、國文、士林、北投、天母、蘭雅、國文、高中作文、學測、閱讀素養、作文、國文補習、108課綱、理解力、
 
【前言】
 
  議論型寫作很重要的關鍵訓練之一,就是歸納「文章論題」,而這種訓練,多會要求同學根據文章論點(正反兩方),進行「有字數限制」的整理;這次的題目就是種經典的訓練。
  邏輯上,學校老師(甚至假設是大考中心)所出的閱讀內容,論點都不至於太過曖昧、含混,因為目的畢竟是要「考驗同學們的論點歸納能力」。所以像這類題目,在受到字數限制的條件下(80字/4行),如何拿捏適當的篇幅比例,利用有條理、俐落的詞句鋪陳,就成了同學們能否否拿到高分的重中之重
  若同學們平常用慣了那種「言不及義、詞藻堆疊、湊字數用的無效廢句型作文」,或是因為字詞貧乏、無法好好駕馭文句而必須要拖沓灌水一大堆字句的寫作,那麼,在這種歸納題型上就會非常吃虧。
 
【書寫策略】
 
  如果同學找得到論點分布,最適當的做法,就是直接切入、聚焦,在不偏離文意的情況下,抽換成更流暢、個人風格的文詞,以避免閱卷老師誤認為是「直接抄襲」;而若是沒能梳理清楚,至少也要能用自己的話「簡要的描述對立差異」,就算字數不足,也還能保有最低分。
  最怕的就是既沒有瞄準適當的論點段落,又望文生義延伸出一大堆自己的思考,不只偏題,也暴露出同學缺乏組織歸納能力的弱點,建議要極力避免。讀不懂,就再練過,並且謹記自己在這類型的解讀能力需要加強,切莫考過一次就只想著下次考是再說,疏於平時鍛鍊,那不過是惡性循環和逃避心態罷了!
 
【題型分析】
 
  第二題,屬於「現象闡述」的題目,同學只需要跟著論點的正反兩方意見,去建立自己的思考藍圖、深化具有同學個性化思考的論述
  很多同學常常會抱怨:常常發生想要寫的都已經被「引文」講光光了,很難再有新意,但事實上,只要能把論點完整描摹出來,便會發現,其實還有很多可以擴充的觸角。
  像是這次「街頭塗鴉」議題,文章中的主要論點,就是從這種行為的「合法性/非法性」角度切入,同學們還可以從──社會性、藝術性、觀光性、政治性、哲學性、公共性、自主性等不同的深淺層次,去延伸出自己可以切入的論述腹地,關鍵不在於同學「想不想得到」,而是同學們平時是否具備夠豐富的知識地圖,可以在這個時候發揮作用!
  別忘了,同學你們可是要讀「大學」的呢,如果只是做等著從「引文提供你書寫的選項」再去從有限的資源中擴充,不如搜索枯腸,去從你既有的閱讀知識地圖中,截取出適當可以對應的知識板塊,就可以開展出從十四萬份學測國寫卷中脫穎而出,爭取閱卷老師青睞的書寫內容了。
  當然啦,除非你平常根本就不在乎、或者是沒有關注這一類型的議題⋯⋯⋯⋯,但這不是理由啦!(最不可能的就是「沒時間」)
 
  我們開始這次的教師範文吧!
 
【教師範文(一)】(80字)
 
正面意見:現代塗鴉者重視此行為的「非法性」,用安全的、非犯罪模式來衝撞既有權威。
反面意見:應該維持都市的公共領域間的整潔、乾淨、美觀性,而非任由塗鴉者恣意破壞。
 
【教師範文(二)】
 
  現在要再城市中欣賞到塗鴉的創作,腦中立即聯想到的大概就只有三個場景:河堤邊的連續牆面、鬧區店家深夜拉下來的鐵捲門、杳無人機的廢墟建築外牆。除此之外,那些很輕易就能與塗鴉聯想在一起的滑板場地,要看到豐富多樣、風格特異的塗鴉早已屢見不鮮。
  而這也是這類型藝術創作者參與都市發展的重要手段。好像透過這種獨特的藝術美感、實踐精神,宣示一種豪放不羈的次文化存在。
  不然,這種藝術創作形式,何必挑戰大眾對於都市空間的參與、包容?甚至為了打破都市美感約定俗成的印象而大肆破壞都市單調的視覺?不就是因為這些一成不變的都市計劃,最終都是由高高在上的政府官員們所主導、未必適合人們的需求與美感經驗,而我們作為平凡的一介市井小民,又哪裡有衝撞體制和挑戰權威的勇氣?時間?
  所以反而是透過像這樣子的次文化藝術創作,遊走在法律邊緣,甚至挑戰公共視覺尺度,讓人們享受到了另類的都市文化多樣性,告訴彼此:生存在灰色叢林裡的人們,其實也有不同的生存想像。
  因此,已經有好一陣子,每次不經意巧遇一幅塗鴉,即便自己是個藝術彩繪的大外行,也會掙點時間駐足停留,好好欣賞這些噴繪在斑駁牆面上的塗鴉,究竟寫了些什麼、畫了些什麼,到底可能想要強調的意義又是什麼?成為了我流連街頭之餘,有別於參觀美術館的另類藝術體驗。
 
【範文解析】
 
  注意老師們範文這次的書寫策略,第一題沒什麼好說的,就是簡要「把重點表達出來」就可以了。
 
  第二題,學好閱讀教學團隊一樣強調的是「流暢」。不見得需要太多高尚、絢爛的書寫技巧,而是要能夠流暢的讓閱卷老師讀懂同學們想要表達的內容:直接、爽朗、俐落,遠比同學們為了要表達深刻的思考而過度迂迴,以致於閱卷老師根本讀不清楚同學們真正要表達的是什麼。
  那就當然是給那些有心想要透過書寫爭取高分的同學的一個提示。畢竟如果不是想要靠書寫爭取一定的分數,大概也不會浪費心思去咬文嚼字、或者是想方設法寫出洋洋灑灑一大篇。
  但若是同學們,想要透過書寫爭取國文的前標甚至頂標,那麼國文寫作測驗的分數,其實就佔有舉足輕重的份量。
  如果你有這種考量,那麼此時就必須回到原點:你所寫的論點,有沒有清楚流暢表達出來,並且讓閱卷老師讀懂?
  這就是學好閱讀教學團隊這次教師範文(二)的示範作用。
 
【結語】
 
  議論型寫作很重要的觀念之一,是「論點的精彩度」,這點肯定是不會改變的,所以在即將結束的範文說明中,教學團隊不厭其煩地再次提醒各位同學:平時多樣性閱讀訓練,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如果同學到了高中,所有的閱讀素材,都還只局限於課本內容、考試題目、參考書,除此之外,就全部都是「社群媒體」,那麼你就正在以一種你想像不到的速度「劣化」,對所有知識,資訊都將落入無法有效釐清、分析、以及產生深度思考的退化狀態。
 
  然後,你要以這樣子的狀態(只會考大學),去讀你想要讀的「頂尖大學」?
 
  你未免把「知識」想得太簡單了!
 
  以上是今天的建國中學第二次段考寫作試題說明,高中三年的國寫測驗次數並不會真的練得非常「勤」,也就是絕對無法將「原本是爛咖的同學鍛鍊成高手」,所以平時的讀寫訓練定不可少,切莫眼高手低、被動得以為練這幾次就能展翅高飛!(趁早死了這條心!)
 
 
2024年寒假.自我調節力課程,報名倒數!
對象:國小/國中/高中
孩子有提升閱讀理解力的需要?
快來電詢問!
學好閱讀的電話是:02-28748586
網路報名或課程洽詢,請點擊連結。
更多學好閱讀消息,請上學好閱讀官方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