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閱讀】手機遊戲和閱讀學習的關聯性是?
書名:《暴走社會》
作者:榎本博明
出版:台北:時報出版,2016
- - - - -
【原文摘錄】〈放任玩家衝動行事的電玩遊戲〉頁188-190
最近在搭乘電車時,我們常常能發現某些人會拿著智慧型手機玩遊戲,甚至有人可以在客滿的車廂裡,一邊無視是車身搖晃有點專心的玩。
雖然以前也有很多人會在電車上看書報雜誌或專心的想事情,不過隨著用耳機聽音樂的人逐漸增多,現在也開始有人喜歡用手機上網或玩遊戲了。放眼望去,你會發現這樣的人儼然已經成為電車上的多數族群。
當我們在閱讀書報雜誌時,頭腦會將理解文字內容視為主要工作,此時思緒較為冷靜。至於聽音樂或玩電玩時,由於不會仔細思考其中的內容,所以很容易放任身體的感覺,讓自己變得衝動行事。
特別是電玩容易讓玩家養成一遇到刺激就立刻做出反應的行動模式。許多電玩不會給玩家充分的思考時間,玩家通常必須在瞬間做出回應。
當我們開始對這種行動模式成癮後,內心就會想追求源源不絕的刺激,希望透過刺激讓身體瞬間反應,一旦生活上沒有刺激,就會覺得任何事都索然無味,也會養成無法冷靜下判斷的習慣。
由於在這種狀態下,容易對於缺乏自己的事物感到厭煩,因此在觀看缺乏刺激性的連續劇、電影時,會變得無法仔細玩味劇情。以至於製作連續劇、電影的人們,也會開始因應這樣的口味,加進許多能量大眾瞬間笑出來的橋段,或是穿插頗具刺激性的場面。
但是當我們的頭腦被深深地烙下「受到刺激-->做出反應」的公式後,就容易在未經過審慎思考的狀況下,不假思索地衝動行事。
總之,這種一遇刺激就做出反應的習慣,會逐漸打造出反應過度的社會。
【閱讀反思】〈關於學習,孩子正在暴走中?〉
撰文/石廷宇 分類:台北親子教育 對象:國小/國中/高中 地區:台北市/士林/天母
從「手機遊戲化」到「學習遊戲化」
家中有國小、國中孩子的家長們,常常突發性地問學好的老師(幾乎到了想到就問的程度):「老師~老師~到底該不該讓孩子適度地玩手機遊戲呢?」,甚至連許多標榜「數位學習」的系統、許多學校老師再課程編纂和教學互動上,也為了因應這種趨勢,而逐漸將學習「遊戲化」(Gamification),無非是為了促進孩子的學習動機與參與度。
近日,學好閱讀的讀書會分配到這本書《暴走社會:鄉民正義、網路霸凌與媒體亂象 我們如何面對反應過度的社會》正好讀到有關「學習」的內容,特別有啟發,便將這樣的反思,透過學好論壇與各位家長分享。
課程遊戲化的隱憂
試想想作者對於電玩與玩家的觀察,在我們所接觸到的孩子身上,還真的確實能看到這種現象。
在課程的互動中,學生的耐性越來越不足、冷靜的時間越來越少、留給自己思考的空間越來越遭到壓縮,老師們也為了要不斷激起學生的注意、撩撥學生的激情,而無所不用其極地想方設法製造「話題」、博取新鮮感,使得課程的進行必須更像是綜藝節目,好能讓孩子保持亢奮的學習狀態。
然而,我們要問的是,大量知識性、資訊性的閱讀理解內容,真的適合用「亢奮甚至近乎激情的狀態」來學習嗎?(◎所以許多老師為了增加課程活性,紛紛選擇採取分組討論的方式來進行,以至於更多時候出現的是:建立在空泛沒有立論架構的層次上的「漫談」、「清談」,而徒流於口舌之爭....)
從遊戲化到反應制約
這種「過度反應」(Overaction)在每天不計其數的「考試過程」中,就更為明顯了。
拿到考卷,連看都不看就開始答題;看到長文,連想都不想就先看題目;連答題反應也幾乎與打電動如出一轍----拿到題目就寫,看到選項就填,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究竟是在「思考」還是只是「為了回答」。
好一點的,趕快寫完,趕快讀下一科要考的。差一點的,趕快寫完,把握時間補眠。等待下課時間再和同學「線上廝殺」一番。
看到「特別是電玩容易讓玩家養成一遇到自己就立刻做出反應的行動模式。許多電玩不會給玩家充分的思考時間,玩家通常必須在瞬間做出回應。」這句話時,尤其有感。
想想學校裡每日密集的考試、補習班裡密不透氣的複習卷,若是將上述的句子換成「特別是密集的考試容易讓學生養成一遇到題目就立刻做出反應的行動模式。許多考試不會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學生通常必須在瞬間做出回應。」是不是也有某種程度的既視感呢?
遊戲終究是遊戲
無論是頻繁的考試也好,高度互動性的即時手機遊戲也罷,其實都是透過「壓縮孩子的反應時間」、「大量事件出現」(考題繁多、打殺場景多樣)來製造孩子的緊張感、興奮感,進而催化孩子的反應頻率。
分析它們被設計出來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要讓孩子「思考」,而是要讓孩子「覺得興奮」,進而達到「在時間內作答完」的目的。
題目夠多、考得科目夠多,孩子就沒有時間思考別的事情(搞東搞西)了;遊戲的聲光效果、互動性夠豐富,孩子就不會去想玩別的遊戲了。
如此惡性循環所造成的結果是,孩子們越來越缺乏深入思考所需的「時間」、「情境」與「技術」,更別提「冷靜下來思考」了。
孩子需要的是冷靜學習與深度思考
因為,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整個環境(無論校內、校外)都並沒有提供他們一個適合「深度思考」的環境與氣氛,加上社會整體氛圍對資訊與知識的態度,快速地趨於:追求「速效」、「大聲者勝」、「似是而非」、「懶人包」,在沒有妥善建立思維模式與思考習慣的學習環境下長大的您的孩子,真的能夠以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方式,面對接踵而來的各式挑戰嗎?
空白的十分鐘:你也行為成癮了嗎?
以下,廢話就不多說了,就花點時間,做個簡單的小遊戲吧~
邀請您的孩子與您一同坐在沙發,什麼事也不做,兩個人就這麼靜靜待著10分鐘,想什麼都好,就是什麼都不做,看看您的孩子做不做得到呢?(千萬不要找藉口說什麼「浪費寶貴的10分鐘」,說不定連大人也不一定做得到呢!)
事實上,孩子(或者您)或許早已經犯了「行為成癮」的毛病而不自知呢!
書名:《暴走社會》
作者:榎本博明
出版:台北:時報出版,2016
- - - - -
【原文摘錄】〈放任玩家衝動行事的電玩遊戲〉頁188-190
最近在搭乘電車時,我們常常能發現某些人會拿著智慧型手機玩遊戲,甚至有人可以在客滿的車廂裡,一邊無視是車身搖晃有點專心的玩。
雖然以前也有很多人會在電車上看書報雜誌或專心的想事情,不過隨著用耳機聽音樂的人逐漸增多,現在也開始有人喜歡用手機上網或玩遊戲了。放眼望去,你會發現這樣的人儼然已經成為電車上的多數族群。
當我們在閱讀書報雜誌時,頭腦會將理解文字內容視為主要工作,此時思緒較為冷靜。至於聽音樂或玩電玩時,由於不會仔細思考其中的內容,所以很容易放任身體的感覺,讓自己變得衝動行事。
特別是電玩容易讓玩家養成一遇到刺激就立刻做出反應的行動模式。許多電玩不會給玩家充分的思考時間,玩家通常必須在瞬間做出回應。
當我們開始對這種行動模式成癮後,內心就會想追求源源不絕的刺激,希望透過刺激讓身體瞬間反應,一旦生活上沒有刺激,就會覺得任何事都索然無味,也會養成無法冷靜下判斷的習慣。
由於在這種狀態下,容易對於缺乏自己的事物感到厭煩,因此在觀看缺乏刺激性的連續劇、電影時,會變得無法仔細玩味劇情。以至於製作連續劇、電影的人們,也會開始因應這樣的口味,加進許多能量大眾瞬間笑出來的橋段,或是穿插頗具刺激性的場面。
但是當我們的頭腦被深深地烙下「受到刺激-->做出反應」的公式後,就容易在未經過審慎思考的狀況下,不假思索地衝動行事。
總之,這種一遇刺激就做出反應的習慣,會逐漸打造出反應過度的社會。
【閱讀反思】〈關於學習,孩子正在暴走中?〉
撰文/石廷宇 分類:台北親子教育 對象:國小/國中/高中 地區:台北市/士林/天母
從「手機遊戲化」到「學習遊戲化」
家中有國小、國中孩子的家長們,常常突發性地問學好的老師(幾乎到了想到就問的程度):「老師~老師~到底該不該讓孩子適度地玩手機遊戲呢?」,甚至連許多標榜「數位學習」的系統、許多學校老師再課程編纂和教學互動上,也為了因應這種趨勢,而逐漸將學習「遊戲化」(Gamification),無非是為了促進孩子的學習動機與參與度。
近日,學好閱讀的讀書會分配到這本書《暴走社會:鄉民正義、網路霸凌與媒體亂象 我們如何面對反應過度的社會》正好讀到有關「學習」的內容,特別有啟發,便將這樣的反思,透過學好論壇與各位家長分享。
課程遊戲化的隱憂
試想想作者對於電玩與玩家的觀察,在我們所接觸到的孩子身上,還真的確實能看到這種現象。
在課程的互動中,學生的耐性越來越不足、冷靜的時間越來越少、留給自己思考的空間越來越遭到壓縮,老師們也為了要不斷激起學生的注意、撩撥學生的激情,而無所不用其極地想方設法製造「話題」、博取新鮮感,使得課程的進行必須更像是綜藝節目,好能讓孩子保持亢奮的學習狀態。
然而,我們要問的是,大量知識性、資訊性的閱讀理解內容,真的適合用「亢奮甚至近乎激情的狀態」來學習嗎?(◎所以許多老師為了增加課程活性,紛紛選擇採取分組討論的方式來進行,以至於更多時候出現的是:建立在空泛沒有立論架構的層次上的「漫談」、「清談」,而徒流於口舌之爭....)
從遊戲化到反應制約
這種「過度反應」(Overaction)在每天不計其數的「考試過程」中,就更為明顯了。
拿到考卷,連看都不看就開始答題;看到長文,連想都不想就先看題目;連答題反應也幾乎與打電動如出一轍----拿到題目就寫,看到選項就填,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究竟是在「思考」還是只是「為了回答」。
好一點的,趕快寫完,趕快讀下一科要考的。差一點的,趕快寫完,把握時間補眠。等待下課時間再和同學「線上廝殺」一番。
看到「特別是電玩容易讓玩家養成一遇到自己就立刻做出反應的行動模式。許多電玩不會給玩家充分的思考時間,玩家通常必須在瞬間做出回應。」這句話時,尤其有感。
想想學校裡每日密集的考試、補習班裡密不透氣的複習卷,若是將上述的句子換成「特別是密集的考試容易讓學生養成一遇到題目就立刻做出反應的行動模式。許多考試不會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學生通常必須在瞬間做出回應。」是不是也有某種程度的既視感呢?
遊戲終究是遊戲
無論是頻繁的考試也好,高度互動性的即時手機遊戲也罷,其實都是透過「壓縮孩子的反應時間」、「大量事件出現」(考題繁多、打殺場景多樣)來製造孩子的緊張感、興奮感,進而催化孩子的反應頻率。
分析它們被設計出來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要讓孩子「思考」,而是要讓孩子「覺得興奮」,進而達到「在時間內作答完」的目的。
題目夠多、考得科目夠多,孩子就沒有時間思考別的事情(搞東搞西)了;遊戲的聲光效果、互動性夠豐富,孩子就不會去想玩別的遊戲了。
如此惡性循環所造成的結果是,孩子們越來越缺乏深入思考所需的「時間」、「情境」與「技術」,更別提「冷靜下來思考」了。
孩子需要的是冷靜學習與深度思考
因為,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整個環境(無論校內、校外)都並沒有提供他們一個適合「深度思考」的環境與氣氛,加上社會整體氛圍對資訊與知識的態度,快速地趨於:追求「速效」、「大聲者勝」、「似是而非」、「懶人包」,在沒有妥善建立思維模式與思考習慣的學習環境下長大的您的孩子,真的能夠以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方式,面對接踵而來的各式挑戰嗎?
空白的十分鐘:你也行為成癮了嗎?
以下,廢話就不多說了,就花點時間,做個簡單的小遊戲吧~
邀請您的孩子與您一同坐在沙發,什麼事也不做,兩個人就這麼靜靜待著10分鐘,想什麼都好,就是什麼都不做,看看您的孩子做不做得到呢?(千萬不要找藉口說什麼「浪費寶貴的10分鐘」,說不定連大人也不一定做得到呢!)
事實上,孩子(或者您)或許早已經犯了「行為成癮」的毛病而不自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