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論壇

【學好寫作】113年三重高中高二學測模擬考--國文作文試題範例[議論題型]

 
【學好寫作】113年三重高中高二學測模擬考--國文作文試題範例[議論題型]
 
撰文/石廷宇
編輯/學好閱讀教學團隊
日期/2024.10.29
字數/2638
關鍵詞/台北、國文、士林、北投、天母、蘭雅、國文、高中作文、學測、閱讀素養、作文、國文補習、108課綱、理解力、
 
【前言】
 
  確實,chatgpt問世以來,「人工智慧」的確有可能成為「考題」,平心而論,無論是國文或是英文,都是今年考生不可不準備的相關議題。(是不是很大愛?還關心到英文領域了!)
  無論是爭議議題(如侵權、盜用、人工智能參賽)、倫理議題(人機合作?人機互相制衡)等等,都是同學們應該多加利用空閒時間涉獵的領域──專有名詞、知識點、角色關係,擴充自己的相關詞彙庫!
  但,由於每逢各種人工智慧相關電影上映,也同樣會掀起一波熱潮,因此,要說這個個題目「創新」?不,只能說是「應景」吧?!
 
隨便拉一串人工智慧相關的電影就可以多到令同學們咋舌:(以下為小編清單)
(1)A.I 人工智慧(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01)
(2)全民公敵(I, Robot,2004)
(3)魔鬼終結者(The Terminator,1984)
(4)《雲端情人》(Her,2013)
(5)《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2017)
(6)駭客任務(The Matrix,1999)
(7)虛擬偶像(S1M0Ne,2002)
(8)人造意識(機械姬)(Ex Machina,2015)
 
  好了,在考生沒能當小小影評人的前提下,該怎麼針對這個其實相對普通的題目,設計出具有創意的回應寫作呢?
 
【引文分析】
 
  本文屬於「資訊+議論題型」,而大部分老師在出題設計時,為了方便同學們「立意」,都會設定「二元對立」(binary opposition)型內容,方便同學「選邊站」,但也正因如此,同學們很容易現在「非A即B」的條件中;對一般光是要寫出個東西來就已經痛苦得半死的同學來說,當然就「有寫就好」;但對於「想要靠寫作脫穎而出」的同學(畢竟學測國文寫作可是足足影響了國文一半級分的強度!),就必須非要獨出機杼,想方設法跳脫二元框架不可了!
 
【書寫策略】
 
  「對人工智慧的看法」,像這種問看法的題型,最為人詬病的,就是同學們寫的時候,凡事「看情況」:不同的情況就會有不同的看法。廢話!切記!請同學自己回去想,為什麼這個回答是廢話!天底下有哪一件事不是在不同的情況會有不同的狀況?
  如果是這樣,老師們幹嘛出這種題目?當然就是想要你「針對特定狀況」寫出你的觀點、觀察、觀念!
  因此,面對這類題目,「選定切入角度」放大書寫深度,就是關鍵!
  另一個關鍵別說小編沒提醒你:
 
  題目提及「人工智慧」,請在書寫時盡量避免「大量出現」!
 
【教師範文】(字數:988/時間:23分鐘)
 
  其實,人工智慧相關議題,在ChatGPT問世以前,早已不是新聞,從古到今,人們便常會為了想提升生活品質、工作效率,而設法讓機器人多少能從旁輔助,改善效率。正因如此,從電腦、機械、到智慧型手機,都無所不用其極地想要將人類的思考模式、思想觀念等,複製進入電腦、甚至是編寫進機器的行為邏輯中。從小到大,更有族繁不及備載的科幻電影,圍繞在這些題材創作,並引發一連串爭議。
  其中,特別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近期吵得火熱的──藝術家以人工智慧協助構思創作,並且參加比賽而被揭發的爭議。
  一件藝術創作,若是經過數位智能的建議、參與,甚至有部分創作理念和技法並非源自於藝術家本身,而是由人工智慧協助畫家生成,這樣一件藝術品,能夠算是原創嗎?能夠算是「藝術」嗎?(再扣掉其中的反思成分後)、能算是畫家的「獨創」嗎?甚至,這件作品還能代表畫家「個人」的意識嗎?
  固然,從創作生成、指令設計、觀念導入,全都是由藝術工作者在背後一手引導,甚至連最後完成,也都是以藝術家為主,電腦智能為輔,但若真要搜尋隱藏在藝術創作品中的靈感和巧思時,人們應該很難去清楚的釐清,這件藝術品究竟能不能算得是一種集體創作(畢竟人工智慧源自於大數據)的呈現?還是可以視為畫家的原創?
  現存的一種解決方法是,畫家在創作過程中,必須明白表現出這一幅畫作有加入人工智慧的創作元素以及條件,然而,這樣衍生出來的問題就是:人們在欣賞這件作品時,到底喜歡的是這個無法被溯源的人工智慧的結晶?還是是這個創意畫家的創作理念及靈感?
  如果創作者都能在走在路上的時候,因為一棵樹、一陣風,而感受到屬於大自然的靈感,他們為什麼不能積極地將自身的靈感與巧思,融合人工智慧,創作出更具有深刻意涵的藝術品呢?
  我認為,其中最重要的關鍵在於「人性」的部分。
  一旦藝術創作品加入了科技、甚至透過人工智慧協助,其實也就減少了整個藝術品關於「人性」的深刻寓意;你能想像,終有一天,人工智慧也可能像人們一樣,鑒賞一幅畫、聆聽品味一首曲子,而且產出比人類更深刻的感悟與觸動嗎?
  到時候,我們僅存、且獨有的「人性」,是否就可能因此而被人工智慧所抹殺了呢?
  在這樣子的思考下,我不禁認為,就算要使用人工智慧,也應該有基本的使用條件和限制,而不該無限任由它們一點一滴的侵蝕我們僅存的人性的部分。別忘了,即便歷史上的某些悲傷時刻,人性也曾無惡不作,但不可忽視的良善部分,也是我們所以異於其他禽獸的重要原因。
 
【範文說明】
 
  老樣子,因為學好教學團隊的老師群是採電腦打字書寫,
  難免會超過字數,但為了完整演示書寫的始末
  還是盡量原文呈現
  讓同學們能夠有更好的臨摹對象
 
  題目不難,
  難在於「放大、深刻、創意」
  如果同學在平時根本很少接觸相關議題
  (無論是不是這次的「人工智慧」)
  那麼不管什麼題目擺在眼前
  都還是solute一條
 
  所以,再次重申
  給那些還來得及的同學們(不管你在幾年級看到這篇)
  關鍵在於「平時就要大量累積可供書寫資源
 
老師的書寫便是結合:
(1)平時的觀察
(2)內心的好奇
(3)放大自己的觀念
(4)大膽提出「立場」
 
  如此,才可能在實戰的學測寫作上,
  既把握時間,又可以寫出創意,並具有一定深度
  這和老師群的學歷、見識、累積,並沒有決定性的關係
  一切都取決於「同學們是否在課內學習之外,有建立最基礎的觀察和搜尋機制
 
  還是老話一句,
  「腦中沒料」,寫再多都只是「堆積字句」而已,
  哪裡談得上「作文?寫作?」
 
  本次的閱讀寫作示範就到這裡,議論題型的關鍵不在於「堆砌華而不實的詞藻,胡亂抒情一通」
如何在具有限定性的題目中,建立獨具慧眼的「洞見」,不是等到學測考場上才見真章,而是平時就要積極鍛鍊、揣摩。
 
老樣子就不多加贅述了:
(1)寫得順
(2)寫得有結構
(3)寫得有「這個學生準備好上大學了」的態勢
 
是學好閱讀在強調要「學好寫作」時
給同學最基本的要求!
 
2024新學期.自我調節力課程,已經進入學期中!
寒假的課程陸續開始接受報名
歡迎想要提升孩子閱讀理解能力與表達力的家長,來電詢問!
學好閱讀的電話是:02-28748586
網路報名或課程洽詢,請點擊連結。
更多學好閱讀消息,請上學好閱讀官方粉絲專頁
 
【學好寫作】113年三重高中高二學測模擬考--國文作文試題範例[議論題型]
 
撰文/石廷宇
編輯/學好閱讀教學團隊
日期/2024.10.29
字數/2638
關鍵詞/台北、國文、士林、北投、天母、蘭雅、國文、高中作文、學測、閱讀素養、作文、國文補習、108課綱、理解力、
 
【前言】
 
  確實,chatgpt問世以來,「人工智慧」的確有可能成為「考題」,平心而論,無論是國文或是英文,都是今年考生不可不準備的相關議題。(是不是很大愛?還關心到英文領域了!)
  無論是爭議議題(如侵權、盜用、人工智能參賽)、倫理議題(人機合作?人機互相制衡)等等,都是同學們應該多加利用空閒時間涉獵的領域──專有名詞、知識點、角色關係,擴充自己的相關詞彙庫!
  但,由於每逢各種人工智慧相關電影上映,也同樣會掀起一波熱潮,因此,要說這個個題目「創新」?不,只能說是「應景」吧?!
 
隨便拉一串人工智慧相關的電影就可以多到令同學們咋舌:(以下為小編清單)
(1)A.I 人工智慧(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01)
(2)全民公敵(I, Robot,2004)
(3)魔鬼終結者(The Terminator,1984)
(4)《雲端情人》(Her,2013)
(5)《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2017)
(6)駭客任務(The Matrix,1999)
(7)虛擬偶像(S1M0Ne,2002)
(8)人造意識(機械姬)(Ex Machina,2015)
 
  好了,在考生沒能當小小影評人的前提下,該怎麼針對這個其實相對普通的題目,設計出具有創意的回應寫作呢?
 
【引文分析】
 
  本文屬於「資訊+議論題型」,而大部分老師在出題設計時,為了方便同學們「立意」,都會設定「二元對立」(binary opposition)型內容,方便同學「選邊站」,但也正因如此,同學們很容易現在「非A即B」的條件中;對一般光是要寫出個東西來就已經痛苦得半死的同學來說,當然就「有寫就好」;但對於「想要靠寫作脫穎而出」的同學(畢竟學測國文寫作可是足足影響了國文一半級分的強度!),就必須非要獨出機杼,想方設法跳脫二元框架不可了!
 
【書寫策略】
 
  「對人工智慧的看法」,像這種問看法的題型,最為人詬病的,就是同學們寫的時候,凡事「看情況」:不同的情況就會有不同的看法。廢話!切記!請同學自己回去想,為什麼這個回答是廢話!天底下有哪一件事不是在不同的情況會有不同的狀況?
  如果是這樣,老師們幹嘛出這種題目?當然就是想要你「針對特定狀況」寫出你的觀點、觀察、觀念!
  因此,面對這類題目,「選定切入角度」放大書寫深度,就是關鍵!
  另一個關鍵別說小編沒提醒你:
 
  題目提及「人工智慧」,請在書寫時盡量避免「大量出現」!
 
【教師範文】(字數:988/時間:23分鐘)
 
  其實,人工智慧相關議題,在ChatGPT問世以前,早已不是新聞,從古到今,人們便常會為了想提升生活品質、工作效率,而設法讓機器人多少能從旁輔助,改善效率。正因如此,從電腦、機械、到智慧型手機,都無所不用其極地想要將人類的思考模式、思想觀念等,複製進入電腦、甚至是編寫進機器的行為邏輯中。從小到大,更有族繁不及備載的科幻電影,圍繞在這些題材創作,並引發一連串爭議。
  其中,特別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近期吵得火熱的──藝術家以人工智慧協助構思創作,並且參加比賽而被揭發的爭議。
  一件藝術創作,若是經過數位智能的建議、參與,甚至有部分創作理念和技法並非源自於藝術家本身,而是由人工智慧協助畫家生成,這樣一件藝術品,能夠算是原創嗎?能夠算是「藝術」嗎?(再扣掉其中的反思成分後)、能算是畫家的「獨創」嗎?甚至,這件作品還能代表畫家「個人」的意識嗎?
  固然,從創作生成、指令設計、觀念導入,全都是由藝術工作者在背後一手引導,甚至連最後完成,也都是以藝術家為主,電腦智能為輔,但若真要搜尋隱藏在藝術創作品中的靈感和巧思時,人們應該很難去清楚的釐清,這件藝術品究竟能不能算得是一種集體創作(畢竟人工智慧源自於大數據)的呈現?還是可以視為畫家的原創?
  現存的一種解決方法是,畫家在創作過程中,必須明白表現出這一幅畫作有加入人工智慧的創作元素以及條件,然而,這樣衍生出來的問題就是:人們在欣賞這件作品時,到底喜歡的是這個無法被溯源的人工智慧的結晶?還是是這個創意畫家的創作理念及靈感?
  如果創作者都能在走在路上的時候,因為一棵樹、一陣風,而感受到屬於大自然的靈感,他們為什麼不能積極地將自身的靈感與巧思,融合人工智慧,創作出更具有深刻意涵的藝術品呢?
  我認為,其中最重要的關鍵在於「人性」的部分。
  一旦藝術創作品加入了科技、甚至透過人工智慧協助,其實也就減少了整個藝術品關於「人性」的深刻寓意;你能想像,終有一天,人工智慧也可能像人們一樣,鑒賞一幅畫、聆聽品味一首曲子,而且產出比人類更深刻的感悟與觸動嗎?
  到時候,我們僅存、且獨有的「人性」,是否就可能因此而被人工智慧所抹殺了呢?
  在這樣子的思考下,我不禁認為,就算要使用人工智慧,也應該有基本的使用條件和限制,而不該無限任由它們一點一滴的侵蝕我們僅存的人性的部分。別忘了,即便歷史上的某些悲傷時刻,人性也曾無惡不作,但不可忽視的良善部分,也是我們所以異於其他禽獸的重要原因。
 
【範文說明】
 
  老樣子,因為學好教學團隊的老師群是採電腦打字書寫,
  難免會超過字數,但為了完整演示書寫的始末
  還是盡量原文呈現
  讓同學們能夠有更好的臨摹對象
 
  題目不難,
  難在於「放大、深刻、創意」
  如果同學在平時根本很少接觸相關議題
  (無論是不是這次的「人工智慧」)
  那麼不管什麼題目擺在眼前
  都還是solute一條
 
  所以,再次重申
  給那些還來得及的同學們(不管你在幾年級看到這篇)
  關鍵在於「平時就要大量累積可供書寫資源
 
老師的書寫便是結合:
(1)平時的觀察
(2)內心的好奇
(3)放大自己的觀念
(4)大膽提出「立場」
 
  如此,才可能在實戰的學測寫作上,
  既把握時間,又可以寫出創意,並具有一定深度
  這和老師群的學歷、見識、累積,並沒有決定性的關係
  一切都取決於「同學們是否在課內學習之外,有建立最基礎的觀察和搜尋機制
 
  還是老話一句,
  「腦中沒料」,寫再多都只是「堆積字句」而已,
  哪裡談得上「作文?寫作?」
 
  本次的閱讀寫作示範就到這裡,議論題型的關鍵不在於「堆砌華而不實的詞藻,胡亂抒情一通」
如何在具有限定性的題目中,建立獨具慧眼的「洞見」,不是等到學測考場上才見真章,而是平時就要積極鍛鍊、揣摩。
 
老樣子就不多加贅述了:
(1)寫得順
(2)寫得有結構
(3)寫得有「這個學生準備好上大學了」的態勢
 
是學好閱讀在強調要「學好寫作」時
給同學最基本的要求!
 
2024新學期.自我調節力課程,已經進入學期中!
寒假的課程陸續開始接受報名
歡迎想要提升孩子閱讀理解能力與表達力的家長,來電詢問!
學好閱讀的電話是:02-28748586
網路報名或課程洽詢,請點擊連結。
更多學好閱讀消息,請上學好閱讀官方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