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論壇

【學好寫作】分手情歌書寫分析!

編輯/學好閱讀教學團隊
日期/2023.12.22

題目分享:某國中八年級的家政術科
大家覺得這個「家政科」題目設計得如何呢?
事由:
上週,一位家長特別傳了這個份學習報告給學好,詢問我們老師的意見,本來,我們對於學生術科報告一直抱持著的是:「多多益善」的態度,理由無他,透過不同的媒介和刺激,提升孩子的文字表達力。
 
★邏輯也很單純:
越需要表達,就越能凸顯表達力的有/無,也就越能刺激孩子去增補表達力的需求。
即使CHAT GPT已經很發達了(而且通常國中老師也不會特別查核)最多就是用一般性概念評估-「這個同學的水準是否真的那麼好」-來簡單地比對,但大體上,也都不會特別為難同學。
不過,這位家長的關切是:
▲分手情歌報告的「學習單設計」,似乎不那麼「準確」?
怎麼說呢?分析歌詞中的[樂觀]與[悲觀]的想法,若能使用顏色分類?
(但事實上,關於顏色的心理學說法很多,於此暫且不論)
家長申明,無意特別干涉孩子的這份報告表現,單純好奇學好閱讀會怎麼看這份學習單的設計,我們想,這位家長最有可能的(隱而不顯的考量是....)這篇報告:
(1)是否無異於暗示學生早戀是可以的?
(2)是否鼓勵孩子去根據歌詞中的情境去揣摩(不適當的)情緒?
(3)明明沒分手經驗還要同學想像,是否暗示強化了孩子的反應
 
學好閱讀將舉幾個例子,分析這個學習單的幾個優劣點,也讓讀者們能更好地理解「讀解力/表達力」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扮演的重要作用:
 
★優點:
據統計(其實也不用據統計),打小時,暗戀、早戀,自是青春期少男少女爭相偷嘗的情感滋味,相信諸位成長過程中,應該不乏這類聽聞或是「親身經歷」;加之社群媒體(IG、抖音)的興起,男女關係的互動深度(對!)也早已下修年齡,再要將這種話題視為年齡禁忌,似乎已有點不切實際。
所以,讓孩子能從最容易接觸的「情歌歌詞」來揣摩,是非常妥當且適切的設計!
理解情歌的情緒脈絡,認識字裡行間的情感設計,悲觀有悲觀的描述、樂觀有樂觀的鋪陳,都是非常適合藉此了解孩子目前心理狀態的安排,一首好的歌詞,不僅能觸動人心,也能發人省思,更有甚於,可以強化孩子的情緒理解力與共情力,例如[網路歌手"等什麼君"的一曲〈赤伶〉]一段:
 
慣將喜怒哀樂都融入粉墨/陳詞唱穿又如何/白骨青灰皆我
亂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位卑未敢忘憂國/哪怕無人知我
 
既融入國仇家恨,亦投射兒女私情,用字遣詞又字斟句酌,凝鍊中帶有情韻,配合著古風的曲式,京腔婉轉,聽來都覺得自己的私情是否太過渺小了(?)
 
認識孩子對於情感的處理傾向,有經驗的,自然因此可以窺得孩子的情路之蛛絲馬跡?(滿足家長的好奇心?)(當然前提是師長和孩子有足夠的信任啦~)否則就容易掉入「大家都寫假的」的窠臼中(誰想讓你們這群臭大人窺探我們的隱私?弄不好惹來一堆批評與訕笑?);沒經驗的,也可藉此先「預習」一番,從不同的情歌中建立自己的情感資料庫,不失為一種「談戀愛的前置作業」?
 
說了那麼多優點?照理來說,家長們可以安心了?
那倒也有可以再行思量之處:
建議:
就學習單的設計目的--「分析」來說:
但凡「進行分析」,若沒有經過適當的訓練,多半只能流於「瞎扯胡謅」,特別是由「家政老師」出題--倒不是說家政老師無法教授孩子「分析之道」,而是無法確認家政老師所教授的「分析」,是否有其架構和策略;有架構的訓練,可以提升分析;沒有架構的訓練,那不過叫「瞎忙」罷了
搞到最後,老師以為他訓練了分析;學生以為他在分析;家長以為孩子學會了分析;事實上,全都只是「心得和拼湊」,那就未免失去其當初設計的美意了!
就「悲觀或樂觀的想法」「使用顏色分類」
舉周杰倫〈安靜〉一曲的歌詞來說明,讀者們應該就會比較了解了:
 
你說你也會難過 我不相信/牽著你陪著我 也只是曾經
希望他是真的比我還要愛你/我才會逼自己離開
 
這是「悲觀」嗎?....好像不是
 
舉梁靜茹〈分手快樂〉一曲的歌詞來說明:
 
分手快樂 祝妳快樂 妳可以找到更好的
不想過冬 厭倦沉重 就飛去熱帶的島嶼游泳
分手快樂 請妳快樂 揮別錯的才能和對的相逢
離開舊愛 像坐慢車 看透徹了心就會是晴朗的
沒人能把誰的幸福沒收 你發誓你會活得有笑容
 
這能歸類為「樂觀」?好像也不是這樣分.....
 
 
◆原因就出在,這些好像都不是用「樂觀與悲觀」這種「心態」來分類(?)換言之,老師在出題時,就將「情緒反應」與「思維心態」搞混了,那麼,同學們在理解的時候,是否也就因此學了一套「不夠精準的思考方式」
 
另外,「使用顏色分類」則是另一個盲點:
猜想,老師應該是想套用「顏色心理學」的分類法,來幫助同學們更準確地釐清情感的樣貌,然而,明明是感悟性的字句,卻非要建議同學加上「色系」分類,算不算加強了同學們對於顏色的刻板印象?(非用不可.....藍色是憂鬱?)
最後,則是設計學習單中的訊息過於「雜亂」
 
這可以視為「#108課綱素養教育」最顯而易見的弊病,容易出現老師們將大量的訊息未經過濾和汰選,便一股腦地「傾倒」在學習單中,成為「訓練大雜燴」:
分析歌詞/分析想法/心得/延伸思考/自我推估/分析案例,簡短不到300字的學習單要求,卻要求孩子施展「六種」不同的寫作內容。假設心得不得超過300字,零零總總加起來,這篇學習單沒寫個2000-3000字,到底能完成什麼有深度或有累積的訓練?是否每項訓練都只能「淺嚐即止」,此時,回歸「家政老師」的身分,又能給出什麼具體積極的學習與訓練建議?
 
讀者能讀到這邊,真棒!要結尾囉!
→給家長的學習單建議
身為家長,面對這種學習單,學好閱讀一律建議:挑重點訓練

雖然重點設計很多、老師立意良善,但光是「家政科」尚且有如此高精密度的學習單訓練,可想而知其他科的「素養訓練」肯定也令學生「難以招架」

身為家長,可以在符合老師要求的最低限度下,集中「訓練目標」,既然本篇目標訂在「分析」,那麼只要有練習到「如何分析」,就算是完成了本次的作業,千萬不要「貪多務得」,不僅嚴重排擠孩子的其他作業項目,也容易到最後多頭馬車,卻沒有一項學習訓練是紮實的、是準確累積的。

 

【對!小編承認:這歌單透露出了品味.....也透露出了年紀】

【但經典就是經典,是禁得起時間的考驗的!!】

 

#等什麼君〈#赤伶〉:

https://youtu.be/IaqgR0e-ra0?si=_ZXhZIu9VU4QZ3Yo

#周杰倫〈#安靜〉:

https://youtu.be/1hI-7vj2FhE?si=d6P9vLMEI62Qrm2z

#梁靜茹〈#分手快樂〉:

https://youtu.be/lBNYpPmjH8M?si=clLQUtFjPFF1ez7u

編輯/學好閱讀教學團隊
日期/2023.12.22

題目分享:某國中八年級的家政術科
大家覺得這個「家政科」題目設計得如何呢?
事由:
上週,一位家長特別傳了這個份學習報告給學好,詢問我們老師的意見,本來,我們對於學生術科報告一直抱持著的是:「多多益善」的態度,理由無他,透過不同的媒介和刺激,提升孩子的文字表達力。
 
★邏輯也很單純:
越需要表達,就越能凸顯表達力的有/無,也就越能刺激孩子去增補表達力的需求。
即使CHAT GPT已經很發達了(而且通常國中老師也不會特別查核)最多就是用一般性概念評估-「這個同學的水準是否真的那麼好」-來簡單地比對,但大體上,也都不會特別為難同學。
不過,這位家長的關切是:
▲分手情歌報告的「學習單設計」,似乎不那麼「準確」?
怎麼說呢?分析歌詞中的[樂觀]與[悲觀]的想法,若能使用顏色分類?
(但事實上,關於顏色的心理學說法很多,於此暫且不論)
家長申明,無意特別干涉孩子的這份報告表現,單純好奇學好閱讀會怎麼看這份學習單的設計,我們想,這位家長最有可能的(隱而不顯的考量是....)這篇報告:
(1)是否無異於暗示學生早戀是可以的?
(2)是否鼓勵孩子去根據歌詞中的情境去揣摩(不適當的)情緒?
(3)明明沒分手經驗還要同學想像,是否暗示強化了孩子的反應
 
學好閱讀將舉幾個例子,分析這個學習單的幾個優劣點,也讓讀者們能更好地理解「讀解力/表達力」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扮演的重要作用:
 
★優點:
據統計(其實也不用據統計),打小時,暗戀、早戀,自是青春期少男少女爭相偷嘗的情感滋味,相信諸位成長過程中,應該不乏這類聽聞或是「親身經歷」;加之社群媒體(IG、抖音)的興起,男女關係的互動深度(對!)也早已下修年齡,再要將這種話題視為年齡禁忌,似乎已有點不切實際。
所以,讓孩子能從最容易接觸的「情歌歌詞」來揣摩,是非常妥當且適切的設計!
理解情歌的情緒脈絡,認識字裡行間的情感設計,悲觀有悲觀的描述、樂觀有樂觀的鋪陳,都是非常適合藉此了解孩子目前心理狀態的安排,一首好的歌詞,不僅能觸動人心,也能發人省思,更有甚於,可以強化孩子的情緒理解力與共情力,例如[網路歌手"等什麼君"的一曲〈赤伶〉]一段:
 
慣將喜怒哀樂都融入粉墨/陳詞唱穿又如何/白骨青灰皆我
亂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位卑未敢忘憂國/哪怕無人知我
 
既融入國仇家恨,亦投射兒女私情,用字遣詞又字斟句酌,凝鍊中帶有情韻,配合著古風的曲式,京腔婉轉,聽來都覺得自己的私情是否太過渺小了(?)
 
認識孩子對於情感的處理傾向,有經驗的,自然因此可以窺得孩子的情路之蛛絲馬跡?(滿足家長的好奇心?)(當然前提是師長和孩子有足夠的信任啦~)否則就容易掉入「大家都寫假的」的窠臼中(誰想讓你們這群臭大人窺探我們的隱私?弄不好惹來一堆批評與訕笑?);沒經驗的,也可藉此先「預習」一番,從不同的情歌中建立自己的情感資料庫,不失為一種「談戀愛的前置作業」?
 
說了那麼多優點?照理來說,家長們可以安心了?
那倒也有可以再行思量之處:
建議:
就學習單的設計目的--「分析」來說:
但凡「進行分析」,若沒有經過適當的訓練,多半只能流於「瞎扯胡謅」,特別是由「家政老師」出題--倒不是說家政老師無法教授孩子「分析之道」,而是無法確認家政老師所教授的「分析」,是否有其架構和策略;有架構的訓練,可以提升分析;沒有架構的訓練,那不過叫「瞎忙」罷了
搞到最後,老師以為他訓練了分析;學生以為他在分析;家長以為孩子學會了分析;事實上,全都只是「心得和拼湊」,那就未免失去其當初設計的美意了!
就「悲觀或樂觀的想法」「使用顏色分類」
舉周杰倫〈安靜〉一曲的歌詞來說明,讀者們應該就會比較了解了:
 
你說你也會難過 我不相信/牽著你陪著我 也只是曾經
希望他是真的比我還要愛你/我才會逼自己離開
 
這是「悲觀」嗎?....好像不是
 
舉梁靜茹〈分手快樂〉一曲的歌詞來說明:
 
分手快樂 祝妳快樂 妳可以找到更好的
不想過冬 厭倦沉重 就飛去熱帶的島嶼游泳
分手快樂 請妳快樂 揮別錯的才能和對的相逢
離開舊愛 像坐慢車 看透徹了心就會是晴朗的
沒人能把誰的幸福沒收 你發誓你會活得有笑容
 
這能歸類為「樂觀」?好像也不是這樣分.....
 
 
◆原因就出在,這些好像都不是用「樂觀與悲觀」這種「心態」來分類(?)換言之,老師在出題時,就將「情緒反應」與「思維心態」搞混了,那麼,同學們在理解的時候,是否也就因此學了一套「不夠精準的思考方式」
 
另外,「使用顏色分類」則是另一個盲點:
猜想,老師應該是想套用「顏色心理學」的分類法,來幫助同學們更準確地釐清情感的樣貌,然而,明明是感悟性的字句,卻非要建議同學加上「色系」分類,算不算加強了同學們對於顏色的刻板印象?(非用不可.....藍色是憂鬱?)
最後,則是設計學習單中的訊息過於「雜亂」
 
這可以視為「#108課綱素養教育」最顯而易見的弊病,容易出現老師們將大量的訊息未經過濾和汰選,便一股腦地「傾倒」在學習單中,成為「訓練大雜燴」:
分析歌詞/分析想法/心得/延伸思考/自我推估/分析案例,簡短不到300字的學習單要求,卻要求孩子施展「六種」不同的寫作內容。假設心得不得超過300字,零零總總加起來,這篇學習單沒寫個2000-3000字,到底能完成什麼有深度或有累積的訓練?是否每項訓練都只能「淺嚐即止」,此時,回歸「家政老師」的身分,又能給出什麼具體積極的學習與訓練建議?
 
讀者能讀到這邊,真棒!要結尾囉!
→給家長的學習單建議
身為家長,面對這種學習單,學好閱讀一律建議:挑重點訓練

雖然重點設計很多、老師立意良善,但光是「家政科」尚且有如此高精密度的學習單訓練,可想而知其他科的「素養訓練」肯定也令學生「難以招架」

身為家長,可以在符合老師要求的最低限度下,集中「訓練目標」,既然本篇目標訂在「分析」,那麼只要有練習到「如何分析」,就算是完成了本次的作業,千萬不要「貪多務得」,不僅嚴重排擠孩子的其他作業項目,也容易到最後多頭馬車,卻沒有一項學習訓練是紮實的、是準確累積的。

 

【對!小編承認:這歌單透露出了品味.....也透露出了年紀】

【但經典就是經典,是禁得起時間的考驗的!!】

 

#等什麼君〈#赤伶〉:

https://youtu.be/IaqgR0e-ra0?si=_ZXhZIu9VU4QZ3Yo

#周杰倫〈#安靜〉:

https://youtu.be/1hI-7vj2FhE?si=d6P9vLMEI62Qrm2z

#梁靜茹〈#分手快樂〉:

https://youtu.be/lBNYpPmjH8M?si=clLQUtFjPFF1ez7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