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論壇

107年國中會考國文試題解析

【學好閱讀 x 107年國中會考國文測驗解析】

撰文/賴柔安   對象:國中  分類:台北閱讀教育  地區:士林/天母

 

      107年國中會考剛過,學生普遍的反應是「好難!」、「文言文變多了!」。然而對比去年題目(106年國中會考國文考題),其實文言文的比例並沒有增加或增重(註:一樣是單選9題組2),那麼,同學們說的「難」,到底是「難」在哪裡呢?

【學好分析】

  • 過於追求答題速度:

      由於會考試題都是「未看過」的段落或引文,學生在讀題時需要面對的不確定感相較於段考、模擬考、模模考更大。然而,進入九年級後,學校的老師普遍都會利用「刷題」的方式,訓練同學在有限的時間內(註:較會考更短的時間)填上正確答案。

      無形中,彷彿答題速度快,才是解題王道,因而忽略了追求「讀題的順暢度」與「讀題完整性」,當正式大考來臨,需要「細讀」時(註:因為過度訓練的關係,時間變得充裕了,反而不知道該如何檢視與思考)不免感到焦慮,認為「卡卡的」,殊不知其實會考題目才是真正有思辨需求,需要動腦推敲的題目。

  • 缺乏閱讀的延伸深度與細緻度:

      有的同學,平常即培養有閱讀的習慣,有的則因為讀課內書時間尚且不足,更遑論閱讀課外讀物。但是即使喜愛閱讀的同學,卻不一定擁有擷取重點的能力,對於解讀文句的「深度」、「延伸度」不足,都與平常在校的國文訓練模式有關。

      大部分父母、師長會高興自己的小孩讀了好「多」書,卻疏忽閱讀教育除了「量」以外,還要講究「質」。

      合格的國中生在思維發展上應該已經要具備有「抽象思維能力」,因此考題上除了解讀其字面上的意義,更要養成對於「言外之意」的判斷和掌握。

      學好閱讀正是因為在教學上能夠給予學生更多參與闡述的空間,再透過適性的引導,讓同學擁有更多元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因此普遍對於抽象理解的能力有所提升。(註:反應在會考試題上,就是後半部的理解題型,同學們的掌握度都十分高!)

【題型說明】

    會考出題向來以靈活、生活化聞名,今年的會考也不例外。除了形音義以外,大多是考驗學生的解讀力以及細心程度,如果讀得不夠「細」,就很容易被選項所誤導而失分。

    有趣的是,今年較少出現「現代詩」的考題,而文言文的題目多以互動式的對答為主,學生最基本的功夫就是要掌握到對話之間的情境、氛圍,接著才是推敲「言外之意」,也就是說,能夠解讀到對話的情境,就能掌握到大多數的古文目了。

     白話文的題型更為多元,標點符號、連詞、冗言贅句等基礎語文常識題考驗的是學生的語感以及文字邏輯,接著才是會考題目占最大宗的閱讀理解題型。歸納、詮釋、推論等能力的養成一直是不管升高中、升大學等大考的重點,離開學校之後,要常使用到的能力就是理解、溝通與表達,而擁有訊息歸納與解讀的核心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從考題趨勢也可以看到,重點不在擁有多少「常識」,而是在考如何去「運用」語文。

【答題策略】

      高鑑別度的題目通常會製造出「二選一」的掙扎情況,同學通常也都能在第一時間內去除掉兩個相關度較低的選項。而剩下的兩項,則通常是「看似正確」、令人難以抉擇的「誘答題」。

      這時,千萬要提醒自己,回頭將題目(或提供的判斷段落)重新掃讀一遍,除了檢視第一次圈畫重點的切題度,更重要的是,需要圈出與選項相關的「推論依據」(註:也就是,問題從哪裡來?答案從哪裡來?),如此,再根據題目的設定與要求作答,鏈結選項與解釋,同時合乎題目要求、且沒有矛盾或過多詮釋,如次,才算是真正正確與題目互動,完成整道答題的流程。

【學好閱讀 x 閱讀是一趟自我開發的旅程】

      學好閱讀,花了非常長時間在透過「閱讀」(無論是方法、內容),尋找與開啟孩子內在的能力,然而,一個星期一次課程,在面對僵化的學校教育、同儕壓力的強大拉扯、家庭環境的慣性時,有時仍然頗有「蚍蜉撼樹」之無力感。

      在每一次對九年級準考生的叮嚀中,我們總是不厭其煩地提醒家長與孩子,考試,考的是「觀念」,是「能力」,而不是「記憶」、「細節」,更不是「繁瑣的文字遊戲」,唯有在學習之前,意識到我們所累積的每一分,都將成為未來能力的基石(註:而不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已),同學們的學習方法和態度才會真正有明顯的提升。

      如果說,坊間的補習班與傳統體制學校是屬於「即刻作戰派」(註:如同中國武術的“外家功夫”),那麼,學好閱讀所想要真正帶給孩子的,就是“內家功夫”了!

【學好閱讀 x 107年國中會考國文測驗解析】

撰文/賴柔安  對象:國中 分類:台北閱讀教育  地區:士林/天母

 

      107年國中會考剛過,學生普遍的反應是「好難!」、「文言文變多了!」。然而對比去年題目(106年國中會考國文考題),其實文言文的比例並沒有增加或增重(註:一樣是單選9題組2),那麼,同學們說的「難」,到底是「難」在哪裡呢?

【學好分析】

  • 過於追求答題速度:

      由於會考試題都是「未看過」的段落或引文,學生在讀題時需要面對的不確定感相較於段考、模擬考、模模考更大。然而,進入九年級後,學校的老師普遍都會利用「刷題」的方式,訓練同學在有限的時間內(註:較會考更短的時間)填上正確答案。

      無形中,彷彿答題速度快,才是解題王道,因而忽略了追求「讀題的順暢度」與「讀題完整性」,當正式大考來臨,需要「細讀」時(註:因為過度訓練的關係,時間變得充裕了,反而不知道該如何檢視與思考)不免感到焦慮,認為「卡卡的」,殊不知其實會考題目才是真正有思辨需求,需要動腦推敲的題目。

  • 缺乏閱讀的延伸深度與細緻度:

      有的同學,平常即培養有閱讀的習慣,有的則因為讀課內書時間尚且不足,更遑論閱讀課外讀物。但是即使喜愛閱讀的同學,卻不一定擁有擷取重點的能力,對於解讀文句的「深度」、「延伸度」不足,都與平常在校的國文訓練模式有關。

      大部分父母、師長會高興自己的小孩讀了好「多」書,卻疏忽閱讀教育除了「量」以外,還要講究「質」。

      合格的國中生在思維發展上應該已經要具備有「抽象思維能力」,因此考題上除了解讀其字面上的意義,更要養成對於「言外之意」的判斷和掌握。

      學好閱讀正是因為在教學上能夠給予學生更多參與闡述的空間,再透過適性的引導,讓同學擁有更多元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因此普遍對於抽象理解的能力有所提升。(註:反應在會考試題上,就是後半部的理解題型,同學們的掌握度都十分高!)

【題型說明】

    會考出題向來以靈活、生活化聞名,今年的會考也不例外。除了形音義以外,大多是考驗學生的解讀力以及細心程度,如果讀得不夠「細」,就很容易被選項所誤導而失分。

    有趣的是,今年較少出現「現代詩」的考題,而文言文的題目多以互動式的對答為主,學生最基本的功夫就是要掌握到對話之間的情境、氛圍,接著才是推敲「言外之意」,也就是說,能夠解讀到對話的情境,就能掌握到大多數的古文目了。

     白話文的題型更為多元,標點符號、連詞、冗言贅句等基礎語文常識題考驗的是學生的語感以及文字邏輯,接著才是會考題目占最大宗的閱讀理解題型。歸納、詮釋、推論等能力的養成一直是不管升高中、升大學等大考的重點,離開學校之後,要常使用到的能力就是理解、溝通與表達,而擁有訊息歸納與解讀的核心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從考題趨勢也可以看到,重點不在擁有多少「常識」,而是在考如何去「運用」語文。

【答題策略】

      高鑑別度的題目通常會製造出「二選一」的掙扎情況,同學通常也都能在第一時間內去除掉兩個相關度較低的選項。而剩下的兩項,則通常是「看似正確」、令人難以抉擇的「誘答題」。

      這時,千萬要提醒自己,回頭將題目(或提供的判斷段落)重新掃讀一遍,除了檢視第一次圈畫重點的切題度,更重要的是,需要圈出與選項相關的「推論依據」(註:也就是,問題從哪裡來?答案從哪裡來?),如此,再根據題目的設定與要求作答,鏈結選項與解釋,同時合乎題目要求、且沒有矛盾或過多詮釋,如次,才算是真正正確與題目互動,完成整道答題的流程。

【學好閱讀 x 閱讀是一趟自我開發的旅程】

      學好閱讀,花了非常長時間在透過「閱讀」(無論是方法、內容),尋找與開啟孩子內在的能力,然而,一個星期一次課程,在面對僵化的學校教育、同儕壓力的強大拉扯、家庭環境的慣性時,有時仍然頗有「蚍蜉撼樹」之無力感。

      在每一次對九年級準考生的叮嚀中,我們總是不厭其煩地提醒家長與孩子,考試,考的是「觀念」,是「能力」,而不是「記憶」、「細節」,更不是「繁瑣的文字遊戲」,唯有在學習之前,意識到我們所累積的每一分,都將成為未來能力的基石(註:而不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已),同學們的學習方法和態度才會真正有明顯的提升。

      如果說,坊間的補習班與傳統體制學校是屬於「即刻作戰派」(註:如同中國武術的“外家功夫”),那麼,學好閱讀所想要真正帶給孩子的,就是“內家功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