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觀點

【學好觀點】學好,從最簡單的事開始(1)體制外教育

學好,從最簡單的事開始(之一  體制外學校篇)

撰文/石廷宇

      最近,有許多家長來訪,詢問有關「體制外教育」、「在家自學」、「體制內教育」的看法。然後,話鋒一轉,就討論到「補習班」、「安親班」的問題。短短十分鐘的談話,儼然將整個台灣教育現況全都涵蓋進來。

      不免俗地,家長們最終往往會問:「那學好的定位是什麼呢?我看你們也掛了“補習班”的招牌呀!」

      為了將「學好教育理念」的體系性和脈絡溝通清楚,這篇的標題就這麼衍生出來:

學好,從最簡單的事開始。

      首先,我們必須一再重申,「教育」之所以困難,尤其是「學齡教育」的困難(註:指學齡前~18歲),是因為他是「質化」的,不可能有一種教育模式或內容,能夠一體適用於所有孩子的。因為,即便是「成人」,也會因為老師(師資)、課程(內容)、授課(型態)、環境(校園)、同學(同儕)而有所取捨,何況是尚在人格與智育發展階段的孩子?

      不過,當「教育」進入商品化時代後,我們該如何選擇孩子學習的管道、拿捏孩子學習力道的強弱呢?

      換句話說,當進入「後現代思考」後,究竟「教育」,真的可以「後現代」嗎?(註:請參考後現代教育還是,總有些東西必須要維持一種「現代主義式的堅持」(註:請參考作為後現代主義教育觀批判對象的現代主義教育呢?

◎體制外教育

      每次聽到許多體制外師資高聲吶喊「體制外教育」時,我們都會捫心自問:當各種教育新創團隊在思考「體制」(學校教育)可能帶給孩子的「限制」的時候,是否曾經想過,美其名「體制外教育」的種種「新創」,說穿了,是否就是「另外創(找)一個可能比較適合我的孩子的體制」呢?它們真的「外於體制」?抑或是「另創體制」?比起「漫長積累而成的現行教育機制」,這些短期發展而成的「年輕體制」,真的已經能夠取現行體制而代之了?真的已經克服了原有體制的缺失?並且帶來了嶄新且有實績的教育能量?

      無論新舊、一旦它是體制,孩子們基本上來說就脫離不了該體制的「體制屬性」,那時,勢必就仍須要回歸「教育的基本面」--「我的孩子適不適合這個體制?」或是「這個體制能不能給予孩子實質所需要的?」

      若是其教育內容只是不停地標榜「我和體制內教育不同」、「體制內教育僵化缺乏彈性」、「依照主辦人(主持人)的偏好與成見自行定義與詮釋的課程規劃」,而沒辦法(甚至沒有)真正建立一套「比現行(原有)體制更加完備、完善的體制」,那所謂的體制外教育,充其量是「因人而異的另一個體制化教育」,那麼真的有比「不擅自加以挑選孩子的體制內學校」更具有教育使命?抑或反而更加凸顯「體制外教育的排他性」?基本上,學好在這個觀點上,是持懷疑態度的。

      所以,站在「學好」思考「何謂教育」的立場,我們認為,正是因為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學習條件不同、學習傾向與偏好不同,若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持續為營構一個又一個適合孩子的體制」時,等到孩子離開學校生活,開始進入「不再能自行挑選的體制」了,甚至必須面對「自我被體制篩選」的環境時(註:因為真正的社會環境不就是如此?),孩子該如何適應?父母此時又能扮演什麼角色?

      與其說勉強孩子去習慣「現行學校體制」,不如說,我們得從頭思考「教育的本質」,應是「令孩子擁有他所沒有的」:無論是知識、能力、性格、個性等等。

     過程中,我們這些以教育者自居,甚至以「教育開創者」自居的成人,是否都該培養孩子--「主動適應和自我調整」能力,更有高度地去跨越「純粹批判與排拒外在環境」,做到真正的「意識層次的外於體制」(無論身處什麼環境都能學習我所需要的),而不只是「精神層次的自外於體制」(一定要在特定環境,並且經過我選擇,才能學習我所需要的)?這好像才是「教育的本質」吧?

     哪裡有值得學習的內容,哪裡就有「教育」發生。又何必在乎「體制內/外」呢?

     不過是那些為了「販賣理念博取美名或財富」的大人們所想出來的排他性新鮮詞令吧?不是嗎?

     回過頭來,那在「發生教育」過程中,有什麼事是「簡單」的呢?(註:得扣合題旨)既不只是由家長挑選什麼適合孩子,也必須交由孩子挑選什麼適合自己,更需倚賴環境來灌溉什麼適合孩子,並且回到教育起點:「令孩子擁有他所沒有的」、「寧我們擁有我們所沒有的」。

     教育,就發生在這裡。這,也就是學好對於目前「體制外教育」的看法。(未完待續)

學好,從「令孩子擁有他所沒有的」 開始。

學好,從最簡單的事開始(之一  體制外學校篇)

撰文/石廷宇

      最近,有許多家長來訪,詢問有關「體制外教育」、「在家自學」、「體制內教育」的看法。然後,話鋒一轉,就討論到「補習班」、「安親班」的問題。短短十分鐘的談話,儼然將整個台灣教育現況全都涵蓋進來。

      不免俗地,家長們最終往往會問:「那學好的定位是什麼呢?我看你們也掛了“補習班”的招牌呀!」

      為了將「學好教育理念」的體系性和脈絡溝通清楚,這篇的標題就這麼衍生出來了--

學好,從最簡單的事開始。

      首先,我們必須一再重申,「教育」之所以困難,尤其是「學齡教育」的困難(註:指學齡前~18歲),是因為他是「質化」的,不可能有一種教育模式或內容,能夠一體適用於所有孩子的。因為,即便是「成人」,也會因為老師(師資)、課程(內容)、授課(型態)、環境(校園)、同學(同儕)而有所取捨,何況是尚在人格與智育發展階段的孩子?

      不過,當「教育」進入商品化時代後,我們該如何選擇孩子學習的管道、拿捏孩子學習力道的強弱呢?

      換句話說,當進入「後現代思考」後,究竟「教育」,真的可以「後現代」嗎?(註:請參考後現代教育還是,總有些東西必須要維持一種「現代主義式的堅持」(註:請參考作為後現代主義教育觀批判對象的現代主義教育呢?

◎體制外教育

      每次聽到許多體制外師資高聲吶喊「體制外教育」時,我們都會捫心自問:當各種教育新創團隊在思考「體制」(學校教育)可能帶給孩子的「限制」的時候,是否曾經想過,美其名「體制外教育」的種種「新創」,說穿了,是否就是「另外創(找)一個可能比較適合我的孩子的體制」呢?它們真的「外於體制」?抑或是「另創體制」?比起「漫長積累而成的現行教育機制」,這些短期發展而成的「年輕體制」,真的已經能夠取現行體制而代之了?真的已經克服了原有體制的缺失?並且帶來了嶄新且有實績的教育能量?

      無論新舊、一旦它是體制,孩子們基本上來說就脫離不了該體制的「體制屬性」,那時,勢必就仍須要回歸「教育的基本面」--「我的孩子適不適合這個體制?」或是「這個體制能不能給予孩子實質所需要的?」

      若是其教育內容只是不停地標榜「我和體制內教育不同」、「體制內教育僵化缺乏彈性」、「依照主辦人(主持人)的偏好與成見自行定義與詮釋的課程規劃」,而沒辦法(甚至沒有)真正建立一套「比現行(原有)體制更加完備、完善的體制」,那所謂的體制外教育,充其量是「因人而異的另一個體制化教育」,那麼真的有比「不擅自加以挑選孩子的體制內學校」更具有教育使命?抑或反而更加凸顯「體制外教育的排他性」?基本上,學好在這個觀點上,是持懷疑態度的。

      所以,站在「學好」思考「何謂教育」的立場,我們認為,正是因為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學習條件不同、學習傾向與偏好不同,若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持續為營構一個又一個適合孩子的體制」時,等到孩子離開學校生活,開始進入「不再能自行挑選的體制」了,甚至必須面對「自我被體制篩選」的環境時(註:因為真正的社會環境不就是如此?),孩子該如何適應?父母此時又能扮演什麼角色?

      與其說勉強孩子去習慣「現行學校體制」,不如說,我們得從頭思考「教育的本質」,應是「令孩子擁有他所沒有的」:無論是知識、能力、性格、個性等等。

     過程中,我們這些以教育者自居,甚至以「教育開創者」自居的成人,是否都該培養孩子--「主動適應和自我調整」能力,更有高度地去跨越「純粹批判與排拒外在環境」,做到真正的「意識層次的外於體制」(無論身處什麼環境都能學習我所需要的),而不只是「精神層次的自外於體制」(一定要在特定環境,並且經過我選擇,才能學習我所需要的)?這好像才是「教育的本質」吧?

     哪裡有值得學習的內容,哪裡就有「教育」發生。又何必在乎「體制內/外」呢?

     不過是那些為了「販賣理念博取美名或財富」的大人們所想出來的排他性新鮮詞令吧?不是嗎?

     回過頭來,那在「發生教育」過程中,有什麼事是「簡單」的呢?(註:得扣合題旨)既不只是由家長挑選什麼適合孩子,也必須交由孩子挑選什麼適合自己,更需倚賴環境來灌溉什麼適合孩子,並且回到教育起點:「令孩子擁有他所沒有的」、「寧我們擁有我們所沒有的」。

     教育,就發生在這裡。這,也就是學好對於目前「體制外教育」的看法。(未完待續)

學好,從「令孩子擁有他所沒有的」 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