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論壇

【學好教育】投資課內閱讀?分配課外閱讀?重點是「理解不平衡」

 
投資課內閱讀?分配課外閱讀?重點是「理解不平衡」
撰文/郭靜如
分類:台北閱讀教育
對象:學齡前/國小/國中
地區:台北市/士林/天母/新莊/大安
字數:2479
 
  走進學好閱讀,最常被家長提問的問題之一,就是關於孩子學習時間的比例分配:不花時間讀課內書,考試的時候往往慘遭滑鐵盧;但是投資完課內份量,在扣一扣英文學習、才藝學習,根本沒有讀課外書的時間,(或是只剩下零碎的時間可以使用,根本效用不大)該怎麼辦?
  今天,就讓學好閱讀天母分校的國小部主任靜如老師,提供您幾個可供實施的具體方法與建議吧!
 
Q:花時間投資閱讀課內講義/課本/參考書/作業/習題本?就沒時間讀課外讀物了?
 
  聽過《每日晨讀10分鐘》嗎?與其說晨讀10分鐘,不如說,其實每位孩子每日真正能夠完整閱讀的時間,多半可能是更少的時間!
  然而,隨著今年108課綱公布實施,以及近日興起「閱讀素養」口號的催化,學校的老師和家長們無一不開始關注起孩子的閱讀狀況。(好像在此之前這個根本不是問題一樣?!)無論是:要求孩子每週都得閱讀定量且跨領域的書籍、每天早上的陳讀時間、甚或求助於坊間的國文、才藝補習班等等。如此將閱讀這件事,擬定成為嚴格的執行「閱讀計畫」,為的就是要替孩子的閱讀能力打好根基,讓孩子自小「被養成」閱讀習慣(姑且不論良好與否),服膺「培養閱讀力,才能擁有競爭力」的教育觀奉這一圭臬。
  但說到底,一旦面對每日的「有限時間」,當時間出現排擠效應時,最先犧牲的會是哪一項?其實每位老師和家長都心裡有數:
  英文補習>英文作業>數學補習>數學作業>回家作業>隔日要考的科目>才藝班作業>課外閱讀
  反正前面這些學習,不也是一種「閱讀」嗎?如此一來,為什麼非要撥出時間來「課外閱讀」?讀課內也很夠了啊!
  真的嗎?
 
Q:光讀課內的東西成績都不(夠)好了,哪還有力氣讀課外讀物?
 
  身為家長,不僅得擁有靈敏的警覺性和觀察力,還得在多變的生活中掌握當紅議題,與時俱進,作為稱職的「學習驅策者」,努力讓孩子跟上社會脈動和學習潮流,同時擔任把關孩子學習成績的守門員。
  在上述多重角色中,最難兼顧的,就是「學習投資的時間比例問題」:
 
  (1)家長心中的重要科目(英文、數學)
  (2)孩子不擅長的科目(通常成績不好就等於不拿手)
  (3)孩子喜歡的科目(但沒能反應在成績上時,學習多半又集中在前二者)
  
  所以,如果孩子的學習成績平均來說不差,「課外讀物」與其說是「課外」,不如說是「額外讀物」,或更接近「犒賞性質的閱讀」,而非「學習性質的閱讀」。如此一來,非但孩子的閱讀心態有所不同,連帶的閱讀選材、閱讀方式,也都因此會出現差異。
  但是,當「孩子成績開始下滑」或不穩定時,一切就變調了!
  第一步,通常便是開始苛扣孩子的課外閱讀時間。(其他諸如:玩手機、用電腦、看電視等等的時間就提都不用提了!)
  第二步,家長們就會開始質疑自己先前的作為是否正確?(是不是壓縮了孩子的課內學習的時間?是不是讓孩子因此變得容易分心?容易天馬行空?)並且開始分析與計算課外閱讀的投資報酬率。等到某一次段考孩子的成績仍然沒有起色時,分數失控產生的心慌意亂、頓失方向感的同時,家長只好急病亂投醫,將孩子好不容易建立的閱讀步調打亂,開始嚴令孩子「只能」把時間花在複習功課、多看(反覆複習)參考書、多做測驗卷(訂正再訂正)之上,然後,再次走回「成績至上」的老路。
  一定是課外讀物影響了孩子的學習!
  真的嗎?
 
Q:時間有限,只好棄守閱讀課外讀物,不然還能怎麼辦?
 
  「我們也想讓他閱讀課外讀物,可是課內的東西都看不完了,實在沒有時間去看課外的書籍。」這是不只一位家長們共同的心聲,也是多數家長再面對成績時,普遍的憂慮和難處。
  因為放學之後的時間終究只有寥寥數小時,還得分配在家庭生活、盥洗、用餐;自然而然,成績與閱讀課外讀物有所牴觸時,會認為「課內成績」凌駕於「課外閱讀」之上,也是可以理解的理性選擇。
  而歸納「閱讀」淪為二選一的犧牲品的這個難題,家長考量的出發點,不外乎是「先顧好課業,畢竟學校考試不能荒廢」、「如果花了時間看課外讀物,就少了時間復習功課」的思考邏輯。
  尤其,多數家長通常得要到在孩子成績突然下滑時,才會生發諸如上述的糾結心理----「現實」與「理想」發生衝突時,最後似乎只能「忍痛」捨棄理想,希望能因此令孩子的成績「止跌還升」,也就是說,對家長的選擇來說,並不是「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之間的差異,而是受制於「時間」。
  如果孩子的時間能再多一點,我還是會安排他們看課外讀物,可是因為現在要先把課內成績拉起來,所以我們先專注再課內學習,等到成績有起色之後,就會再回復課外閱讀的習慣了。
  真的嗎?
 
A:除了投資時間之外,我們更該調整的是--「閱讀觀念」
 
  面對課內與課外閱讀的取捨與時間分配問題,重點或許不在於追求「相等」(equal),而在於正面思考「理解不平衡」(unbalanced);既然在學習的道路上,沒有誰硬性規定--「成績差,所以要投資更多時間」,也沒有誰能預料「投資時間多,就能得到更好的成效」,我們就應該思考「投資時間多寡」的閱讀學習觀念,而著重在思考建立更好的閱讀觀念--「追求閱讀的不平衡」,甚至是享受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閱讀失衡狀態:
 
  (1)孩子特別(只)喜歡看某類型的書,不妨讓他看得更有層次?
  (2)孩子在(某科)課內學習成績不夠理想,能否從閱讀其他輔助能力(知識)著手改善?
  (3)孩子排斥或不喜歡看某種類型的讀物(但該知識又確實真的必要,或是家長有所期待),能否從其他旁系知識著手循序漸進? 
  (4)保持固定的閱讀習慣,以課外閱讀包圍課內知識的架構(但並非功利導向)
 
  以學好閱讀的角度來說,重點一直都不是「將時間一分為二,再分成課內與課外」,也不該秉持著「一旦投資了閱讀課外讀物的時間、精力等各項成本,就理應有所成效和回報」的心態。
  我們重視的是「知識(訊息)本身對於孩子的吸引力和建設性」,無論課內課外,都應當將這些學習投資視為「累積」,思考如何在有限時間內,最大程度地和孩子發生互動:或者產生興趣、或者建立輔助資訊、或者充實知識誤區,並從中協助孩子,最大程度地有效理解訊息,其次,才是「活用資訊」(拿來考試或是炫耀)且將資訊向外連結(實用目的)。
  如此一來,不管閱讀的內容是「課內」或「課外」,便都更加能夠化為孩子認識世界的知識系統,而不再只是受限於時間、成績,而不得已被迫做出的學習選擇而已!
 
 
投資課內閱讀?分配課外閱讀?重點是「理解不平衡」
撰文/郭靜如
分類:台北閱讀教育
對象:學齡前/國小/國中
地區:台北市/士林/天母/新莊/大安
字數:2479
 
  走進學好閱讀,最常被家長提問的問題之一,就是關於孩子學習時間的比例分配:不花時間讀課內書,考試的時候往往慘遭滑鐵盧;但是投資完課內份量,在扣一扣英文學習、才藝學習,根本沒有讀課外書的時間,(或是只剩下零碎的時間可以使用,根本效用不大)該怎麼辦?
  今天,就讓學好閱讀天母分校的國小部主任靜如老師,提供您幾個可供實施的具體方法與建議吧!
 
Q:花時間投資閱讀課內講義/課本/參考書/作業/習題本?就沒時間讀課外讀物了?
 
  聽過《每日晨讀10分鐘》嗎?與其說晨讀10分鐘,不如說,其實每位孩子每日真正能夠完整閱讀的時間,多半可能是更少的時間!
  然而,隨著今年108課綱公布實施,以及近日興起「閱讀素養」口號的催化,學校的老師和家長們無一不開始關注起孩子的閱讀狀況。(好像在此之前這個根本不是問題一樣?!)無論是:要求孩子每週都得閱讀定量且跨領域的書籍、每天早上的陳讀時間、甚或求助於坊間的國文、才藝補習班等等。如此將閱讀這件事,擬定成為嚴格的執行「閱讀計畫」,為的就是要替孩子的閱讀能力打好根基,讓孩子自小「被養成」閱讀習慣(姑且不論良好與否),服膺「培養閱讀力,才能擁有競爭力」的教育觀奉這一圭臬。
  但說到底,一旦面對每日的「有限時間」,當時間出現排擠效應時,最先犧牲的會是哪一項?其實每位老師和家長都心裡有數:
  英文補習>英文作業>數學補習>數學作業>回家作業>隔日要考的科目>才藝班作業>課外閱讀
  反正前面這些學習,不也是一種「閱讀」嗎?如此一來,為什麼非要撥出時間來「課外閱讀」?讀課內也很夠了啊!
  真的嗎?
 
Q:光讀課內的東西成績都不(夠)好了,哪還有力氣讀課外讀物?
 
  身為家長,不僅得擁有靈敏的警覺性和觀察力,還得在多變的生活中掌握當紅議題,與時俱進,作為稱職的「學習驅策者」,努力讓孩子跟上社會脈動和學習潮流,同時擔任把關孩子學習成績的守門員。
  在上述多重角色中,最難兼顧的,就是「學習投資的時間比例問題」:
 
  (1)家長心中的重要科目(英文、數學)
  (2)孩子不擅長的科目(通常成績不好就等於不拿手)
  (3)孩子喜歡的科目(但沒能反應在成績上時,學習多半又集中在前二者)
  
  所以,如果孩子的學習成績平均來說不差,「課外讀物」與其說是「課外」,不如說是「額外讀物」,或更接近「犒賞性質的閱讀」,而非「學習性質的閱讀」。如此一來,非但孩子的閱讀心態有所不同,連帶的閱讀選材、閱讀方式,也都因此會出現差異。
  但是,當「孩子成績開始下滑」或不穩定時,一切就變調了!
  第一步,通常便是開始苛扣孩子的課外閱讀時間。(其他諸如:玩手機、用電腦、看電視等等的時間就提都不用提了!)
  第二步,家長們就會開始質疑自己先前的作為是否正確?(是不是壓縮了孩子的課內學習的時間?是不是讓孩子因此變得容易分心?容易天馬行空?)並且開始分析與計算課外閱讀的投資報酬率。等到某一次段考孩子的成績仍然沒有起色時,分數失控產生的心慌意亂、頓失方向感的同時,家長只好急病亂投醫,將孩子好不容易建立的閱讀步調打亂,開始嚴令孩子「只能」把時間花在複習功課、多看(反覆複習)參考書、多做測驗卷(訂正再訂正)之上,然後,再次走回「成績至上」的老路。
  一定是課外讀物影響了孩子的學習!
  真的嗎?
 
Q:時間有限,只好棄守閱讀課外讀物,不然還能怎麼辦?
 
  「我們也想讓他閱讀課外讀物,可是課內的東西都看不完了,實在沒有時間去看課外的書籍。」這是不只一位家長們共同的心聲,也是多數家長再面對成績時,普遍的憂慮和難處。
  因為放學之後的時間終究只有寥寥數小時,還得分配在家庭生活、盥洗、用餐;自然而然,成績與閱讀課外讀物有所牴觸時,會認為「課內成績」凌駕於「課外閱讀」之上,也是可以理解的理性選擇。
  而歸納「閱讀」淪為二選一的犧牲品的這個難題,家長考量的出發點,不外乎是「先顧好課業,畢竟學校考試不能荒廢」、「如果花了時間看課外讀物,就少了時間復習功課」的思考邏輯。
  尤其,多數家長通常得要到在孩子成績突然下滑時,才會生發諸如上述的糾結心理----「現實」與「理想」發生衝突時,最後似乎只能「忍痛」捨棄理想,希望能因此令孩子的成績「止跌還升」,也就是說,對家長的選擇來說,並不是「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之間的差異,而是受制於「時間」。
  如果孩子的時間能再多一點,我還是會安排他們看課外讀物,可是因為現在要先把課內成績拉起來,所以我們先專注再課內學習,等到成績有起色之後,就會再回復課外閱讀的習慣了。
  真的嗎?
 
A:除了投資時間之外,我們更該調整的是--「閱讀觀念」
 
  面對課內與課外閱讀的取捨與時間分配問題,重點或許不在於追求「相等」(equal),而在於正面思考「理解不平衡」(unbalanced);既然在學習的道路上,沒有誰硬性規定--「成績差,所以要投資更多時間」,也沒有誰能預料「投資時間多,就能得到更好的成效」,我們就應該思考「投資時間多寡」的閱讀學習觀念,而著重在思考建立更好的閱讀觀念--「追求閱讀的不平衡」,甚至是享受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閱讀失衡狀態:
 
  (1)孩子特別(只)喜歡看某類型的書,不妨讓他看得更有層次?
  (2)孩子在(某科)課內學習成績不夠理想,能否從閱讀其他輔助能力(知識)著手改善?
  (3)孩子排斥或不喜歡看某種類型的讀物(但該知識又確實真的必要,或是家長有所期待),能否從其他旁系知識著手循序漸進? 
  (4)保持固定的閱讀習慣,以課外閱讀包圍課內知識的架構(但並非功利導向)
 
  以學好閱讀的角度來說,重點一直都不是「將時間一分為二,再分成課內與課外」,也不該秉持著「一旦投資了閱讀課外讀物的時間、精力等各項成本,就理應有所成效和回報」的心態。
  我們重視的是「知識(訊息)本身對於孩子的吸引力和建設性」,無論課內課外,都應當將這些學習投資視為「累積」,思考如何在有限時間內,最大程度地和孩子發生互動:或者產生興趣、或者建立輔助資訊、或者充實知識誤區,並從中協助孩子,最大程度地有效理解訊息,其次,才是「活用資訊」(拿來考試或是炫耀)且將資訊向外連結(實用目的)。
  如此一來,不管閱讀的內容是「課內」或「課外」,便都更加能夠化為孩子認識世界的知識系統,而不再只是受限於時間、成績,而不得已被迫做出的學習選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