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論壇

【學好教育】從犯錯、怕錯,到沒錯世代,孩子們發生了什麼變化?

學好視覺設計:SIN YI LIN / 類型:攝影 /
 
從犯錯、怕錯,到沒錯世代,孩子們發生了什麼變化?
 
撰文/郭靜如
分類:台北閱讀教育
對象:國小/國中/高中/成人
地區:台北市/士林/天母/新莊/大安
字數:2370
 
不犯錯最對世代
 
  站在教學現場第一線,碰過大大小小繁複、光怪陸離的狀況,其中,最讓人憂心的(沒有之一),是在教室中不論年紀長幼,孩子們越來越不敢「犯錯」,越來越倚賴「正確解答」的現象。(雖說,感覺起來每個世代都會遇到相同的問題...)
 
  但,最近這種情況卻更加越演越烈:只要遇到「沒有選項」和「思考框架」的場合,孩子們一時間便可能突然不知所措,甚至腦袋放空、想法停滯,不自覺選擇了以「沉默」做為回應,因為「不回答」,「起碼不會出錯、不會丟臉難堪」。每當看到身邊的孩子們在我的提問後不經意流露出慌張的神情,刻意閃躲的眼神,身為以閱讀與理解教育為職志的我,總會暗自難過:
 
   孩子為什麼在這個明明富有創造力的年紀,卻選擇用逃避、消極、虛與委蛇的方式來面對「開放性問題」,而不是選擇用正面迎戰、積極的心態來挑戰?他們怎麼了?
 
沉默(Speechless)
 
  孩子們選擇以「沉默以對」回應問題,原因眾多,層次也不盡相同,但大致可分為下列幾點:
 
(1)其實聽不懂問題
 
  數位原住民世代的孩子,身處在資訊快速流動、視窗快速切換、影音快速遞嬗的訊息接收環境中,事實上,也無形中承襲了特定的「閱聽慣性」,然而畫面雖然快、內容雖然多、但相對的也較為繁雜、瑣碎,再加上內容的含金量不足(無效資訊的比例偏高),以至於養成了我們的孩子的閱聽慣性逐漸衍伸出:「聽不懂就算了,反正不重要」、「剛剛在說什麼?太快了我沒聽懂」的後遺症,而當身邊的朋友都充斥這種「聽不懂卻不知道、無所謂、沒關係」的現象時,也就更不會有孩子敢於提問了。(因為其他人好像聽得懂?)  
 
(2)聽懂都成問題,當然不知該如何思考
 
  全部都聽得懂,有時和全部都聽不懂一樣恐怖。
  對孩子而言,一旦在「問題接收端」就遭遇困難,難以掌握發問者的問題層次,毫無思考的方向或方法,想當然耳,他們也不知道該如何對問題進行有效分析,更遑論「建立選項」;因此,選擇不回答,自然就可以不用去釐清自己究竟「懂或不懂什麼?」,不必去思考自己為什麼不懂、甚至也不必去面對腦中那一團打了結的思緒了。
  沉默,可以輕鬆地換來答案,何樂不為?但是,我們該簡單用「懶」來解釋,而更應該朝現在數位媒體裝置的氾濫,使得我們的孩子在閱聽的同時,更少程度地需要抽象思考,而更加依賴直觀、淺白、赤裸、扁平的粗糙資訊型態有關。沒有問題可以發現,當然也就沒有需要回答的答案。
 
(3)聽得懂問題,也可以進行抽象思考,但無法有效表達
 
  終於,孩子在經過老師的各種不同層次的包圍說明和範例解釋後,總算理解了「問題是什麼?問題在哪裡?」,基於他們的教養,心中也或多或少提煉出些許答案,但是,下一步呢?從理解到表達,最可貴的,往往不是理解了什麼、又表達了什麼,而是孩子們能不能有效地運用他們有限的詞彙,直率地翻譯他們心中的想法!
  我們在教育孩子理解與表達的核心關懷之一,就是不論孩子的見解深淺、回答對錯,重點一直都是放在反覆「你所說的,就是你所想的嗎?」所謂的有效表達,無關乎對錯與價值良窳,而更重視「我口說我想」,可惜的是,大部的孩子在這方面的能力,礙於詞彙量的侷限,都顯得極其貧乏,充分凸顯數位世代詞彙欠缺所導致的溝通退縮問題!
 
(4)好不容易可以表達了,答案卻可能遭到層層包裹
 
 
  「我的答案正確嗎?」「老師能接受我的答案嗎?」或者,我的答案根本和老師想要我答的相差十萬八千里?同學們對我的答案的看法是什麼?其他人的答案又是什麼?
  IG世代的孩子們,不只活在班級中、活在家庭中,他們更自小活在網路的視線範圍中,被FB觀看、被IG的「讚」與「沒讚」審核。當孩子們的生活中處處開啟「自我審查機制」後,外在的穿著、表現本來就已經無形中受到別人的關注,他們的一言一行自然也因此被放大成某種「表演」,與平面動態發文相同的問題是,他們所說的、要說的,究竟是「他們想說的」,還是「老師想聽的」、「觀眾想聽的」?又或是他們所說的根本不是他們所想的?
 
(5)因為根本不想回答問題,所以選擇不去理解問題是什麼
 
  在回答之前,「因為不想犯錯」的心態早已在孩子的心裡根深蒂固,所以直覺性的選擇對問題「冷漠以對」,用「問題根本不重要」、「我才不要花時間想這種問題」的消極反應,來掩飾自己不敢面對問題、不敢面對自我不安與深層恐懼,「不回答」成為最佳的保護色。
  因為先選擇「不回答」,就可以不用經過「理解問題、分析問題、判斷答案」的過程,也不必肩負可能答錯的風險,但是在孩子這種「滿不在乎、雲淡風輕」的輕佻姿態背後,除了呈顯孩子的脆弱退縮和高度自尊心,也關上了孩子向自己以外世界延伸的可能性。(反正不會也不會真的怎麼樣!)
 
從犯錯,怕錯到沒錯
 
  不論孩子選擇「不回答」的動機是出於上述何種情況,每一次選擇「沉默」,就是又錯失一次學習的契機:錯失學習挑戰問題的本質的機會、錯失抽象思考的機會、錯失分析與回應訊息的理解力、錯失想法架構化的能力、錯失有效表達與建立溝通的能力、錯失一次參與與認識世界的機會,錯失認識自己與建立自己的機會,當然更遑論在錯誤中修正與調整自己的機會。
  曾幾何時,我們的孩子從犯錯,到怕錯,到沒錯,錯失一次又一次「參與回答」的機會,看似無關緊要、無傷大雅(把機會讓給其他人就好、老師來主導發揮就好),但當「不回答」成為了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理解與表達慣性,成為孩子生存本能反應,那麼,他們雖然「沒錯」,卻可能是身為教育者的我們的「大錯」!
  犯錯,是源於「我覺得是....」
  怕錯,是源於「我擔心是....」
  沒錯,是源於「我沒想法。」
  學習進程中最大的阻礙,不是前兩者,而是「沒錯」。
  身為閱讀教育機構,我們既是孩子們的知識引導者,也是他們學習與成長階段的陪伴確認者,不只該從旁觀察、引導與鼓勵他們「多說多錯」,讓孩子從「勇於回應」中學習建立屬於自己的思考理路,培養良好的求知慾、自信心、挫折耐受度及價值觀,更要注意「不說不錯」背後的生成原因,造成這種行為模式的心態,以及這種慣性可能產生的後果!
  換個想法,在現在這個世代,或許錯,不是錯;沒錯,最錯!
 
 
學好視覺設計:SIN YI LIN / 類型:攝影 /
 
從犯錯、怕錯,到沒錯世代,孩子們發生了什麼變化?
 
撰文/郭靜如
分類:台北閱讀教育
對象:國小/國中/高中/成人
地區:台北市/士林/天母/新莊/大安
字數:2370
 
不犯錯最對世代
 
  站在教學現場第一線,碰過大大小小繁複、光怪陸離的狀況,其中,最讓人憂心的(沒有之一),是在教室中不論年紀長幼,孩子們越來越不敢「犯錯」,越來越倚賴「正確解答」的現象。(雖說,感覺起來每個世代都會遇到相同的問題...)
 
  但,最近這種情況卻更加越演越烈:只要遇到「沒有選項」和「思考框架」的場合,孩子們一時間便可能突然不知所措,甚至腦袋放空、想法停滯,不自覺選擇了以「沉默」做為回應,因為「不回答」,「起碼不會出錯、不會丟臉難堪」。每當看到身邊的孩子們在我的提問後不經意流露出慌張的神情,刻意閃躲的眼神,身為以閱讀與理解教育為職志的我,總會暗自難過:
 
   孩子為什麼在這個明明富有創造力的年紀,卻選擇用逃避、消極、虛與委蛇的方式來面對「開放性問題」,而不是選擇用正面迎戰、積極的心態來挑戰?他們怎麼了?
 
沉默(Speechless)
 
  孩子們選擇以「沉默以對」回應問題,原因眾多,層次也不盡相同,但大致可分為下列幾點:
 
(1)其實聽不懂問題
 
  數位原住民世代的孩子,身處在資訊快速流動、視窗快速切換、影音快速遞嬗的訊息接收環境中,事實上,也無形中承襲了特定的「閱聽慣性」,然而畫面雖然快、內容雖然多、但相對的也較為繁雜、瑣碎,再加上內容的含金量不足(無效資訊的比例偏高),以至於養成了我們的孩子的閱聽慣性逐漸衍伸出:「聽不懂就算了,反正不重要」、「剛剛在說什麼?太快了我沒聽懂」的後遺症,而當身邊的朋友都充斥這種「聽不懂卻不知道、無所謂、沒關係」的現象時,也就更不會有孩子敢於提問了。(因為其他人好像聽得懂?)  
 
(2)聽懂都成問題,當然不知該如何思考
 
  全部都聽得懂,有時和全部都聽不懂一樣恐怖。
  對孩子而言,一旦在「問題接收端」就遭遇困難,難以掌握發問者的問題層次,毫無思考的方向或方法,想當然耳,他們也不知道該如何對問題進行有效分析,更遑論「建立選項」;因此,選擇不回答,自然就可以不用去釐清自己究竟「懂或不懂什麼?」,不必去思考自己為什麼不懂、甚至也不必去面對腦中那一團打了結的思緒了。
  沉默,可以輕鬆地換來答案,何樂不為?但是,我們該簡單用「懶」來解釋,而更應該朝現在數位媒體裝置的氾濫,使得我們的孩子在閱聽的同時,更少程度地需要抽象思考,而更加依賴直觀、淺白、赤裸、扁平的粗糙資訊型態有關。沒有問題可以發現,當然也就沒有需要回答的答案。
 
(3)聽得懂問題,也可以進行抽象思考,但無法有效表達
 
  終於,孩子在經過老師的各種不同層次的包圍說明和範例解釋後,總算理解了「問題是什麼?問題在哪裡?」,基於他們的教養,心中也或多或少提煉出些許答案,但是,下一步呢?從理解到表達,最可貴的,往往不是理解了什麼、又表達了什麼,而是孩子們能不能有效地運用他們有限的詞彙,直率地翻譯他們心中的想法!
  我們在教育孩子理解與表達的核心關懷之一,就是不論孩子的見解深淺、回答對錯,重點一直都是放在反覆「你所說的,就是你所想的嗎?」所謂的有效表達,無關乎對錯與價值良窳,而更重視「我口說我想」,可惜的是,大部的孩子在這方面的能力,礙於詞彙量的侷限,都顯得極其貧乏,充分凸顯數位世代詞彙欠缺所導致的溝通退縮問題!
 
(4)好不容易可以表達了,答案卻可能遭到層層包裹
 
 
  「我的答案正確嗎?」「老師能接受我的答案嗎?」或者,我的答案根本和老師想要我答的相差十萬八千里?同學們對我的答案的看法是什麼?其他人的答案又是什麼?
  IG世代的孩子們,不只活在班級中、活在家庭中,他們更自小活在網路的視線範圍中,被FB觀看、被IG的「讚」與「沒讚」審核。當孩子們的生活中處處開啟「自我審查機制」後,外在的穿著、表現本來就已經無形中受到別人的關注,他們的一言一行自然也因此被放大成某種「表演」,與平面動態發文相同的問題是,他們所說的、要說的,究竟是「他們想說的」,還是「老師想聽的」、「觀眾想聽的」?又或是他們所說的根本不是他們所想的?
 
(5)因為根本不想回答問題,所以選擇不去理解問題是什麼
 
  在回答之前,「因為不想犯錯」的心態早已在孩子的心裡根深蒂固,所以直覺性的選擇對問題「冷漠以對」,用「問題根本不重要」、「我才不要花時間想這種問題」的消極反應,來掩飾自己不敢面對問題、不敢面對自我不安與深層恐懼,「不回答」成為最佳的保護色。
  因為先選擇「不回答」,就可以不用經過「理解問題、分析問題、判斷答案」的過程,也不必肩負可能答錯的風險,但是在孩子這種「滿不在乎、雲淡風輕」的輕佻姿態背後,除了呈顯孩子的脆弱退縮和高度自尊心,也關上了孩子向自己以外世界延伸的可能性。(反正不會也不會真的怎麼樣!)
 
從犯錯,怕錯到沒錯
 
  不論孩子選擇「不回答」的動機是出於上述何種情況,每一次選擇「沉默」,就是又錯失一次學習的契機:錯失學習挑戰問題的本質的機會、錯失抽象思考的機會、錯失分析與回應訊息的理解力、錯失想法架構化的能力、錯失有效表達與建立溝通的能力、錯失一次參與與認識世界的機會,錯失認識自己與建立自己的機會,當然更遑論在錯誤中修正與調整自己的機會。
  曾幾何時,我們的孩子從犯錯,到怕錯,到沒錯,錯失一次又一次「參與回答回答」的機會,看似無關緊要、無傷大雅(把機會讓給其他人就好、老師來主導發揮就好),但當「不回答」成為了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理解與表達慣性,成為孩子生存本能反應,那麼,他們雖然「沒錯」,卻可能是身為教育者的我們的「大錯」!
  犯錯,是源於「我覺得是....」
  怕錯,是源於「我擔心是....」
  沒錯,是源於「我沒想法。」
  學習進程中最大的阻礙,不是前兩者,而是「沒錯」。
  身為閱讀教育機構,我們既是孩子們的知識引導者,也是他們學習與成長階段的陪伴確認者,不只該從旁觀察、引導與鼓勵他們「多說多錯」,讓孩子從「勇於回應」中學習建立屬於自己的思考理路,培養良好的求知慾、自信心、挫折耐受度及價值觀,更要注意「不說不錯」背後的生成原因,造成這種行為模式的心態,以及這種慣性可能產生的後果!
  換個想法,在現在這個世代,或許錯,不是錯;沒錯,最錯!